第140章 统一大业指日可待-《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仲父所言,我岂会不知。”

  \"然今非昔比。”

  \"冬儿她,已看不到我册封她为后了。”

  祖龙苦笑,满心无奈。

  \"什么?\"

  吕不韦脸色骤变,内心波澜起伏。

  \"冬儿,五年前已然辞世。”

  \"我竟未能再见她最后一面。”

  望着曾经信赖的仲父,为天下谋划的长辈,祖龙眼含热泪。

  ...

  听闻祖龙之言,见祖龙如此情态,吕不韦亦深感悲痛。

  自先王旨意命其辅佐祖龙,吕不韦便竭尽全力,视祖龙为得意弟子。

  对祖龙,吕不韦了如指掌。

  数十年来,他牢记在心,祖龙仅哭过两次。

  首次,因生母背弃,被外人及其子取代亲子地位。

  当时,祖龙平定叛乱,冷静应对,在众人面前展现王者风范,此役奠定了他掌控大秦的基础。

  然而,赵姬的背叛对赵迟造成了怎样的伤害?

  吕不韦单独拜见祖龙时,祖龙落泪了。

  他始终无法相信,生母竟会背叛自己,与外人联手动摇秦室根基。

  对祖龙来说,赵姬不仅是母亲,更是多年的伴侣。

  她的背叛让他心碎。

  第二次落泪,唯有吕不韦知晓。

  那是冬儿离开咸阳之后,祖龙陷入更深绝望。

  他最亲近的两人,一人背弃,另一人因护他而离去。

  今日,吕不韦目睹祖龙多次落泪。

  \"政儿,一切都已过去。”

  \"你已是真龙天子。”

  \"昔日冬儿的愿望就是看你平安,成就霸业。

  你已超越她的期望。”

  \"统一大业指日可待。

  冬儿虽逝,但她留给你的是牵挂——你的子孙。”

  \"我的孙儿聪明懂礼,年仅四岁。

  将来必定来看望你。”

  ---

  希望你喜欢这种风格!

  祖龙声音低沉,提及赵迟和孙子时充满欣慰。

  \"政儿,你能放下过去就很好。”

  \"不然我怎么向我那已故的兄长交代?\"

  见祖龙振作,吕不韦松了一口气。

  \"仲父的恩德,我时刻铭记。”

  \"天下即将统一。”

  “将来,我的名字将永载史册,届时,仲父回到咸阳,就能见到我的两位孙子,定会欣慰无比。”

  祖龙微微一笑。

  “政儿。”

  “您无需为我忧虑。”

  “我已经年迈,若非您的悉心照料,我早已不在人世。”

  “能亲眼看到你成就大业,又见证你统一天下,我已无憾,即使离去,也对得起先王托付。”

  吕不韦笑意盈盈。

  吕不韦怎会不明白祖龙的心意?

  “仲父,您为我、为秦帝国所做的每一件事,我都铭记于心。”

  “过去我不堪大任,如今却不同了。”

  “有我在,没有人敢伤害您分毫。”

  祖龙目光坚毅。

  吕不韦深情注视着他,未再多言。

  他知道祖龙一旦下定决心,便不可更改。

  “你尚未与赵迟相认?”

  “当年得知迟儿是亲生骨肉时,本想立即认下,但蒙武等人劝阻,说若贸然相认,只会害了迟儿,那些唯利是图之人绝不会放过他。”

  “所以我选择等待。”

  “待天下一统,便是我们父子相认之时。”

  祖龙言辞笃定。

  “你如何安排他?”

  吕不韦直视祖龙,此话意味深长。

  “太子储君,未来的秦王。”

  面对吕不韦,祖龙毫无隐瞒。

  “赵迟多年征战,战功显赫,平定晋地,足见其才智,他受封武安君,威名远播,群臣亦无异议,可见功勋卓着。”

  “若他为太子,日后登基为王,大秦江山定能世代稳固,赵迟既能守业,又能震慑四方。”

  虽初见,但吕不韦对赵迟之事岂会不知?

  “确实如此。”

  “我那些嫔妃所出,无一成才,与迟儿相较,实在差距甚远。”

  “若某日我离世,仅靠那些不成气候的人,难以镇服天下。

  但迟儿不同。”

  祖龙亦点头自得。

  “因此,冬儿确实是你的得力助手,留给你这样杰出的儿子,助你承继大业。”

  吕不韦开怀说道。

  身为昔日秦帝国相邦,吕不韦阅历丰富,凭借自身之力为秦帝国积攒了大量财富、粮草及军备,堪称天下第一智者。

  在他看来,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依赖于英明的君主与贤能的文武官员,更需一位优秀的继承人。

  若继承人愚钝无能,再强大的国家也会走向衰败。

  秦帝国今日的辉煌,非一时之功,而是历代君主共同努力的结果,乃天意使然,每位君主皆明智且富有远见。

  “待天下归一,我会追封冬儿为后,让迟儿成为嫡长子,再立为储君。”

  祖龙向吕不韦透露了自己的计划。

  “君上能忍耐至天下安定,实属不易,到时外患全消,无人能阻挡您的宏图伟业。”

  吕不韦赞赏道。

  “仲父,我打算追封冬儿之事,您应该不会反对吧?”

  祖龙带着笑意问道。

  “有何不可?当年你欲娶冬儿为妻,立她为后,我便支持。

  只是碍于赵姬及宗族贵胄的身份借口,又以礼法约束,才让你陷入困境。”

  “这些礼法,在我心里早已如废纸一般。”

  “君上切莫忘记,我早年不过一介商贾。

  若非先王鼎力相助,我又怎能在朝中立足?”

  提及出身,吕不韦将其视为笑谈。

  “待天下平定,我会认下迟儿,还盼仲父那时能够出山助迟儿一臂之力。”

  祖龙注视着吕不韦,语气柔和而真诚。

  此次拜访,不仅是带儿子拜见恩重如山的仲父,亦是商讨一统之后的大事。

  祖龙明白,一旦他认下赵迟并追封冬儿,朝局必生波澜。

  但他对此毫不在意,只求赵迟名正言顺地成为继承人。

  祖龙需谨慎筹划。

  吕不韦昔日声威显赫,朝中不少官员曾为他的门客或属官,他的复出会让许多人惶恐不安。

  如此一来,也能减少祖龙不得不采取的血腥手段。

  “好。”

  面对祖龙的请求,吕不韦当即应允。

  “多谢仲父。”

  “有您在朝中的助力,迟儿的前路会更加顺畅。”

  “这样一来,我也能避免许多血腥之事。”

  祖龙笑着说道,虽是戏言,却透着几分冷峻。

  无论吕不韦是否愿意出山,祖龙已决意追封冬儿,立赵迟为储君。

  “赵迟才华出众,统率大军屡获胜利,但君主若一味崇尚武力,则非明智之举。

  君上应引导他研习治国之道,通晓军政之理。”

  吕不韦说道。

  “仲父,我已在培养他的治政能力。”

  “近来,皆由迟儿亲自批阅奏章,他对政务见解独到,心系百姓。”

  祖龙笑着回应。

  “看来我大秦又要诞生一位贤才了。”

  吕不韦笑着评价。

  随后,祖龙与吕不韦长谈许久,他们既是师徒,也是挚友,更似亲人。

  直至深夜,二人的谈话仍未结束。

  “唯愿上天垂怜,再赐我些许时光,让我亲眼见证我大秦一统天下的辉煌。”

  “仲父,您必定能看到那一天。”

  祖龙一笑,从怀中取出一只小瓷瓶。

  “这是何物?”

  吕不韦疑惑地看着祖龙手中的瓶子。

  “仲父,我先前已提及。”

  “迟儿绝非凡人,他展现的能力远超武力与谋略。”

  “他,继承了仙家的遗泽。”

  祖龙神情严肃开口道。

  吕不韦听闻,满面惊愕,若非深知祖龙性情,他几乎以为祖龙胡言乱语。

  “此瓶中盛着迟儿赠予我的一枚丹药,能解百毒、疗百病,更能强身健体、益寿延年。”

  祖龙指着瓷瓶说道。

  药香弥漫,吕不韦刚闻到气息,便觉神清气爽。

  祖龙递上瓷瓶,直言这是送给仲父的礼物。

  “此丹万不可收,它珍贵无比,于国运有益。”

  吕不韦坚决推辞。

  祖龙坦然笑道:“我已服用过灵丹,身体强壮,无须此药。

  赵迟乃我子嗣,将来还有更多机会。”

  吕不韦虽心生渴望,但仍迟疑。

  他的身体虚弱多年,若能服用此药,定可摆脱病痛。

  祖龙轻笑,将丹药送入口中。

  片刻后,吕不韦顿感暖流涌动,体内病痛尽消,容颜焕新。

  “这是仙丹!”

  吕不韦震惊之余,感激不尽。

  祖龙满意地看着效果,吕不韦恭敬谢恩,二人继续交谈,话题转向赵迟的天赋。

  秦王祖龙谈及赵迟时,眼中流露出复杂情绪。

  他笑言自己对迟儿的秘密所知有限,但对方确实藏匿诸多惊人之事。”迟儿不仅持有罕见仙丹,更掌控常人无法企及之力。

  也许这一切,只有在相认之时才能详述。”

  尽管满心好奇,祖龙却无杂念,只因赵迟是他的骨肉。

  秦昭王赞道:“赵迟的助力,让大秦愈发兴盛。”

  吕不韦神情严肃附和:“老臣坚信,在赵迟引领下,大秦定会缔造全新辉煌。”

  与此同时,赵迟深吸一口气,手中两枚灵石光芒渐熄,灵气已悉数吸收。

  脚边十几枚灵石则化为废石。

  此刻正是绝佳时机,他取出新灵石,运转功法吸纳灵气。

  灵石内灵气如潮汐涌入经脉,助他全力运转功法冲击奇经八脉。

  瞬息间,又一条经脉被打通。

  真气注入丹田,气势骤增,已达先天九重巅峰。

  ……

  “距大宗师仅一步之遥。”

  突破后,赵迟感知体内真气激增,嘴角微扬。

  每一次突破都带来质的跃升,令他欣喜不已。

  这些修为皆源自自身苦修,无人能夺。

  “幸亏有灵石,否则在这灵气稀薄的世界,突破何其艰难。”

  赵迟暗自庆幸,手中尚存千余枚灵石,足以支撑至大宗师境界。

  即便不依赖杀敌累积经验,也绰绰有余。

  “若有仙人从天而降供我击杀,那丰厚经验是否能助我登临仙界?”

  赵迟突发奇想。

  这个世界以量取胜,但到了更高层级的修武之地,结果迥异。

  踏入仙神存在的世界,对他来说宛如天堂,只需杀敌便可成神。

  “此时思虑此事尚早。”

  眼下行大事未定,只需静观局势变化即可。”秦王待我不薄,但其基业终非我所有。

  唯有望其覆灭后另谋发展。”

  赵迟长叹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