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这般力量,人力难以抵挡-《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并非怀疑,而是肯定。”

  赵迟笑意盈盈,“弹劾你的御史是扶苏的人,大王命我审阅奏章本就违背儒家礼制,扶苏怎会坐视不管?此次弹劾不过是警告于我。”

  “不仅如此,此事除扶苏外,胡亥也暗中推动。”

  祖龙皱眉更深。

  “你如何得知这一切?”

  “今日我未曾离开宫中。”

  “扶苏的师傅是淳于越,胡亥的师傅是赵高。”

  “大王觉得他们都是良善之辈?”

  “扶苏弹劾我,胡亥附和,大王难道不懂他们的心思?”

  赵迟轻笑,话至此时不再多言。

  储位之争,王权夺权,历来是他所不屑,这是不祥之兆。

  而且,以秦始皇这些儿子的能力,即便继承皇位,例如历史上那个胡亥,又怎能治理好这片疆土?

  祖龙晚年,诸子间的明争暗斗逐渐显现。

  赵高精心谋划,欲借胡亥之力排挤扶苏,而扶苏因过于仁慈,未能妥善处理六国遗留势力,反而让旧贵族成为朝廷隐患。

  祖龙得知此事,震怒不已。

  他本以为儿子们会安分守己,不想暗中勾结,各怀私心。

  尤其对胡亥,他曾寄予厚望,如今深感失望。

  “寡人看错了他们。”

  祖龙冷声道,“看似恭顺,实则野心勃勃。

  扶苏优柔寡断,胡亥品行不佳,他们联手,究竟有何目的?”

  赵迟沉默不语。

  他知道祖龙此刻情绪激动,不便多言。

  但内心另有想法:若皇子自相残杀,帝国根基必将动摇。

  只是此事涉及皇室家事,外人难以介入,只能静观其变。

  “秦始皇一世英名,临终却被亲子牵连,实在令人惋惜。”

  赵迟叹息,“可惜这天下归属,仍是未知数。”

  祖龙听后,眉宇更加阴沉:“若胡亥继续如此,必成祸患。

  赵高助纣为虐,罪不可恕。

  看来,该对他们有所警示。”

  祖龙平复怒火,看向赵迟。

  “只要不触及我的底线即可,至于他们争或不争,确实与我无直接关系。

  大王若见子嗣间毫无竞争,或许也会失望吧。”

  赵迟笑道。

  身为秦始皇的嫡子,扶苏、胡亥等人对王位有天然继承权。

  若不参与争夺,恐辜负皇子身份,祖龙也可能不满。

  毕竟太子之位未定,诸皇子必存竞争之心。

  君主心意难测,谁能料到?

  祖龙凝视着赵迟,内心暗叹。

  “现在你父有这样的儿子,那些庸碌之辈又能说什么?若让他们与你相比,不过自取其辱。

  他们的伎俩,在你面前不堪一击。

  年纪虽轻,却心思缜密,正是你父的风骨。”

  赵迟闻言,嘴角微扬,眼中透着几分傲然。

  “若他们冒犯于你,你将如何应对?”

  祖龙忽然问道,语调带着几分玩味。

  此话一出,赵迟神情微怔,心中警铃大作。

  显然,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在赵迟看来,得罪他的人皆为敌人。

  就像李思,虽然目前未正面冲突,但蒙毅、冯劫、韩非等人屡次针对他,蒙武甚至当众羞辱。

  如今李思在朝中的地位已是众人笑谈。

  李思深知赵迟得宠,故而格外谨慎,不敢有丝毫差池。

  然而,赵迟对此只是一笑置之,毫不畏惧李思的权势。

  即便李思妄图取代他,假以时日目睹自己的位置被剥夺,又会是怎样的境况?

  赵迟生性记仇,但时机未到。

  在他眼中,任何人冒犯都难逃责罚。

  若扶苏、胡亥等人今日算计他,他也会如实上报秦始皇,相信祖龙会有所警示。

  但若对方动武,后果可能截然不同……

  赵迟断不会坐视不理。

  公子,岂非不可化解?

  只要手段隐秘,便有转机。

  我已至先天境界,岂惧他们?

  “他们高贵如公子,怎会与我为敌?”

  “大王在戏谑。”

  赵迟笑着岔开话题。

  看着赵迟调侃的模样,祖龙清楚他所思。

  经过这段时日的交往,祖龙明白,若赵迟真遭攻击,而非玩弄手段,触及底线,他必不会善罢甘休。

  想到兄弟间争斗,祖龙心绪难安。

  他知道那些不成气候的儿子为争夺储位会无所不用其极,但遇赵迟,也是他们的不幸,因他们绝非对手。

  与赵迟对抗,无异于自寻死路。

  那情报组织,比黑冰台更胜一筹,取他们性命易如反掌。

  更何况,

  长子掌控的仙神武道之力,连韩非这般人物尚且如此强大,赵迟的实力又当如何?

  这般力量,人力难以抵挡。

  想到这里,祖龙心中一惊。

  随后,他眸中闪过一丝无奈,对赵迟说道:“迟儿,寡人有一事相托。”

  “嗯?”

  听到祖龙近乎恳切的语气,赵迟亦是一愣,以为听错,但见秦始皇神色真切,确是诚挚。

  堂堂秦始皇,竟有求于己?

  且态度分明是恳求,全无命令之意。

  这岂非荒唐?

  秦始皇也会低头求助?

  “若某日寡人那不成器的儿子得罪了你,切勿动手,先告知寡人,自当为你讨回公道。”

  “不仅是寡人的儿子,朝中诸位大臣若有异心,你也无需急躁,先说与寡人。”

  祖龙目光真挚,凝视着赵迟,言辞间满是诚恳。

  “这真是史书所载的千古一帝秦始皇吗?”

  “他竟向我求助?”

  \"他显然认定与黑冰台对抗的谍报队伍属我掌控。

  他深知暗影的威胁,一旦他们出手,他将无力抵御。”

  \"因此才会这般谦卑地请求。”

  \"然总觉得事有蹊跷,秦始皇怎会亲自前来?\"

  赵迟心中暗自思忖。

  \"君上,此话当真?\"赵迟回过神,惊讶地问。

  \"自然。”祖龙重重点头。

  \"既如此,臣愿效命。”

  \"若日后你的儿子或大臣冒犯于你,我会先通知你。”赵迟语气温和,心中却想:\"前提是你要主持公道,否则我自有手段应对。”

  \"待灭齐、楚、燕诸国,累积实战经验,再加上这些灵石,成为大宗师不过是早晚之事。

  到时,天下无人可伤我分毫。”

  \"纵使面对数万大军围剿,亦能杀出重围。”

  听闻赵迟之言,祖龙稍感宽慰。

  \"这小子,虽是我儿,但其心思我始终难测,唯知其性情——有仇必报。”

  \"或许像极了我。”

  \"唉,为防兄弟相争,不得不如此。”

  缓过神来,祖龙笑着对赵迟说:\"迟儿,连阅奏章都累着你了,速归歇息,几日后带你去处好地方。”

  \"何处?\"赵迟好奇发问。

  \"到了便知晓。”

  \"回罢。”

  祖龙笑而不语。

  \"臣告退。”

  赵迟毫无迟疑,行礼后离殿。

  正好可回家陪伴二子。

  \"小子,待你爹寻到你,必查你底细!\"

  \"仙家武道之力。”

  \"灵丹妙药。”

  \"你的学识颇为广博。”

  \"让我看看你藏了多少秘密。”

  看着赵迟离去的背影,祖龙心中充满好奇。

  自己儿子的秘密让他颇感兴趣。

  回过神来。

  待赵迟完全消失在祖龙视线中,他又恢复冷峻神情:\"扶苏、胡亥。”

  \"你们涉事过多。”

  \"竟妄图染指迟儿,实出寡人意料。”

  接着。

  祖龙高声呼喊:“辛胜!”

  “臣在。”

  辛胜疾步入殿。

  “召集几个不成气候的儿子。”

  祖龙语气冷漠。

  “君上,所有儿子都要召集吗?”

  辛胜疑惑询问。

  “不必全找。”

  “只需唤扶苏、胡亥和将闾前来。”

  祖龙补充道。

  “遵命。”

  辛胜不敢耽搁,立即回应。

  同一时间,

  祖龙的旨意也送到了各公子府邸。

  禁卫亲自递旨,足见此事的重要性。

  扶苏府。

  “殿下,大王突然传召,恐怕不是好事,入殿时务必谨慎。”

  淳于越轻声提醒。

  “我明白。”

  扶苏点头示意。

  胡亥府邸。

  “殿下,大王有旨,禁军前来宣召,请速赴宫中。”

  寺人颤抖着禀报。

  “师父未提前告知?”

  胡亥冷冷质问。

  “未曾收到赵公的消息。”

  寺人声音发颤。

  “废物!”

  胡亥怒喝,一脚踢翻寺人。

  寺人摔倒在地,大气都不敢喘,只能颤抖跪伏。

  “父王为何急召?难道已有立储之意?”

  胡亥心中不安。

  “若此刻决定,扶苏最有希望,我又该如何争取?”

  众公子赶至章台宫,皆忧心忡忡。

  章台宫内,众公子齐聚。

  “儿臣拜见父王。”

  众人俯身行礼,虽神色谦卑却难掩焦虑。

  身为秦室贵族,他们向来恭敬,但面对始皇,无不收敛锋芒。

  祖龙冷眼打量这些儿子,脸色阴沉如铁。

  “没想到你们如此出息。”

  “竟敢背着我耍手段。”

  祖龙语气温寒,殿内威压弥漫。

  诸公子脸色大变,意识到始皇震怒难止。

  “父王息怒!”

  “儿臣不知父王所指何事?”

  扶苏、胡亥、将闾等人慌忙辩解。

  “扶苏,你倒是有些本事。”

  “当年在这里以礼质问我。”

  “现在我让武安君处理政务,你又来挑刺?”

  “还唆使御史弹劾我,弹劾武安君。”

  “真是个孝顺的儿子。”

  祖龙直视扶苏,话语尖锐。

  “父王,此事……”

  扶苏年少,受此责难,一时语塞。

  “这次不是立扶苏为储,而是惩戒他,很好。”

  胡亥闻言暗自欣喜。

  然而瞬息间。

  “胡亥,也让我刮目相看。”

  “什么时候学会这套?”

  祖龙眼神一凝,话锋突变。

  胡亥浑身一震,惶恐作答:“父王所言,儿臣不解。”

  “你以为隐瞒就能瞒过所有人?”

  “胆子不小啊。”

  “竟想算计武安君,妄图牵连他卷入你们的纷争。”

  “武安君功勋卓着,对国对我都有大恩。”

  祖龙目光锁定扶苏与胡亥,满含失望:“真想废了你们两个。”

  秦宫内,祖龙怒目环视跪地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