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这小子竟把自己当成昏庸之君-《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什么长公子,什么扶苏,在我眼中并无区别。

  即便你是始皇帝之子又如何?我是上将军,何惧之有?”

  面对赵迟的反驳,扶苏欲言又止,原本的自信被阴霾笼罩,不知如何应对。

  尤其章台宫乃祖龙居所而非议政之地,这一事实令他哑口无言。

  若真按你所述纲常行事,百姓居家亦将受限,岂非荒诞?

  “再者,你说纲常可定天下。

  照此说法,我百万大军又有何意义?难道单凭纲常就能使敌国弃械投降?”

  赵迟目光如炬,步步紧逼。

  赵迟毫不避讳地对扶苏说道:“你欲用仁义说服边疆不懂仁义的蛮夷,让他们接受纲常,信服仁义,这岂非痴人说梦?”

  在他看来,扶苏不过是未经世事的稚嫩少年,自以为无所不知,实则一无所知。

  他恰似当年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

  “你……”

  扶苏被赵迟当众呵斥,面色突变。

  他本欲辩解,却无言以对。

  赵迟续道:“让我告诉你一条永恒的道理。

  你崇尚礼法治国,可你是否想过,世间有何律法能超越君王的权威?又有谁能做到?”

  他轻蔑一笑:“当今之世,王权至上。

  诸家学说不过君主巩固统治的工具。

  若法规连君王也约束,岂非荒诞?”

  扶苏的态度并未引起赵迟注意,他认为扶苏只是无理取闹,而自己绝不会坐以待毙。

  “说得极是!”

  祖龙大声赞同,眼中满是对赵迟的赞赏。

  这才是他的继承人,有胆识、有能力,未来必能统领秦帝国。

  胡亥暗自窃笑,眼中闪过一丝幸灾乐祸。

  他恭敬地向祖龙行礼,表示歉意。

  赵迟微微一笑,向祖龙行礼。

  “无妨。”

  祖龙摆手。

  其他公子对赵迟更生敬畏,敢在祖龙面前斥责扶苏且安然无恙,足见其胆识。

  “若无要事,都退下吧。”

  祖龙环视众子,下了逐客令。

  原计划测试儿子们能力,因扶苏之事中断,祖龙心中不悦。

  “儿臣告退。”

  众子行礼后离开。

  扶苏脸色凝重,依礼行礼后带着落寞离去。

  显然,赵迟的指责让他不悦。

  他推崇的儒家礼法遭贬低,内心动摇。

  “你也退下,关门。”

  祖龙看向侍立的赵高。

  “是。”

  赵高行礼后退下并关门。

  “坐吧。”

  祖龙示意赵迟坐下。

  “多谢大王。”

  赵迟毫不客气坐下,将两子抱在身旁。

  “你觉得寡人的儿子们如何?”

  祖龙微笑询问。

  “大王的子嗣皆为英才,臣深感钦佩。

  大秦未来必赖他们。”

  赵迟直言赞叹。

  听到此言,祖龙瞄了赵迟一眼。

  这小子竟把自己当成昏庸之君。

  君主通常会喜闻这类夸子之词,祖龙却差点笑出声。

  “胡扯。”

  祖龙语气不佳。

  “啊?”

  赵迟疑惑。

  显然,祖龙对自己的儿子们了如指掌。

  “大王想听实话?”

  赵迟笑着问。

  “废话。”

  “说。”

  祖龙道。

  “我说了你别以为我不敬。”

  “直说。”

  祖龙皱眉。

  “实话实说。”

  “寡人的这几个儿子都不堪大任。”

  “单看今日所见这几人,”

  赵迟直言道。

  老实说,在这些公子里,赵迟一个都不满意。

  不过,若是扶苏未曾受淳于越及那些打着儒学旗号之人的误导,尚有一丝希望。

  他是秦始皇诸多子嗣中最出色的一个。

  可惜,他已经误入歧途。

  自小便深受淳于越影响,如今要改正已非易事。

  “唉。”

  赵迟话音刚落,祖龙虽未显意外,仍叹息一声。

  表面上,祖龙似乎对宫中诸子漠然,实则时刻关注着他们的情况。

  他们的成败终究逃不过祖龙的眼睛。

  “这位帝王真是可怜。”

  “他倾尽一生建立的基业,到第二代便衰败了。”

  “实在令人痛惜……”

  “幸好有我在,即使秦朝灭亡,我也定继承您的遗志,让华夏血脉团结一致,不再分崩离析。”

  赵迟心中默念。

  “依你看,我的儿子们皆不成器,那将来王位该传给谁?”

  祖龙忽然正色,目光转向赵迟。

  此话一出,赵迟惊讶地看着祖龙。

  这是怎样的情形?

  你正值壮年,为何突然谈起王位继承?

  这岂不是过早了吗?

  “大王,”

  “您还年轻,此时谈论储君之事是不是太早了?”

  赵迟笑着回应。

  “也许确实太早,但此事需要提前规划。

  正如你所说,我的儿子们都不堪大任,为此我很忧虑。”

  祖龙笑着望向赵迟,目光专注,看他如何应对这个难题。

  “大王真的想听我的建议?”

  赵迟神色严肃,似乎要认真讨论此事。

  “说吧。”

  “寡人很想知道你的想法。”

  祖龙见赵迟态度认真,也来了兴趣。

  他好奇赵迟会如何解决眼前的困境,这对赵迟来说无疑是一次考验。

  在祖龙心里,储君之位早已确定,就是他的长子。

  无论是在战场上的指挥能力,还是军中的威望,都堪称卓越。

  他对朝政的理解也非常深刻,确实是天赐良才。

  “既然其他公子都不合格,大王只能靠自己了。”

  赵迟一本正经地说。

  “嗯?”

  祖龙疑惑地看着他。

  “趁年轻多去后宫走动,争取再生几个儿子,说不定哪个就能脱颖而出。”

  赵迟笑着说道。

  祖龙听完,意识到自己又被赵迟戏弄了。

  这小子装作一本正经的样子,实际上只是在逗他玩。

  “你这家伙!”

  祖龙笑着责备道。

  谈什么后宫,说什么添丁进口,还可能某子出众,听起来实在荒唐。

  “大王,这可是您让我这么说的。”

  赵迟委屈地辩解。

  “行了,别说了。”

  祖龙无奈地摇头。

  赵迟与祖龙熟识后,在无人时极为放松,言谈间毫无拘谨。

  这是祖龙在赵府逗留十日后形成的状态。

  赵迟了解祖龙性格,祖龙也享受这样的坦诚交流。

  看着儿子与两个乖巧的孙子,祖龙思绪翻涌。

  若冬儿尚在,一家人便可团聚。

  “琪儿、熙儿,近日在王宫可还开心?”

  赵迟回身问两个孩子。

  “非常愉快,父亲每日都会带我们享用美食。”

  孩子回答。

  “父亲过于辛苦,整日在此批阅公文。”

  兄弟姐妹纷纷讲述在王宫的趣事,也流露出对祖龙的担忧。

  尽管年幼,他们明白谁对他们最好。

  天天与祖龙相伴,自然牵肠挂肚。

  阿耶从不懈怠,哄睡孩子后仍忙碌。

  他们口中读书实为处理政务。

  听闻孙辈如此关心自己,祖龙微笑颔首。

  果然贴心的孙儿懂得体恤长辈,这份情感仅他们拥有。

  \"还是我的孙儿好,懂得心疼祖父。”

  \"过来,到阿耶这儿来。”

  \"抱抱。”

  祖龙笑着张开双臂。

  \"阿耶...\"

  两个小身影迅速离开赵迟,扑向祖龙,祖孙情谊跃然眼前。

  赵迟见状,眼中满是温情。

  设身处地,他理解秦始皇对子女的慈爱。

  虽有私心,但也源自始皇帝的真诚喜爱。

  \"秦始皇对我这般好。”

  \"我所能做的便是报答他,守护他的血脉。

  尽力延长他的寿命,以免将来后悔。”赵迟心中默念。

  今日见到秦始皇的儿子们,个个不尽人意。

  扶苏固执守旧,其余几位或幸灾乐祸,或惶恐不安。

  正如史书记载,皆非出众之人。

  也许,这就是命运。

  让一代帝王横空出世,却未赋予其子孙同样的才智。

  \"迟小子。”

  \"提到你的灵药,确实不错。”

  \"服用了后,过去的顽疾全消,如今感觉年轻许多。”祖龙对赵迟说。

  赵迟严肃提醒:\"今后那些宫中炼丹师制的所谓灵药,切勿再食用,其实害多益少。”

  \"放心,我不会再去碰它们,那些炼丹师已被妥善处置。”

  ……

  祖龙浅笑回应,语气温和却锋芒毕露。

  他特意让人用所谓的灵药喂兔子,结果兔子很快毙命。

  可见这些灵药毒性剧烈。

  \"此事已解决。”祖龙告诫道,\"莫轻信所谓的仙药,别妄想长生不老。”

  赵迟点头同意:\"世上本无灵气,何来仙神?长生只是虚幻罢了。”

  他已至先天境界,对灵气需求增加,但现今灵气匮乏,无法助他突破,只能面对现实。

  \"今后大秦王宫不再设炼丹师。”

  祖龙凝视赵迟:“若世间并无长生药,那为我所服之药又从何而来?”

  “此乃秘辛。”

  赵迟神情严肃,“话出即泄天机,望大王勿再追问。”

  祖龙见状未再多言,转而问:“召汝至此,可知因何?”

  “莫非魏或赵有何变故?”

  赵迟沉吟片刻后答。

  “果真目光深远。”

  祖龙笑意渐浓。

  赵迟目光深邃,于乱世中明志向,察局势。

  于国事,总能直击要害。

  “魏遣使至楚、齐、燕。”

  “意欲借他国之力止秦攻魏。”

  “四国使者已抵咸阳,明日恐联手施压,阻秦伐魏。”

  祖龙语气含笑,却流露轻蔑之意。

  虽四国联手让秦有所顾忌,却不足以撼动根本。

  昔日五国围攻秦,终败北。

  四国联盟看似强大,实则不堪一击。

  稍加安抚或威胁,联盟即可瓦解。

  “大王欲如何应对?”

  赵迟问。

  “齐、楚、燕凭何挡我灭魏?”

  祖龙冷笑,“荒唐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