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运转九阳神功-《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此非朝堂,亦非咸阳,在家中何必拘谨?”

  祖龙微有不满。

  “是。”

  赵迟只能迎合。

  然总觉得今日秦王似有异样。

  “备间房,我要与二童同榻而眠。”

  祖龙笑言,目光柔和注视二子。

  “二童顽皮得很。”

  赵迟惊诧。

  莫非秦王钟情幼童?

  “史载胡亥受宠,因其为幼子,秦王确偏爱稚童。”

  赵迟顿悟。

  “不妨事,我自咸阳来,难得休憩,且他们尚懂规矩。”

  祖龙唇角带笑。

  “如此甚妥。”

  见祖龙坚持,赵迟颔首,“夏前辈,替陛下备处住处,宜宽敞。”

  “好。”

  夏无且即刻应允。

  “不必了。”

  章节标题:大婚

  祖龙环视四周,视线落在赵迟早年居所的小屋,两间简陋房舍立于后院。

  他凝望冬儿生前所居之室。

  赵迟随其目光望去。

  “陛下。”

  “这是我与母后旧居,久未整理,略显简陋,恐陛下不适,我愿另觅佳处。”

  赵迟诚恳道。

  非因赵迟在意,自母后辞世,烟言怀胎时,此室便空闲无人。

  然见天子欲居此狭小之地,总觉不妥。

  “无须,此屋甚佳。”

  祖龙浅笑。

  “我在邯郸所居,也不及此般宽绰。”

  赵迟转向夏无且问询。

  “既陛下愿居,便让陛下住下。

  此非咸阳,亦非宫中,不必拘泥礼数。”

  夏无且笑意盎然。

  “甚好。”

  见夏无且赞同,赵迟不再赘述。

  镜头转换。

  赵迟归返己室,开始每日修炼。

  运转九阳神功,气息周流全身,每一轮皆可增进真气,提升修为。

  不多时,共祖龙用膳完毕,伴二子嬉戏片刻后,赵迟复回房练功。

  而冬儿之室,寂静无声。

  两个孩子玩累后睡在祖母的床上,祖龙却未合眼,静静观察这间陈设简单的屋子,眉宇间带着思索。

  “这里曾是冬儿生活十年的地方。”

  “二十年了,我终于找到你了。”

  “冬儿,看看我们的孙子,多么机灵聪慧。”

  祖龙轻声自语,目光流连于这质朴的房间,仿佛能看见记忆中的冬儿。

  “不止如此,迟儿的表现远超我的想象。

  他为孙子编撰了一部充满哲理的‘∞’字经,只听其名,若能传世,迟儿必将名垂千古。”

  “如今迟儿领军,为我大秦立下诸多功绩,可在文人眼里仍是武夫。

  但他的才智令我钦佩,足以让那些文人无话可说。”

  “迟儿比我更卓越,总有一天,他统一天下之时,定能护我大秦基业。”

  “而且。”

  “待天下归一,迟儿之名将无人能及。”

  祖龙低声呢喃,好似在向冬儿诉说。

  “阿耶,我们去玩吧。”

  “去咸阳……去那大王宫。”

  此时。

  赵钰琪在梦中轻声说话。

  祖龙被她吸引。

  看着熟睡的两个孙子,祖龙满心怜爱。

  “冬儿。”

  “我们的孙女和孙子真是惹人喜爱。”

  “大概是因为血脉相连,他们对我特别亲近。”

  祖龙温和地看着两个孙儿,为他们掖好被子。

  视线转向。

  赵迟的房里。

  “秦始皇今日之举实在让人不解。”

  “不过对我来说,这或许也是好事。”

  “看来我确实备受宠爱。”

  赵迟运转内力后恢复清醒。

  思索着秦始皇今日的举动,这样的厚遇实属罕见。

  蒙武、王翦等人未曾享受过这种优待。

  ……

  时光飞逝。

  四天匆匆过去。

  这几日对赵迟而言极为平静,孩子们整日缠着祖龙玩耍,起初他担心祖龙会厌烦,但渐渐明白自己的忧虑多余。

  短短几天,两个孩子与祖龙关系日渐亲密。

  这两个小家伙总是叫着“阿耶”

  这几日,祖龙在赵府仿若忘了自己的身份,如慈祥祖父般悉心照料两个孙儿。

  眨眼四天过去,赵迟迎来人生重要时刻。

  他对这个时代婚礼流程所知有限,幸亏有夏无且帮忙。

  前四项礼仪已完成,只剩亲迎礼和同牢礼。

  清晨,赵府内外忙碌不已。

  东方初现曙光,赵迟已整装待发。

  他麾下两千亲卫营,在李青带领下换上红色战甲,手持迎亲牌匾,气氛热烈喜庆。

  在整个秦帝国,这样规模的迎亲仪式极为少见。

  今天注定是场盛事——大秦上将军的婚礼,吸引了咸阳众多文武官员参与。

  李家村的村民也早早聚集,主动帮忙布置,为村庄增添了浓厚的喜庆氛围。

  “上将军。”

  李青走近赵迟,自信地说:“万事俱备,我们可以启程了。”

  “告知弟兄们,即刻出发!”

  赵迟爽朗一笑,他此刻也换上黑白交错的新郎服,头戴发冠,神采奕奕。

  在这个崇尚黑色的时代,即便秦始皇的龙袍也是黑色,可见黑色的特殊地位。

  尽管已有两子,但今日才是赵迟正式步入婚姻殿堂之时。

  “遵命!”

  李青率两千精兵齐声回应,随即翻身上马。

  赵迟则跨上血虎,这匹血红的坐骑显得尤为喜庆。

  众多亲卫整齐前行,护送赵迟及由八名壮汉抬着的花轿,向雍城进发。

  从李家村到雍城路程不算遥远,半个多时辰足矣,往返则需整整一小时。

  迎亲队伍有序离开李家村。

  府门前,夏无且望着渐行渐远的队伍,嘴角浮现满足的笑容。

  “冬儿,纵使未能由我主持你的婚事,也没看到你身披嫁衣的模样,但亲手为我的外孙筹备婚典,也算是了却一桩心愿。

  你定会在天国安息。”

  “此次迟儿成婚,大王定会驾临,他将亲自操办仪式。

  他已经找到你,也找到了你们的孩子。”

  夏无且眸光温润,感慨万千。

  站在夏无且身后的祖龙,深情注视即将完婚的儿子。

  身为父亲,怎能不激动?但在众人面前,他依然保持着镇定自若的姿态。

  “辛胜。”

  祖龙声音低沉而坚定。

  “臣在!”

  辛胜立刻回应。

  “所需之物可都齐备?”

  祖龙问道。

  “回大王,一切均已妥善准备。”

  辛胜迅速回答。

  “很好,如此便无忧了。”

  “小儿婚娶,我必给予他最真挚的祝福。”

  祖龙目光坚定。

  ---

  雍城,蒙府。

  作为大秦军中显赫家族,蒙氏世代受到皇家优待,不仅在咸阳建有府邸,雍城也有别院。

  此刻的蒙府如同李家村一样,张灯结彩,洋溢着喜庆气息,吸引不少雍城居民驻足观看。

  “莫非蒙恬将军又要续弦了?这般热闹,又是哪家姑娘的喜事?”

  “你的消息太迟了,这不是蒙府迎娶,而是送女出阁呢。”

  “什么?蒙武上将军居然有女儿?我怎么从未听说过?”

  “蒙武上将军并无亲生女儿,但他有一位义女。”

  “你们可知当今大秦最受赞誉的将领是谁?”

  赵迟威名远播,其年轻便官拜上将,堪称大秦史上罕见之奇才。

  曾亲手击杀赵国两员名将,致韩、赵两国覆亡,其赫赫功绩令天下震慑。

  蒙武收养的义女李烟言,恰是赵迟少年时的玩伴。

  传闻李烟言早年为嫁赵迟,曾被家族驱逐,彼时赵迟尚无功名。

  然而,李烟言的慧眼识珠,终究成就一段佳话。

  蒙府内外,宾客云集。

  丫鬟为李烟言梳妆完毕,赞叹她的绝世容颜。

  李烟言心中欢喜,今日终能光明正大地成为赵迟之妻,荣登赵家主母之位。

  迎亲队伍浩浩荡荡,两千精锐骑兵列阵迎接。

  赵迟身着新郎服,跨血虎而来。

  李青率众欢呼,全城为之震动。

  蒙武父子叮嘱赵迟善待李烟言,若违诺言,必受严惩。

  赵府张灯结彩,权贵齐聚。

  相邦府馈赠厚礼,治粟内史府亦贡献珍品。

  规矩森严,无柬者不得入内,礼册详录每一份贺礼,彰显传统礼仪之严谨。

  “赵迟上将与李烟言成婚,实乃大秦盛事。”

  宾客手持请柬和礼品单陆续步入赵府。

  有人因事务繁忙未能亲至咸阳,便遣随从代为庆贺;也有亲自到场的。

  不论地位尊卑,收到请柬后鲜有人缺席。

  毕竟赵迟身为秦帝国上将军,深得王上信任,不容轻忽。

  若是缺席,便是不给赵迟面子,恐遭不满。

  入府后,宾客齐聚大殿,目光聚焦于主座之人。

  众人皆大吃一惊。

  ---

  祖龙端坐主位,似欲主持这场婚礼。

  在这时代,“天地君亲师”

  为传统秩序,祖龙所处之位乃“亲位”

  也可称“君位”

  其到来令众臣震惊。

  虽知祖龙重视赵迟,但亲临主持婚礼实属罕见。

  此等殊荣,前所未有。

  再细观之,祖龙身旁有两孩童依偎怀中,一边喂他水果,一边自顾享用,悠然自得。

  对此,祖龙似无所觉,沉浸于与孩子的互动中。

  祖龙正与两小童嬉戏,他们持水果欲喂他,临近却忽然收回,自行品尝。

  此景令在场大臣忐忑不安,唯恐冒犯大王后果严重。

  然而,祖龙毫不介意,反而愉悦异常,甚至亲手喂食孩童。

  “这两孩童可是赵迟将军的?”

  “怎敢攀爬君王身侧嬉闹?”

  “然君王非但未责备,反而极喜爱他们。”

  “此事属实?这还是熟悉的君王吗?”

  “他对赵迟的信任已达如此地步,可谓爱屋及乌。”

  “谁能享有此待遇?看来赵迟之子已与君王熟识,君王或许常访赵府。”

  众臣瞠目结舌,今日所见祖龙与平日威严判若两人。

  “君王对胡亥公子亦未如此厚待。”

  “对臣子子女如此宽容,赵迟实属瞩目。”

  赵高亦深感震撼,他深知祖龙一向严肃寡言,对诸公子亦较公正,唯独对年幼胡亥格外偏爱,但这种宠爱随胡亥成长而渐减。

  “看来赵迟需助力胡亥,助其将来在诸公子中争储,须借外力。”

  “若满足赵迟所求,必可笼络他。”

  赵高暗忖。

  此外,其他大臣亦各有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