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满朝皆变色-《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与聪明人交谈不必兜圈子。

  “此话怎讲?”

  顿弱脸色微变,故作不解地看着赵迟。

  “你有这样的能力,就此陨落岂不可惜?”

  “投奔于我,为我效力,我将助你走向更辉煌的未来,同时让你更加出色。”

  赵迟语气坚定。

  “我只是小人物,已落在将军手中,若将军要杀我,尽管动手,何必留我一命?”

  顿弱镇定回答。

  “我很欣赏你的才能,自古贤良之士皆追随明主。”

  “你不过是刺客,死后不留姓名,即使活着也是藏于暗处之人。

  而我能给予你的,是世间无人能提供的东西。”

  “你有能力变得更强大,不仅可成为天下首屈一指的刺客,**,还能成为天下首屈一指刺客的缔造者与掌控者。”

  “只要你愿意归顺于我。”

  赵迟的话充满力量,每一句都深深印刻在顿弱心中。

  听到这些承诺——提升实力、成为天下第一刺客、掌控者,顿弱逐渐被吸引。

  特别回忆起刚刚刺杀赵迟的情景:本以为胜券在握,却被他轻松化解,那支致命的箭和那一剑,竟然被他徒手接下。

  这让顿弱难以理解。

  “为何要信任你?”

  顿弱低声质问,目光如利刃般直视赵迟。

  “只因我的名声。”

  “只因我能掌控你的生死。”

  “还有……”

  赵迟慢慢站起来,向顿弱靠近,指尖微点。

  一股力量瞬间爆发,封住了顿弱的穴道。

  “你……”

  顿弱震惊失色,身体僵硬,无法言语。

  这样的武功修为,未亲眼目睹或亲身感受,实在难以想象。

  正如当年制服韩非一样,只有亲身体验,才能领悟其精妙之处。

  赵迟确定,这份实力堪称无双,鲜有人能抵抗。

  “我的身体无法动弹,嘴巴也张不开。”

  “他到底用了什么方法?”

  顿弱内心震撼,双眼紧盯着赵迟。

  片刻之后,确认效果显现,赵迟便解开了顿弱的穴道。

  “砰”

  的一声,顿弱恢复自由,却因过度消耗而瘫坐在地。

  赵迟在内力使用上比对付韩非时更加精进,意在让顿弱留下深刻印象。

  “你是怎么做到的?”

  顿弱勉强站起,满是不信。

  “想知道吗?”

  赵迟平静一笑,知道顿弱已被吸引。

  “当然。”

  顿弱毫不犹豫。

  “这是点穴术,借助非凡之力封闭穴位,可以产生多种效果。”

  “可用于惩罚、审讯甚至培养刺客,效果显着。”

  “只要你对我效忠并证明忠诚,我会教你这门技艺。”

  赵迟语气柔和。

  “点穴术。”

  顿弱眼中燃起强烈的渴望。

  身为刺客,他深知失去行动自由的恐惧。

  “愿意效忠将军。”

  话音落下,顿弱单膝跪地,向赵迟行礼。

  见顿弱归顺,赵迟满意地笑了。

  暗影卫的组建指日可待。

  “测试顿弱的忠诚度。”

  赵迟下令。

  结果显示,顿弱的忠诚度一般,虽然不会背叛,但离死忠尚有差距。

  然而,赵迟只选择死忠的人传授技艺。

  “从今以后,你是我的人。”

  “对外不可提及与我的关系,或许将来会让你身居高位。”

  赵迟严肃叮嘱。

  若历史不变,顿弱将成为黑冰台的首领,直接听命于秦始皇。

  有了这条隐秘线,赵迟家族无忧。

  “属下领命。”

  李青入殿,奉命带顿弱离去休息。

  李青疑惑地瞥了顿弱一眼,完全不清楚殿内刚才发生的事情。

  对于下属来说,这些问题无需多问。

  当晚,冯去疾与韩非趁着夜色潜入大殿。

  “赵将军,刺客已被全部清除,接下来有何计划?”

  冯去疾向赵迟问道。

  自赵迟赴韩履职,冯去疾察觉其对赵魏策略及刺客案的判断逐一实现,愈发钦佩。

  “顺流而行。”

  赵迟淡然一笑。

  “此话怎讲?”

  “万事齐备,冯公只需静候结果。

  若有所行动,粮草辎重之事还望冯公协助。”

  冯去疾明白赵迟意图,确信他已有针对敌国的计划。

  新郑城外,敌国探子持续关注局势。

  数日后,新郑闭门不出,一片寂静。

  第七日,几骑快马冲出,似有大事发生。

  城外军营加强警戒,新郑依旧闭门,令人忧心忡忡。

  咸阳章台宫内,急报送达。

  秦王政随即召集重臣商议。

  此刻,祖龙神色凝重,众人亦默然无声。

  李思鼓足勇气问道:“大王,何事发生?韩境出状况了吗?”

  “韩境出了变故。

  赵迟、冯去疾、韩非均遇刺。”

  “损失严重,生死未知,具体情况需待新郑消息。”

  祖龙脸色阴沉,声音冷冽。

  此言一出,满朝皆变色。

  “大王,赵迟和冯去疾乃韩国重臣,若有所失,敌国必趁机侵入。”

  王绾大惊,急谏道:“臣以为应速遣蒙武将军增援韩国,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韩非、赵迟恐难幸免。”

  李思心中窃喜,但面无表情,随后出列附和:“臣赞同相邦之言,应立即调雍城大营支援韩国。”

  “好,寡人即刻密令蒙武,准备调兵增援韩国。”

  祖龙点头同意。

  此时,御医夏无且到来。

  “大王,不知召臣来有何要事?”

  “赵迟与冯去疾重伤,寡人命你速赴韩国诊治,此事不可拖延。”

  祖龙语气严肃。

  “可是那位推动军中医改的赵迟?”

  “正是。

  他被敌国人刺杀,伤势严重。”

  “赵迟年少有为,是我大秦支柱,绝不可失。

  老臣即刻出发。”

  夏无且神情焦虑,随即离开。

  “诸位爱卿各司其职,此事不得泄露。”

  祖龙叮嘱群臣。

  “臣等明白。”

  群臣点头答应。

  待群臣离去,祖龙展开竹简,记录韩境危急情况。

  竹简中另有一条小布条。

  “臣赵迟与冯大人平安,请大王配合演戏,诱敌出动,臣必一举歼灭。”

  这短短几字,意义重大。

  祖龙何等睿智,岂能不懂其中深意。

  于是,方才有了那番对话。

  “赵迟。”

  “胆量不小,竟敢以己为饵,布局韩境。”

  “寡人今日与君同演一局好戏,盼君莫让寡人失望。”

  “终究是你为我大秦建下丰功伟绩,而我至今未能与你一晤。”

  “待赵国覆灭,我定召你至咸阳详谈,让你与家人重聚。”

  祖龙凝视手中的布条,嘴角浮现出一抹笑意。

  岁月流转,军营如旧。

  赵迟于帐中细研军务。

  冯去疾、韩非亦在此驻守。

  传闻中,赵迟与冯去疾、韩非在赵魏刺杀之役身负重伤,如今居于府邸休养,生死未卜。

  此消息早已传开。

  “未曾想到大王如此倾力相助。”

  冯去疾感慨于赵迟。

  “大王胸怀宽广。”

  “赵将军布局,使赵魏误以为将军与冯大人已丧命,生死不明。

  若仅凭新郑传讯,赵魏难免起疑,但大王此举仿佛有雍城大军增援韩境之势,又遣近侍夏无且暗中传递情报给潜伏于我大秦的……”

  “此计一出,赵魏乃至敌国必深信无疑。”

  韩非赞叹。

  赵迟以虚代实,引敌入局。

  此计风险极大,成功则可出奇制胜,失败则刚得之韩地或将动荡。

  然而秦王祖龙全力配合。

  这份胆识让韩非更加坚信,大秦终将一统天下,开创太平盛世。

  “此次刺杀,除了赵魏两路,还有一路幕后主使,二位可知是谁?”

  赵迟冷静问道。

  刺客皆为死士,落网后即服毒自尽,自然查不出主使。”

  冯去疾答道。

  韩非陷入沉思。

  那群刺客显然针对他而来。

  对赵魏而言,韩非不可或缺,因其在韩声望颇高,若欲抗秦,必需倚仗韩非。

  故只剩一种可能。

  “是李思所为。”

  赵迟断言。

  闻言,冯去疾眉梢微颤。

  “赵将军,此话可是玩笑?”

  冯去疾质问,“我与李思交情甚浅,他身为秦重臣,怎会与敌国联手谋害我们?”

  “他并非针对你,而是韩非。”

  赵迟答道。

  冯去疾与赵迟共事多时,深知其胸怀广阔,绝非狭隘之人。

  此事让冯去疾看清了李思的真实面目,也算一件幸事。

  “冯大人有所不知。”

  “我归降秦前,李思已派人告知赵将军,嘱其在狱中除去韩某。”

  “幸得赵将军庇护,李思的计谋才未能得逞。”

  韩非补充。

  听完后,冯去疾惊讶不已:“李思与你是同窗,同门而出,为何要加害于你?”

  赵迟反问冯大人:“近来与韩非共事,您觉得他的能力如何?”

  冯去疾看向韩非,坦率回答:“韩大人是法家奇才,政坛中流砥柱,实非我所能企及。”

  “正是如此。”

  赵迟点头。

  “李思出身法家,天下能超越他的人寥寥无几,而韩非正是其中之一。

  他因韩非的才华心生嫉妒,担心韩非入秦后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于是欲除之而后快。”

  “当日我在军中修订降卒政策,李思在大王面前构陷于我,意图置我于死地,实则是因为我保护了韩非。”

  “刺客此行并非针对您,而是冲着韩非而来。”

  “冯大人难道尚未察觉?”

  赵迟缓缓开口,声音渐低。

  冯去疾陷入沉思。

  片刻后,他意识到事态严重。

  尽管与李思交往不多,但他深知对方对权力的执着,且绝非宽容大度之人。

  “没想到李思这般人物,为满足私欲竟对韩大人痛下杀手,还派遣刺客扰乱我大秦根基。”

  冯去疾语气愤慨,“待我返回咸阳,必定禀明王上。”

  “恐怕难以奏效。”

  韩非摇头叹息,“李思行事缜密,所遣皆死士。

  若你告发他,反而可能被他反咬一口。”

  “若非赵将军今日点拨,我还浑然不知,实在是错估了此人。”

  冯去疾感慨道。

  “知晓他的为人即可,日后多加提防。”

  赵迟说,“李思对权位极为看重,视你为眼中钉,未必不会对你下手。

  毕竟你也觊觎相邦之位。”

  冯去疾点头领会。

  他明白赵迟话中的深意——王绾年迈,卸任后相邦之位空缺,必将引来众臣争夺。

  朝堂之中,有资格竞争此位者屈指可数,冯去疾与李思便是其中两人,韩非若建功亦能加入角逐。

  “罢了。”

  赵迟转移话题,“眼下无需纠结于李思,当务之急是“应对赵魏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