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入此体系,实为荣耀-《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实在令人震撼。”

  两人内心深受触动。

  “凝神聚气,按照我的真气运行轨迹,唤醒自身潜力。”

  赵迟低声叮嘱,让他们丝毫不敢懈怠。

  随即,他们迅速运转基础心法第一层,以赵迟的真气为引导。

  在他的深厚功力辅助下,很快每个人体内都生出些许真气,尽管微弱,但循序运转后逐渐壮大。

  同时,他们的体质也明显增强。

  片刻后,赵迟停止真气输出。

  “记住经脉运行的路线,日后休憩时以此修炼,可以替代安眠。”

  赵迟叮嘱完毕,韩非与屠睢连连称谢,退到一旁感受体内流动的真气和随之增长的力量,情绪十分激动。

  随后,赵迟叫来李青和章邯。

  “属下在!”

  二人快步上前,目光充满期待。

  同样方法,赵迟以内力为他们打通经脉,奠定武道基础。

  大约一炷香的时间过去,李青和章邯也达到了后天一重境界,正式步入武道行列。

  四人同处于武道初境,虽然仍处起点,但已感受到显着变化:可控的内力赋予他们非凡的力量;经脉拓宽后,力量比之前提升了近半,招式更加刚劲有力。

  要知道,这只是武道入门阶段罢了。

  若非赵迟亲自传授,仅靠自己摸索,至少要半个月才能产生第一缕真气,达到现有水平还需更长时间。

  “如今你们已迈入武道之门,但修行之路不可松懈,必须每日刻苦练习,不断提升修为。”

  “武道之秘,本不应外传,也不可泄露。”

  赵迟严肃告诫众人。

  “属下谨记。”

  四人立刻点头答应。

  如此卓越的武道技艺,因赵迟的信任得以传授,绝不会再转授他人。

  除非赵迟特别允许,否则他们绝不会逾越这条禁忌。

  这也是忠诚下属的特点——唯命是从。

  “嗯。”

  安排妥当后,赵迟满意地点点头。

  接着,众人商议下一步计划。

  “你找的人选情况如何?”

  赵迟问李青。

  “回禀主上,人已找到,在后院等候。

  共计两百人,都是从军中精选出来的顶尖高手,对主上的忠诚毋庸置疑。”

  “带我去看看。”

  “主上,请随我来。”

  后院演武场。

  这里原是韩上将暴鸢的旧居,场地宽敞,自然显露出上将的威严,演武场可容纳数百人。

  百余名精锐齐聚演武场,人人神采奕奕,目光坚定,无疑为军中翘楚。

  此二百人皆自雍城旧部精选而出,历时数月,由李青亲自甄别。

  甄选标准有二:其一为实力,其二为忠诚,而对赵迟的忠心尤为重要。

  “赵将军至!”

  李青引赵迟入内,随即高声宣布。

  闻声,二百勇士齐齐俯身行礼,恭敬道:“参见将军。”

  正如李青所言,此辈实乃军中精锐。

  “甚好。”

  赵迟立于队前,满意地看着这些战士。

  他们将成为他势力的核心。

  赵迟深知,自己的根基就在这二百人身上,他要以此迅速扩展势力。

  据他对历史的认知,秦始皇虽统一六国,却因追求长生而致帝国崩溃。

  诚然如此,秦始皇的赏赐皆源于赵迟战功所得。

  只要秦始皇在世,赵迟绝无二心。

  但他对秦始皇诸子并无信心,尤其是胡亥,根本不值得他效忠。

  当下计划是壮大自身,以备未来局势变化。

  待秦始皇驾崩,天下大乱之时,便是赵迟施展抱负之机,他相信自己能掌控全局。

  时间对他宽裕,至少有十余年的筹划空间。

  期间,他足以构建庞大势力。

  即便再过二十年,他不过三十八岁,正值壮年。

  通过武道修行,他或许可达先天巅峰,拥有超凡体魄与寿元。

  因此,赵迟的所有努力皆为未来的主导权。

  他对秦始皇的胆识与赏识充满敬意,也知秦始皇诸子缺乏此等胸怀。

  尤其胡亥性格,一旦登基,极可能对功臣下手,置赵迟于生死危局。

  赵迟的人生信条简单明了: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若有人欲害我性命,我必令其无处遁形。

  “免礼。”

  赵迟挥手示意。

  “谢将军。”

  二百名锐士齐声回应。

  “可知今日为何在此集结?”

  赵迟目光如炬,环顾众人:“不知。”

  “但将军有所命,我等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锐士们高呼,眼中满是对赵迟的敬仰。

  镇韩主将赵迟,在大秦朝野无人不知。

  短短一年间,从新兵晋升高位,是每位锐士敬慕且向往的目标。

  百万锐士中,他的威望颇高。”很好。”

  赵迟举手示意,顿时全场安静。”今日召集诸位,只为一事。”

  他神情严肃,高声问:“诸位可愿效忠于我?”

  此效忠不同于对大秦的忠诚,首要为个人效忠。

  但这些锐士经严格筛选,忠诚度早经李青验证。

  赵迟话音刚落,两百名精锐同时单膝跪地,齐声道:“属下愿以命护主。”

  “系统,核查忠诚度。”

  赵迟立刻启动指令。”无异常,宿主安心。

  系统会持续监控,临界时即刻预警。”

  系统回复。

  “李青这小子没让我失望。”

  赵迟满意一笑,“果然下了苦功。”

  “很好。”

  赵迟点头,“得你们效忠,是我的荣幸。

  从此军中不留痕迹,史册亦不存档。

  此事唯我和李青知。”

  “因你们是隐秘力量,只听命于我。

  入此体系,实为荣耀。

  即便高爵厚禄,俸禄增倍,抚恤提五倍。”

  “这是我赠予你们的承诺。”

  赵迟目光如炬,语气温和却坚定。

  两百名暗影卫眼中满是炽热。

  待遇关乎家族未来,如此厚待,何来怨言?

  “誓死效忠主公!”

  众人齐声呼应。

  “自今日起,”

  “你们唯一归属,便是——”

  “暗影。”

  赵迟简洁地道出二字,命名这支队伍。

  “从今往后,”

  “你们是我直属的第一批暗影卫,隐身暗处,成为我的利刃。”

  “未来,你们将经受更严苛的历练,所得亦更加丰厚。”

  赵迟目光炯炯,扫视这些新晋暗影卫。

  “誓死效忠主公!”

  两百名暗影卫高呼。

  “李青。”

  “训练交由你主持。”

  “这是详细计划,唯我们少数知情。

  切记,莫泄一字。”

  “淬炼完毕后,继续从军中或民间选新人,忠诚仍是关键。”

  赵迟递过一卷轴给李青。

  其上记录着他依《暗影》整理的刺杀潜伏之法,远超诸国刺客的体系。

  如今他们尚不够稳固,唯有打磨,方能让忠诚之士习得精髓,成真暗影卫。

  “从今日起,”

  “我代主公统领暗影卫。”

  “今后操练归我负责,今晚前往秘地,除我们,外人不知你们存在。”

  李青神色庄重,对两百名暗影卫说。

  “遵令。”

  众人齐声应诺。

  “日后还需一人精通刺客之道,才能让此势力更强。”

  赵迟注视着手下,暗自谋划。

  尽管李青忠心耿耿,*

  但他的身份早已暴露,若被别有用心者察觉他与暗影卫的关系,必将牵连赵迟。

  因此,他并不适合担任暗影卫的首领。

  赵迟需另寻贤能,以代替李青。

  此人须才华横溢且与赵迟毫无关联,例如韩非,能在幕后助力,表面却不露痕迹。

  “报!”

  一名亲兵疾步奔至演武场,手中捧着一支竹简。

  “将军。”

  “此为咸阳雍城军营传来之信,乃蒙武上将军亲笔所书。”

  亲兵恭敬行礼后,将竹简呈予赵迟。

  “蒙武将军的手信?”

  赵迟顿时警觉,迅速接过竹简展开阅读。

  阅毕,赵迟面色凝重。

  “李思,果然狡诈!竟对我下此毒手。”

  “甚至将魔爪伸向烟言和我的孩子,实属可恨!”

  信中内容让赵迟眼中闪过杀意。

  显然,蒙武详尽描述了咸阳发生的变故,否则赵迟不会如此震怒。

  赵迟最珍视的是李烟言,她不仅是他的女儿,还为他诞下了后代。

  然而,李思不仅未达目的,竟将威胁转向他的儿女,这种轻视骨肉之情的行为令赵迟深感痛恨。

  “本以为看在烟言面上,或可饶你性命,但你竟忘却父女情义,那就莫怪我不讲情面。”

  “总有一天,你会明白死亡的代价。”

  赵迟冷声道,决定除掉李思。

  韩非见赵迟神色突变,急忙询问:“主公,咸阳到底发生了什么?”

  “你自行查看。”

  赵迟递过信件。

  韩非接过细读,随后脸色沉重。

  “李思……我确实小看他了。”

  “主上在韩国时,优待韩军将士,此举有益于华夏统一,可李思却借此打压主上。”

  “更甚者,他还威胁主上家人,企图控制主上。”

  “手段阴狠,令人发指。”

  韩非皱眉感叹,凭借智慧,他已洞悉李思的险恶用心及对赵迟的威胁。

  “李思针对主上,恐与我有关。”

  “韩地之事想必已为李思所知,他心怀怨恨,借秦王之力构陷主上。”

  幸赖蒙武、桓漪两位上将阻挠,才未得逞。

  之后,李思转而对主上子女下手。

  韩非稍作沉思,继续说道。

  他瞬间明白了李思的用意,以及为何对赵迟下手。

  归根结底,都源于韩非自身。

  赵迟保护了他,导致李思的计划失败,还让秦帝国多了一位劲敌,这让李思无法容忍,于是对赵迟展开打压。

  这种性格和恩怨分明的态度,彻底改变了韩非对李思的看法。

  这手段实在令人不齿。

  “主上,烟言是否已为您诞下子嗣?”

  李青惊讶地看着赵迟,屠睢和章邯亦是如此。

  他们从未想过,如此年轻的主上竟已有两个儿子。

  这件事他们毫不知情。

  “近来烟言产下龙凤胎,我也有了儿女。”

  赵迟压抑着怒火,想到李烟言和一双儿女,嘴角露出柔情。

  “恭喜主上。”

  屠睢等人立即向赵迟道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