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不愧为千古一帝-《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阳城失守!”

  一名士兵快步入殿,满脸惊恐。

  “什么?”

  韩王颓然坐下,神情绝望。

  “阳城为新郑屏障,如今阳城陷落,新郑便门户大开。”

  “暴鸢何在?”

  “寡人拨给他百万大军,这是最后的底牌,他竟半月不到便守不住?”

  韩王震怒质问。

  \"启禀大王,暴鸢将军阵亡,百万大军溃散,仅少数撤至新郑,余者或被俘,或……\"

  士兵语带颤抖,不忍直言。

  \"暴鸢……\"

  \"寡人当如何应对?\"

  韩王悲愤交织,颓然坐于龙座。

  阳城硝烟弥漫,狼藉不堪。

  鲜血遍地,满目疮痍。

  官道之上,无数韩卒俯首乞降,两旁犹存残战场面。

  此城已被秦军占据,黑甲士卒巡逻有序。

  虽战事激烈,然秦军纪律严明,未曾扰民,城中百姓虽心生恐惧,但若闭门不出,则可安然无恙。

  赵迟整顿完毕巡视,身后跟随数名精锐武士。

  他一路查看,遇拒降者即刻下令格杀。

  赵迟提着一颗头颅缓步而行,不论韩卒抑或秦军将士皆对其投以敬意。

  此役中,赵迟率先攻破城池,秦军随之如潮水涌入,大获全胜。

  韩将暴鸢亦为其亲手所杀。

  阳城一战,赵迟再立奇功,所得暴鸢首级便是实证。

  暴鸢身为韩军主帅,统领十万劲旅,却不曾想命陨于千夫长之手。

  \"千将大人,蒙恬将军相召。”

  一名蒙恬的亲卫急步来到赵迟身旁,郑重行礼,言辞间充满敬意。

  自从首次战役之后,赵迟的威名已在二十万秦军中广为流传,一战斩敌近两百,更击杀敌军万人统帅,如此战绩足以令人肃然起敬。

  待今日战事告终,赵迟的事迹必将传遍全军,甚至天下皆知。

  ……

  上将军乃掌控兵权的核心人物。

  暴鸢死后,赵迟威名迅速传播,不久便将名震四方。

  \"我懂了。”

  蒙恬的亲卫立于面前,赵迟点头回应。

  \"诸位将士听令!\"

  转身面向麾下精锐,赵迟下达指示。

  \"属下洗耳恭听。”

  众将士齐声应答,俯身行礼。

  \"继续清剿残敌,勿扰百姓,切勿伤及平民。”

  赵迟神情严肃地下令。

  \"遵命。”

  众将士毕恭毕敬地领命。

  随后,赵迟随蒙恬的亲卫前往城中府邸。

  阳城乃韩国重要据点,又有上将暴鸢坐镇,若全力防守,秦军至少需耗时一月方可攻克。

  蒙恬虽倾力攻打,却损兵折将,未能奏效。

  今日战役,赵迟领军出击。

  他率领数千精锐,一举突破城门,更以一拳之力摧毁坚固的城门,令众人无不震惊。

  赵迟的力量远超常人想象,一拳破城,气势非凡。

  随后,赵迟斩杀暴鸢,再获殊荣。

  暴鸢一死,城中韩军顿时溃败。

  秦军趁势攻入,迅速击溃韩军,顺利夺取城池。

  殿中诸将对此事皆已知晓。

  因此,当赵迟现身时,他们既以长辈的目光称赞他年轻有为,又以同辈身份敬仰他英勇无畏。

  赵迟凭借卓越战绩,在秦军中稳固立足。

  赵迟步入大殿,恭敬行礼:“末将赵迟,拜见蒙将军及诸位将军。”

  随即,他将暴鸢首级掷于蒙恬脚下,说道:“将军,这是暴鸢的首级,请查验。”

  “无需查验,暴鸢无疑。”

  蒙恬自信满满,走向赵迟,拍着他的肩膀笑道:“好小子,你没让我失望。

  此次攻韩,你屡建奇功。”

  “将军过誉,此乃职责所在。”

  赵迟谦逊答道。

  “莫要这般客气!前次破境之功尚未兑现,今又亲手斩杀暴鸢,看来大王又要为如何赏你而烦恼了。”

  蒙恬笑着调侃。

  “我有何德何能,竟受如此厚待?”

  赵迟微微一笑,心中对秦王的嘉奖充满期待。

  忽而,他疑惑问道:“将军,大王是否知晓我的事迹?”

  此话出口,赵迟心神微颤。

  作为重生之人,他对秦王的行事风格了然于胸。

  “我终于融入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成为大秦辉煌的一部分。”

  赵迟内心激动不已。

  他曾因母体虚弱未能从军,如今母亲已逝,他决心把握机会,开创人生新篇章。

  “千古一帝,秦始皇。”

  赵迟眸光闪烁,虽未见过秦王真容,却对此充满期待。

  凭借此次灭韩大捷,赵迟认为必能面见秦王。

  这样一位传奇人物,怎能不令人向往?

  “你为大秦立下如此功勋,秦王岂会不知?”

  “再说,秦王已有旨意。”

  “赵迟接旨。”

  蒙恬神情严肃,对赵迟说道。

  ……

  **赵迟听见声音,立刻收敛笑意,俯身行礼。

  大殿内诸将齐齐跪拜,气氛庄重肃穆。

  听闻王旨如同面见君王,绝不可失礼。

  蒙恬郑重地双手呈上王旨,高声宣读:\"雍城大营代理百夫长赵迟,在我大秦灭韩之战中屡建奇功,不仅击溃敌军,且斩杀敌将,堪称首功。

  依军律,当予厚赏。”

  \"现封赵迟为左庶长,授予万人将之职,统领万军。”

  话音未落,众人目光复杂地注视着赵迟。

  谁能想到,这位新兵刚入伍数月,毫无爵位,今日竟因军功连升十级,从代理百夫长直升万人将,成为军中关键人物。

  这仅是初战韩国的结果。

  后续战事中,赵迟再斩敌将多人,亲手击杀韩军上将暴鸢,一举攻破韩国都城门户,再立灭国之功。

  若此战绩传至秦王耳中,必获更多封赏。

  \"秦始皇果然胸怀壮志。”

  \"不愧为千古一帝。”

  \"不愧是奠定一统江山的英雄。”

  即便身为受封者,赵迟此刻亦内心波动。

  他对秦始皇的胆略深感震撼。

  一日之内连升十级,成为万人统帅。

  试问天下诸侯,谁能有这样的气魄?除了秦始皇,再无他人。

  长久以来,人们对秦始皇的印象多存于史册,而今赵迟方真切感受到何谓千古一帝的气度。

  \"此子果然非同凡响。”

  \"老庞的眼光不错。”

  \"短短数月,他的官职便与我齐平,同为万人之将。”

  庞壮看着赵迟年轻而坚毅的身影,感慨万千。

  昔日,他也只是千人将,如今竟与自己平起平坐,这种变化怎能不让人感叹。

  然而,庞壮并无半分嫉妒。

  毕竟赵迟的成就源自战场上的赫赫战绩,无论他本人还是整个雍城大营乃至全体秦军,对他都是心悦诚服。

  \"臣赵迟。”

  \"叩谢大王恩泽。”

  赵迟镇定心神,躬身行礼,声音洪亮回应。

  \"宣王命。”

  蒙恬上前一步,将诏书递至赵迟眼前。

  赵迟双手接过,内心激动不已。

  \"赵小子。”

  \"自今日起,你不再是无爵之人,而是本朝十级左庶长。”

  \"你将享有每年百石的俸禄,并可挑选五百名私人卫士。”

  \"此外,你还需统领万名战士。”

  \"不过,我还有一句话要叮嘱你。”

  \"被封为万人将,是大王对你的极大信任,从此你从普通士兵升为将领。”

  \"在秦帝国,即便将领也需身先士卒,但主要职责在于指挥千军万马。”

  \"对于这支万人部队而言,你是他们的精神支柱,若你不幸战亡,这支军队便会陷入混乱。”

  \"这一点一定要铭记于心。”

  蒙恬语气严肃地告诫道。

  显然,这也是为了帮助赵迟尽快适应新角色。

  赵迟从前只需带领一小队人冲锋陷阵即可,但如今肩负万人重任,一味蛮干显然不再可行。

  在秦军之中,赵迟已是中流砥柱。

  身为统帅,既要勇猛,更需卓越的领兵才能。

  指挥远比单纯的勇气重要得多。

  “多谢蒙将军指点,我会铭记于心。”

  赵迟郑重致谢。

  确实,赵迟的地位今非昔比。

  身为万人将,单靠蛮力已无法彰显实力。

  以他现在的爵位与地位,杀敌数量已不再关键,唯有攻城拔寨、擒敌夺旗的战绩才被视为真正的军功。

  “不过,”

  蒙恬续道,“你这家伙总让我无话可说。

  大王的命令刚下达,你就解决了棘手的暴鸢,并抢先攻下了阳城。

  这份功劳,我定要向大王禀报。”

  “相信不久,你还会得到大王的嘉奖。”

  蒙恬言语间隐约带着几分羡慕。

  毕竟赵迟的功绩里也有他的助力。

  对上级而言,属下建功立业,自己也能共享荣耀。

  “嘿嘿,纯属运气罢了。”

  赵迟笑言谦逊,却引来殿内众将侧目。

  若真只是运气,为何他们未曾获得类似机会?

  这半个多月来,众人接连攻打阳城,均未成功,反遭重大损失。

  暴鸢能成为韩之大将,可见其非凡实力,却最终丧生于一名千夫长之手,也因此成就了赵迟这位初露锋芒的将领。

  ...

  “行了,你又立功了,我去向大王禀报。”

  蒙恬对赵迟说道,“关于带兵打仗,你还有何想法?”

  赵迟真诚地恳求蒙恬:“请将军将原本属于我的五千旧部重新编入我的麾下。”

  蒙恬稍作沉思,点点头:“可以。”

  他转而问庞壮:“攻打阳城时是否损失了一名万夫长?”

  庞壮迅速回答:“是的,万夫长陈武为国殉职,其麾下精锐受损严重,原本一万大军如今只剩五千,近乎减半,伤者更是难以计数。”

  蒙恬轻叹一声。

  这次对阳城的强攻是秦汉开战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场战役,伤亡接近万人。

  在那个年代,重伤几乎无法治愈,全靠个人体质恢复。

  “赵小子,愿意接手这支队伍吗?”

  蒙恬问。

  “这是我的职责所在。”

  赵迟恭敬答道。

  “好。”

  蒙恬接着说,“待完全控制此城后,你就接管这支队伍。”

  “庞将军,新招募的五千士兵就交给你负责。”

  “遵命。”

  赵迟与庞壮一同行礼退出。

  赵迟满怀期待地离开大殿。

  此次不仅获封十级爵位,还被任命为万夫长,系统提供的奖励必然丰厚。

  另有斩杀敌方主帅的额外奖励。

  这些实际利益让赵迟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详情。

  回到城中,他找了一处僻静之处坐下。

  \"系统,结算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