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有病可医-《抗日综剧:从亮剑开始》

  参观完红山军校后,首长一行继续在红山镇根据地深入考察。

  很快,一座规模宏大的野战医院出现在众人眼前。

  要知道,在八路军中,通常只有师级以上单位才会配备野战医院。

  而特战旅不仅拥有自己的野战医院。

  其规模之宏大、设备之完善,令所有人为之震撼。

  参谋长不禁感叹道:"真是没想到,特战旅的野战医院建设得如此完善!

  首长您看,这规模都快赶上我们总部的野战医院了!"

  首长欣慰地笑道:"是啊,特战旅的后勤保障能力完全超乎想象。

  虽然还挂着'旅'的番号,但实际上已经具备了一个集团军的规模与实力!"

  看着眼前这座设施齐全的野战医院,首长和参谋长等人由衷地感到高兴。

  毕竟特战旅的每一次发展壮大,都是八路军整体实力的提升。

  更令人惊喜的是,这里不仅拥有完善的医疗设备。

  还汇聚了一批经验丰富的医师,医疗水平在敌后根据地中堪称一流。

  "有了这样的医疗保障,"参谋长满意地说,"战士们在战场上就更有底气了!"

  一位随行的总部医生仔细查看了医院情况后,惊叹道。

  "这里的医疗条件,比我们总部医院还要好!特战旅真是处处给人惊喜啊!"

  特战旅野战医院的医护人员构成颇具特色。

  由于专业特点和岗位需求。

  这些医护人员大多不适合随军作战担任前线医护兵。

  但他们却十分愿意留在后方医院发挥专长。

  因此,红山野战医院汇聚了一支数量可观的医疗队伍。

  更令首长和参谋长惊讶的是。

  医院里竟然设有多个中医科室,既有中医内科也有中医外科。

  在此时的民国医疗体系中。

  中医经常被贴上了"封建迷信"、"不科学"等标签。

  许多医院都以西医为主,甚至基本是外国医生或者留学回来的医生坐诊。

  然而在红山野战医院,中医不仅得到了充分重视,更深受老百姓信赖。

  候诊区里,选择中医治疗的患者络绎不绝。

  "这倒是稀奇,"参谋长看着中医诊室前排起的长队。

  若有所思地说,"在其他地方,中医都快被挤到墙角了。

  没想到在这儿,传统中医学反倒焕发了生机"

  这让首长们很是诧异的。

  不过首长们并不知晓,这一切都得益于林枫的特殊际遇。

  凭借系统的辅助,他已然成为一位精通中医内外科的大师级人物。

  平日里,林枫总会抽空前往医院与医师们交流医术。

  更将自己毕生所学编纂成系统的医书教材,用于指导医院的中医教学。

  有林枫这位中医大师坐镇指导,加上充足的临床实践机会。

  红山医院的中医队伍迅速壮大。

  如今医院的中医比例已高达八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西医结合诊疗体系。

  另外作为穿越者,林枫更懂得如何高效利用野战医院的资源。

  在和平时期,他将医院对根据地百姓开放。

  使其不仅服务于部队,更成为红山镇重要的公共卫生机构。

  这一创新举措既避免了医疗资源闲置,又极大改善了当地百姓的健康状况。

  "有病可医"——这个在战乱年代看似奢侈的愿景,在红山镇却成为了现实。

  老百姓们再也不必为求医问药而发愁。

  医院的走廊里时常能看到康复患者送来锦旗的场景。

  这种军民融合的医疗模式。

  不仅提高了医院的整体水平,更让根据地的凝聚力大大增强。

  传统上,野战医院仅服务于部队官兵,但林枫大胆打破了这一惯例。

  开创性地将医疗资源向根据地百姓开放,极大地提升了野战医院的社会效益。

  首长和参谋长注意到百姓们自由进出医院的身影。

  便拦住一位老乡询问道:"老乡,请问你们平时也能来这所野战医院看病吗?"

  那位老乡仔细打量着首长,点头答道。

  "是啊,同志,看您们是其他部队的八路军吧?"

  他热情地解释道:"在平时,我们根据地老百姓都可以来野战医院看病。

  不过一旦打起仗来,医院就会优先救治受伤的战士了"

  这番解释让首长一行人频频点头。

  首长又好奇地问道:"老乡,我看这医院里中医挺多的,你觉得是中医好还是西医好啊?"

  老乡爽朗一笑:"哎呦,治病救人还分什么中西啊?能治好病就是好医!

  不过说真的,咱们医院的中医确实厉害"

  他眼中闪着自豪的光芒。

  "您想啊,咱们华夏几千年生生不息,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天朝上国。

  要是中医不行,咱们民族能延续至今?

  能一直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吗?"

  听着老乡这番朴实却充满智慧的话语。

  首长一行人不禁面面相觑,内心深受触动。

  如此浅显的道理,连普通百姓都了然于胸,这让首长感慨万千。

  "是啊,若中医真如某些人所言那般不堪。

  我们华夏文明又怎能绵延数千年而不绝?

  那些诋毁中医的言论,不过是别有用心之徒和西方资本的刻意抹黑罢了!"

  参谋长深有感触地对首长说。

  "看来林枫同志在传承华夏优秀文化复兴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无论是服饰文化、音乐艺术,还是中医传承。

  他都在全方位地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实在难能可贵!"

  首长凝视着医院里忙碌的中医们,缓缓点头。

  他真切地感受到,在这片红色土地上。

  一种强烈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正在生根发芽。

  参观完野战医院后,首长一行继续在红山镇考察。

  按照林枫的宏伟蓝图,红山镇将被建设成为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城市。

  虽然这个目标尚需时日。

  但眼前的红山镇已经初具规模,发展程度堪比一个繁华的县城。

  街道两旁商铺林立,工厂区机器轰鸣,学校书声琅琅,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然而,林枫的雄心远不止于此。

  他计划继续加大对红山镇根据地的建设力度。

  而经过一下午的实地考察,总部众人对红山镇的发展成就赞不绝口。

  "真没想到,我们进城时看到的繁华景象,竟然只是红山镇的冰山一角!"

  "这里简直刷新了我的认知,军事、经济、文化、科技、医疗等各方面都在全面发展!"

  "在红山镇,我看到了华夏复兴的可行路径!"

  这一天的参观给总部众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他们深刻体会到红山镇根据地与特战旅之间相辅相成的发展关系。

  特战旅的强大战斗力为根据地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

  而根据地的繁荣发展又为特战旅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支撑。

  这种良性循环,正是红山镇能够快速崛起的关键所在。

  喜欢抗日综剧:从亮剑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