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9章 一个萝卜一个坑-《盛唐华章》

  李瑛早晨刚刚起床,在门外值班的内侍林宝玉就进门禀奏。

  “启奏陛下,锦衣卫统领伍甲求见!”

  “让他进来。”

  李瑛坐在铜镜前由吉小庆伺候着扎起发髻,和颜悦色的吩咐一声。

  “喏!”

  林宝玉答应一声,退出内殿。

  片刻之后,伍甲入内,施礼禀报。

  “启奏陛下,据臣安插在大理寺的眼线来报,从四川押解进京的重犯昨夜企图越狱,被司直唐越带人射杀。”

  “朕知道了,退下吧!”

  李瑛面无表情的挥挥手,让伍甲猜不透他内心的想法。

  “臣告退!”

  伍甲施礼退下。

  吉小庆一边帮李瑛梳头,一边开口道:“果然不出陛下所料,忠王真是胆大妄为!”

  “哼……无谋之辈!”

  李瑛冷笑一声,没有继续说下去。

  如果自己跟李亨换个位置,至少可以有五六种不动声色弄死杨洄的办法,譬如下毒、自缢、暴病身亡,被殴打致死……

  甚至弄个吃饭噎死、喝水呛死,也比这样大张旗鼓的以越狱的名义射杀要好得多,最起码更加隐蔽。

  “真不知道这李亨是怎么当上皇帝的?难道完全靠运气?”

  李瑛有些鄙夷的在心里想道,这种城府不配做自己的对手,他的皇帝纯属捡的!

  但李瑛现在还不想对李亨动手,现在还不是时候。

  他是王忠嗣的死党,是王忠嗣在朝中最信任的人,如果现在就把李亨给撵回家去,弄不好就会打草惊蛇,导致前功尽弃。

  为了把王忠嗣哄回长安,李瑛现在只能暂时装作不知道,先让李亨高兴几天。

  梳完发髻之后,李瑛又在吉小庆的伺候下吃过早膳,在宦官、宫娥的簇拥下前往太极殿参加早朝。

  此刻已经是二月中旬,天气愈发温暖,太极宫内鸟语花香,充满了勃勃生机。

  “吾皇万岁万万岁!”

  辰时中,也就是上午八点,满朝文武在裴宽、杜希望的率领下分列两旁,举着笏板山呼万岁。

  颜杲卿自从去年腊月十四罢相下狱,再到正月初三出狱贬往弘农郡担任刺史,已经两个月没有出现在朝堂上。

  少了这个最信任的心腹肱骨,李瑛的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

  之前李泌被贬往地方长达一年,李瑛也没有过这样的感觉,难道说在自己的心里,颜杲卿要比李泌更加重要?

  “启奏陛下,卫藏大都护颜真卿上奏,逻些城缺少医匠,恳请医卫局派遣五百从医人员前去支援。

  但吐蕃环境恶劣,山高路远,大部分医匠不肯去那里。

  臣恳请陛下允许给支援卫藏的医匠增加薪金,增加这些医匠的积极性。”

  担任医卫令的王维第一个举着笏板出来奏请。

  李瑛捻须道:“京中的医匠每月薪酬几何?”

  “每月两贯。”王维解释道,“比寻常的士卒、差役高一些。”

  李瑛提高嗓门:“那就给自愿赴藏的医匠把月俸增加到四贯,如果待满一年额外发放二十贯补贴,待满三年发放五十贯补贴,以此类推……”

  王维喜出望外:“陛下圣明,这样一来,臣很快便能凑够颜真卿需要的医匠人数。”

  王维退下之后,李瑛又把目光扫向文教令杜甫:“你们也要给去卫藏教书的先生涨俸,按照每人每月两贯发放,其他福利参照医卫局。”

  医生毕竟是一门技术活,属于稀缺人才,所以医匠的工钱要比教书先生高不少,待遇自是不同。

  “臣遵旨!”

  杜甫出列领命。

  随后,工部尚书韦坚又出列禀奏,说是工部今年计划在南方修建几座水库,以起到防洪、灌溉的作用。

  “准奏!”

  对于造福百姓的事情,李瑛自然是不遗余力的支持。

  韦坚退下之后,刑部尚书皇甫惟明、军器监宋钧、中书侍郎裴耀卿等人又相继出列禀奏了一些本部门的重要事情。

  李瑛一直悄悄观察李亨,看看他会不会站出来禀奏杨洄越狱的事情?

  但李亨一直站着纹丝不动,眼观鼻鼻观心,好似灵魂出窍一般,丝毫没有站出来的意思。

  “蠢材,看来这厮是铁了心欺君到底!”

  李瑛心中暗骂一声,等拿下了王忠嗣再收拾他。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部门基本上禀奏的差不多了,就在早朝进入尾声的时候,户部侍郎皇甫温双手攥着象牙笏板站了出来。

  “启奏陛下,太子为仁德皇后守制即将满一载,臣恳请陛下按恭慜太子(李俨)之例,准许太子入主东宫!”

  皇甫温话音落下,工部尚书韦坚便站了出来:“太子乃国家储君,臣亦认为是时候让他入主东宫,加以历练了。”

  “臣附议!”

  随着韦坚的声援,刑部尚书皇甫惟明、户部侍郎王缙、京兆尹韦陟、大理寺卿李亨、太常卿李琰、少府监李琬、韦芝、周皓等近百名官员纷纷站出来表态支持。

  看的出来,让太子入主东宫已经是众望所归的事情。

  毕竟那些没有进入内阁的大臣们也不想低人一等,等太子入主东宫了,将来皇帝再御驾出征,就可以由太子监国了。

  都是太子,李瑛也没有理由拒绝李健入主东宫,当即爽快的答应下来。

  “皇甫爱卿所言极是,今天是二月十四,再有五天就是仁德皇后的忌日,等太子祭拜完毕,着他入主东宫!”

  “陛下圣明!”

  皇甫温心中暗喜,这应该给自己记上一项大功了吧?

  一个萝卜一个坑,既然太子即将涉政,李瑛决定找个理由把老四李琰撵回家。

  目前在朝中任职的亲王共有五人,分别是担任大理卿的李亨、担任太常卿的老四李琰,担任国子监祭酒的老王李瑶,担任少府监的老六李琬,以及担任卫尉卿的二十二郎李瑝。

  虽然李瑛打算结束亲王做官的局面,但也不能一下子全部撵回家,而是应该循序渐进的清理,而且得有充分的理由才不会被世人诟病。

  这五个兄弟之中,李亨目前暂时不能动。

  老五李瑶是自己最亲密的兄弟,虽然才能平庸,但胜在忠心,如果第一个就把他撵回家也有些于心不忍。

  老六李琬为人正直,能力超群,就算比起一些干吏也毫不逊色,李瑛打算留着他当个幌子,也让他的才能有用武之地。

  只要朝中还有亲王任职,就没人说自己是故意清洗。

  将来李亨、李琰、李瑶等人被撵回家,世人只会说他们能力达不到要求,要不然为什么荣王李琬没被撵回家?

  老二十二李瑝目前是李瑛的铁杆心腹,而且胆量也可以,关键时刻甚至敢站出来硬怼王忠嗣,所以李瑛打算继续留着他在朝中任职。

  当然,这里面他的母亲卢美人也起了微妙的作用,李瑛多少要给点面子。

  既然其他四个人都暂时不能动,那就只能拿担任太常卿的老四李琰开刀。

  而五天之后就是薛柔的一年祭礼,太常卿正好负责宗庙祭祀,正是给李琰挖坑的好机会,此时不把他拿下,更待何时?

  “太常卿何在?”

  李瑛的目光落在李琰的身上。

  李琰急忙出列:“臣在!”

  “五日之后便是仁德皇后的祭期,朕命你担任主官,主持祭祀事宜,告慰薛后在天之灵,不得有误!”

  李瑛在龙椅上正襟端坐,用嘹亮的声音下令。

  李琰根本没想到这里面会有圈套,当即弯腰领命:“臣谨遵圣谕!”

  “诸位爱卿,哪个还有本启奏?”

  等李琰退下之后,李瑛扫了满朝文武一眼,“既然都无本启奏,那就退朝吧!”

  撂下一句话,李瑛起身离开了丹陛,一众内侍与打着团扇的宫娥步步紧随,朝大殿后门走去。

  “恭送陛下!”

  在裴宽的率领下,满朝文武一起举着笏板恭送。

  等皇帝出门之后,李亨当即加快脚步,甩开身边的几个紫袍大臣,急匆匆的走出太极殿,穿过承天门回到了大理寺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