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每家最多领取十双草鞋和十顶草帽的芦苇杆子-《黑心女配看到弹幕后,佛了》

  “你也说了是以前,那老大爷早就调走了,说是懒得天天看女人打架。”沈方初记得那大爷,但她进妇联的时候就调走了。

  此时,领芦苇杆子的人陆陆续续来了。

  沈方初赶紧坐直身体,“杨叔,您先回去吧,有事改天说,我这里忙。”

  不等杨贵说啥,来领芦苇杆子的妇女一屁股给他撅老远,气得他牙齿打颤,再也待不下去了。

  沈方初向每一个来领芦苇杆子的妇女解释清楚。

  “门口有贴示:每家最多只能领取十双草鞋和十顶草帽的芦苇杆子,做完交货之后才能继续领。”

  有的妇女认为这太麻烦了,找沈方初扯皮。

  “多领一点吧,我家人多,没两天就做好了。”

  沈方初不为所动,“做完了就拿来交货,确认无误后,你们可以继续领芦苇杆子。”

  “那钱呢?啥时候结?”

  这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考虑到前期妇联没有资金,沈方初打算一月结算一次。

  “草鞋0.12/双,草帽0.08/顶。”

  这个价格是沈方初走访了整个平城所有供销社最终定下的价格,就说三大街这边的供销社,一双草鞋三毛钱,不要票;草帽便宜些,一毛七,偶尔涨到一毛九。

  住在城里不代表就是有钱,大多数人家没鞋票,只能穿草鞋。

  尤其到了冬天,草鞋冻脚,到那时,三大街用芦苇花穗编的鞋就成了不可多得的御寒神器。

  沈方初早早考虑到这一点,所以,她正在耐心等待冬季降临。

  发完最后一个人,也该下班了。

  “锁好门窗,都仔细检查一遍。”

  现在的妇联再也不是当初那个无人问津的地方了,不知多少人的眼睛盯着这里,或好或坏。

  沈方初回到家,屁股还没坐热就被喊出去。

  赵老太抱着芦苇杆子,催她,“你快教教我,这东西我老学不会。”

  “你去领芦苇杆子了?”沈方初疑惑,她没印象呀。

  赵老太嗐了声,“哪有时间啊,我托厂子里一个同事帮我弄得,他家就住在乡下,弄这东西方便。”

  沈方初品出一丝不寻常的味道。

  “同事,谁呀?”

  赵老太含糊不清的说:“就是同事,你不认识,快教教我。”

  沈方初地上那捆光溜溜的芦苇杆子,说:“下回让人帮忙弄,记得留下花穗,别扒光了。”

  “那东西人家留着填被褥了,那能给我呀。”赵老太不在意的说。

  这年头棉花不好弄,芦苇杆子上的花穗就成了好东西。

  一入冬,那芦苇花穗长得尤其茂盛,惦记它的人多了很。

  所以,沈方初才不敢让谢菲菲停下,每天去弄点,积少成多,等到冬季抢得过那些人吗?

  沈方初捡起芦苇杆子开始教学。

  “等哪天休息,咱们一起去城外一趟。”

  “你还能跑?你这肚子五个月了吧,一眨眼又该生了。”赵老太感慨,“这时间过得真快,我还记得你刚来的样子,咱这巷子里多少年没出过那么漂亮的姑娘了,惹得整个巷子的人都来看,背地里谁都猜说,你是陈见闻骗回来的,以后指定后悔。”

  回忆往昔,无论当时多生气,过后总能一笑置之。

  这大抵就是人生的魅力。

  “你别说,我当时也嘀咕过。”赵老太悄声透露。

  沈方初笑了。

  “那后来怎么没嘀咕了?”

  “陈见闻对你好呗,那小子前二十年净犯浑了,后头娶了你,整个人跟脱胎换骨似得,巷子里那些讨厌鬼没少酸吧。”赵老太到现在都觉得神奇。

  陈见闻咋会因为一个姑娘改过自新呢?

  这问题大概是巷子里每一个人的疑惑。

  “最近还有人觉得是我霸占了陈见闻,不然陈见闻就是她女婿。”沈方初想起文老太那日说的荒唐话。

  “谁?”赵老太拧眉。

  “文老太,隔壁的隔壁那家,她说她闺女就是因为陈见闻才想不开下乡的。”

  “呸!”赵老太反应剧烈,“她就会乱咬,当初街道要她家出人下乡,闺女一个个的走,儿子全留在城里当工人,就没见过这么偏心的娘,那姑娘不是人啊。”

  文老太、徐来娣、黄秀文板上钉钉的要被下放。

  “你也别生气,她们那种人就是心坏,看不得别人好。”赵老太劝慰。

  “我知道。”沈方初没那么傻,气坏自个又没好处,反倒让仇人痛快。

  之后,随着学会手艺的人越来越多,几乎每天都有人来妇联领芦苇杆子,交货的倒是没有。

  蓝海燕负责保管仓库钥匙,和登记册,天天把两样东西揣身上,生怕出问题。

  “主任,咋还没人来交货呢?她们不会是不打算交了吧。”

  从第一天起,她就是这副心惊胆颤的样子。

  沈方初喝红枣茶,以毒攻毒的安抚她,“不来交我们有什么损失吗?芦苇杆子是接受教育的人割的,我们只是晒了一下,唯一值钱的还是我带去编织厂的两瓶橘子罐头,不交货我们还能报警,咋都不能亏。”

  “有道理。”话虽如此,但蓝海燕还是那副心神不宁的样子,时不时瞥眼门口的位置。

  沈方初放弃了,这种情况除非有人来交货,否则无解。

  在有人交货前,发生了一件大事——黄秀文翻供了。

  原先她供认不讳,承认是她鬼迷心窍,才做出意图毁坏集体财产的错事。

  谁知,黄秀文儿子去探监后,她立马改口。

  本来次日就要将人送走的,结果又要重新调查。

  这天。

  王警察登门。

  “这可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沈方初感慨,给他倒茶,“请坐。”

  听完王警察的来意。

  沈方初半晌没动静。

  须臾,她抬首,“见我?问过原因吗?”

  王警察耸肩,“问了,她不说,就坚持见你一面。”

  “其实换个情况我肯定不会来找你,但黄秀文说她手里有姜长河盗用国家财产的证据,这行为太恶劣了,必须绳之以法。”

  沈方初欣然同意。

  “不过妇联最近挺忙的,您也知道我这里人少,不能耽误太久。”

  王警察理解,“我估摸着她也没啥说的,反正你去见一面呗,到时间就走。”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