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 小玄子和小桂子-《我,大明天子,打钱!》

  夜色如墨,将紫禁城的重重殿宇吞没。

  白日的喧嚣与紧绷似乎也随之沉寂,但在这寂静之下,潜流暗涌。

  乾清宫西暖阁——皇帝的书房内,烛火通明,却并非为了批阅奏章。

  “看招!小桂子!”

  一声清越的呼喝打破了书房的宁静。

  只见年轻的皇帝玄烨,穿着一身利落的便服,并未使用任何蕴含真气的高深功法,仅以最基础粗浅的拳脚招式,向他对面的小太监韦小宝攻去。

  韦小宝反应极快,或者说,他早已习惯了这位万岁爷时不时的“突发奇想”。

  他嘴里嚷嚷着:

  “哎呦喂,我的小玄子,您又来了!奴才这点三脚猫的功夫,哪够您活动筋骨的?”

  话虽如此,他脚下可一点也不慢。

  一个懒驴打滚,狼狈却有效地躲开了玄烨一记扫堂腿,随即鲤鱼打挺跃起,有样学样地挥拳反击。

  两人在这不算特别宽敞的书房里腾挪闪躲,拳来脚往。

  玄烨刻意压制了所有力量,只以纯粹的肌肉记忆和招式技巧相搏。

  韦小宝更是毫无章法,动作滑稽,却往往能出人意料,逼得玄烨也得认真应付。

  一时间,书房内只闻拳脚破风声和两人粗重的喘息,还有韦小宝大呼小叫的讨饶声和偶尔击中肉体的闷响。

  终于,一阵激烈的纠缠后,两人几乎是同时力竭。

  “噗通”两声,一起四仰八叉地躺倒在了铺着柔软地毯的地面上,望着精雕细琢的屋顶藻井,大口喘着气。

  “哈哈……哈哈哈……”

  韦小宝先笑了起来,喘着粗气道:

  “小玄子,不是我说你,你这皇帝当得可真够……别致的。

  明明修为高深,万岁爷之尊,一句话就能要了无数人的脑袋。

  偏偏……偏偏总爱找我这小太监过家家似的厮打。

  这要是传出去,怕是索尼那些老夫子的胡子都要气歪了。”

  玄烨没有回答韦小宝的打趣,只是望着藻井中央那条金色的蟠龙,眼神有些放空。

  韦小宝嘴上没把门,心里却跟明镜似的。

  他当然知道,这绝不是什么“过家家”。

  眼前这位少年天子,虽沉稳早熟,肩负的却是万里江山和波谲云诡的朝局。

  尤其是那位权倾朝野的十四叔摄政王多尔衮,像一座大山压在他的头顶,也压在整个大清的朝堂之上。

  太后大玉儿虽在幕后,其心思手段更是深不可测。

  今日殿上,关于联蒙攻明的决定,看似是多尔衮一言而决,但其间错综复杂的权力博弈和潜在风险,足以让任何身处其中的人窒息。

  韦小宝甚至偷偷想过,若是自己坐在那小玄子的龙椅上。

  怕是早就被这无形的压力压垮了,或者干脆摆烂,任由多尔衮去折腾。

  但玄烨没有,他也不能。

  他只能用这种方式,用这最原始、最直接的肢体碰撞,来发泄那无法对人言说的巨大压力。

  在这短暂的“比武”时刻。

  他不是皇帝,不是天子,只是“小玄子”,可以流汗,可以喘息。

  甚至可以偶尔被“小桂子”这浑人打中一两下。

  书房内安静下来,只剩下炭盆里偶尔爆出的噼啪声。

  韦小宝歪过头,那些关于摄政王、太后、八旗勋贵、汉臣新贵之间乱七八糟的关系。

  在他那七窍玲珑却又懒得深思的脑袋里转来转去,越想越是一团浆糊。

  只觉得脑袋瓜子嗡嗡作响,都快想得冒烟了。

  最终也只能化作心里一声叹息:

  “妈的,当皇帝真不是人干的活儿,还是老子在扬州丽春院舒服。”

  良久,玄烨的气息逐渐平稳,他忽然开口,声音恢复了平日的清朗,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小桂子。”

  “奴才在呢。”

  韦小宝一个骨碌坐起身。

  “之前让你暗中留意,招揽些有真才实学、又能为朕所用的人才,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玄烨没有起身,依旧看着屋顶,仿佛随口一问。

  韦小宝精神一振,这可是正事,他赶紧凑近了些,压低声音道:

  “回皇上,奴才一直谨记您的吩咐,让李卫他们几个机灵的在各处悄悄物色着呢。

  嘿,您还别说,真让咱们找到一个可能用得上的!”

  “哦?说来听听。”玄烨的声音里多了一丝兴趣。

  “这人叫施琅,原是个明国来的,不知怎么流落到北边来了。

  按李卫打听来的说法,此人颇通水性,精于海战,是个指挥水师的难得人才。

  李卫跟他喝过两次酒,套了些话,感觉肚子里确实有货,不是那等夸夸其谈之辈。”

  韦小宝说得眉飞色舞。

  “皇上您不是一直琢磨着,咱们八旗劲旅陆上无敌,但要想真正壮大……呃,那个啥,还得有一支能打的水师嘛?

  奴才觉着,这人正对路子!”

  “施琅,水师人才?”

  玄烨猛地坐直了身体,眼中骤然爆发出明亮的光彩。

  他脑海中瞬间闪过无数念头

  “好!好!好!”

  玄烨连说三个好字,脸上洋溢着兴奋之色,他重重一拍韦小宝的肩膀。

  “小桂子,你真是朕的福将。总是能给朕带来惊喜!”

  这已经不是韦小宝第一次带给自己好消息了。

  自从这龟儿子出现在自己身边。

  先是帮自己收拾了身边潜藏的神龙岛细作,后来又数次代表自己出宫,发掘了年羹尧,李卫这几个不出名的少年天才。

  最后又数次帮忙,使得汉八旗日渐壮大,逐渐与满八旗抗衡。

  “想当年唐太宗李世民麾下就有一福将,唤作程咬金。”

  “凡有此人在,必是遇难成祥,化险为吉。”

  “这小桂子,莫不也是朕的福将。”

  玄烨激动地站起身,来回踱了两步:

  “此人现在何处?

  务必妥善安置,切勿走漏风声。

  朕要亲自见他,考察其才学。

  若真如你所言,朕的水师,便有望矣。”

  韦小宝被皇帝拍得龇牙咧嘴,但见玄烨如此高兴,自己也跟着傻乐起来,连忙保证:

  “皇上放心,奴才晓得厉害。

  李卫已经把他安置在城南一个稳妥的院子里了,好吃好喝伺候着,绝对误不了您的事。”

  玄烨停下脚步,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目光似乎要穿透这黑暗,看到更远的未来。

  重用汉人英才,以汉八旗逐步平衡甚至制衡满八旗勋贵的势力……这是他深思熟虑后,为自己谋划的一条艰难却必须走下去的路。

  韦小宝这误打误撞找来的施琅,无疑是这盘大棋中,落下的又一颗带着希望的棋子。

  “福将……小桂子,你果然是朕的福将。”

  玄烨再次轻声说道,语气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有欣慰,有期待,更有一种在重重压力下看到一丝微光的激动。

  韦小宝挠头嘿嘿笑着。

  至于那些复杂的朝局、艰深的谋略……他韦爵爷才懒得去想,反正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比如眼前这位正在努力长高的少年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