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江南七侠-《我,大明天子,打钱!》

  回到礼部安排的使馆客舍,已是弯月渐升。

  厚重的雕花木门在身后合拢,将京城的万家灯火隔绝在外,只余满室烛影摇红,映照着江南七怪神色各异的脸庞。

  客舍内布置清雅,一应器物皆透着大明特有的精致。

  阿青抱着她的白羊“小白”,安静地坐在角落的蒲团上。

  她全然不觉室内的凝重气氛,只好奇地品尝着桌上的一盘蜜饯。

  那是礼部官员特意备下的采芝斋茶食,琥珀色的蜜枣、莹白的冬瓜糖、绯红的山楂糕,盛在哥窑开片的冰裂纹碟中,煞是好看。

  她拈起一块糖莲子,小心地咬了一小口,甜得眯起了眼睛,顺手喂了怀中小羊一块,那小羊竟也咂咂嘴吃了,惹得她轻笑出声。

  而另外一边,则是堆得宛如一座小山的灵植。

  这些来自护龙山庄的赠礼在烛光下流转着奇异的光泽。

  氤氲的灵气弥漫开来,呼吸间都觉心肺清凉。

  这场景,江南七侠走南闯北这么多年,何曾见过?

  众人皆是震惊无比,但又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整个房间都陷入了沉寂,只听得见阿青细碎的咀嚼声。

  过了许久,沉默最终被张阿生打破。

  他搓着一双粗厚的手掌,那手掌上布满老茧,是多年握持屠牛刀留下的印记。

  憨厚的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憧憬,声音也因些许激动而略显低沉:

  “大哥,二哥,小莹……我说句实在话。”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诸位兄妹,最后落在韩小莹清丽的侧脸上。

  “咱们走南闯北这么多年,哪个地方咱没去过?”

  “可你们瞧瞧这大明的京城。”

  “街面是用青石板仔细铺就的,下雨天都不见泥泞,宽敞得能并排跑数辆马车。街边沟渠通畅,不见污水横流。”

  他眼中泛起光来。

  “此前咱们闲逛,不是特意去城内外的普通坊巷里看过吗?”

  “随便一户人家,飘出来的肉香味和灵植之气都做不得假。”

  “我也不是贪图安逸。”

  “我们大老爷们这有啥。”

  “可若是……若是我们能留在这里。”

  他声音低了下来,带着一丝恳求。

  “小莹和阿青前辈便再也不用再跟着我们风餐露宿,担惊受怕了。

  “你看阿青前辈,她那么单纯,就该在这样太平的地方过日子。

  “这一次,咱们……咱们或许真能有个落脚的好地方。”

  “而且我们也可以继续四处行侠仗义的,只是在大明留个脚跟,有个能安心回来的家而已。”

  自从差点死在那蒙古武神的手里,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张阿生便再也按捺不住自己内心。

  尤其是看着韩小莹鬓角那几缕在塞外风霜中早早染上的微白,张阿生更是心疼不已。

  朱聪适时地轻摇着他那柄破旧的折扇,眼中精光闪烁,沉吟道:

  “四弟说的……不无道理。”

  “大明国力之强盛,确是我生平仅见。”

  朱聪站起身,踱步到那堆灵植前,拿起一株散发着清凉气息的灵植。

  “若能得此倚靠,的确可谓是大树底下好乘凉。”

  “我们已经得罪了蒙古,单凭我们七人,加上靖儿,终究是势单力薄。若是借大明之力,想来必然能够护得我们与阿青前辈周全。”

  说罢,朱聪看了一眼郭靖。

  “靖儿本就打算留在大明对抗蒙古,也需要我们的照应。”

  “将大明当做脚跟,进可助守国门,退可安稳度日,确实不错。”

  全金发摸着腰间那杆纯钢的秤杆,点头接口:

  “二哥说的是。别的不提,就这京城的市集,商贾云集,货物琳琅满目,交易公平,抽税明晰,可见吏治清明。这是个能长久待下去的地方。”

  韩宝驹嗓门洪亮,接着说道:

  “俺是个粗人,不懂那么多大道理。”

  “但这里的马厩你们看到没?寻常驮马都是膘肥体壮,蹄铁锃亮。”

  “能养好马的地方,肯定差不了!”

  相比其余几人,南希仁则是言简意赅,只吐了两个字:“甚好。”

  见到众位哥哥如此。

  韩小莹却轻轻叹了口气,莲步轻移,走到阿青身边,怜爱地替她理了理有些散乱的鬓发,柔声道:

  “二哥、三哥、五哥、六哥、七哥顾虑的都是正理。”

  “可我更多的是在想阿青。”

  她看向众人,眼神清澈而坚定:

  “师尊她心性单纯,如同白纸,不通世事险恶。以往在深山竹林,与白猿百羊为伴,饮山泉,食野果,倒也自在无忧。可如今……”

  韩小莹语气低沉下去。

  “她的居所已毁,又为了救我们,伤了蒙古武神,已然是跟着我们卷入了与蒙古之间的纷争。”

  “她武功虽通神,可心性却如孩童,难道我们要让她一直跟着我们四处漂泊,时刻面对阴谋诡诈、刀光剑影吗?”

  “我实在放心不下。”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

  “大明看起来政通人和,江湖也相对平静。”

  “若能得大明皇室庇护,让师尊在此安定下来,有一处类似竹林的清静之地,不必再理会外间的纷扰争斗,或许……这才是对她最好的安排。”

  全金发、韩宝驹、南希仁几人闻言,脸上的兴奋之色褪去,也都纷纷点头,觉得韩小莹说得在理。

  他们兄妹七人情深义重,自然也和韩小莹一样,真心希望韩小莹这位宛若赤子的“师尊”能有个安稳的好去处,不必再受颠沛流离之苦。

  就在这时。

  柯镇恶手中的铁杖重重一顿地,发出“咚”的一声闷响,坚实的地板似乎都微微一震,仿佛敲在了每个人的心上。

  他已经瞎掉的双眼在烛光下显得愈发深邃,似乎能洞穿人心,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都不要争了!”

  众人立刻收声,目光齐聚于他们这位大哥身上。

  “大明确实富足安定,是个过日子的好地方。”

  “想让咱们大家、想让阿青前辈过上好日子,这份心,没错!”

  张阿生没想到大哥会先肯定自己,一时愣住,憨厚的脸上泛起一丝红晕。

  “老二深谋远虑,顾虑周全,借力打力,为大局计,为靖儿计,也没错!”

  柯镇恶转向朱聪。

  朱聪微微颔首,摇扇的动作慢了下来。

  “小莹心疼师尊,更是天经地义。”

  柯镇恶的声音柔和了一瞬,随即陡然变得凌厉,

  “但你们是不是都忘了我们江南七怪的名号是怎么来的?”

  “‘侠’字当头,岂能只见安乐,不见危难?”

  柯镇恶的声音在房间内回荡,震得烛火都摇晃起来:

  “走,可以先不走。留,可以先不留。”

  “蒙古铁骑不是要打来吗?”

  “好啊!咱们江南七怪,连同靖儿,就帮着大明守上一守。”

  “也让咱们亲眼瞧瞧,这大明朝的君臣,到底是真龙天子、肱骨良臣,还是只会夸夸其谈、临阵退缩的绣花枕头!”

  “咱们一边助大明抗敌,一边看个分明。”

  “若大明真值得托付,待打退了蒙古鞑子,咱们再安置好阿青姑娘,在大明留个行侠仗义之余可以回来的地方。”

  “若是不值……”

  柯镇恶冷哼一声,一股傲然之气油然而生。

  “哼,天下之大,莫非还没有我等立足之地吗?”

  柯镇恶一席话,掷地有声。

  朱聪首先抚掌,脸上露出钦佩之色:

  “大哥所言极是。”

  张阿生摸了摸脑袋,脸上的憧憬并未消失,反而更加踏实明亮:

  “还是大哥想得周到,俺听大哥的。”

  韩小莹看着柯镇恶,重重点头:

  “大哥说得对。”

  全金发、韩宝驹、南希仁三人更是毫无异议,齐声道:

  “正当如此。”

  一旁的郭靖,紧握着拳头,浓眉紧锁。

  师父们的争论他听得仔细,心中思潮起伏。

  他想到蒙古铁骑的强悍,想到成吉思汗的雄才大略,也想到大明京城的繁华和百姓脸上的安宁。

  一时间,郭靖只觉得自己的担子当真是重若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