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分入六部-《我,大明天子,打钱!》

  朱胜那看似随意,实则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意志,紫宸殿内落针可闻。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诸葛亮、司马懿、贾诩三人身上。

  屏风之后,江玉燕的眸光更冷了几分,带着一丝审视的玩味;

  任盈盈神色依旧恬淡,仿佛在欣赏一出雅乐;

  蓝凤凰紧张地屏住了呼吸,大眼睛一眨不眨;

  赵灵儿则心不在此,只是微微侧首,仿佛在聆听某种无声的韵律。

  短暂的沉默,被诸葛亮清朗的声音打破。

  他手持羽扇,深深一揖,动作流畅自然,带着一种洞察世情后的从容:

  “陛下以国士待臣,臣自当以国士报之。”

  他的话语诚挚而坦荡,没有丝毫矫揉造作。

  而在得到了诸葛亮的表态后,朱胜也不由得放了一口气。

  毕竟如果诸葛亮始终不愿加入大明,那要得到这位卧龙,还不知道有多麻烦。

  紧接着,司马懿那低沉而略带阴冷的声音响起,如同幽谷深潭的回响:

  “陛下雄才大略,大明气象万千,此诚臣平生仅见之伟业。”

  “能附骥尾,共襄盛举,乃臣之幸事。”

  司马懿缓缓躬身行礼,姿态恭敬。

  深陷的眼窝中锐光一闪而逝,那份深沉的心机与渴望被认可的野心,被他完美地包裹在恭顺的表象之下。

  不过,司马懿哪里能够想到。

  朱胜可是开了挂的。

  司马之心,别人不知道,朱胜还能不知道吗?

  不过,如今的朱胜对自己可谓有着无穷的信心。

  小小司马懿,朱胜还是有信心掌控的。

  别的不说。

  这司马懿,难道还能在张居正加诸葛亮的阵容面前翻天吗?

  最后是贾诩。

  他脸上那标志性的、人畜无害的微笑更深了些,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激动与谦卑:

  “草民惶恐!陛下天恩浩荡,不以臣卑鄙,委以重任,此乃再造之恩。”

  “诩,一介布衣,蒙陛下不弃,得窥天颜,沐浴圣德,敢不尽心竭力,粉身碎骨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他的话语极尽谦卑,将姿态放到最低。

  但别人不知道他毒士之能,朱胜还能不知道吗?

  “好!甚好!”

  朱胜看着归顺的三人,随即笑了起来。

  “得三位先生相助,实乃朕之幸事,大明之福泽。”

  “三位先生皆乃经天纬地之才,朕当量才而用。”

  他的目光首先投向诸葛亮,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

  “孔明。”

  “户部掌天下钱粮户籍,统筹国用民生,乃新政之血脉,社稷之根基。”

  “朕意,授卿户部右侍郎之职,朕相信,先生之才,当在此处大放异彩。”

  诸葛亮闻言,羽扇微顿。

  户部乃是如今大明新政核心中的核心。

  未曾想,这位大明天子居然直接便擢升自己为户部侍郎。

  户部之中,左侍郎空缺,自己的右侍郎仅在当朝首辅张居正之下。

  如此看重,诸葛亮心中都不由得涌起一股感激。

  这可真的是以国士待之了。

  “臣,诸葛孔明,领旨谢恩。必竭尽所能,梳理财赋,佐理民生,不负陛下重托!”

  此刻,震惊的也不止诸葛亮一人。

  六部官员除了张居正,谢安,也无不都是震惊无比。

  这初出茅庐的十六岁少年。

  居然直接摇身一变,成了三品要员,户部的二把手。

  天恩浩荡,莫过如此!

  朱胜满意颔首,目光转向司马懿,那锐利的眼神仿佛能穿透对方深沉的伪装:

  “仲达先生,朕听闻你深谙韬略,洞悉人心,尤擅谋断兵机。”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兵部执掌军机要务,调配四方兵马,非智勇深沉、心思缜密者不可胜任。”

  “朕意,授先生兵部右侍郎之职,协理兵部诸事,参赞军机,整饬武备。”

  “望先生为朕洞察军机,运筹帷幄,使大明兵锋所指,无往不利。”

  司马懿心头微震。

  兵部!这比他预想的更为要害。

  不过相比诸葛亮。

  兵部之中,尚且有左侍郎谭论,虽已挂帅出征,但却任在自己之上。

  日后的兵部尚书,恐也只会是谭论。

  好在兵部权力深重,方才让司马懿的失落微微减轻。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思绪,脸上依旧是那份沉静恭顺,躬身道:

  “臣,司马懿,领旨谢恩!陛下洞察入微,委臣以兵事,臣必夙夜惕厉,参赞戎机,整军经武,万死不辞!”

  朱胜看着面前恭顺的司马懿,心中微微冷笑。

  但也没说什么。

  最后,朱胜的目光落在了贾诩身上,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深意:

  “文和先生,刑部掌律令刑狱,纠察奸邪,肃清吏治,最需明察秋毫、明辨是非、又能洞察人心险恶之能臣。”

  “朕意授先生刑部右侍郎之职,望先生能够佐理李尚书,梳理刑名,参详律例,纠劾不法。为朕明辨忠奸,厘清冤狱,使刑律如尺,丈量天下人心。”

  贾诩脸上的笑容似乎僵了一下,随即化作更深的谦卑和一丝恰到好处的惶恐。

  刑部?

  贾诩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