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江区老码头巷有栋旧楼,晚上十点,墙上挂钟的指针刚落定,单元门就被林小满撞开了。她抱着电脑,楼梯间的声控灯一闪一闪,跟发了癫似的。她摸着墙往上走,路过三楼的灶神龛,眼角瞥见那里面的画像。那是奶奶生前挂的灶王爷,红脸长须,嘴角还粘着她小时候粘上去的灶糖渣。林小满皱了皱眉,心里嘀咕:“都啥年代了,还信这个。”
回到家,她把电脑“啪”地扔到沙发上,掏出手机就点外卖。黄焖鸡米饭、奶茶、炸薯条,她熟练地选了“加量”,早把昨天扔垃圾桶里的半份蛋包饭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外卖员敲门的时候,林小满正对着电脑改方案。接过外卖盒子,热气扑面而来,她吸了吸鼻子,夹起一块鸡肉就咬。“哎哟,太咸了!”她皱着眉把筷子一摔,把剩下半盒外卖“哐当”一下塞进垃圾桶,擦了擦嘴说:“反正明天再点。”
凌晨一点,林小满迷迷糊糊睡着了。梦里,她站在奶奶的灶屋前,奶奶举着一碗剩饭说:“小满,你看,这是你昨天扔的。”她想解释,可嘴巴就跟被胶水粘住了似的,发不出声音。接着,奶奶的手慢慢变成了枯树枝,碗里的剩饭动了起来,爬出几只黑色的虫子。她“啊”地一声惊醒,摸了摸额头,全是冷汗。窗外的风卷着落叶打在玻璃上,她盯着厨房的方向,感觉灶神龛里灶王爷的眼睛比平时亮多了。
第二天早上,闹钟把林小满吵醒,她头疼得像要炸开一样。她揉着太阳穴走进厨房,打开冰箱,里面就半罐腐乳和一盒过期牛奶。她皱了皱鼻子,煮了碗白粥,就着腐乳吃。粥刚进嘴,她舌头底下就硌得慌。她吐出来一看,差点没把魂吓飞——那是一颗腐烂的牙齿,牙冠上还沾着昨天吃的黄焖鸡的汤汁,牙根处的牙龈都发黑了,一股恶臭直钻鼻子。
她抓起手机翻出昨天的外卖订单,给商家打电话一顿骂。商家赌咒发誓说食材绝对新鲜。她挂了电话,对着镜子张开嘴,下排左边的智齿果然不见了,牙龈还流着血。她吓得腿一软,坐在地上,翻出奶奶的旧手机,里面有奶奶生前的语音:“小满,浪费粮食的人,灶王爷会把他的牙齿放进碗里的。”林小满盯着手机屏幕,手抖得跟筛糠似的:“这……这是巧合吧?”
林小满请了假回鸠江区的乡下老家。她推开奶奶的老房子,里面还是奶奶去世时的样子。灶屋墙上挂着灶王爷的画像,桌子上摆着奶奶的老花镜和一本日记。她翻开日记,里面夹着一张泛黄的照片,是奶奶抱着小时候的她,站在田埂上,身后是金黄的稻浪。日记里的字歪歪扭扭:“1998年,大旱,村里的张阿婆把半碗剩饭倒了,结果第二天碗里吃出自己的牙齿,最后饿死了。灶王爷说,浪费粮食的人,要遭报应的。”
她合上日记,走到灶屋前,摸着灶王爷的画像。画像上的灶王爷还是老样子,嘴角沾着灶糖渣,眼睛里好像带着点怜悯。她突然想起小时候,奶奶教她吃饭要把碗舔干净:“小满,每一粒米都是农民种的,不容易。”她鼻子一酸,掏出手机给同事小丽发消息:“你昨天扔的海鲜,有没有觉得不舒服?”小丽回复:“没有啊,就是有点拉肚子。”林小满盯着手机屏幕,手指抖个不停。
林小满开始改习惯了。她不再点外卖,每天早上早起煮粥,吃多少煮多少。晚上下班,她会买两个包子,分给巷口的流浪猫。有一天,她蹲在巷口喂猫,一只黑白相间的猫凑过来,蹭了蹭她的手。她摸了摸猫的头,突然想起奶奶以前也经常喂流浪猫。她轻声说:“奶奶,你说我这样做,灶王爷会不会原谅我?”
那天晚上,她做了个梦。梦里奶奶坐在灶屋前,手里拿着一碗热粥:“小满,你看,这些猫都吃了你的剩饭,灶王爷知道了。”她想扑过去抱奶奶,却扑了个空。奶奶的声音越来越远:“小满,要坚持下去。”她惊醒过来,摸了摸枕头,上面沾着几根猫毛。她笑了笑,起身去厨房,给灶王爷的画像上了一柱香。
周三早上,林小满刚到公司,就被小丽拉到卫生间。小丽眼睛红红的,手里拿着一张纸巾,里面包着一颗腐烂的牙齿。小丽哭着说:“小满,我昨天吃海鲜,吃出这个东西。”林小满接过纸巾,一眼就认出来——那是小丽的智齿,上周她还陪小丽去拔过牙呢。小丽哭得那叫一个惨:“我昨天把海鲜扔了,是不是灶王爷惩罚我?”林小满想起自己的经历,叹了口气:“小丽,你以后别浪费粮食了,不然……”她话还没说完,小丽就哭着跑出去了。
那天晚上,林小满和小丽去了菜市场,买了米、面、油,分给巷口的流浪猫和流浪狗。小丽蹲在地上喂猫,眼泪吧嗒吧嗒掉在猫头上:“小满,我以前真不知道,浪费粮食会这样。”林小满摸了摸小丽的头,想起奶奶的话:“没关系,现在改还来得及。”
周末,林小满又回了老家。推开奶奶的老房子,还是老样子,灶屋墙上挂着灶王爷的画像,桌子上摆着老花镜和日记。她翻开日记,里面夹着一张纸条,是奶奶的字迹:“小满,如果你以后浪费粮食,就去给灶王爷上柱香,然后把剩饭分给流浪猫。”她鼻子一酸,掏出手机给小丽发消息:“小丽,你明天来我老家,我带你来见奶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天晚上,她坐在灶屋前,给灶王爷上了一柱香。香烧到一半,突然刮起一阵风,把香灰吹到她手上。她一摸香灰,发现香灰的形状像一颗牙齿,和她之前吃出的一模一样。她吓得蹦了起来,却看见灶王爷的画像上,嘴角的灶糖渣不见了,换成了一抹微笑。她一下子明白了,奶奶说得对,灶王爷的诅咒其实是提醒她要珍惜粮食。
林小满和小丽开始搞公益了。她们联系社区,发起了“光盘行动”,号召大家节约粮食。还成立了个“剩饭俱乐部”,把家里的剩饭收集起来,分给流浪猫和流浪狗。有一天,她们在巷口喂猫,一个老人走过来,摸了摸小丽的头说:“你们做的好事,灶王爷知道了。”小丽笑着问:“爷爷,您也相信灶王爷?”老人说:“不是信灶王爷,是信因果。”
那天晚上,林小满做了个梦。梦里奶奶坐在灶屋前,手里拿着一碗热粥:“小满,你做得好。”她扑过去抱住了奶奶,奶奶的手暖暖的,跟小时候一样。奶奶说:“小满,以后要一直这样做。”她笑着点头,眼泪掉在奶奶手上。
一个月后,林小满再也没吃出腐烂的牙齿,胃也好了,不反酸了。有一天,她蹲在巷口喂猫,那只黑白相间的猫又凑过来,叼着个东西放在她手上。她一看,是颗牙齿,不过这颗牙齿白白净净的,像她小时候的牙齿。她笑着摸了摸猫的头,想起奶奶的话:“小满,每一粒米都是阳光。”
她掏出手机给小丽发消息:“小丽,你有没有觉得,最近运气变好了?”小丽回复:“是啊,我昨天面试通过了,老板说我很节约,适合做财务。”
那天晚上,她坐在厨房的灶神龛前,给灶王爷上了一柱香。香烧得慢悠悠的,烟飘起来,就像奶奶的手。她望着灶王爷的画像,嘴角露出微笑。窗外月亮又圆又亮,照在她脸上,她摸了摸自己的牙龈,伤口已经好了,还长出了一颗新牙。
有一天,林小满去社区做“光盘行动”的宣传,一个老人走过来,拉着她的手说:“姑娘,你知道吗?以前我们村有个张阿婆,浪费粮食,结果碗里吃出自己的牙齿,最后饿死了。”林小满想起奶奶的日记,问:“爷爷,您说这是灶王爷的诅咒吗?”老人摇摇头说:“不是,是那些被浪费的粮食的怨灵。每一粒米都是农民种的,不容易,浪费了,它们会生气的。”
林小满一下子明白了,奶奶说得没错。灶王爷的诅咒其实是被浪费的粮食的怨灵,它们在提醒人们要珍惜粮食。她望着老人,笑着说:“爷爷,我以后会更努力的。”
现在,林小满每天早起煮粥,吃多少煮多少。晚上下班,她还是会买两个包子,分给巷口的流浪猫。有一天,她坐在灶神龛前,喝着粥,那粥里仿佛有阳光的味道,还有奶奶的味道。她知道,灶王爷的诅咒已经解除了,因为她学会了珍惜粮食,珍惜每一粒米。
喜欢无尽灰夜
回到家,她把电脑“啪”地扔到沙发上,掏出手机就点外卖。黄焖鸡米饭、奶茶、炸薯条,她熟练地选了“加量”,早把昨天扔垃圾桶里的半份蛋包饭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外卖员敲门的时候,林小满正对着电脑改方案。接过外卖盒子,热气扑面而来,她吸了吸鼻子,夹起一块鸡肉就咬。“哎哟,太咸了!”她皱着眉把筷子一摔,把剩下半盒外卖“哐当”一下塞进垃圾桶,擦了擦嘴说:“反正明天再点。”
凌晨一点,林小满迷迷糊糊睡着了。梦里,她站在奶奶的灶屋前,奶奶举着一碗剩饭说:“小满,你看,这是你昨天扔的。”她想解释,可嘴巴就跟被胶水粘住了似的,发不出声音。接着,奶奶的手慢慢变成了枯树枝,碗里的剩饭动了起来,爬出几只黑色的虫子。她“啊”地一声惊醒,摸了摸额头,全是冷汗。窗外的风卷着落叶打在玻璃上,她盯着厨房的方向,感觉灶神龛里灶王爷的眼睛比平时亮多了。
第二天早上,闹钟把林小满吵醒,她头疼得像要炸开一样。她揉着太阳穴走进厨房,打开冰箱,里面就半罐腐乳和一盒过期牛奶。她皱了皱鼻子,煮了碗白粥,就着腐乳吃。粥刚进嘴,她舌头底下就硌得慌。她吐出来一看,差点没把魂吓飞——那是一颗腐烂的牙齿,牙冠上还沾着昨天吃的黄焖鸡的汤汁,牙根处的牙龈都发黑了,一股恶臭直钻鼻子。
她抓起手机翻出昨天的外卖订单,给商家打电话一顿骂。商家赌咒发誓说食材绝对新鲜。她挂了电话,对着镜子张开嘴,下排左边的智齿果然不见了,牙龈还流着血。她吓得腿一软,坐在地上,翻出奶奶的旧手机,里面有奶奶生前的语音:“小满,浪费粮食的人,灶王爷会把他的牙齿放进碗里的。”林小满盯着手机屏幕,手抖得跟筛糠似的:“这……这是巧合吧?”
林小满请了假回鸠江区的乡下老家。她推开奶奶的老房子,里面还是奶奶去世时的样子。灶屋墙上挂着灶王爷的画像,桌子上摆着奶奶的老花镜和一本日记。她翻开日记,里面夹着一张泛黄的照片,是奶奶抱着小时候的她,站在田埂上,身后是金黄的稻浪。日记里的字歪歪扭扭:“1998年,大旱,村里的张阿婆把半碗剩饭倒了,结果第二天碗里吃出自己的牙齿,最后饿死了。灶王爷说,浪费粮食的人,要遭报应的。”
她合上日记,走到灶屋前,摸着灶王爷的画像。画像上的灶王爷还是老样子,嘴角沾着灶糖渣,眼睛里好像带着点怜悯。她突然想起小时候,奶奶教她吃饭要把碗舔干净:“小满,每一粒米都是农民种的,不容易。”她鼻子一酸,掏出手机给同事小丽发消息:“你昨天扔的海鲜,有没有觉得不舒服?”小丽回复:“没有啊,就是有点拉肚子。”林小满盯着手机屏幕,手指抖个不停。
林小满开始改习惯了。她不再点外卖,每天早上早起煮粥,吃多少煮多少。晚上下班,她会买两个包子,分给巷口的流浪猫。有一天,她蹲在巷口喂猫,一只黑白相间的猫凑过来,蹭了蹭她的手。她摸了摸猫的头,突然想起奶奶以前也经常喂流浪猫。她轻声说:“奶奶,你说我这样做,灶王爷会不会原谅我?”
那天晚上,她做了个梦。梦里奶奶坐在灶屋前,手里拿着一碗热粥:“小满,你看,这些猫都吃了你的剩饭,灶王爷知道了。”她想扑过去抱奶奶,却扑了个空。奶奶的声音越来越远:“小满,要坚持下去。”她惊醒过来,摸了摸枕头,上面沾着几根猫毛。她笑了笑,起身去厨房,给灶王爷的画像上了一柱香。
周三早上,林小满刚到公司,就被小丽拉到卫生间。小丽眼睛红红的,手里拿着一张纸巾,里面包着一颗腐烂的牙齿。小丽哭着说:“小满,我昨天吃海鲜,吃出这个东西。”林小满接过纸巾,一眼就认出来——那是小丽的智齿,上周她还陪小丽去拔过牙呢。小丽哭得那叫一个惨:“我昨天把海鲜扔了,是不是灶王爷惩罚我?”林小满想起自己的经历,叹了口气:“小丽,你以后别浪费粮食了,不然……”她话还没说完,小丽就哭着跑出去了。
那天晚上,林小满和小丽去了菜市场,买了米、面、油,分给巷口的流浪猫和流浪狗。小丽蹲在地上喂猫,眼泪吧嗒吧嗒掉在猫头上:“小满,我以前真不知道,浪费粮食会这样。”林小满摸了摸小丽的头,想起奶奶的话:“没关系,现在改还来得及。”
周末,林小满又回了老家。推开奶奶的老房子,还是老样子,灶屋墙上挂着灶王爷的画像,桌子上摆着老花镜和日记。她翻开日记,里面夹着一张纸条,是奶奶的字迹:“小满,如果你以后浪费粮食,就去给灶王爷上柱香,然后把剩饭分给流浪猫。”她鼻子一酸,掏出手机给小丽发消息:“小丽,你明天来我老家,我带你来见奶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天晚上,她坐在灶屋前,给灶王爷上了一柱香。香烧到一半,突然刮起一阵风,把香灰吹到她手上。她一摸香灰,发现香灰的形状像一颗牙齿,和她之前吃出的一模一样。她吓得蹦了起来,却看见灶王爷的画像上,嘴角的灶糖渣不见了,换成了一抹微笑。她一下子明白了,奶奶说得对,灶王爷的诅咒其实是提醒她要珍惜粮食。
林小满和小丽开始搞公益了。她们联系社区,发起了“光盘行动”,号召大家节约粮食。还成立了个“剩饭俱乐部”,把家里的剩饭收集起来,分给流浪猫和流浪狗。有一天,她们在巷口喂猫,一个老人走过来,摸了摸小丽的头说:“你们做的好事,灶王爷知道了。”小丽笑着问:“爷爷,您也相信灶王爷?”老人说:“不是信灶王爷,是信因果。”
那天晚上,林小满做了个梦。梦里奶奶坐在灶屋前,手里拿着一碗热粥:“小满,你做得好。”她扑过去抱住了奶奶,奶奶的手暖暖的,跟小时候一样。奶奶说:“小满,以后要一直这样做。”她笑着点头,眼泪掉在奶奶手上。
一个月后,林小满再也没吃出腐烂的牙齿,胃也好了,不反酸了。有一天,她蹲在巷口喂猫,那只黑白相间的猫又凑过来,叼着个东西放在她手上。她一看,是颗牙齿,不过这颗牙齿白白净净的,像她小时候的牙齿。她笑着摸了摸猫的头,想起奶奶的话:“小满,每一粒米都是阳光。”
她掏出手机给小丽发消息:“小丽,你有没有觉得,最近运气变好了?”小丽回复:“是啊,我昨天面试通过了,老板说我很节约,适合做财务。”
那天晚上,她坐在厨房的灶神龛前,给灶王爷上了一柱香。香烧得慢悠悠的,烟飘起来,就像奶奶的手。她望着灶王爷的画像,嘴角露出微笑。窗外月亮又圆又亮,照在她脸上,她摸了摸自己的牙龈,伤口已经好了,还长出了一颗新牙。
有一天,林小满去社区做“光盘行动”的宣传,一个老人走过来,拉着她的手说:“姑娘,你知道吗?以前我们村有个张阿婆,浪费粮食,结果碗里吃出自己的牙齿,最后饿死了。”林小满想起奶奶的日记,问:“爷爷,您说这是灶王爷的诅咒吗?”老人摇摇头说:“不是,是那些被浪费的粮食的怨灵。每一粒米都是农民种的,不容易,浪费了,它们会生气的。”
林小满一下子明白了,奶奶说得没错。灶王爷的诅咒其实是被浪费的粮食的怨灵,它们在提醒人们要珍惜粮食。她望着老人,笑着说:“爷爷,我以后会更努力的。”
现在,林小满每天早起煮粥,吃多少煮多少。晚上下班,她还是会买两个包子,分给巷口的流浪猫。有一天,她坐在灶神龛前,喝着粥,那粥里仿佛有阳光的味道,还有奶奶的味道。她知道,灶王爷的诅咒已经解除了,因为她学会了珍惜粮食,珍惜每一粒米。
喜欢无尽灰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