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神庙后院的石洞口外,日头正一寸寸往上爬,潘青山坐在块树荫下的石头上,目光紧锁着那片黑黢黢的洞口。
他右脚尖在地上敲着地面,起初还带着几分规律,像是在数着流逝的时辰,可随着张天童一行人进去的时辰不断拉长,那敲击声渐渐乱了,变成毫无章法的急促点地,像颗悬在嗓子眼的石子,怎么也落不下去。
身旁的通文叔捻着胡须,眉头也拧成了疙瘩,却还是强作镇定地不时看他一眼。洞口周围攒着的一群人更是鸦雀无声,只有风吹过庙檐铃铛的轻响,衬得这等待愈发难熬。
忽然,洞里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紧接着是此起彼伏的呻吟。潘青山猛地站起身,差点被身下的石头绊倒——一群人影跌跌撞撞地从洞口涌了出来,好些人正抬着简易担架,上面的人断手断脚,衣衫染血,虽然已经包扎了伤口,但还是疼得直哼哼。
昨夜送来药食的元五郎,此刻也在受伤的人堆里。他右臂齐肘而断,残肢处只裹着块浸透了血的布,红得刺眼。他紧蹙着眉,走到一旁,烦躁地抬脚,将一个竹凳狠狠踹到了一边去。
“快搭把手!”有人喊了一声,洞口外的人立刻涌上去接应。潘青山的目光在人群里急切地扫来扫去——没有张天童,没有他那两个徒弟,没有裴娘子和珠儿,连总把头的身影也没见着。
更让他心头发紧的是,几个担架旁,有人抬着些被粗布裹得严实的物件,那布早就被血浸透了,暗红的血珠顺着布角一滴滴砸在地上,在尘土里晕开一小片深色的印记。
“这……这是咋了?”潘青山的声音有些发颤,脚像钉在原地似的,眼睛死死盯着洞口,仿佛下一秒就能盼来熟悉的身影。
通文叔在一旁拍了拍他的胳膊,声音尽量放稳:“青山,别急。那师徒三人是有仙术的,这墓穴再险,也困不住他们。”
潘青山没应声,只是攥紧了拳头。日头已经快爬到头顶,晒得人头皮发麻,可他只觉得后背一阵阵发凉,所有的注意力都钉在那洞口的阴影里,盼着下一刻,能看见那众人笑着走出来的模样。
众人七手八脚地将伤者抬进一旁的禅房,潘青山急步上前,一把拉住个皮肤黝黑的年轻人,声音里带着难掩的焦灼:“这位兄弟,总把头他们怎么还没出来?”
那年轻人刚从慌乱里定过神,额角还挂着汗,喘着气道:“总把头和李头领带着几个人下墓救人去了,里头现在是什么光景,我实在说不准。”话音未落,他便匆匆转身扎进了禅房,忙着照料伤员去了。
潘青山没问到有用的消息,肩头像是压了块石头,只得有气无力地踱回树荫下,望着洞口的方向发怔。方才的混乱渐渐平息,洞口又落回一片沉寂,只有风刮过树梢的沙沙声,衬得人心头更沉。
又熬过一阵焦灼的等待,山洞里终于又有了动静,一群人影踉跄着走了出来。潘青山和通文叔几乎同时起身迎上去,目光在人群里飞快扫过,心却一点点凉了——走出来的根本没有张天童他们,只有一群背着鼓鼓囊囊包袱的汉子,脸上还带着劫后余生的疲惫。
洞口的人见状连忙上前搭手,有人径直奔向停在一旁的马车,七手八脚搬下空木箱,“咔嗒”几声掀开箱盖。背着包袱的汉子们默契地将包袱往木箱里塞,旁边一个账房模样的人捧着本厚厚的账册,挨个儿核对着箱子里的东西,笔尖在纸上沙沙划过,记下一笔笔数目。
潘青山看着这阵仗,心里明镜似的——这帮盗墓贼准是从墓里捞到了宝贝。可眼下,那些宝贝他半分也不放在心上,只死死盯着洞口,最让他揪心的那一行人,至今还是杳无音信,连一点能让人安心的动静都没有。
日头缓缓爬升,将天空染成一片透亮的白,约定的正午已悄然而至,山洞口依旧静悄悄的,张天童一行人毫无踪迹。
通文叔抬头望了望头顶那轮灼人的太阳,阳光刺得他眯起了眼,额角已沁出细密的汗珠。他又转头看向黑黢黢的洞口,像一张沉默的嘴,吐不出任何消息。犹豫片刻,他转向一旁的潘青山,声音里带着几分焦灼:“青山,这都正午了,他们还没出来……咱们现在怎么办?是去报官,还是……”
“再等等!”潘青山的声音斩钉截铁,打断了通文叔的话。他眉头紧锁,在树荫下来回踱着步子,脚下的泥土被踩出几道浅浅的痕迹。走几步,他便会猛地停下,朝着洞口的方向望一眼,眼神里满是按捺不住的急切,仿佛这样就能望穿那深邃的黑暗,看到里面的情形。
这时,禅房的门“吱呀”一声开了。受伤的元五郎扶着墙走了出来,他脸色还有些苍白,走路时微微踉跄。他站在洞口边,伸长脖子往里望了又望,洞里只有沉沉的寂静回应他。片刻后,他重重地叹了口气,那声叹息里裹着失望与不安。
转身时,元五郎瞥见了不远处树下的潘青山和通文叔,目光骤然一沉,死死地瞪着两人。他闷哼一声,一瘸一拐地朝着他们走去,像是有什么话要说。可刚走了三四步,他忽然停住了,眼珠在眼眶里转了几转,像是想到了什么,又像是压下了满腔的火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最终,他往地上狠狠吐了口唾沫,发出一声冰冷的“哼”,便不再看他们,转身又一步步挪回了禅房,门被他“砰”地一声关上,留下满院的沉默与焦灼,伴着头顶烈日的炙烤,一点点蔓延开来。
潘青山望着元五郎离去的背影,眉头皱得更紧——刚才那人瞪过来的眼神里,不仅藏着对“用药”之事的怨怼,更裹着一股不加掩饰的敌意,像淬了冰的针,扎得人心里发紧。他正思忖着其中关节,忽听“咻”的一声锐响,一道刺目的白光猛地从山洞深处冲天而起,直破云霄。
“那是什么?”通文叔失声惊呼。
众人齐刷刷抬头望向山顶,目光追着那道白光,脸上满是惊疑。白光尚未在视线里散尽,又有一道金灿灿的光芒紧随其后冲上天际,像一支离弦的箭,转瞬便缩成一点,消失在茫茫苍穹中。
两道异光先后乍现又隐去,留下满场错愕。潘青山和通文叔面面相觑,谁也说不清这突如其来的异象究竟意味着什么。
就在这时,禅房的门再次被推开。元五郎带着几个汉子走了出来,显然是被外面的动静惊动了。他们刚站定脚跟,脚下的地面忽然传来一阵隐隐的轰鸣,像远处闷雷滚动。几人下意识地低头,凝神细听,那声音正一点点变大,从“嗡嗡”的震颤渐成“隆隆”的咆哮。
“不好!”潘青山心头一紧。
话音未落,整个地面猛地剧烈晃动起来!寺庙里本就破败的屋舍在震颤中发出“嘎吱”的哀鸣,墙体剥落,瓦片纷飞,几间偏房应声垮塌了大半。
前院的马匹被地底传来的震动与簌簌坠落的碎石惊得狂躁不安,几匹烈马猛地扬颈,发出焦躁的嘶鸣,声线里裹着难掩的恐惧。它们鬃毛倒竖,前蹄不断在地上刨着,溅起阵阵尘土,有两匹甚至猛地前蹄腾空,重重落下时又焦躁地挣动着,显然是想挣脱束缚逃开。
可缰绳早被牢牢系在青石拴马桩上,任凭它们如何扯动、踢踏,那浸过桐油的粗绳都只是绷紧如弦,将它们死死锁在原地。有匹马急得用头去撞拴马桩,发出 “咚” 的闷响,却只换来更剧烈的焦躁,嘶鸣声在震耳的轰鸣中显得格外凄厉。
“快抓住东西!”潘青山大喊着,一把拽过身旁的通文叔,两人死死抱住旁边一棵老槐树的树干。视线所及之处,山顶的碎石正顺着斜坡滚滚而下,“噼里啪啦”砸在山脚下的屋顶上,木梁断裂的脆响混着轰鸣声此起彼伏。
禅房里的一众盗墓贼更是乱成了一锅粥,像是被捅了的马蜂窝。他们尖叫着从屋里冲出来,慌不择路地四处乱窜,有的往墙角钻,有的扑到马车下,拼命躲避着从天而降的石块和倾泻而下的泥土,整个寺庙瞬间被恐慌与混乱吞噬。
混乱中,滚落的石块如雨点般砸落,根本避无可避。有人躲闪不及,被一块飞石正中额头,闷哼一声便直挺挺倒了下去,身旁的同伴见状,也顾不上头顶的危险,急忙扑过去将人拖拽到相对安全的墙角。
另有一人被石块砸中手臂,骨头碎裂的脆响混着痛呼刺破喧嚣,他咬着牙按住变形的胳膊,额上青筋暴起,仍是连滚带爬地往石墩后钻,仿佛慢一步便会被彻底掩埋。
潘青山死死攥着树干,目光扫过混乱的人群,恰好瞥见元五郎正跌跌撞撞地想冲回禅房。可他刚跑到门口,一块磨盘大的石头便“轰隆”一声从天而降,擦着他的头皮砸在门框上,木屑飞溅中,禅房门框应声断裂。
元五郎吓得魂飞魄散,猛地转身往侧边扑去,踉跄着跑出几步,还没站稳,那被砸中的墙头,瞬间碎砖四溅,其中的一块砖头像长了眼睛似的,不偏不倚撞在他那只本就受伤的断臂上。
“啊——!”一声凄厉的嚎叫撕裂了轰鸣,元五郎疼得浑身痉挛,整个人蜷缩在地上。他那只断臂以诡异的角度扭曲着,冷汗瞬间浸透了衣衫,五官痛苦地挤成一团,平日里的戾气荡然无存,只剩下难以忍受的剧痛。
两行浑浊的泪水顺着眼角滚落,混着脸上的尘土,在颊边冲出两道狼狈的痕迹,他在落石与震颤中翻滚着,每一次喘息都带着破碎的痛呼。
潘青山看见墙根的阴影里缩着几个人,眼角的余光早瞥见了元五郎在空地上的狼狈。那几人你看我,我看你,眼神里转着相同的犹豫——有人抿了抿唇,别开了脸;有人喉结动了动,终究只是往墙根里又缩了缩。竟然没有一人愿意上前拉元五郎一把。
突然一声闷响,是石头砸在骨头上的声音。元五郎闷哼一声,像断线的木偶瘫在地上,额角的血瞬间涌出来,顺着脸颊往泥里渗,很快积成一小滩暗红。他抽搐了两下,便再没了动静。
墙根那几人终于动了。两个汉子对视一眼,叹着气走上前,一人抓一个肩头,把元五郎拖回墙根的安全处。地上留下一道歪歪扭扭的血痕,很快被山上掉落的泥土覆盖住,只剩几不可见的暗红印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震感漫长得仿佛没有尽头,一波接一波地撕扯着大地。本就摇摇欲坠的寺庙大殿,在这持续的震颤中再也撑不住了——只听“哗啦”一声巨响,残破的梁柱彻底崩解,瓦片与断木轰然坍塌,瞬间将整座大殿碾成一片狼藉的废墟,呛人的尘土如同沸腾的黄雾,猛地腾空而起,呛得人睁不开眼。
墙角下躲避落石的众人见状,哪里还敢停留?元五郎被落石砸中的模样还在眼前晃,众人慌忙朝着寺庙前院狂奔,脚下的碎石子被踩得咯吱作响。
可刚跑出没几步,头顶又有细碎的石块和泥土簌簌落下,好些人躲闪不及被砸中,万幸的是这会儿掉落的多是碎屑,虽在额头、肩膀上撞出一个个红肿的大包,倒也不算严重。
院中被缰绳拴着的马匹早被地底传来的震动与落石砸地的脆响惊得狂躁不已,马匹扬颈狂嘶,声线尖利得像要划破空气,四蹄焦躁地在青石板上刨着,溅起细碎的石屑,鬃毛根根倒竖,眼瞳里满是惊惶。它们拼命挣动着,脖颈上的缰绳却像浸了铁水的锁链,越挣越紧,深深勒进皮毛,将它们死死锁在斑驳的拴马桩上,任谁也挣不脱。
几个汉子见状,顾不上拍掉肩头的尘土,跌跌撞撞地奔向马群。领头的那个伸手按住最躁动的黑马脖颈,掌心贴着马身轻轻摩挲,压低了声音反复哄着:“别怕,别怕,没事的……” 另两人也赶紧上前,试图让这些受惊的畜生平静下来。可地底的震动还在持续,马匹的嘶鸣混着远处的轰鸣,让这院子也裹进了惶急的气流里。
潘青山和通文叔混在撤离的人群里,好不容易挤到寺庙大门处,回头望去时,心头不由得一沉——只见伏虎山整个山头都被扬起的尘土罩住了,灰蒙蒙的一片,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捂住了口鼻。
山间早已没了往日的生机,平日里随处可见的野兽、飞鸟早已逃得无影无踪,唯有隔壁山头传来猿猴惊恐的嘶吼,一声接一声,在持续的震动中此起彼伏,满是濒临绝境的惶急。
潘青山望着眼前天旋地转的景象,心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攥得死死的。山还在震动,脚下的土地仿佛随时要裂开,他死死盯着远处那片摇摇欲坠的山体,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千万别塌!里面的人还在啊!”
可他和身边的人只能站在原地,眼睁睁看着烟尘从山间腾起,连往前挪一步都做不到。风里卷着碎石滚落的脆响,他只能在心里一遍遍地念着,求老天爷保佑里面的人能撑住。
突然,脚下的震动猛地加剧,像是有巨兽在地下咆哮。轰鸣声铺天盖地压过来,耳朵里嗡嗡作响,连自己的心跳都听不清了。周围山上的猿猴发出尖锐的嘶叫,野兽的低吼混在其中,听得人头皮发麻。寺庙门口的众人慌忙抓住路边的大树,树皮被攥得咯吱响,树上的叶子哗哗往下掉,像下了一场急雨。寺庙里的烟尘顺着前院外涌,呛得人直咳嗽。
潘青山死死闭着眼,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震动竟慢慢小了下去,他才缓缓的睁开眼四下查看。滚落的土石渐渐停了,耳边的轰鸣也退了些。众人你看我,我看你,谁都不敢先动,生怕这平静只是暂时的。又等了好一阵子,直到确认脚下再没了动静,才有人颤着嗓子说:“去看看后院!”
一群人跌跌撞撞跑到后院,只见原本的洞口被堵了大半,泥土混着几块磨盘大的石头堆在那里。两个年轻小伙立刻爬上去往里瞅,随即喊道:“没全堵死!快找家伙来清!”
潘青山抄起身边的锄头就冲了过去,通文叔也跟了上来,一众人七手八脚地搬石头、扒泥土。锄头撞在石头上发出闷响,没人说话,只有粗重的喘息声。
通文叔的手被磨得生疼,可他不敢停,心里像压着块冰——刚才那动静那么大,里面的人……真的能平安吗?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他狠狠压下去,手里的动作更快了。
过了好一阵子,众人终于将被堵塞的洞口清理出来。洞口内侧散落着几块碎石,万幸并未阻断通往深处的甬道,只是里面究竟是何情形,眼下还无从知晓,只能暂且按捺住探究的念头。
与此同时,另外一群人分散开来,在四周仔细查看——刚才的混乱中,难保有人没能及时跑脱,被坍塌的落石与泥土埋在了下面。大家在房屋坍塌最严重的地方分头搜寻,扒开碎砖与泥土,果然有了发现:一共找到四个被掩埋的人。其中三个被救得还算及时,虽然受了些伤,呛了不少灰,但总算脱离了生命危险,被众人小心地抬到了安全处。
剩下的那一个,却是元五郎。后来才有人想起,刚才混乱中他被石块砸中晕了过去,曾有两个人慌忙把他拖到了墙角躲避,可那两人后来只顾着自己逃生,竟把昏迷的他忘在了原地。
等到禅房彻底坍塌,他便被埋在了下面。此刻众人拼力将他从瓦砾中挖出来时,人早已没了气息,纵是神仙来了,也回天乏术。
洞外的喧嚣渐渐沉淀,只余下众人粗重的喘息和压抑的心跳声。方才还围着忙活的一众人等,此刻都静默地守在洞口,目光齐刷刷地投向那片深邃的黑暗,焦灼像藤蔓般缠在每个人心头。
潘青山的布鞋在地上磨出细碎的声响,他来来回回地踱着,眉头拧成个疙瘩,时不时抬头望向洞口,又猛地转过身去。通文叔也没好到哪儿去,背着手,脚步比潘青山更急些,胡子随着动作微微颤抖,嘴里还念念有词,像是在祈祷着什么。
这一等,便是半个时辰。山风从峭壁间灌进来,带着些凉意,却吹不散那沉甸甸的紧张。
忽然,一道嘶哑的喊声从洞里炸响:“看见火光了!出来了,出来了!”
像是一道惊雷劈碎了沉寂,人群瞬间炸开了锅!“真的假的?”“在哪儿呢?”的呼喊混在一起,紧接着,所有人都像被磁石吸住般,疯了似的朝着洞口涌去。不过片刻功夫,原本还空着的洞口就被堵得严严实实,后面的人踮着脚往前探,脖子伸得像长颈鹿。
潘青山和通文叔仗着站在前头,率先稳住了脚步。顺着那喊声望去,果然,在洞道深处,一点微弱的火光正忽明忽暗地跳动着,像黑夜里的星子,一点点朝这边挪动。
“走!”潘青山低喝一声,哪里还按捺得住,迈开大步就往洞里冲。通文叔紧随其后,先前的沉稳荡然无存,只剩下急切。
后面的人见状,也顾不得拥挤了,跟着往洞里奔,杂乱的脚步声撞在洞壁上,回声阵阵。“总把头回来了!”“总把头可算出来了!”的呼喊声此起彼伏,从洞口一直传到火光跳动的地方,带着劫后余生的狂喜,在幽暗的洞道里久久回荡。
原来,在洞窟深处,昏沉的微光里渗着潮湿的寒气,岩壁上渗下的水珠滴落在石地上,溅起细碎的声响。张天童带着一行人踉跄走出通道,个个衣衫染尘,发丝上还挂着未散的岩灰 —— 他们刚从身后洞窟轰然坍塌的震耳轰鸣中挣脱,此刻扶着岩壁大口喘息,胸口的起伏还未平复,眼底犹存着惊魂未定的余悸。
忽然,身后传来异样的响动。先是细微的 “咔哒” 声,像生锈的机括被触动,随即转为沉重的摩擦声,带着石头之间碾磨的滞涩。众人浑身一僵,猛地回头,火把的光晕在颤抖中扫过洞口 —— 只见那两尊圆形的封门巨石竟缓缓转动,边缘与岩壁摩擦出刺耳的 “咯吱” 声,石缝间迸出细碎的火星。
不过数息功夫,两石便和石壁严丝合缝地合拢,沉闷的撞击声在洞窟里荡开回音,将方才的通道入口彻底封死。石壁上的凿痕与石面严丝合缝,仿佛从未有过入口,只余下几缕未散的岩尘在微光中缓缓沉降,无声地宣告着退路已绝。
众人连喘口气的功夫都不敢耽搁,拖着灌了铅似的双腿,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赶。头顶的岩灰还在簌簌往下掉,石壁时不时传来 “咔啦” 的裂响,谁也说不准这摇摇欲坠的洞穴会不会在下一刻彻底坍塌。每个人心里都攥着一股劲 —— 唯有冲出这洞穴的桎梏,才算真正逃出生天。脚步虽沉,却不敢有半分迟缓,火把的光晕在晃动中扫过前方幽深的通道,仿佛那尽头藏着唯一的生机。
洞穴的通道虽未坍塌,却被震得摇摇欲坠。洞顶不时簌簌落下碎石,砸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好几条岔路的入口已被碎石堵死。幸得那些石块不算硕大,张天童单手掐诀,一道道微光闪过,碎石便自行向一侧移开,一行人紧随其后,在粉尘弥漫中快步穿行。
忽然,前方透出一抹朦胧的亮光,是洞口!张天童紧绷的肩背骤然一松,那颗悬在嗓子眼的心终于落回原处,连带着脚步都轻快了几分。
未等他们走出洞口,一阵急切的呼喊声已先传了进来,伴着杂乱而急促的脚步声。不过眨眼的功夫,洞口的光亮里便涌进一群人影,为首的正是潘青山。
潘青山的目光在人群中飞快扫过,当看见人群里安然无恙的裴娘子,又瞥见陈明乾背上昏迷的珠儿时,他紧蹙的眉头骤然舒展,悬了许久的心“咚”地落定,连呼吸都平稳了些。
“都退后,去准备药物,你们总把头受了伤!”张天童扬声喊道,声音穿透洞中的嘈杂,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喧闹声瞬间平息,众人闻言纷纷转身,快步奔向洞外去筹备。
潘青山快步上前,小心翼翼地将珠儿从陈明乾背上接过,紧紧抱在怀里。一行人不再耽搁,脚下生风,朝着洞口那片越来越亮的光快步走去,身后的黑暗与惊险,正被一点点甩在身后。
洞外的阳光刺眼得让人几乎睁不开眼,新鲜空气涌入肺腑,带着山间草木的清冽。远处传来猿啸与鸟鸣,交织成一曲劫后余生的悦耳乐章,洗去了众人眉宇间的阴霾。
总把头被手下轻手轻脚地挪到一处铺着干燥兽皮的平缓地上,断掌处的布条重新裹紧,渗出的血渍已不再扩大,总算稳住了伤势。直到暮色降临,他眼皮才颤了颤,喉间溢出一声沙哑的呻吟,缓缓睁开眼来,视线还带着初醒的浑浊。
李连生比他醒得早些,半个时辰前便已撑着坐起身,靠在墙壁上喘息,胸口的伤处一动便牵扯着剧痛,却仍强撑着听周围人低声交谈。又过了一个时辰,赵道长才在一阵轻咳中睁开眼,脸色依旧苍白,抬手按了按额角,显然还未彻底缓过神。
三人缓过些气力,便齐齐望向周围 —— 总把头哑着嗓子先开了口:“我们晕过去之后…… 后来怎么了?”
小道士连忙凑上前来,攥着衣角,声音还有些发颤,把三人昏迷后蛟蛇如何暴起、众人如何应对、最后那异兽竟装死遁逃的经过细细讲了一遍。说到蛟蛇突然醒转吞了三生树、最后飞进甬道消失在墓穴中,他还忍不住打了个寒噤。
“那畜生竟是装死?” 总把头猛地攥紧了拳头,断手的伤口被牵扯得一阵刺痛,也顾不上呼痛,只咬牙骂了句,“好深的城府!” 周围的人也脸色齐齐一变,谁也没想到那凶戾的异兽竟有这般心计。
赵道长听得最是揪心,待小道士说到三生树被蛟蛇一口吞噬时,他指尖攥得发白,望着洞穴的方向长长叹了口气,声音里满是痛惜:“可惜了…… 那三生树本是能聚天地灵气的神物。被这孽畜吞了去,世间怕是再难寻得第二株了。” 他说着,眉头拧成个疙瘩,连呼吸都沉了几分,满是对这天地奇珍就此湮灭的憾意。
另一边。珠儿因受萍儿法力侵蚀,直到深夜才苏醒。她茫然望着周遭,对昏迷后的一切毫无记忆。
张天童等人默契地选择了沉默——有些事,知道得太多未必是好事。裴婉君温柔地抚着她的头,只轻声说她只是睡着了,便再无多言,为这份懵懂蒙上了一层安稳的薄纱。
总把头强撑着起身,吩咐兄弟们将死去的弟兄火化,敛了骨灰,准备带回寨子交予他们的家人安葬,让逝者魂归故土。
李连生虽身上带伤,却依旧咬牙坚持,监督着众人处理后续事宜:将墓中所得的明器一一清点,仔细装入木箱,封箱落锁,妥善保存。
诸事稍定,总把头带着李连生,与赵道长师徒一同来到张天童面前。他抱拳深深一揖,声音因激动而微颤:“大恩不言谢!张先生几人两次相救,这份情谊我们记一辈子!他日若有需我们出手之处,只管开口,万死不辞!”
张天童温言客气了几句,总把头便带着李连生转身回去了。
赵道长也上前道谢,言辞恳切。期间他几次欲言又止,望着张天童的眼神带着探究,似有疑问想出口,却终究在话到嘴边时咽了回去。几番客气寒暄后,赵道长带着小道士转身离去。
经历这场惊心动魄的救人之战,张天童师徒三人皆带伤在身,众人也早已疲惫不堪。简单分食了些干粮,便各自倒下歇息,陈明乾往篝火里添了几把干柴,火星 “噼啪” 溅起,映得他脸上的倦色柔和了几分。他在一旁捡了块碗口粗的枯木,用袖子擦去表面的尘土,垫在头下当作枕头,这才侧身躺下,很快便在柴火的暖光与山风的轻吟中闭上了眼,呼吸渐渐沉匀。
一夜无话,唯有山风穿过林叶的簌簌声。待到第二日天刚蒙蒙亮,晨雾还未散尽,赵道长便已收拾好行囊,找到总把头拱手辞行:“此地事了,贫道也该回去复命了。” 总把头虽有伤在身,仍挣扎着起身相送,几番叮嘱后,赵道长便与随行的小道童翻身上马,马蹄踏过沾着露水的山路,渐渐化作两个模糊的黑点,消失在蜿蜒的尽头。
不多时,总把头也让人备好车马,带着手下弟兄来向张天童辞行。“先生此番恩情,我等铭记在心。” 总把头拱手行礼,声音因伤还带着沙哑,“后会有期。” 张天童扶着石壁起身还礼,几人又寒暄了几句,说些养伤保重的话,总把头便带着队伍缓缓离去,马蹄声与车轮碾过石子的声响渐渐远了,山间又恢复了清晨的宁静。
潘青山与通文叔将马车打理妥当,裴婉君携珠儿掀帘入内。众人收拾停当,张天童师徒三人翻身上马,回头望了眼已成断壁残垣的山神庙,张天童抬手一挥,一行人马继续踏上旅途,不多时便到了那处被堵的山道前。
陈明乾纵身跃上挡路的巨石,沿着被堵的山道向前探查片刻,折返回来禀报师父:“山道被堵了百余丈,看情形山体滑坡并不算严重。”
张天童闻言微微一笑,连马都未下,只在鞍上抬指一点,一道金光骤然迸射而出,正中堵路的巨石。只听“轰”的一声巨响,那巨石瞬间碎裂成无数小块,金光却未停歇,一路向前冲去,前方顿时传来接连不断的轰隆声。
被堵的山道上骤然腾起一团浓重的灰土,其间夹杂着“唰唰”的声响,片刻后便归于沉寂。待烟尘渐渐散去,潘青山与通文叔抬眼望去,无不惊得张大了嘴巴;马车里的裴婉君和珠儿也掀开帘子探看,脸上同样写满震惊。
只见那原本被巨石泥土封堵的山道,竟已被生生清出一条通路——堵在路上的石块泥土全被推向两侧山坡,虽道上还残留些碎石尘屑,却已不妨碍一行人通行。潘青山望着这神乎其技的法力,心中暗自纳罕:既有这般本事,先前为何偏要绕道去山神庙过夜?他瞥向身旁的通文叔,两人面面相觑,都默契地没作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裴婉君与珠儿放下帘子坐好,一行人继续前行。纵有满肚子疑惑,却谁也没再多问一句。
山间的风依旧吹拂,带着泥土与草木的气息,也带着新生的希望,将这段惊心动魄的过往,轻轻卷入了马车留在身后车轮痕迹,印在这山道之上。
话分两头。自客栈遭邪魅突袭、裴婉君失踪在客栈的后山。凤鸣与凤锦心中早已急得如火烧火燎,偏又不能耽误李义山赴任的行程,只得硬着头皮与他一行分道扬镳。两人带着裴婉君的婢女香菱,由李伍赶着马车,四人一路晓行夜宿,逢人便打听裴婉君的踪迹,脚步几乎没敢停歇。
可一连五日寻下来,裴婉君的消息依旧石沉大海,半点音讯也无。香菱更是日日以泪洗面,一双眼睛哭得红肿如桃,嘴里不住念着“娘子”,满心都是对娘子安危的焦灼。
实在没了法子,四人只得去县衙报官。起初那县令听闻失踪的是邠州刺史的千金,倒也摆出几分重视的模样,连连应承会尽力追查。可待凤鸣她们提及此事牵扯妖物鬼怪时,县令的脸色顿时变了,忙不迭地摆手推脱,说这等事已非县衙能管,该归御常寺辖制。
要找御常寺的镇灵使,却须得去兴元府才行。四人别无他法,只得调转车头往兴元府赶去,只盼着能在沿途侥幸寻到些线索,也好让悬着的心稍稍落地。
四人一路走走停停,眼睛总盯着往来行人里的女子,耳朵也支棱着捕捉周遭动静。但凡听闻哪里有女子被救,便立刻寻踪而去,可到头来,每一次满怀希望地赶去,看到的都只是陌生面孔,并非裴婉君,只得垂头丧气地悻悻折返。
这一日,四人终于走进一个小镇,寻了家临街的酒楼歇脚。正低头扒着饭,门口风铃“叮铃”一响,走进来三个人。两男一女,径直选了隔壁桌坐下,那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面色沉稳,三十来岁的短须汉子眼神活络,而那二十上下的女子则带着几分怯生生的好奇。
邻桌刚坐下,便听那短须男子端起茶杯喝了口,放下杯子时“咚”地一声,带着几分神秘说道:“阿兄,你是不知道,前几天我在十里铺,听那里的人讲,大白天突然地动山摇,伏虎山被雾气裹得严严实实,后来白光猛地炸开,紧接着一道金光直冲天顶!”
“二叔,这是出了啥怪事?”年轻女子探过身子追问,眼里满是兴味。
短须汉子扬了扬眉:“那里的人说了,那金光里头,有条大蛇飞上天,直接成龙了!”
“二弟,你这话说的,”中年男子皱着眉摆手,“化龙飞升哪是寻常人能撞见的?十里铺那么多人都看见了?我看多半是有人添油加醋胡吹的。”
话音刚落,斜对桌一个穿蓝布衫的女子猛地抬起头,连忙插话:“这位阿兄,这事可是真的!我们都亲眼见了,我就是十里铺的人。”
中年男子挑了挑眉:“当真瞧见了?”
“那还有假?”蓝衫女子把筷子往桌上一拍,语气笃定,“当时我们十里铺,上上下下几百号人都瞅见伏虎山那光景,难不成几百人都撒谎?”
中年男子闻言,眼珠转了两转,手指在桌上轻轻敲着:“大蛇化龙……莫非这十里铺要有啥喜事?”
“喜事到没见着,”蓝衫女子撇撇嘴,“那大蛇都成龙三天了,倒是潘家湾那边,出了桩命案!”
隔壁桌三人顿时来了精神,短须汉子往前凑了凑,急问道:“潘家湾出了啥命案?”
酒楼里,喧闹声似乎被这突如其来的对话压下去几分。
那蓝衫女子幽幽叹了口气,声音里带着几分惋惜:“前些日子潘家湾一家人收留了位落难的娘子,那三元村的地痞吴六子见那娘子长得漂亮,便起了歹意,竟要施暴,争执间还把那家人的两位老人给打死了……”
“后来呢?”插话的是香菱,她听得这事牵扯着落难娘子,心一下子提了起来,忙不迭追问。
桌边几人被这突然响起的女声引得侧目,蓝衫女子打量了香菱两眼,倒也没嫌她唐突,继续说道:“还好,当时有几个路过的江湖侠客撞见了,当场就把吴六子那三人打死了,总算救下了那落难娘子……”
“那死去的二老是哪家的?”一旁的中年男子猛地追问,眼里已透着几分按捺不住的焦急。
蓝衫女子随口应道:“还能是哪家,潘家二老呗……”
她身旁的男子皱起眉,插了句:“潘家湾都姓潘,你这话说了跟没说一样,是潘家湾潘安贵家的二老,家里还留下个女娃子呢……”
“砰!”
一声脆响,那中年男子猛地站起身,眼里翻涌着怒火,又夹杂着掩饰不住的慌张,胸口都跟着剧烈起伏。
蓝衫女子被他这反应吓了一跳,压低声音问道:“这是咋了?你们……认识这家人?”
旁边的年轻女子赶紧上前扶住中年男子,轻声回道:“那潘安贵,是我家姑父。”
“哎呀,这可真是造了孽了……”蓝衫女子听罢,也跟着哀叹一声,满脸唏嘘。
“几位,那落难娘子如今情况如何?”香菱的心揪得更紧,又急着追问。
“被侠客救下了,应该是没事的。”蓝衫女子答道。
“娘子可知那落难娘子姓甚名谁?”香菱不肯罢休,步步紧逼。
“叫什么来着……”蓝衫女子歪头思索,忽然推了推身旁的男子,“当家的,你还记得那娘子叫啥不?”
那男子刚端起酒杯要喝,被她这么一推,半杯酒都洒了出去,淋在衣襟上。他本想抱怨两句,抬头见女子正紧紧盯着自己,便只得先抬手拍了拍身上的酒渍,含糊道:“那娘子……姓裴。”
“什么?”
“刷”的一声,凤鸣几人像是被针扎了一般,猛地从凳子上弹了起来。李伍起身太急,连带着身后的凳子都被带得翻倒在地,发出“哐当”一声响。
酒楼里这动静闹得不小,桌边几人都齐刷刷看向凤鸣他们。蓝衫女子瞧着几人这失魂落魄又急不可耐的模样,忙问道:“你们……莫非是那落难娘子的家人?”
几人连连点头,眼里的焦灼几乎要溢出来。
一旁的中年男子这才稍稍缓过神,急声道:“二弟,走,咱们这就去潘家湾!”说罢便要迈步往外冲。
短须男子连忙伸手拦住他:“阿兄,我也急,可你瞧瞧外面,这都午后了,天黑赶路多危险!”
中年男子扭头看向窗外,日头已渐渐西斜,他重重一点头:“那我们先寻家客栈住下,明日天一亮就出发!”
三人正准备离开,李伍连忙上前一步,恳切道:“几位,我们听了这事,那落难娘子很可能是我家娘子。只是我们不认得到潘家湾的路,不知可否带我们一同前去?”
短须男子看他们一脸焦急,不似作伪,便点头应道:“同行倒是可以,只是我们得先去客栈安顿,明日才能启程。”
“自当如此,那便多谢几位,叨扰了!”李伍连忙应下,语气里满是感激。
几人正打算唤店家来结算饭钱,旁边一个端着菜盘的伙计路过,方才他们的谈话断断续续飘进了耳朵里。他脚步一顿,忍不住凑过来插话:“几位客官说的那娘子,我瞅着有点耳熟,前几日好像来过我们酒楼呢。”
这话一出,桌上众人的目光“唰”地全聚到了伙计身上,连呼吸都仿佛顿了半拍。
李伍更是急得往前探了探身,忙问道:“小二哥,你说的是真的?这是何时的事?”
伙计把菜盘往邻桌一放,抬手挠了挠头,一边回忆一边说道:“也就前几日吧。那天镇上的张寡妇带着个锦衣娘子来吃饭,我瞧着那锦衣娘子面生得很,不像咱们镇上的人。两人坐那儿聊了好一阵子,我远远瞅见那锦衣娘子给了张寡妇好些银子,连头上戴的珠花、手上的镯子都摘下来给了她。张寡妇揣了东西,没坐多久就匆匆走了。”
他顿了顿,又道:“后来那锦衣娘子在桌边等了好久,左盼右盼也没见张寡妇回来,脸上急得不行。我瞧着不对劲,就上前多了句嘴,说‘这位娘子,那姓张的寡妇怕是把你骗了,她平日里就爱占些小便宜’。那娘子一听,脸色“唰”地白了,二话不说就急匆匆追了出去。我本想喊住她,可那天店里客人实在多,后厨前厅忙得脚不沾地,实在抽不开身跟出去看看。”
“那你可知张寡妇家住何处?”一旁的香菱连忙追问,眼里闪着一丝希冀。
伙计想也没想便答道:“知道,就住在镇东头那片老槐树下,门口有个破石碾子的就是她家。”
香菱连忙道了谢,几人也不再耽搁,匆匆结了账,先跟着那中年男子一行三人去镇上的客栈落了脚。
将行李和住处都安排妥当后,凤鸣与凤锦对视一眼,便带着香菱和李伍往伙计说的镇东头去了——他们得赶紧找到那张寡妇,说不定能从她嘴里问出更多关于裴娘子的消息。
四人沿着镇街一路打听,终于寻到了镇东头。按照嘱托,他们要找的是门口摆着破石碾子的房屋,可目光扫过,这巷子两侧竟有五六户人家门口都立着类似的石碾子,个个破旧不堪,一时难辨究竟。
“总不能挨家敲开问吧?”凤锦皱着眉道。
李伍环顾四周:“找个本地人问问就清楚了。”
话音刚落,斜对门的院门“吱呀”一声开了。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三十来岁的女子走了出来,她穿一身亮堂的水红衣衫,鬓边斜插着支珠花,虽不算绝色,却打扮得格外艳丽。她手中捏着把团扇,半遮着脸,慢悠悠走到门口,眼神不住朝巷子口张望,像是在等什么人。
“她就是张寡妇。”香菱突然低声道,语气斩钉截铁。
凤锦诧异转头:“你怎么敢肯定?”
香菱朝那女子的头脸、手腕处努了努嘴:“你看她头上那支簪子,还有手腕上的白玉镯——那是我家娘子前些天戴的物件,绝不会错!”
凤鸣和凤锦仔细一瞧,果然,那簪子的水头、玉镯的纹路,都与裴婉君前些时日里佩戴的一模一样,心头顿时一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在这时,巷子口慢悠悠晃过来一个男子。四十来岁模样,满脸络腮胡遮了大半张脸,身上的衣料是极普通的粗布,却浆洗得干干净净,袖口也叠得整整齐齐。
张寡妇瞧见他,原本慢悠悠摇着的团扇忽然加快了频率,扇底露出的嘴角微微扬起。
那男子却没直接上前,反而停下脚步左看右看,见巷子里没旁人,才快步走到张寡妇跟前。
张寡妇嗔怪似的用团扇在他肩头轻轻一拍,随后转身就往院子里走,那男子紧随其后。
墙角的四人看得真切,李伍当机立断,一个箭步冲了上去。此时张寡妇正抬手要关门,冷不防门外传来一股巨力,“砰”的一声,门板被人重重推开,她踉跄着后退半步,惊愕地抬头望去。
那男子被突然闯进来的人影惊得一个激灵,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似的,瞬间撒腿就往屋里钻,连鞋跟蹭到门槛的磕碰声都顾不上。
张寡妇被这阵仗唬得脸色发白,望着堵在门口的李伍,以及他身后跟着的凤鸣几人,声音都打着颤:“你、你、你们是何人?光天化日的,怎敢私闯民宅!”
李伍铁塔似的立在她面前,浓眉一拧,厉声喝道:“张寡妇,前几日你骗来的东西,趁早交出来,省得皮肉受苦!”
张寡妇眼神闪烁,强作镇定地梗着脖子:“骗?我、我骗了什么?你可不要血口喷人,平白污人清白!”
李伍往前逼近一步,脚下的地面似都震了震。张寡妇被吓得连连后退两步。她望着眼前这壮硕汉子怒目圆睁,眼里像要喷出火来,那紧握的拳头青筋暴起,指节泛白,心下越发慌乱,眼珠急得在院里打转,想找方才那男子求助,却早没了他的踪影。
“前几日,你哄骗一位外地来的娘子,卷了她的银钱首饰,还敢抵赖?”李伍的喝声震得窗纸都嗡嗡响。
张寡妇这才猛地想起那档子事,再打量眼前几人,穿着打扮都不像公门中人,心下顿时有了计较——怕是什么人得了风声,想来讹诈钱财。她迅速理了理衣襟,拍了拍袖口的褶皱,方才的惊慌竟褪去大半,下巴微微一扬:“你们到底是哪路货色?空口白牙就想污蔑我?再敢胡言,我这就去县衙告你们敲诈!”
屋里,那男子原是吓得躲在门后屏息听着,见外面没传来熟悉的泼辣嗓音,反倒像是路见不平的架势,顿时来了底气。他“哗啦”一声掀开门帘,探身出来,一脸横肉拧成疙瘩:“怎么回事?什么人敢在这儿撒野闹事?”
李伍霍然转头,虎目扫过去:“你是何人?此事与你何干?”
喜欢天人幽冥
他右脚尖在地上敲着地面,起初还带着几分规律,像是在数着流逝的时辰,可随着张天童一行人进去的时辰不断拉长,那敲击声渐渐乱了,变成毫无章法的急促点地,像颗悬在嗓子眼的石子,怎么也落不下去。
身旁的通文叔捻着胡须,眉头也拧成了疙瘩,却还是强作镇定地不时看他一眼。洞口周围攒着的一群人更是鸦雀无声,只有风吹过庙檐铃铛的轻响,衬得这等待愈发难熬。
忽然,洞里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紧接着是此起彼伏的呻吟。潘青山猛地站起身,差点被身下的石头绊倒——一群人影跌跌撞撞地从洞口涌了出来,好些人正抬着简易担架,上面的人断手断脚,衣衫染血,虽然已经包扎了伤口,但还是疼得直哼哼。
昨夜送来药食的元五郎,此刻也在受伤的人堆里。他右臂齐肘而断,残肢处只裹着块浸透了血的布,红得刺眼。他紧蹙着眉,走到一旁,烦躁地抬脚,将一个竹凳狠狠踹到了一边去。
“快搭把手!”有人喊了一声,洞口外的人立刻涌上去接应。潘青山的目光在人群里急切地扫来扫去——没有张天童,没有他那两个徒弟,没有裴娘子和珠儿,连总把头的身影也没见着。
更让他心头发紧的是,几个担架旁,有人抬着些被粗布裹得严实的物件,那布早就被血浸透了,暗红的血珠顺着布角一滴滴砸在地上,在尘土里晕开一小片深色的印记。
“这……这是咋了?”潘青山的声音有些发颤,脚像钉在原地似的,眼睛死死盯着洞口,仿佛下一秒就能盼来熟悉的身影。
通文叔在一旁拍了拍他的胳膊,声音尽量放稳:“青山,别急。那师徒三人是有仙术的,这墓穴再险,也困不住他们。”
潘青山没应声,只是攥紧了拳头。日头已经快爬到头顶,晒得人头皮发麻,可他只觉得后背一阵阵发凉,所有的注意力都钉在那洞口的阴影里,盼着下一刻,能看见那众人笑着走出来的模样。
众人七手八脚地将伤者抬进一旁的禅房,潘青山急步上前,一把拉住个皮肤黝黑的年轻人,声音里带着难掩的焦灼:“这位兄弟,总把头他们怎么还没出来?”
那年轻人刚从慌乱里定过神,额角还挂着汗,喘着气道:“总把头和李头领带着几个人下墓救人去了,里头现在是什么光景,我实在说不准。”话音未落,他便匆匆转身扎进了禅房,忙着照料伤员去了。
潘青山没问到有用的消息,肩头像是压了块石头,只得有气无力地踱回树荫下,望着洞口的方向发怔。方才的混乱渐渐平息,洞口又落回一片沉寂,只有风刮过树梢的沙沙声,衬得人心头更沉。
又熬过一阵焦灼的等待,山洞里终于又有了动静,一群人影踉跄着走了出来。潘青山和通文叔几乎同时起身迎上去,目光在人群里飞快扫过,心却一点点凉了——走出来的根本没有张天童他们,只有一群背着鼓鼓囊囊包袱的汉子,脸上还带着劫后余生的疲惫。
洞口的人见状连忙上前搭手,有人径直奔向停在一旁的马车,七手八脚搬下空木箱,“咔嗒”几声掀开箱盖。背着包袱的汉子们默契地将包袱往木箱里塞,旁边一个账房模样的人捧着本厚厚的账册,挨个儿核对着箱子里的东西,笔尖在纸上沙沙划过,记下一笔笔数目。
潘青山看着这阵仗,心里明镜似的——这帮盗墓贼准是从墓里捞到了宝贝。可眼下,那些宝贝他半分也不放在心上,只死死盯着洞口,最让他揪心的那一行人,至今还是杳无音信,连一点能让人安心的动静都没有。
日头缓缓爬升,将天空染成一片透亮的白,约定的正午已悄然而至,山洞口依旧静悄悄的,张天童一行人毫无踪迹。
通文叔抬头望了望头顶那轮灼人的太阳,阳光刺得他眯起了眼,额角已沁出细密的汗珠。他又转头看向黑黢黢的洞口,像一张沉默的嘴,吐不出任何消息。犹豫片刻,他转向一旁的潘青山,声音里带着几分焦灼:“青山,这都正午了,他们还没出来……咱们现在怎么办?是去报官,还是……”
“再等等!”潘青山的声音斩钉截铁,打断了通文叔的话。他眉头紧锁,在树荫下来回踱着步子,脚下的泥土被踩出几道浅浅的痕迹。走几步,他便会猛地停下,朝着洞口的方向望一眼,眼神里满是按捺不住的急切,仿佛这样就能望穿那深邃的黑暗,看到里面的情形。
这时,禅房的门“吱呀”一声开了。受伤的元五郎扶着墙走了出来,他脸色还有些苍白,走路时微微踉跄。他站在洞口边,伸长脖子往里望了又望,洞里只有沉沉的寂静回应他。片刻后,他重重地叹了口气,那声叹息里裹着失望与不安。
转身时,元五郎瞥见了不远处树下的潘青山和通文叔,目光骤然一沉,死死地瞪着两人。他闷哼一声,一瘸一拐地朝着他们走去,像是有什么话要说。可刚走了三四步,他忽然停住了,眼珠在眼眶里转了几转,像是想到了什么,又像是压下了满腔的火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最终,他往地上狠狠吐了口唾沫,发出一声冰冷的“哼”,便不再看他们,转身又一步步挪回了禅房,门被他“砰”地一声关上,留下满院的沉默与焦灼,伴着头顶烈日的炙烤,一点点蔓延开来。
潘青山望着元五郎离去的背影,眉头皱得更紧——刚才那人瞪过来的眼神里,不仅藏着对“用药”之事的怨怼,更裹着一股不加掩饰的敌意,像淬了冰的针,扎得人心里发紧。他正思忖着其中关节,忽听“咻”的一声锐响,一道刺目的白光猛地从山洞深处冲天而起,直破云霄。
“那是什么?”通文叔失声惊呼。
众人齐刷刷抬头望向山顶,目光追着那道白光,脸上满是惊疑。白光尚未在视线里散尽,又有一道金灿灿的光芒紧随其后冲上天际,像一支离弦的箭,转瞬便缩成一点,消失在茫茫苍穹中。
两道异光先后乍现又隐去,留下满场错愕。潘青山和通文叔面面相觑,谁也说不清这突如其来的异象究竟意味着什么。
就在这时,禅房的门再次被推开。元五郎带着几个汉子走了出来,显然是被外面的动静惊动了。他们刚站定脚跟,脚下的地面忽然传来一阵隐隐的轰鸣,像远处闷雷滚动。几人下意识地低头,凝神细听,那声音正一点点变大,从“嗡嗡”的震颤渐成“隆隆”的咆哮。
“不好!”潘青山心头一紧。
话音未落,整个地面猛地剧烈晃动起来!寺庙里本就破败的屋舍在震颤中发出“嘎吱”的哀鸣,墙体剥落,瓦片纷飞,几间偏房应声垮塌了大半。
前院的马匹被地底传来的震动与簌簌坠落的碎石惊得狂躁不安,几匹烈马猛地扬颈,发出焦躁的嘶鸣,声线里裹着难掩的恐惧。它们鬃毛倒竖,前蹄不断在地上刨着,溅起阵阵尘土,有两匹甚至猛地前蹄腾空,重重落下时又焦躁地挣动着,显然是想挣脱束缚逃开。
可缰绳早被牢牢系在青石拴马桩上,任凭它们如何扯动、踢踏,那浸过桐油的粗绳都只是绷紧如弦,将它们死死锁在原地。有匹马急得用头去撞拴马桩,发出 “咚” 的闷响,却只换来更剧烈的焦躁,嘶鸣声在震耳的轰鸣中显得格外凄厉。
“快抓住东西!”潘青山大喊着,一把拽过身旁的通文叔,两人死死抱住旁边一棵老槐树的树干。视线所及之处,山顶的碎石正顺着斜坡滚滚而下,“噼里啪啦”砸在山脚下的屋顶上,木梁断裂的脆响混着轰鸣声此起彼伏。
禅房里的一众盗墓贼更是乱成了一锅粥,像是被捅了的马蜂窝。他们尖叫着从屋里冲出来,慌不择路地四处乱窜,有的往墙角钻,有的扑到马车下,拼命躲避着从天而降的石块和倾泻而下的泥土,整个寺庙瞬间被恐慌与混乱吞噬。
混乱中,滚落的石块如雨点般砸落,根本避无可避。有人躲闪不及,被一块飞石正中额头,闷哼一声便直挺挺倒了下去,身旁的同伴见状,也顾不上头顶的危险,急忙扑过去将人拖拽到相对安全的墙角。
另有一人被石块砸中手臂,骨头碎裂的脆响混着痛呼刺破喧嚣,他咬着牙按住变形的胳膊,额上青筋暴起,仍是连滚带爬地往石墩后钻,仿佛慢一步便会被彻底掩埋。
潘青山死死攥着树干,目光扫过混乱的人群,恰好瞥见元五郎正跌跌撞撞地想冲回禅房。可他刚跑到门口,一块磨盘大的石头便“轰隆”一声从天而降,擦着他的头皮砸在门框上,木屑飞溅中,禅房门框应声断裂。
元五郎吓得魂飞魄散,猛地转身往侧边扑去,踉跄着跑出几步,还没站稳,那被砸中的墙头,瞬间碎砖四溅,其中的一块砖头像长了眼睛似的,不偏不倚撞在他那只本就受伤的断臂上。
“啊——!”一声凄厉的嚎叫撕裂了轰鸣,元五郎疼得浑身痉挛,整个人蜷缩在地上。他那只断臂以诡异的角度扭曲着,冷汗瞬间浸透了衣衫,五官痛苦地挤成一团,平日里的戾气荡然无存,只剩下难以忍受的剧痛。
两行浑浊的泪水顺着眼角滚落,混着脸上的尘土,在颊边冲出两道狼狈的痕迹,他在落石与震颤中翻滚着,每一次喘息都带着破碎的痛呼。
潘青山看见墙根的阴影里缩着几个人,眼角的余光早瞥见了元五郎在空地上的狼狈。那几人你看我,我看你,眼神里转着相同的犹豫——有人抿了抿唇,别开了脸;有人喉结动了动,终究只是往墙根里又缩了缩。竟然没有一人愿意上前拉元五郎一把。
突然一声闷响,是石头砸在骨头上的声音。元五郎闷哼一声,像断线的木偶瘫在地上,额角的血瞬间涌出来,顺着脸颊往泥里渗,很快积成一小滩暗红。他抽搐了两下,便再没了动静。
墙根那几人终于动了。两个汉子对视一眼,叹着气走上前,一人抓一个肩头,把元五郎拖回墙根的安全处。地上留下一道歪歪扭扭的血痕,很快被山上掉落的泥土覆盖住,只剩几不可见的暗红印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震感漫长得仿佛没有尽头,一波接一波地撕扯着大地。本就摇摇欲坠的寺庙大殿,在这持续的震颤中再也撑不住了——只听“哗啦”一声巨响,残破的梁柱彻底崩解,瓦片与断木轰然坍塌,瞬间将整座大殿碾成一片狼藉的废墟,呛人的尘土如同沸腾的黄雾,猛地腾空而起,呛得人睁不开眼。
墙角下躲避落石的众人见状,哪里还敢停留?元五郎被落石砸中的模样还在眼前晃,众人慌忙朝着寺庙前院狂奔,脚下的碎石子被踩得咯吱作响。
可刚跑出没几步,头顶又有细碎的石块和泥土簌簌落下,好些人躲闪不及被砸中,万幸的是这会儿掉落的多是碎屑,虽在额头、肩膀上撞出一个个红肿的大包,倒也不算严重。
院中被缰绳拴着的马匹早被地底传来的震动与落石砸地的脆响惊得狂躁不已,马匹扬颈狂嘶,声线尖利得像要划破空气,四蹄焦躁地在青石板上刨着,溅起细碎的石屑,鬃毛根根倒竖,眼瞳里满是惊惶。它们拼命挣动着,脖颈上的缰绳却像浸了铁水的锁链,越挣越紧,深深勒进皮毛,将它们死死锁在斑驳的拴马桩上,任谁也挣不脱。
几个汉子见状,顾不上拍掉肩头的尘土,跌跌撞撞地奔向马群。领头的那个伸手按住最躁动的黑马脖颈,掌心贴着马身轻轻摩挲,压低了声音反复哄着:“别怕,别怕,没事的……” 另两人也赶紧上前,试图让这些受惊的畜生平静下来。可地底的震动还在持续,马匹的嘶鸣混着远处的轰鸣,让这院子也裹进了惶急的气流里。
潘青山和通文叔混在撤离的人群里,好不容易挤到寺庙大门处,回头望去时,心头不由得一沉——只见伏虎山整个山头都被扬起的尘土罩住了,灰蒙蒙的一片,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捂住了口鼻。
山间早已没了往日的生机,平日里随处可见的野兽、飞鸟早已逃得无影无踪,唯有隔壁山头传来猿猴惊恐的嘶吼,一声接一声,在持续的震动中此起彼伏,满是濒临绝境的惶急。
潘青山望着眼前天旋地转的景象,心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攥得死死的。山还在震动,脚下的土地仿佛随时要裂开,他死死盯着远处那片摇摇欲坠的山体,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千万别塌!里面的人还在啊!”
可他和身边的人只能站在原地,眼睁睁看着烟尘从山间腾起,连往前挪一步都做不到。风里卷着碎石滚落的脆响,他只能在心里一遍遍地念着,求老天爷保佑里面的人能撑住。
突然,脚下的震动猛地加剧,像是有巨兽在地下咆哮。轰鸣声铺天盖地压过来,耳朵里嗡嗡作响,连自己的心跳都听不清了。周围山上的猿猴发出尖锐的嘶叫,野兽的低吼混在其中,听得人头皮发麻。寺庙门口的众人慌忙抓住路边的大树,树皮被攥得咯吱响,树上的叶子哗哗往下掉,像下了一场急雨。寺庙里的烟尘顺着前院外涌,呛得人直咳嗽。
潘青山死死闭着眼,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震动竟慢慢小了下去,他才缓缓的睁开眼四下查看。滚落的土石渐渐停了,耳边的轰鸣也退了些。众人你看我,我看你,谁都不敢先动,生怕这平静只是暂时的。又等了好一阵子,直到确认脚下再没了动静,才有人颤着嗓子说:“去看看后院!”
一群人跌跌撞撞跑到后院,只见原本的洞口被堵了大半,泥土混着几块磨盘大的石头堆在那里。两个年轻小伙立刻爬上去往里瞅,随即喊道:“没全堵死!快找家伙来清!”
潘青山抄起身边的锄头就冲了过去,通文叔也跟了上来,一众人七手八脚地搬石头、扒泥土。锄头撞在石头上发出闷响,没人说话,只有粗重的喘息声。
通文叔的手被磨得生疼,可他不敢停,心里像压着块冰——刚才那动静那么大,里面的人……真的能平安吗?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他狠狠压下去,手里的动作更快了。
过了好一阵子,众人终于将被堵塞的洞口清理出来。洞口内侧散落着几块碎石,万幸并未阻断通往深处的甬道,只是里面究竟是何情形,眼下还无从知晓,只能暂且按捺住探究的念头。
与此同时,另外一群人分散开来,在四周仔细查看——刚才的混乱中,难保有人没能及时跑脱,被坍塌的落石与泥土埋在了下面。大家在房屋坍塌最严重的地方分头搜寻,扒开碎砖与泥土,果然有了发现:一共找到四个被掩埋的人。其中三个被救得还算及时,虽然受了些伤,呛了不少灰,但总算脱离了生命危险,被众人小心地抬到了安全处。
剩下的那一个,却是元五郎。后来才有人想起,刚才混乱中他被石块砸中晕了过去,曾有两个人慌忙把他拖到了墙角躲避,可那两人后来只顾着自己逃生,竟把昏迷的他忘在了原地。
等到禅房彻底坍塌,他便被埋在了下面。此刻众人拼力将他从瓦砾中挖出来时,人早已没了气息,纵是神仙来了,也回天乏术。
洞外的喧嚣渐渐沉淀,只余下众人粗重的喘息和压抑的心跳声。方才还围着忙活的一众人等,此刻都静默地守在洞口,目光齐刷刷地投向那片深邃的黑暗,焦灼像藤蔓般缠在每个人心头。
潘青山的布鞋在地上磨出细碎的声响,他来来回回地踱着,眉头拧成个疙瘩,时不时抬头望向洞口,又猛地转过身去。通文叔也没好到哪儿去,背着手,脚步比潘青山更急些,胡子随着动作微微颤抖,嘴里还念念有词,像是在祈祷着什么。
这一等,便是半个时辰。山风从峭壁间灌进来,带着些凉意,却吹不散那沉甸甸的紧张。
忽然,一道嘶哑的喊声从洞里炸响:“看见火光了!出来了,出来了!”
像是一道惊雷劈碎了沉寂,人群瞬间炸开了锅!“真的假的?”“在哪儿呢?”的呼喊混在一起,紧接着,所有人都像被磁石吸住般,疯了似的朝着洞口涌去。不过片刻功夫,原本还空着的洞口就被堵得严严实实,后面的人踮着脚往前探,脖子伸得像长颈鹿。
潘青山和通文叔仗着站在前头,率先稳住了脚步。顺着那喊声望去,果然,在洞道深处,一点微弱的火光正忽明忽暗地跳动着,像黑夜里的星子,一点点朝这边挪动。
“走!”潘青山低喝一声,哪里还按捺得住,迈开大步就往洞里冲。通文叔紧随其后,先前的沉稳荡然无存,只剩下急切。
后面的人见状,也顾不得拥挤了,跟着往洞里奔,杂乱的脚步声撞在洞壁上,回声阵阵。“总把头回来了!”“总把头可算出来了!”的呼喊声此起彼伏,从洞口一直传到火光跳动的地方,带着劫后余生的狂喜,在幽暗的洞道里久久回荡。
原来,在洞窟深处,昏沉的微光里渗着潮湿的寒气,岩壁上渗下的水珠滴落在石地上,溅起细碎的声响。张天童带着一行人踉跄走出通道,个个衣衫染尘,发丝上还挂着未散的岩灰 —— 他们刚从身后洞窟轰然坍塌的震耳轰鸣中挣脱,此刻扶着岩壁大口喘息,胸口的起伏还未平复,眼底犹存着惊魂未定的余悸。
忽然,身后传来异样的响动。先是细微的 “咔哒” 声,像生锈的机括被触动,随即转为沉重的摩擦声,带着石头之间碾磨的滞涩。众人浑身一僵,猛地回头,火把的光晕在颤抖中扫过洞口 —— 只见那两尊圆形的封门巨石竟缓缓转动,边缘与岩壁摩擦出刺耳的 “咯吱” 声,石缝间迸出细碎的火星。
不过数息功夫,两石便和石壁严丝合缝地合拢,沉闷的撞击声在洞窟里荡开回音,将方才的通道入口彻底封死。石壁上的凿痕与石面严丝合缝,仿佛从未有过入口,只余下几缕未散的岩尘在微光中缓缓沉降,无声地宣告着退路已绝。
众人连喘口气的功夫都不敢耽搁,拖着灌了铅似的双腿,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赶。头顶的岩灰还在簌簌往下掉,石壁时不时传来 “咔啦” 的裂响,谁也说不准这摇摇欲坠的洞穴会不会在下一刻彻底坍塌。每个人心里都攥着一股劲 —— 唯有冲出这洞穴的桎梏,才算真正逃出生天。脚步虽沉,却不敢有半分迟缓,火把的光晕在晃动中扫过前方幽深的通道,仿佛那尽头藏着唯一的生机。
洞穴的通道虽未坍塌,却被震得摇摇欲坠。洞顶不时簌簌落下碎石,砸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好几条岔路的入口已被碎石堵死。幸得那些石块不算硕大,张天童单手掐诀,一道道微光闪过,碎石便自行向一侧移开,一行人紧随其后,在粉尘弥漫中快步穿行。
忽然,前方透出一抹朦胧的亮光,是洞口!张天童紧绷的肩背骤然一松,那颗悬在嗓子眼的心终于落回原处,连带着脚步都轻快了几分。
未等他们走出洞口,一阵急切的呼喊声已先传了进来,伴着杂乱而急促的脚步声。不过眨眼的功夫,洞口的光亮里便涌进一群人影,为首的正是潘青山。
潘青山的目光在人群中飞快扫过,当看见人群里安然无恙的裴娘子,又瞥见陈明乾背上昏迷的珠儿时,他紧蹙的眉头骤然舒展,悬了许久的心“咚”地落定,连呼吸都平稳了些。
“都退后,去准备药物,你们总把头受了伤!”张天童扬声喊道,声音穿透洞中的嘈杂,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喧闹声瞬间平息,众人闻言纷纷转身,快步奔向洞外去筹备。
潘青山快步上前,小心翼翼地将珠儿从陈明乾背上接过,紧紧抱在怀里。一行人不再耽搁,脚下生风,朝着洞口那片越来越亮的光快步走去,身后的黑暗与惊险,正被一点点甩在身后。
洞外的阳光刺眼得让人几乎睁不开眼,新鲜空气涌入肺腑,带着山间草木的清冽。远处传来猿啸与鸟鸣,交织成一曲劫后余生的悦耳乐章,洗去了众人眉宇间的阴霾。
总把头被手下轻手轻脚地挪到一处铺着干燥兽皮的平缓地上,断掌处的布条重新裹紧,渗出的血渍已不再扩大,总算稳住了伤势。直到暮色降临,他眼皮才颤了颤,喉间溢出一声沙哑的呻吟,缓缓睁开眼来,视线还带着初醒的浑浊。
李连生比他醒得早些,半个时辰前便已撑着坐起身,靠在墙壁上喘息,胸口的伤处一动便牵扯着剧痛,却仍强撑着听周围人低声交谈。又过了一个时辰,赵道长才在一阵轻咳中睁开眼,脸色依旧苍白,抬手按了按额角,显然还未彻底缓过神。
三人缓过些气力,便齐齐望向周围 —— 总把头哑着嗓子先开了口:“我们晕过去之后…… 后来怎么了?”
小道士连忙凑上前来,攥着衣角,声音还有些发颤,把三人昏迷后蛟蛇如何暴起、众人如何应对、最后那异兽竟装死遁逃的经过细细讲了一遍。说到蛟蛇突然醒转吞了三生树、最后飞进甬道消失在墓穴中,他还忍不住打了个寒噤。
“那畜生竟是装死?” 总把头猛地攥紧了拳头,断手的伤口被牵扯得一阵刺痛,也顾不上呼痛,只咬牙骂了句,“好深的城府!” 周围的人也脸色齐齐一变,谁也没想到那凶戾的异兽竟有这般心计。
赵道长听得最是揪心,待小道士说到三生树被蛟蛇一口吞噬时,他指尖攥得发白,望着洞穴的方向长长叹了口气,声音里满是痛惜:“可惜了…… 那三生树本是能聚天地灵气的神物。被这孽畜吞了去,世间怕是再难寻得第二株了。” 他说着,眉头拧成个疙瘩,连呼吸都沉了几分,满是对这天地奇珍就此湮灭的憾意。
另一边。珠儿因受萍儿法力侵蚀,直到深夜才苏醒。她茫然望着周遭,对昏迷后的一切毫无记忆。
张天童等人默契地选择了沉默——有些事,知道得太多未必是好事。裴婉君温柔地抚着她的头,只轻声说她只是睡着了,便再无多言,为这份懵懂蒙上了一层安稳的薄纱。
总把头强撑着起身,吩咐兄弟们将死去的弟兄火化,敛了骨灰,准备带回寨子交予他们的家人安葬,让逝者魂归故土。
李连生虽身上带伤,却依旧咬牙坚持,监督着众人处理后续事宜:将墓中所得的明器一一清点,仔细装入木箱,封箱落锁,妥善保存。
诸事稍定,总把头带着李连生,与赵道长师徒一同来到张天童面前。他抱拳深深一揖,声音因激动而微颤:“大恩不言谢!张先生几人两次相救,这份情谊我们记一辈子!他日若有需我们出手之处,只管开口,万死不辞!”
张天童温言客气了几句,总把头便带着李连生转身回去了。
赵道长也上前道谢,言辞恳切。期间他几次欲言又止,望着张天童的眼神带着探究,似有疑问想出口,却终究在话到嘴边时咽了回去。几番客气寒暄后,赵道长带着小道士转身离去。
经历这场惊心动魄的救人之战,张天童师徒三人皆带伤在身,众人也早已疲惫不堪。简单分食了些干粮,便各自倒下歇息,陈明乾往篝火里添了几把干柴,火星 “噼啪” 溅起,映得他脸上的倦色柔和了几分。他在一旁捡了块碗口粗的枯木,用袖子擦去表面的尘土,垫在头下当作枕头,这才侧身躺下,很快便在柴火的暖光与山风的轻吟中闭上了眼,呼吸渐渐沉匀。
一夜无话,唯有山风穿过林叶的簌簌声。待到第二日天刚蒙蒙亮,晨雾还未散尽,赵道长便已收拾好行囊,找到总把头拱手辞行:“此地事了,贫道也该回去复命了。” 总把头虽有伤在身,仍挣扎着起身相送,几番叮嘱后,赵道长便与随行的小道童翻身上马,马蹄踏过沾着露水的山路,渐渐化作两个模糊的黑点,消失在蜿蜒的尽头。
不多时,总把头也让人备好车马,带着手下弟兄来向张天童辞行。“先生此番恩情,我等铭记在心。” 总把头拱手行礼,声音因伤还带着沙哑,“后会有期。” 张天童扶着石壁起身还礼,几人又寒暄了几句,说些养伤保重的话,总把头便带着队伍缓缓离去,马蹄声与车轮碾过石子的声响渐渐远了,山间又恢复了清晨的宁静。
潘青山与通文叔将马车打理妥当,裴婉君携珠儿掀帘入内。众人收拾停当,张天童师徒三人翻身上马,回头望了眼已成断壁残垣的山神庙,张天童抬手一挥,一行人马继续踏上旅途,不多时便到了那处被堵的山道前。
陈明乾纵身跃上挡路的巨石,沿着被堵的山道向前探查片刻,折返回来禀报师父:“山道被堵了百余丈,看情形山体滑坡并不算严重。”
张天童闻言微微一笑,连马都未下,只在鞍上抬指一点,一道金光骤然迸射而出,正中堵路的巨石。只听“轰”的一声巨响,那巨石瞬间碎裂成无数小块,金光却未停歇,一路向前冲去,前方顿时传来接连不断的轰隆声。
被堵的山道上骤然腾起一团浓重的灰土,其间夹杂着“唰唰”的声响,片刻后便归于沉寂。待烟尘渐渐散去,潘青山与通文叔抬眼望去,无不惊得张大了嘴巴;马车里的裴婉君和珠儿也掀开帘子探看,脸上同样写满震惊。
只见那原本被巨石泥土封堵的山道,竟已被生生清出一条通路——堵在路上的石块泥土全被推向两侧山坡,虽道上还残留些碎石尘屑,却已不妨碍一行人通行。潘青山望着这神乎其技的法力,心中暗自纳罕:既有这般本事,先前为何偏要绕道去山神庙过夜?他瞥向身旁的通文叔,两人面面相觑,都默契地没作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裴婉君与珠儿放下帘子坐好,一行人继续前行。纵有满肚子疑惑,却谁也没再多问一句。
山间的风依旧吹拂,带着泥土与草木的气息,也带着新生的希望,将这段惊心动魄的过往,轻轻卷入了马车留在身后车轮痕迹,印在这山道之上。
话分两头。自客栈遭邪魅突袭、裴婉君失踪在客栈的后山。凤鸣与凤锦心中早已急得如火烧火燎,偏又不能耽误李义山赴任的行程,只得硬着头皮与他一行分道扬镳。两人带着裴婉君的婢女香菱,由李伍赶着马车,四人一路晓行夜宿,逢人便打听裴婉君的踪迹,脚步几乎没敢停歇。
可一连五日寻下来,裴婉君的消息依旧石沉大海,半点音讯也无。香菱更是日日以泪洗面,一双眼睛哭得红肿如桃,嘴里不住念着“娘子”,满心都是对娘子安危的焦灼。
实在没了法子,四人只得去县衙报官。起初那县令听闻失踪的是邠州刺史的千金,倒也摆出几分重视的模样,连连应承会尽力追查。可待凤鸣她们提及此事牵扯妖物鬼怪时,县令的脸色顿时变了,忙不迭地摆手推脱,说这等事已非县衙能管,该归御常寺辖制。
要找御常寺的镇灵使,却须得去兴元府才行。四人别无他法,只得调转车头往兴元府赶去,只盼着能在沿途侥幸寻到些线索,也好让悬着的心稍稍落地。
四人一路走走停停,眼睛总盯着往来行人里的女子,耳朵也支棱着捕捉周遭动静。但凡听闻哪里有女子被救,便立刻寻踪而去,可到头来,每一次满怀希望地赶去,看到的都只是陌生面孔,并非裴婉君,只得垂头丧气地悻悻折返。
这一日,四人终于走进一个小镇,寻了家临街的酒楼歇脚。正低头扒着饭,门口风铃“叮铃”一响,走进来三个人。两男一女,径直选了隔壁桌坐下,那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面色沉稳,三十来岁的短须汉子眼神活络,而那二十上下的女子则带着几分怯生生的好奇。
邻桌刚坐下,便听那短须男子端起茶杯喝了口,放下杯子时“咚”地一声,带着几分神秘说道:“阿兄,你是不知道,前几天我在十里铺,听那里的人讲,大白天突然地动山摇,伏虎山被雾气裹得严严实实,后来白光猛地炸开,紧接着一道金光直冲天顶!”
“二叔,这是出了啥怪事?”年轻女子探过身子追问,眼里满是兴味。
短须汉子扬了扬眉:“那里的人说了,那金光里头,有条大蛇飞上天,直接成龙了!”
“二弟,你这话说的,”中年男子皱着眉摆手,“化龙飞升哪是寻常人能撞见的?十里铺那么多人都看见了?我看多半是有人添油加醋胡吹的。”
话音刚落,斜对桌一个穿蓝布衫的女子猛地抬起头,连忙插话:“这位阿兄,这事可是真的!我们都亲眼见了,我就是十里铺的人。”
中年男子挑了挑眉:“当真瞧见了?”
“那还有假?”蓝衫女子把筷子往桌上一拍,语气笃定,“当时我们十里铺,上上下下几百号人都瞅见伏虎山那光景,难不成几百人都撒谎?”
中年男子闻言,眼珠转了两转,手指在桌上轻轻敲着:“大蛇化龙……莫非这十里铺要有啥喜事?”
“喜事到没见着,”蓝衫女子撇撇嘴,“那大蛇都成龙三天了,倒是潘家湾那边,出了桩命案!”
隔壁桌三人顿时来了精神,短须汉子往前凑了凑,急问道:“潘家湾出了啥命案?”
酒楼里,喧闹声似乎被这突如其来的对话压下去几分。
那蓝衫女子幽幽叹了口气,声音里带着几分惋惜:“前些日子潘家湾一家人收留了位落难的娘子,那三元村的地痞吴六子见那娘子长得漂亮,便起了歹意,竟要施暴,争执间还把那家人的两位老人给打死了……”
“后来呢?”插话的是香菱,她听得这事牵扯着落难娘子,心一下子提了起来,忙不迭追问。
桌边几人被这突然响起的女声引得侧目,蓝衫女子打量了香菱两眼,倒也没嫌她唐突,继续说道:“还好,当时有几个路过的江湖侠客撞见了,当场就把吴六子那三人打死了,总算救下了那落难娘子……”
“那死去的二老是哪家的?”一旁的中年男子猛地追问,眼里已透着几分按捺不住的焦急。
蓝衫女子随口应道:“还能是哪家,潘家二老呗……”
她身旁的男子皱起眉,插了句:“潘家湾都姓潘,你这话说了跟没说一样,是潘家湾潘安贵家的二老,家里还留下个女娃子呢……”
“砰!”
一声脆响,那中年男子猛地站起身,眼里翻涌着怒火,又夹杂着掩饰不住的慌张,胸口都跟着剧烈起伏。
蓝衫女子被他这反应吓了一跳,压低声音问道:“这是咋了?你们……认识这家人?”
旁边的年轻女子赶紧上前扶住中年男子,轻声回道:“那潘安贵,是我家姑父。”
“哎呀,这可真是造了孽了……”蓝衫女子听罢,也跟着哀叹一声,满脸唏嘘。
“几位,那落难娘子如今情况如何?”香菱的心揪得更紧,又急着追问。
“被侠客救下了,应该是没事的。”蓝衫女子答道。
“娘子可知那落难娘子姓甚名谁?”香菱不肯罢休,步步紧逼。
“叫什么来着……”蓝衫女子歪头思索,忽然推了推身旁的男子,“当家的,你还记得那娘子叫啥不?”
那男子刚端起酒杯要喝,被她这么一推,半杯酒都洒了出去,淋在衣襟上。他本想抱怨两句,抬头见女子正紧紧盯着自己,便只得先抬手拍了拍身上的酒渍,含糊道:“那娘子……姓裴。”
“什么?”
“刷”的一声,凤鸣几人像是被针扎了一般,猛地从凳子上弹了起来。李伍起身太急,连带着身后的凳子都被带得翻倒在地,发出“哐当”一声响。
酒楼里这动静闹得不小,桌边几人都齐刷刷看向凤鸣他们。蓝衫女子瞧着几人这失魂落魄又急不可耐的模样,忙问道:“你们……莫非是那落难娘子的家人?”
几人连连点头,眼里的焦灼几乎要溢出来。
一旁的中年男子这才稍稍缓过神,急声道:“二弟,走,咱们这就去潘家湾!”说罢便要迈步往外冲。
短须男子连忙伸手拦住他:“阿兄,我也急,可你瞧瞧外面,这都午后了,天黑赶路多危险!”
中年男子扭头看向窗外,日头已渐渐西斜,他重重一点头:“那我们先寻家客栈住下,明日天一亮就出发!”
三人正准备离开,李伍连忙上前一步,恳切道:“几位,我们听了这事,那落难娘子很可能是我家娘子。只是我们不认得到潘家湾的路,不知可否带我们一同前去?”
短须男子看他们一脸焦急,不似作伪,便点头应道:“同行倒是可以,只是我们得先去客栈安顿,明日才能启程。”
“自当如此,那便多谢几位,叨扰了!”李伍连忙应下,语气里满是感激。
几人正打算唤店家来结算饭钱,旁边一个端着菜盘的伙计路过,方才他们的谈话断断续续飘进了耳朵里。他脚步一顿,忍不住凑过来插话:“几位客官说的那娘子,我瞅着有点耳熟,前几日好像来过我们酒楼呢。”
这话一出,桌上众人的目光“唰”地全聚到了伙计身上,连呼吸都仿佛顿了半拍。
李伍更是急得往前探了探身,忙问道:“小二哥,你说的是真的?这是何时的事?”
伙计把菜盘往邻桌一放,抬手挠了挠头,一边回忆一边说道:“也就前几日吧。那天镇上的张寡妇带着个锦衣娘子来吃饭,我瞧着那锦衣娘子面生得很,不像咱们镇上的人。两人坐那儿聊了好一阵子,我远远瞅见那锦衣娘子给了张寡妇好些银子,连头上戴的珠花、手上的镯子都摘下来给了她。张寡妇揣了东西,没坐多久就匆匆走了。”
他顿了顿,又道:“后来那锦衣娘子在桌边等了好久,左盼右盼也没见张寡妇回来,脸上急得不行。我瞧着不对劲,就上前多了句嘴,说‘这位娘子,那姓张的寡妇怕是把你骗了,她平日里就爱占些小便宜’。那娘子一听,脸色“唰”地白了,二话不说就急匆匆追了出去。我本想喊住她,可那天店里客人实在多,后厨前厅忙得脚不沾地,实在抽不开身跟出去看看。”
“那你可知张寡妇家住何处?”一旁的香菱连忙追问,眼里闪着一丝希冀。
伙计想也没想便答道:“知道,就住在镇东头那片老槐树下,门口有个破石碾子的就是她家。”
香菱连忙道了谢,几人也不再耽搁,匆匆结了账,先跟着那中年男子一行三人去镇上的客栈落了脚。
将行李和住处都安排妥当后,凤鸣与凤锦对视一眼,便带着香菱和李伍往伙计说的镇东头去了——他们得赶紧找到那张寡妇,说不定能从她嘴里问出更多关于裴娘子的消息。
四人沿着镇街一路打听,终于寻到了镇东头。按照嘱托,他们要找的是门口摆着破石碾子的房屋,可目光扫过,这巷子两侧竟有五六户人家门口都立着类似的石碾子,个个破旧不堪,一时难辨究竟。
“总不能挨家敲开问吧?”凤锦皱着眉道。
李伍环顾四周:“找个本地人问问就清楚了。”
话音刚落,斜对门的院门“吱呀”一声开了。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三十来岁的女子走了出来,她穿一身亮堂的水红衣衫,鬓边斜插着支珠花,虽不算绝色,却打扮得格外艳丽。她手中捏着把团扇,半遮着脸,慢悠悠走到门口,眼神不住朝巷子口张望,像是在等什么人。
“她就是张寡妇。”香菱突然低声道,语气斩钉截铁。
凤锦诧异转头:“你怎么敢肯定?”
香菱朝那女子的头脸、手腕处努了努嘴:“你看她头上那支簪子,还有手腕上的白玉镯——那是我家娘子前些天戴的物件,绝不会错!”
凤鸣和凤锦仔细一瞧,果然,那簪子的水头、玉镯的纹路,都与裴婉君前些时日里佩戴的一模一样,心头顿时一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在这时,巷子口慢悠悠晃过来一个男子。四十来岁模样,满脸络腮胡遮了大半张脸,身上的衣料是极普通的粗布,却浆洗得干干净净,袖口也叠得整整齐齐。
张寡妇瞧见他,原本慢悠悠摇着的团扇忽然加快了频率,扇底露出的嘴角微微扬起。
那男子却没直接上前,反而停下脚步左看右看,见巷子里没旁人,才快步走到张寡妇跟前。
张寡妇嗔怪似的用团扇在他肩头轻轻一拍,随后转身就往院子里走,那男子紧随其后。
墙角的四人看得真切,李伍当机立断,一个箭步冲了上去。此时张寡妇正抬手要关门,冷不防门外传来一股巨力,“砰”的一声,门板被人重重推开,她踉跄着后退半步,惊愕地抬头望去。
那男子被突然闯进来的人影惊得一个激灵,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似的,瞬间撒腿就往屋里钻,连鞋跟蹭到门槛的磕碰声都顾不上。
张寡妇被这阵仗唬得脸色发白,望着堵在门口的李伍,以及他身后跟着的凤鸣几人,声音都打着颤:“你、你、你们是何人?光天化日的,怎敢私闯民宅!”
李伍铁塔似的立在她面前,浓眉一拧,厉声喝道:“张寡妇,前几日你骗来的东西,趁早交出来,省得皮肉受苦!”
张寡妇眼神闪烁,强作镇定地梗着脖子:“骗?我、我骗了什么?你可不要血口喷人,平白污人清白!”
李伍往前逼近一步,脚下的地面似都震了震。张寡妇被吓得连连后退两步。她望着眼前这壮硕汉子怒目圆睁,眼里像要喷出火来,那紧握的拳头青筋暴起,指节泛白,心下越发慌乱,眼珠急得在院里打转,想找方才那男子求助,却早没了他的踪影。
“前几日,你哄骗一位外地来的娘子,卷了她的银钱首饰,还敢抵赖?”李伍的喝声震得窗纸都嗡嗡响。
张寡妇这才猛地想起那档子事,再打量眼前几人,穿着打扮都不像公门中人,心下顿时有了计较——怕是什么人得了风声,想来讹诈钱财。她迅速理了理衣襟,拍了拍袖口的褶皱,方才的惊慌竟褪去大半,下巴微微一扬:“你们到底是哪路货色?空口白牙就想污蔑我?再敢胡言,我这就去县衙告你们敲诈!”
屋里,那男子原是吓得躲在门后屏息听着,见外面没传来熟悉的泼辣嗓音,反倒像是路见不平的架势,顿时来了底气。他“哗啦”一声掀开门帘,探身出来,一脸横肉拧成疙瘩:“怎么回事?什么人敢在这儿撒野闹事?”
李伍霍然转头,虎目扫过去:“你是何人?此事与你何干?”
喜欢天人幽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