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冰毒原材料麻黄素的缺失,当时国家刚好开始对麻黄素进行管控,已经找不到稳定且量大的供应商了。
为了攻克这个难题,刘阿华大手一挥,直接投入了40万元进行实验。
经过不知道多少个日夜的努力后,竟然真的被他找到了能够替代麻黄素的原材料!
要知道,当时正是毒品泛滥的时代,有多少制毒师傅“寒窗苦读、悬梁刺股”,把当时学习的劲头都拿出来了,都未能研究出来。
但偏偏被这个刚接触冰毒没多久的男人给研发出来了!
但这时又一个问题出现了,刘阿华发现自己做出来的只是一堆粉末,无法结晶,制作出来的毒品更像是海洛因(俗称白粉),而不像市面上的冰毒。
这不仅在运输的时候很不方便,而且卖家看到也会觉得货不对板,很难卖得出去。
不甘心的他又跑到陕省省会,山市那里,找到了一位知名大学教授,以制作减肥药为名,骗取了粉末结晶的相关方法。
2005年5月,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后,刘阿华第一次开始了他的大规模生产,而仅仅就这一次,他就生产出了足足30公斤的冰毒!
他把其中一部分交给了陈文英,让他拿去台湾贩卖,因为他深知大陆警方打击毒品的力度非常大,认为去台湾的安全性更高。
可他没想到是,陈文英目光短浅,赚钱心切,直接把一公斤的冰毒卖给了一个闽省长市人。
而这名长市人就是警方初步认识到刘阿华这个大毒枭的关键人物。
这名长市人在偷渡的过程中,被大陆警方捕获,警方为了引出背后的上家,让长市人打电话给陈文英,假装还要再买五公斤的冰毒。
陈文英立即向刘阿华说了这个情况,并询问是否可以卖给他,因为他是大陆人。
但敏锐的刘阿华察觉到了异样,为了稳妥一点,更为了试探出背后是否有警方存在的身影,于是他找来另一个经验老到的毒贩张辉,让他和陈文英一起去交易。
可惜的是,这次交易中,便衣缉毒警将他们二人当场抓获。
刘阿华得知两名最主要的“销售员”落网了,他很是无奈,但也很快整理好情绪。
为了开始他下一步计划,他甚至还敢胆大包天,参加了陈和张两人的法院审理旁听!
起初两人拒不透露刘阿华的存在,但法官宣判他们死刑立即执行的时候,返回看守所后,两人的心理防线瞬间崩溃。
也就是这时,刘阿华决定要立刻外逃,因为他知道,自己和这两个人只有纯粹上的利益关系,为了减刑,他们百分百是会供出自己来的。
而事实也证明了他对人性的揣摩没有错,陈和张两人提出上诉后,立刻就把刘阿华的身份信息和具体位置告诉了警方。
等警方急匆匆赶到他的小别墅时,他早已通过设计好的别墅地道逃之夭夭。
当时警方立即开始全城布控,但很遗憾没有找到他踪迹。
根据后面才收获的线索表明,他当时是逃到了距离福市77公里外的侯县雪峰寺。
在那里,他每天烧香拜佛,思考人生,并暗暗制定下来一个庞大的计划。
刘阿华离开雪峰寺后,来到了粤省揭市普县。
因为这里当时是冰毒的重灾区,但他刚抵达没多久,就发现大街小巷都是警方对于自己的通缉令。
他考虑到普县的生意人中,有很多是来自老家闽省安市,为了避免暴露身份,于是他立即转移到了琼省亚市。
在亚市潜逃躲避了一年之后,感觉风头没有那么紧张,他竟然再次回到了普县寻找合作伙伴!
不得不说,此人真是胆大包天!
不过细细分析之下,他这样做的原因也是有原因的。
那就是他掌握了一手优秀的制毒技术,但因为“刚出道”,生产出来的货物并没有固定的买家,这就意味着没有利润,所以他只能冒这么大的风险。
在普县一些小混混的口中得知,当地最大的毒贩陈炳最近也很是烦恼,因为国家对麻黄素的管控越来越严格,他始终无法找到冰毒的稳定货源。
于是刘阿华找上了他,表明了自己能够绕过麻黄素生产冰毒后,两人一拍即合,立刻达成了合作协议。
于是乎,刘阿华的毒品帝国开始初步建立。
在陈炳的经济支持下,刘阿华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生产出了一吨冰毒!
整整2000斤的冰毒!
然而这还远远不能满足他的胃口,此后几个月里他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又陆续制造出了30多吨冰毒。
就在刘阿华得意洋洋,大肆敛财之际,仓库那边却突然传来了一个坏消息。
原来陈炳为人高调,警方早就盯上了他。
2006年11月4日,陈炳从缅甸搞来了一批100公斤的海洛因,在将这批海洛因运进仓库的时候,早已准备就绪的缉毒警察一拥而上,将毒品和他的手下一举抓获!
而陈炳本人则是火速偷渡到国外,躲避抓捕。
这说来也巧,当时警方盯上的是他手中这批海洛因,并没有想到他手中还有冰毒的事,更没想到他已与刘阿华合作了一段时间。
于是乎,在搜索现场时,警方又在隔壁仓库发现了大量冰毒。
这些冰毒从地板码到天花板,警方调来了一个排的武警,才把它们全部运出,经统计,这些冰毒共计11吨!
足足是当时世界上,所有国家查获冰毒总和的两倍!
而且警方发现,这些冰毒是使用新型合成技术生成的,这与当年刘阿华所使用的是同一种技术。
所以警方马上把刘阿华和这些冰毒联系在一起,在冰毒的托管单上,警方还发现了一个叫刘森的签名,他们推断这正是刘阿华的化名。
另外,在这个名字下面还写有一个地址,为粤省总统大酒店818号,于是警方立即派出便衣前往该酒店进行核查。
与此同时,为了防止刘阿华再次外逃,警方又派出大量武警,对广市各大关口进行筛查。
而谨慎的刘阿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他连酒店里的行李都没要,直接买了一部自行车,
一路慢悠悠地骑小路逃出了城。
根据当时的目击证人回忆,“他脸上根本看不出丝毫紧张的表情,那样子就像是踩着单车出来采风一样。”
(还欠3章,太苦了我,求评分~)
喜欢可恶,这个辅警异常的强
为了攻克这个难题,刘阿华大手一挥,直接投入了40万元进行实验。
经过不知道多少个日夜的努力后,竟然真的被他找到了能够替代麻黄素的原材料!
要知道,当时正是毒品泛滥的时代,有多少制毒师傅“寒窗苦读、悬梁刺股”,把当时学习的劲头都拿出来了,都未能研究出来。
但偏偏被这个刚接触冰毒没多久的男人给研发出来了!
但这时又一个问题出现了,刘阿华发现自己做出来的只是一堆粉末,无法结晶,制作出来的毒品更像是海洛因(俗称白粉),而不像市面上的冰毒。
这不仅在运输的时候很不方便,而且卖家看到也会觉得货不对板,很难卖得出去。
不甘心的他又跑到陕省省会,山市那里,找到了一位知名大学教授,以制作减肥药为名,骗取了粉末结晶的相关方法。
2005年5月,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后,刘阿华第一次开始了他的大规模生产,而仅仅就这一次,他就生产出了足足30公斤的冰毒!
他把其中一部分交给了陈文英,让他拿去台湾贩卖,因为他深知大陆警方打击毒品的力度非常大,认为去台湾的安全性更高。
可他没想到是,陈文英目光短浅,赚钱心切,直接把一公斤的冰毒卖给了一个闽省长市人。
而这名长市人就是警方初步认识到刘阿华这个大毒枭的关键人物。
这名长市人在偷渡的过程中,被大陆警方捕获,警方为了引出背后的上家,让长市人打电话给陈文英,假装还要再买五公斤的冰毒。
陈文英立即向刘阿华说了这个情况,并询问是否可以卖给他,因为他是大陆人。
但敏锐的刘阿华察觉到了异样,为了稳妥一点,更为了试探出背后是否有警方存在的身影,于是他找来另一个经验老到的毒贩张辉,让他和陈文英一起去交易。
可惜的是,这次交易中,便衣缉毒警将他们二人当场抓获。
刘阿华得知两名最主要的“销售员”落网了,他很是无奈,但也很快整理好情绪。
为了开始他下一步计划,他甚至还敢胆大包天,参加了陈和张两人的法院审理旁听!
起初两人拒不透露刘阿华的存在,但法官宣判他们死刑立即执行的时候,返回看守所后,两人的心理防线瞬间崩溃。
也就是这时,刘阿华决定要立刻外逃,因为他知道,自己和这两个人只有纯粹上的利益关系,为了减刑,他们百分百是会供出自己来的。
而事实也证明了他对人性的揣摩没有错,陈和张两人提出上诉后,立刻就把刘阿华的身份信息和具体位置告诉了警方。
等警方急匆匆赶到他的小别墅时,他早已通过设计好的别墅地道逃之夭夭。
当时警方立即开始全城布控,但很遗憾没有找到他踪迹。
根据后面才收获的线索表明,他当时是逃到了距离福市77公里外的侯县雪峰寺。
在那里,他每天烧香拜佛,思考人生,并暗暗制定下来一个庞大的计划。
刘阿华离开雪峰寺后,来到了粤省揭市普县。
因为这里当时是冰毒的重灾区,但他刚抵达没多久,就发现大街小巷都是警方对于自己的通缉令。
他考虑到普县的生意人中,有很多是来自老家闽省安市,为了避免暴露身份,于是他立即转移到了琼省亚市。
在亚市潜逃躲避了一年之后,感觉风头没有那么紧张,他竟然再次回到了普县寻找合作伙伴!
不得不说,此人真是胆大包天!
不过细细分析之下,他这样做的原因也是有原因的。
那就是他掌握了一手优秀的制毒技术,但因为“刚出道”,生产出来的货物并没有固定的买家,这就意味着没有利润,所以他只能冒这么大的风险。
在普县一些小混混的口中得知,当地最大的毒贩陈炳最近也很是烦恼,因为国家对麻黄素的管控越来越严格,他始终无法找到冰毒的稳定货源。
于是刘阿华找上了他,表明了自己能够绕过麻黄素生产冰毒后,两人一拍即合,立刻达成了合作协议。
于是乎,刘阿华的毒品帝国开始初步建立。
在陈炳的经济支持下,刘阿华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生产出了一吨冰毒!
整整2000斤的冰毒!
然而这还远远不能满足他的胃口,此后几个月里他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又陆续制造出了30多吨冰毒。
就在刘阿华得意洋洋,大肆敛财之际,仓库那边却突然传来了一个坏消息。
原来陈炳为人高调,警方早就盯上了他。
2006年11月4日,陈炳从缅甸搞来了一批100公斤的海洛因,在将这批海洛因运进仓库的时候,早已准备就绪的缉毒警察一拥而上,将毒品和他的手下一举抓获!
而陈炳本人则是火速偷渡到国外,躲避抓捕。
这说来也巧,当时警方盯上的是他手中这批海洛因,并没有想到他手中还有冰毒的事,更没想到他已与刘阿华合作了一段时间。
于是乎,在搜索现场时,警方又在隔壁仓库发现了大量冰毒。
这些冰毒从地板码到天花板,警方调来了一个排的武警,才把它们全部运出,经统计,这些冰毒共计11吨!
足足是当时世界上,所有国家查获冰毒总和的两倍!
而且警方发现,这些冰毒是使用新型合成技术生成的,这与当年刘阿华所使用的是同一种技术。
所以警方马上把刘阿华和这些冰毒联系在一起,在冰毒的托管单上,警方还发现了一个叫刘森的签名,他们推断这正是刘阿华的化名。
另外,在这个名字下面还写有一个地址,为粤省总统大酒店818号,于是警方立即派出便衣前往该酒店进行核查。
与此同时,为了防止刘阿华再次外逃,警方又派出大量武警,对广市各大关口进行筛查。
而谨慎的刘阿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他连酒店里的行李都没要,直接买了一部自行车,
一路慢悠悠地骑小路逃出了城。
根据当时的目击证人回忆,“他脸上根本看不出丝毫紧张的表情,那样子就像是踩着单车出来采风一样。”
(还欠3章,太苦了我,求评分~)
喜欢可恶,这个辅警异常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