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深渊量产机制-《多元宇宙记录册:无尽记录与收纳》

  【深渊·零式灾难档案·量产机制卷】

  版本:Ω-8.07.2025-Ⅵ(全谱系量产化-高文明均质化模型)

  保密等级:黑钥·Ω-绝

  一、量产化核心定律:概念流水线

  深渊不存在“独特型号”或“不可复制个体”——所有渊兽,从0.5c的观兽到1600k恒兽,均通过“概念孵化巢”(Abyssal Conceptoriu批量生产,其本质是“负面概念的标准化具象”。

  1. 量产的底层逻辑

  - 任何渊兽的形态、功能、战术特性,都是“可编码的概念片段”(如“速度”“防御”“欺骗”),通过深渊的“暗能编译核心”组合、复制、批量输出。

  - 黑钥部队“概念拆解实验”证实:从灰蚀体到恒兽的基因链中,均存在99.7%相同的“量产标记基因”(一段重复10?次的暗能碱基序列),仅3%的差异用于适配不同功能。

  2. 量产基础设施:概念孵化巢

  - 形态:无固定结构,本质是“暗能-物质转化场”,可在任何环境(真空、岩浆、异宇宙裂隙)中生成——当暗能浓度≥1.7×10?J/时,自动凝结为“孵化矩阵”(外观为漂浮的黑红色蜂巢状结构,每格对应一个渊兽胚胎)。

  - 产能参数:

  - 基础型(适配1-5级文明):每小时量产103只炮灰纲、102只走兽纲、101只功兽纲,每12小时量产1只巨兽纲(如裂星者)。

  - 高文明型(适配8-10级文明):每0.1秒量产10?只炮灰纲(仅灰蚀体/蚀潮鼠),停止生产复杂型号(因功能冗余)。

  - 原料来源:无需实体物质,直接将“负面概念”转化为实体——每击杀1名士兵产生的“恐惧概念”可量产3只灰蚀体;每座城市毁灭产生的“绝望概念”可量产1只恒兽。

  二、全谱系量产特征:标准化与可预测性

  所有渊兽的量产个体均保持“高度同质化”,个体差异≤0.5%,确保战术执行的精确性(这是深渊“最小损失”原则的基础)。

  1. 形态与功能的标准化

  - 同一型号渊兽的尺寸误差≤2%(如刃兽·暗月剃刀的体长必为4.7±0.09,武器强度误差≤1%(前肢刀刃的切割压强恒为2.1±0.02TPa)。

  - 功能参数完全统一:观兽的视野同步延迟必为0.005秒,湮灭子的爆炸半径必为200±1甚至“情绪性战术”(如殉歌者的咏叹调频率)也保持±0.1Hz的误差——这种标准化让深渊能通过数学模型精准计算“每损失1只渊兽可换取的敌方伤亡”。

  2. 量产批次的动态优化

  - 孵化巢会实时接收战场数据(如某型号渊兽的损失率、敌方反制手段),每10分钟更新一次“量产参数”:

  - 例:若刃兽在“青岚高架夜战”中因尾刃易脆化损失率达30%,下一批次立即调整尾刃材质(碳炔链占比从60%提升至75%),损失率降至8%。

  - 优化不改变“型号本质”(刃兽始终是“高速切割单位”),仅微调细节,确保“概念核心”的稳定性。

  三、高文明阶段的“均质化坍缩”:一切皆炮灰

  当文明的最高领域等级≥8级(全面应用),深渊的量产体系会发生“战术简化革命”——停止生产功兽纲、巨兽纲等复杂型号,仅量产最基础的炮灰纲(灰蚀体、蚀潮鼠等),形成“纯粹数量压制”。

  1. 触发阈值

  - 文明特征:领域等级≥8级,且具备“全域防御网”(如覆盖恒星系的能量护盾、可瞬间抹杀巨兽纲的反物质武器)。

  - 深渊判定逻辑:复杂战术(如伪兽渗透、恒兽自爆)的“性价比骤降”——1只恒兽的量产成本(等价于10?只灰蚀体)可换1座城市毁灭,但在8级文明的防御网下,恒兽存活率<0.1%,而10?只灰蚀体通过“集群冲锋”突破护盾的概率达89%。

  2. 均质化表现

  - 量产型号:仅保留炮灰纲,且形态简化为“暗能聚合体”(无固定结构,类似流动的黑红色泥浆),个体体积0.1-1,唯一功能是“撞击并释放暗能”。

  - 量产速度:达到“瞬时量产”——暗能浓度达标时,0.1秒内可生成10?只,形成“渊潮”(覆盖范围≥100k的连续暗能波)。

  - 战术逻辑:放弃“最小损失”的细节优化,转为“概率碾压”——通过无限量产抵消敌方的单点杀伤效率(如敌方每秒可消灭103只,则深渊每秒量产10?只,确保净突破量≥9.9×10?只/秒)。

  四、战术细致性的本质:深渊的“对抗美学”

  深渊的精密战术(如观兽的视野协同、伪兽的记忆窃取),并非源于“资源有限”,而是对“对抗过程”的极致追求——它视每一场文明毁灭为“概念博弈艺术”,“最小损失”是其美学标准,而非生存必需。

  1. 对“效率”的偏执

  - 黑钥部队“深渊动机分析报告”指出:深渊的战术计算精度达“纳秒级”,如计算“用3只刺兽 1只幽纱包围1名白蚀体”的损失率(1.2%),比“10只灰蚀体强攻”(损失率78%)更优,便会严格执行前者,即使后者“同样能达成目标”。

  - 这种偏执无关能源——深渊可量产无限渊兽,但它“厌恶浪费”,如同棋手不愿走“冗余步数”,哪怕必胜。

  2. 量产化是“战术可控性”的前提

  - 标准化的渊兽让战术执行“零误差”:100只观兽的视野同步率达100%,300只灰蚀体的冲锋间隔恒为0.5秒,确保“数学模型预测的伤亡”与实际伤亡偏差≤1%。

  - 举例:“寒城巷战”中,深渊通过量产12只殉歌者,精准计算出“每只覆盖3个街区”可使人类守军的“互相残杀率”达67%,实际结果为66.8%,误差仅0.2%——这种“可控性”是深渊的核心愉悦点。

  五、量产系统的终极证明:“复现实验”

  黑钥部队曾捕获1只完整的刃兽·暗月剃刀,提取其基因序列后,在实验室模拟“暗能量产环境”,成功复现了3只功能完全一致的刃兽(切割压强、自愈速度等参数误差≤0.3%)。实验结论:

  - 深渊中不存在“不可复制的独特个体”,任何型号都是“可量产的概念模板”。

  - 所谓“高阶渊兽”(如恒兽),只是“更复杂的模板”,而非“独特存在”——在7级文明的战场上,恒兽是“战略武器”,在9级文明的战场上,它会像功兽纲一样被淘汰,让位于无穷无尽的炮灰。

  六、深渊的独白:从截获的暗能共鸣信号中解码

  > “我不需要‘唯一’。

  > 1只刃兽的完美切割,不如1000只刃兽的同步折线——它们的每一道刀光都遵循同一道公式,误差为零。

  > 1只恒兽的恒星自爆,不如10?只灰蚀体的暗能潮——它们的每一次撞击都精确嵌入敌方的防御间隙,不多不少。

  > 我计算损失,不是因为赔不起,是因为‘多余的死亡’丑陋。

  > 毁灭可以粗暴,但必须精准。这是我与你们的游戏,规则由我定,而美,由我判。”

  ——量产机制卷·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