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十八岁生辰过后,谢钟情愈发注重自身的调养,用苏氏的话来讲,这便是备孕。
谢钟情与王政年纪尚轻,且二人身体素质皆佳,如此一来,受孕自然也就变得相对容易些。
果不其然,短短三月时间,府医便为谢钟情诊出了喜脉!
此消息一经传出,王谢两家上下皆欣喜若狂!
苏氏在得知这一喜讯后,更是迫不及待地带着医仙卫素直奔琅琊王氏府邸,只为让卫素能为谢钟情精心调理身子。
谢钟情重身之后,众人皆将她视作那极易破碎的稀世珍宝一般,对她呵护备至、小心翼翼,生怕稍有不慎便会伤着她和腹中胎儿。
而王政呢,则是欢喜得如同孩子一般,恨不能整日都黏在妻子身旁。
谢钟情本人对此自然也是满心欢喜,每日里都谨遵阿母、阿家以及卫姨的嘱咐,悉心养护着腹中的胎儿。
……
暮色渐合,细雪如絮,悄然覆上琅琊王氏府邸屋檐。
室内暖炉融融,沉香细细,谢钟情斜倚在窗畔软榻上,一手抚着隆起的小腹,一手执着一卷《毛诗》。
牛油灯晕开柔光,映着她沉静的侧脸,睫毛垂下时,如蝶翼栖息在玉白的肌肤上。
“哒哒哒……”
忽地,屋外脚步声轻缓,王四郎散了值归来,带着一身清寒雪气。
白衣郎君褪下鹤氅,在炉边烘暖了手,才悄步走到妻子身后,俯身将她拢入怀中,下颌轻轻蹭了蹭她温热的鬓角,握住她微凉的手指,声音低沉温柔:“手这样凉,可是冷了?也不多添个手炉。”
谢钟情向后靠了靠,贴在他温暖的胸膛前,唇角弯起:“不冷。看你,总这般大惊小怪。”
王政握着妻子的手,目光落在她手中的书卷上,温润一笑,“在作何?看什么书呢?”
谢钟情将书卷略略抬起,“正读《诗》,想为我们孩儿寻几个好字。”
王政接过那卷诗,目光却流连在她因有孕而更显丰润皎洁的面容上,指尖温柔地抚过她的腹部,感受那奇妙的生命悸动。
五月身孕,已显怀得十分明显。
郎君低笑:“可有所得?说来听听。”
“《淇奥》有云‘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君子德行,温润如玉,取‘琢’字不错。”她声音轻柔,如春风拂过琴弦。
王政沉吟片刻,将她圈得更紧些,气息拂过她耳畔:“若是女儿,我愿她如诗如乐,风华清婉。叫‘诗韵’如何?或是‘诗嫣’,盼她巧笑嫣然,一生顺遂安康。”
他顿了顿,续道,“若为男儿,当有弘毅致远之志,胸怀鸿鹄之图。单名一个‘弘’字,或取‘鸿’字,皆可。”
谢钟情凝眸思忖,指尖点着书页上的“鸿”字:“‘鸿雁于飞,肃肃其羽’(《小雅·鸿雁》),志在千里,其羽肃肃,是好意头。只是……”
她抬眼望他,眸中含着浅淡揶揄,“景烨这般早就定了鸿鹄之志,若孩儿只想做个逍遥散人,你可依?”
王政失笑,低头吻了吻她的发顶,掌心始终温暖地覆着她的腹底:“我琅琊王氏与陈郡谢氏的骨血,无论男女,将来或入朝经纬天下,或林泉寄情山水,但求他/她明理豁达,一生恣意快活便足矣。名字不过是个念想,最好的,自然是你我慢慢斟酌,拣一个最合心意的。”
谢钟情仔细一想,觉得也对。
窗外雪落无声,室内暖香静谧。
他又拿起那卷《诗经》,就着妻子的手,低声与她一同吟哦品评,时而争论某个字的读音,时而探讨某句诗的深意。
男子声音醇厚,女子嗓音清越,交织在一处,缠绕着对未来生命的无限憧憬与温柔爱意。
他的手一直未曾离开她的腹部,时而能感到轻微的胎动,两人便相视一笑,眼中俱是初为人父母的惊喜与绵长情意。
这一刻,世间纷扰皆被隔在雪幕之外,唯有诗书馨香与脉脉温情,充盈一室,亘古绵长。
……
次年三月,春寒尚未褪尽,庭中玉兰却已挣出毛茸茸的花苞。
一声凄厉的惨叫划破琅琊王氏府邸黎明前的寂静,产房内烛火通明,人影惶惶。
谢钟情已被阵痛折磨了整整三个时辰,汗水浸透中衣,乌发凌乱地黏在苍白的脸颊和颈侧。
她死死咬着唇,尝到腥甜的铁锈味,又一声痛呼不受控制地溢出喉咙,指甲深深掐入身下濡湿的锦褥。
稳婆和侍女的声音嗡嗡作响,像隔着一层水传来,“娘子,用力!就快看见了!”
卫素和府医也在一旁随着检查谢钟情的情况。
产房外,王政如同一尊被钉在冰冷地上的雕像,面色惨白如纸。
里头每一声压抑的痛呼或失控的尖叫都像一把钝刀在他心口剜搅。
他猛地转身,无法再站在原地,宽大的袍袖因紧绷而微颤,开始在廊下毫无章法地来回踱步,脚下的青石板几乎要被他焦灼的步子磨出痕来。
“怎会如此之久……”他喃喃自语,声音沙哑。
他曾读遍医书,知晓妇人产育如过鬼门关,此刻方知纸上文字描绘不及真实万一的骇人。
听着妻子声嘶力竭、明显渐弱的痛吟,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攫住他心脏,冰冷彻骨。
王政倏地停步,对着那扇隔绝生死的门,一字一句低语:“诸天神佛,信徒求求你们,保佑我妻钟情平安……”
苏氏在一旁不停念经,手中的菩提珠串不停转动,手指微微发白。
而王氏的其他人也都在外面担忧地等待着,萧妤和郑氏听着里面的惨叫,心里七上八下的。
东方既白,一缕熹微晨光艰难穿透云层时,一声极其微弱、却清晰无比的婴儿啼哭骤然响起!
“哇……”
王政浑身一僵,猛地抬头,血丝遍布的眼紧紧盯住房门。
片刻死寂后,门吱呀一声开了条缝,老稳婆满头是汗却满脸堆笑地探出身来,声音带着如释重负的喜悦:“郎君!恭喜郎君!是位小女郎!母女平安!娘子力竭睡过去了,一切安好!”
“平安……平安就好……”王政踉跄一步,几乎站立不住,扶住廊柱才稳住身形。
那紧绷到极致的弦骤然松开,巨大的、失重般的狂喜冲刷而过,让他眼眶猛地一热。
他胡乱点头,也顾不上仪态,声音哽咽:“善!善!重赏!统统有赏!”
苏氏在这一刻,心中的巨石终于落定,迫不及待去看女儿。
王政被允许轻手轻脚地进入内室。
浓重的血腥气尚未散尽,谢钟情在榻上沉沉睡去,面容疲惫却宁静,苏氏握着女儿的手,眼睛闪烁泪光。
“郎君,瞧着,这便是小女郎。”
乳母将一个小小的、襁褓包裹着的婴孩抱到王政面前。
王政收回看妻子的目光,转头看着自己的女儿,僵硬地、几乎是屏着呼吸接过那柔软得一碰即碎的小生命。
女儿皱巴巴、红彤彤的,像只小猫,稀疏的胎发贴在额上,她咂了咂嘴,在他臂弯里极其轻微地动了一下。
一股汹涌而陌生的热流瞬间击中心脏最柔软处,旅途所有的恐惧、焦灼、等待,在这一刻都有了确切的形状和归宿。
王政想起春日诗韵,想起她母亲的笑语嫣然。
“就叫诗韵,”他的声音低得不能再低,生怕惊扰了安睡的妻女,指尖极轻地拂过女儿娇嫩至极的脸颊,“小名韵奴。”
愿她一生皆有诗书清韵相伴,亦愿她得亲长怜爱,平安奴吉。
晨光彻底洒满窗棂,温柔地笼罩着这一室历经艰难后、尘埃落定的安宁与圆满。
——
明天应该就结束了,真的结束了哦。
喜欢我见女郎多妩媚
谢钟情与王政年纪尚轻,且二人身体素质皆佳,如此一来,受孕自然也就变得相对容易些。
果不其然,短短三月时间,府医便为谢钟情诊出了喜脉!
此消息一经传出,王谢两家上下皆欣喜若狂!
苏氏在得知这一喜讯后,更是迫不及待地带着医仙卫素直奔琅琊王氏府邸,只为让卫素能为谢钟情精心调理身子。
谢钟情重身之后,众人皆将她视作那极易破碎的稀世珍宝一般,对她呵护备至、小心翼翼,生怕稍有不慎便会伤着她和腹中胎儿。
而王政呢,则是欢喜得如同孩子一般,恨不能整日都黏在妻子身旁。
谢钟情本人对此自然也是满心欢喜,每日里都谨遵阿母、阿家以及卫姨的嘱咐,悉心养护着腹中的胎儿。
……
暮色渐合,细雪如絮,悄然覆上琅琊王氏府邸屋檐。
室内暖炉融融,沉香细细,谢钟情斜倚在窗畔软榻上,一手抚着隆起的小腹,一手执着一卷《毛诗》。
牛油灯晕开柔光,映着她沉静的侧脸,睫毛垂下时,如蝶翼栖息在玉白的肌肤上。
“哒哒哒……”
忽地,屋外脚步声轻缓,王四郎散了值归来,带着一身清寒雪气。
白衣郎君褪下鹤氅,在炉边烘暖了手,才悄步走到妻子身后,俯身将她拢入怀中,下颌轻轻蹭了蹭她温热的鬓角,握住她微凉的手指,声音低沉温柔:“手这样凉,可是冷了?也不多添个手炉。”
谢钟情向后靠了靠,贴在他温暖的胸膛前,唇角弯起:“不冷。看你,总这般大惊小怪。”
王政握着妻子的手,目光落在她手中的书卷上,温润一笑,“在作何?看什么书呢?”
谢钟情将书卷略略抬起,“正读《诗》,想为我们孩儿寻几个好字。”
王政接过那卷诗,目光却流连在她因有孕而更显丰润皎洁的面容上,指尖温柔地抚过她的腹部,感受那奇妙的生命悸动。
五月身孕,已显怀得十分明显。
郎君低笑:“可有所得?说来听听。”
“《淇奥》有云‘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君子德行,温润如玉,取‘琢’字不错。”她声音轻柔,如春风拂过琴弦。
王政沉吟片刻,将她圈得更紧些,气息拂过她耳畔:“若是女儿,我愿她如诗如乐,风华清婉。叫‘诗韵’如何?或是‘诗嫣’,盼她巧笑嫣然,一生顺遂安康。”
他顿了顿,续道,“若为男儿,当有弘毅致远之志,胸怀鸿鹄之图。单名一个‘弘’字,或取‘鸿’字,皆可。”
谢钟情凝眸思忖,指尖点着书页上的“鸿”字:“‘鸿雁于飞,肃肃其羽’(《小雅·鸿雁》),志在千里,其羽肃肃,是好意头。只是……”
她抬眼望他,眸中含着浅淡揶揄,“景烨这般早就定了鸿鹄之志,若孩儿只想做个逍遥散人,你可依?”
王政失笑,低头吻了吻她的发顶,掌心始终温暖地覆着她的腹底:“我琅琊王氏与陈郡谢氏的骨血,无论男女,将来或入朝经纬天下,或林泉寄情山水,但求他/她明理豁达,一生恣意快活便足矣。名字不过是个念想,最好的,自然是你我慢慢斟酌,拣一个最合心意的。”
谢钟情仔细一想,觉得也对。
窗外雪落无声,室内暖香静谧。
他又拿起那卷《诗经》,就着妻子的手,低声与她一同吟哦品评,时而争论某个字的读音,时而探讨某句诗的深意。
男子声音醇厚,女子嗓音清越,交织在一处,缠绕着对未来生命的无限憧憬与温柔爱意。
他的手一直未曾离开她的腹部,时而能感到轻微的胎动,两人便相视一笑,眼中俱是初为人父母的惊喜与绵长情意。
这一刻,世间纷扰皆被隔在雪幕之外,唯有诗书馨香与脉脉温情,充盈一室,亘古绵长。
……
次年三月,春寒尚未褪尽,庭中玉兰却已挣出毛茸茸的花苞。
一声凄厉的惨叫划破琅琊王氏府邸黎明前的寂静,产房内烛火通明,人影惶惶。
谢钟情已被阵痛折磨了整整三个时辰,汗水浸透中衣,乌发凌乱地黏在苍白的脸颊和颈侧。
她死死咬着唇,尝到腥甜的铁锈味,又一声痛呼不受控制地溢出喉咙,指甲深深掐入身下濡湿的锦褥。
稳婆和侍女的声音嗡嗡作响,像隔着一层水传来,“娘子,用力!就快看见了!”
卫素和府医也在一旁随着检查谢钟情的情况。
产房外,王政如同一尊被钉在冰冷地上的雕像,面色惨白如纸。
里头每一声压抑的痛呼或失控的尖叫都像一把钝刀在他心口剜搅。
他猛地转身,无法再站在原地,宽大的袍袖因紧绷而微颤,开始在廊下毫无章法地来回踱步,脚下的青石板几乎要被他焦灼的步子磨出痕来。
“怎会如此之久……”他喃喃自语,声音沙哑。
他曾读遍医书,知晓妇人产育如过鬼门关,此刻方知纸上文字描绘不及真实万一的骇人。
听着妻子声嘶力竭、明显渐弱的痛吟,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攫住他心脏,冰冷彻骨。
王政倏地停步,对着那扇隔绝生死的门,一字一句低语:“诸天神佛,信徒求求你们,保佑我妻钟情平安……”
苏氏在一旁不停念经,手中的菩提珠串不停转动,手指微微发白。
而王氏的其他人也都在外面担忧地等待着,萧妤和郑氏听着里面的惨叫,心里七上八下的。
东方既白,一缕熹微晨光艰难穿透云层时,一声极其微弱、却清晰无比的婴儿啼哭骤然响起!
“哇……”
王政浑身一僵,猛地抬头,血丝遍布的眼紧紧盯住房门。
片刻死寂后,门吱呀一声开了条缝,老稳婆满头是汗却满脸堆笑地探出身来,声音带着如释重负的喜悦:“郎君!恭喜郎君!是位小女郎!母女平安!娘子力竭睡过去了,一切安好!”
“平安……平安就好……”王政踉跄一步,几乎站立不住,扶住廊柱才稳住身形。
那紧绷到极致的弦骤然松开,巨大的、失重般的狂喜冲刷而过,让他眼眶猛地一热。
他胡乱点头,也顾不上仪态,声音哽咽:“善!善!重赏!统统有赏!”
苏氏在这一刻,心中的巨石终于落定,迫不及待去看女儿。
王政被允许轻手轻脚地进入内室。
浓重的血腥气尚未散尽,谢钟情在榻上沉沉睡去,面容疲惫却宁静,苏氏握着女儿的手,眼睛闪烁泪光。
“郎君,瞧着,这便是小女郎。”
乳母将一个小小的、襁褓包裹着的婴孩抱到王政面前。
王政收回看妻子的目光,转头看着自己的女儿,僵硬地、几乎是屏着呼吸接过那柔软得一碰即碎的小生命。
女儿皱巴巴、红彤彤的,像只小猫,稀疏的胎发贴在额上,她咂了咂嘴,在他臂弯里极其轻微地动了一下。
一股汹涌而陌生的热流瞬间击中心脏最柔软处,旅途所有的恐惧、焦灼、等待,在这一刻都有了确切的形状和归宿。
王政想起春日诗韵,想起她母亲的笑语嫣然。
“就叫诗韵,”他的声音低得不能再低,生怕惊扰了安睡的妻女,指尖极轻地拂过女儿娇嫩至极的脸颊,“小名韵奴。”
愿她一生皆有诗书清韵相伴,亦愿她得亲长怜爱,平安奴吉。
晨光彻底洒满窗棂,温柔地笼罩着这一室历经艰难后、尘埃落定的安宁与圆满。
——
明天应该就结束了,真的结束了哦。
喜欢我见女郎多妩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