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会上,丝竹之声不绝,舞姬载歌载舞,宾客觥筹交错。
待大家伙吃的差不多了,苏氏亲手制作的蛋糕登场。
这个在当世堪称奇观的甜点被放在银制托盘上,由四名侍女小心翼翼抬出,放到一张几上。
这糕点有半人高,上几个大而厚的圆饼堆砌,上面每一层都有许多漂亮的花朵。
虽形状不如现代蛋糕那般规整,但表面涂抹的奶油和点缀的鲜果已经让在场宾客惊叹不已。
"这是……何物?"李韵颜好奇问道。
苏氏起身,走到那个巨大蛋糕前,"回太子妃,这叫'生辰糕',在臣妇家乡,过生辰都要吃这个。"
她看了女儿一眼,眼中满是慈爱,"这也是臣妇第一次尝试做,特意为阿鸾的十八岁生辰准备。"
李韵颜闻此了然。
十八岁生辰准备?
之前没有,只是不会吗?还是这个十八岁在苏氏的家乡有特殊意义呢?
谢钟情眼中闪着泪光:"阿母……"
她知道母亲一定试验了无数次,才有了现在所看到的成果。
见女儿满眼感动看着自己,苏氏只是浅笑,淡雅清绝。
谢钟情是很想独享阿母亲手为自己做的糕点,可大家伙都在呢,尤其是众人一副好奇又期盼的模样,她真不好意思吃独食。
苏氏的手艺是建康公认的第一了得,她琢磨的生辰糕,怎可能差?
谢司徒更是眼巴巴看着爱妻,心想着,若是阿允也能在他的生辰这么上心就好了。
而其他人则是想着,今日有幸能品尝美味了。
随后,苏允面语气轻柔,继续道:“我家乡有个特别的传统,在吃生辰糕之前,寿星要先许愿。”
太子听到这里,眼睛一亮,露出好奇的神情,追问道:“许愿?这是怎么个许愿法呢?”
苏氏解释道:“简单,寿星几岁,就点上几支蜡烛,寿星对着糕点蜡烛默默许下心愿,许完愿后再把蜡烛吹灭。”
一旁的萧妤也被这个有趣的习俗吸引住了,插嘴问道:“真的能实现吗?”
苏氏闻言慈和笑了笑,只道一句:“事在人为。”
意思很明确,许愿只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期盼,并不是说许了愿就一定能成真。
苏允见大家都对这个习俗很感兴趣,便吩咐仆人将十八根蜡烛整齐插在生辰糕上,点燃。
一切准备就绪后,苏允温柔地向女儿招手,“阿鸾,来,寿星许愿。”
谢钟情是第一次做这事,新奇又期待,她乖乖按照母亲的指示,走到生辰糕,双手合十,闭上眼睛,开始默默许愿。
愿亲人安康,愿阿母如愿,最后愿自己与景烨恩爱白首……
许完愿后,谢钟情轻轻吹灭了蜡烛,现场里顿时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有太子在现场,谢钟情即便是寿星也不好第一个享用,自然是先分给太子与太子妃,而后是楚王,再是几个长辈,最后是朋友们,剩下的才是自己的。
王政体贴地为妻子切下一块蛋糕,亲手喂到她嘴边:"卿卿,来。"
谢钟情轻轻咬了一口,奶油在口中化开,甜而不腻,“美味!景烨你也尝尝!”
王政含笑,自己也尝了一口,顿时赞不绝口。
宾客们分食蛋糕后,纷纷赞叹不已。
太子甚至提议:"谢夫人,不如在城中开一家铺子?这'生辰糕'定能风靡建康。"
苏氏摇头:"这只是家中小小的乐趣,不足为外人道也。"
她看向女儿子婿,意有所指,"有些东西,珍贵就在于它的独一无二。"
做蛋糕很费时间,有许多东西这时代没有,她琢磨了许久,用别的东西代替。
若真开铺子贩卖,得多麻烦,且她现在也不差这样的店铺赚钱。
太子见苏允无意,也只好作罢,心里微微失望。
他还想着今后再能尝尝呢,看来没机会了。
其他人也同样遗憾不已。
宴会接近尾声,谢司徒携夫人将女儿叫到内室。
王政识趣地留在外间,给这一家三口独处的空间。
内室里,谢司徒看着出落得亭亭玉立的女儿,不禁感慨:"当年那个在我膝头撒娇的小姑子,如今已为人妇了。"
苏氏为女儿整理了一下鬓发:"阿鸾,过了今日,你就是真正的大人了,嫁入王家这些时日,四郎待你如何,阿母都看在眼里。"
谢钟情眼中含泪:"阿耶阿母放心,景烨待女儿极好,从未让我受半点委屈。"
王政真的若当初的承诺,做到了事事将谢钟情放在心上。
谢司徒点点头:"琅琊王氏家风严谨,你能得舅姑疼爱,夫婿珍重,是为父最大的欣慰。"
他顿了顿,语重心长道,"只是记住,无论何时,谢家永远是你的后盾。"
“阿母亦是,”苏氏满目慈爱,“阿鸾,你永远是阿母的珍宝。”
在苏允眼里才没有什么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谢钟情永远是她独一无二的至宝!
谢钟情感动地紧紧抱住母亲:"谢谢阿母。"
她自然没有,阿母族人不在,她是阿母唯一的血亲,世界上最亲近的人。
另一边,王政正在庭院中接受父母的叮嘱。
王司空捋着胡须,满意地看着儿子:"四郎,谢氏女贤良淑德,你要好好待她。"
郑氏补充道:"钟情年纪尚小,你作为丈夫,既要疼爱,也要引导。夫妻之道,贵在相互扶持。"
王政恭敬行礼:"儿子谨记父母教诲。"
当谢钟情和王政再次携手出现在众人面前时,夕阳正好洒在两人身上,二人月白的衣袍交相辉映,宛如一幅绝美的画卷。
王政在众目睽睽之下,轻轻吻了妻子的额头:"卿卿,愿你我白头偕老,岁岁如今朝。"
谢钟情仰头看着丈夫,眼中满是幸福:"有夫主在,日日都是好日。"
宾客中,晋离亥默默转身离去;萧戟握紧了手中的酒樽;崔氏兄弟相视一笑,举杯共饮;而太子夫妇则相视一笑,眼中满是祝福。
苏氏看着女儿幸福的模样,悄悄抹去眼角的泪水。
她这一生就这样将就了,如今见女儿幸福,她便知足了。
喜欢我见女郎多妩媚
待大家伙吃的差不多了,苏氏亲手制作的蛋糕登场。
这个在当世堪称奇观的甜点被放在银制托盘上,由四名侍女小心翼翼抬出,放到一张几上。
这糕点有半人高,上几个大而厚的圆饼堆砌,上面每一层都有许多漂亮的花朵。
虽形状不如现代蛋糕那般规整,但表面涂抹的奶油和点缀的鲜果已经让在场宾客惊叹不已。
"这是……何物?"李韵颜好奇问道。
苏氏起身,走到那个巨大蛋糕前,"回太子妃,这叫'生辰糕',在臣妇家乡,过生辰都要吃这个。"
她看了女儿一眼,眼中满是慈爱,"这也是臣妇第一次尝试做,特意为阿鸾的十八岁生辰准备。"
李韵颜闻此了然。
十八岁生辰准备?
之前没有,只是不会吗?还是这个十八岁在苏氏的家乡有特殊意义呢?
谢钟情眼中闪着泪光:"阿母……"
她知道母亲一定试验了无数次,才有了现在所看到的成果。
见女儿满眼感动看着自己,苏氏只是浅笑,淡雅清绝。
谢钟情是很想独享阿母亲手为自己做的糕点,可大家伙都在呢,尤其是众人一副好奇又期盼的模样,她真不好意思吃独食。
苏氏的手艺是建康公认的第一了得,她琢磨的生辰糕,怎可能差?
谢司徒更是眼巴巴看着爱妻,心想着,若是阿允也能在他的生辰这么上心就好了。
而其他人则是想着,今日有幸能品尝美味了。
随后,苏允面语气轻柔,继续道:“我家乡有个特别的传统,在吃生辰糕之前,寿星要先许愿。”
太子听到这里,眼睛一亮,露出好奇的神情,追问道:“许愿?这是怎么个许愿法呢?”
苏氏解释道:“简单,寿星几岁,就点上几支蜡烛,寿星对着糕点蜡烛默默许下心愿,许完愿后再把蜡烛吹灭。”
一旁的萧妤也被这个有趣的习俗吸引住了,插嘴问道:“真的能实现吗?”
苏氏闻言慈和笑了笑,只道一句:“事在人为。”
意思很明确,许愿只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期盼,并不是说许了愿就一定能成真。
苏允见大家都对这个习俗很感兴趣,便吩咐仆人将十八根蜡烛整齐插在生辰糕上,点燃。
一切准备就绪后,苏允温柔地向女儿招手,“阿鸾,来,寿星许愿。”
谢钟情是第一次做这事,新奇又期待,她乖乖按照母亲的指示,走到生辰糕,双手合十,闭上眼睛,开始默默许愿。
愿亲人安康,愿阿母如愿,最后愿自己与景烨恩爱白首……
许完愿后,谢钟情轻轻吹灭了蜡烛,现场里顿时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有太子在现场,谢钟情即便是寿星也不好第一个享用,自然是先分给太子与太子妃,而后是楚王,再是几个长辈,最后是朋友们,剩下的才是自己的。
王政体贴地为妻子切下一块蛋糕,亲手喂到她嘴边:"卿卿,来。"
谢钟情轻轻咬了一口,奶油在口中化开,甜而不腻,“美味!景烨你也尝尝!”
王政含笑,自己也尝了一口,顿时赞不绝口。
宾客们分食蛋糕后,纷纷赞叹不已。
太子甚至提议:"谢夫人,不如在城中开一家铺子?这'生辰糕'定能风靡建康。"
苏氏摇头:"这只是家中小小的乐趣,不足为外人道也。"
她看向女儿子婿,意有所指,"有些东西,珍贵就在于它的独一无二。"
做蛋糕很费时间,有许多东西这时代没有,她琢磨了许久,用别的东西代替。
若真开铺子贩卖,得多麻烦,且她现在也不差这样的店铺赚钱。
太子见苏允无意,也只好作罢,心里微微失望。
他还想着今后再能尝尝呢,看来没机会了。
其他人也同样遗憾不已。
宴会接近尾声,谢司徒携夫人将女儿叫到内室。
王政识趣地留在外间,给这一家三口独处的空间。
内室里,谢司徒看着出落得亭亭玉立的女儿,不禁感慨:"当年那个在我膝头撒娇的小姑子,如今已为人妇了。"
苏氏为女儿整理了一下鬓发:"阿鸾,过了今日,你就是真正的大人了,嫁入王家这些时日,四郎待你如何,阿母都看在眼里。"
谢钟情眼中含泪:"阿耶阿母放心,景烨待女儿极好,从未让我受半点委屈。"
王政真的若当初的承诺,做到了事事将谢钟情放在心上。
谢司徒点点头:"琅琊王氏家风严谨,你能得舅姑疼爱,夫婿珍重,是为父最大的欣慰。"
他顿了顿,语重心长道,"只是记住,无论何时,谢家永远是你的后盾。"
“阿母亦是,”苏氏满目慈爱,“阿鸾,你永远是阿母的珍宝。”
在苏允眼里才没有什么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谢钟情永远是她独一无二的至宝!
谢钟情感动地紧紧抱住母亲:"谢谢阿母。"
她自然没有,阿母族人不在,她是阿母唯一的血亲,世界上最亲近的人。
另一边,王政正在庭院中接受父母的叮嘱。
王司空捋着胡须,满意地看着儿子:"四郎,谢氏女贤良淑德,你要好好待她。"
郑氏补充道:"钟情年纪尚小,你作为丈夫,既要疼爱,也要引导。夫妻之道,贵在相互扶持。"
王政恭敬行礼:"儿子谨记父母教诲。"
当谢钟情和王政再次携手出现在众人面前时,夕阳正好洒在两人身上,二人月白的衣袍交相辉映,宛如一幅绝美的画卷。
王政在众目睽睽之下,轻轻吻了妻子的额头:"卿卿,愿你我白头偕老,岁岁如今朝。"
谢钟情仰头看着丈夫,眼中满是幸福:"有夫主在,日日都是好日。"
宾客中,晋离亥默默转身离去;萧戟握紧了手中的酒樽;崔氏兄弟相视一笑,举杯共饮;而太子夫妇则相视一笑,眼中满是祝福。
苏氏看着女儿幸福的模样,悄悄抹去眼角的泪水。
她这一生就这样将就了,如今见女儿幸福,她便知足了。
喜欢我见女郎多妩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