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生死之战,楚国的背水一战与朝堂隐忧-《穿越成废皇子:系统在手天下我有》

  楚国边境的空气仿佛都被即将来临的大战所点燃,紧张的气氛如实质般笼罩着每一寸土地。秦烈与大皇子楚桓站在高高的了望塔上,望着远处敌军营帐中升腾起的炊烟,面色凝重。

  “殿下,敌军此次来势汹汹,兵力比我们预估的还要多。但我们已做好了充分准备,定不会让他们踏入楚国半步。” 秦烈的声音坚定而沉稳,目光中透露出无畏的勇气。

  楚桓微微点头,眼神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秦将军,此次战斗关乎楚国存亡,我等务必全力以赴。那些埋伏和防御工事,一定要确保发挥最大作用。”

  此时,士兵们正在紧张地进行战前最后的准备工作。有的在磨砺兵器,有的在检查弓弩,还有的在往城墙上搬运巨石。每一个人都神情专注,他们深知这场战斗的重要性。

  “弟兄们,等敌军靠近,听我命令,万箭齐发,让他们尝尝我们楚国箭雨的厉害!” 一位将领大声喊道,士兵们纷纷回应,士气高涨。

  而在楚国朝堂,二皇子楚渊正焦急地与各国使者周旋。尽管已经争取到了部分中立诸侯国的支持,但他心里清楚,这些支持对于即将到来的大战而言,或许只是杯水车薪。

  “如今楚国危在旦夕,还望贵国能给予更多实质性的援助,比如增派援军或者提供更多粮草兵器。” 楚渊对一位中立诸侯国的使者说道,眼神中满是期待。

  使者面露难色:“二皇子,我国国君已下令表示支持楚国,但国内情况复杂,增派援军恐有困难。不过粮草兵器方面,我们会尽量多提供一些。”

  楚渊心中有些失望,但还是强颜欢笑道:“多谢贵国,楚国定会铭记这份情谊。”

  与此同时,那些企图进攻楚国的诸侯国联军已完成集结。联军统帅站在阵前,看着浩浩荡荡的军队,脸上露出志在必得的神情。

  “楚国此次绝无胜算,我们大军压境,定能一举踏平楚国。传我命令,明日一早,全军进发,务必在最短时间内突破楚国边境防线。” 联军统帅挥舞着手中的长剑,大声下令。

  夜幕降临,楚国边境的营地却灯火通明。秦烈和楚桓在营帐中再次商讨战术。

  “殿下,敌军明日进攻,我们可以先示弱,放他们进入我们的埋伏圈,然后前后夹击,打他们个首尾不能相顾。” 秦烈指着军事地图说道。

  楚桓沉思片刻后说道:“此计可行,但敌军也非蠢笨之辈,我们要小心他们识破。传令下去,各部队务必保持警惕,听从指挥,不得擅自行动。”

  一夜无话,第二天清晨,天边刚泛起鱼肚白,联军的号角声便响彻山谷。敌军如潮水般向楚国边境涌来。

  “敌军来了!准备战斗!” 楚国士兵们纷纷进入战斗位置,严阵以待。

  当联军靠近楚国防线时,楚国士兵故意射出稀疏的箭矢,做出一副慌乱的样子。联军见状,以为楚国军队不堪一击,更加肆无忌惮地向前推进。

  “冲啊!攻破楚国防线,抢夺财宝美女!” 联军士兵们喊着口号,疯狂地冲向楚国阵地。

  眼看着联军进入了埋伏圈,秦烈一声令下:“放箭!” 瞬间,无数支利箭从两侧山坡上射向联军,一时间,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

  “不好,我们中埋伏了!” 联军统帅大惊失色,但此时想要撤退已经来不及了。

  楚桓带领着楚军从正面杀出,与埋伏的士兵形成前后夹击之势。联军顿时大乱,阵脚被彻底打乱。

  “弟兄们,为了楚国,杀!” 楚桓挥舞着长剑,冲入敌阵,所到之处,敌军纷纷倒下。

  战场上,硝烟弥漫,鲜血染红了大地。楚国士兵们奋勇杀敌,以一当十。然而,联军毕竟人数众多,在短暂的慌乱之后,他们开始组织起反击。

  “不能让楚军得逞,给我顶住!” 联军统帅声嘶力竭地喊道,联军士兵们在他的指挥下,逐渐稳住了阵脚。

  战斗陷入了胶着状态,双方都有大量伤亡。楚国军队虽然占据了有利地形,但联军凭借着兵力优势,不断地冲击着楚国的防线。

  “将军,敌军太多了,我们快顶不住了!” 副将焦急地向秦烈报告。

  秦烈看着战场上惨烈的景象,咬咬牙说道:“通知预备队,全部投入战斗!我们一定要坚守住,等待二皇子那边的消息。”

  而在楚国朝堂,二皇子楚渊正心急如焚。他深知边境战事吃紧,必须尽快争取到更多有力的支持。

  “苏先生,如今边境战事胶着,楚国急需支援。您再想想办法,看能否说服其他诸侯国立刻出兵相助。” 楚渊对苏逸说道。

  苏逸眉头紧锁,说道:“二皇子,此事难度颇大。但我会全力以赴,再去联络一些与楚国关系较好的诸侯国,希望能有转机。”

  苏逸离开后,楚渊独自一人在朝堂上踱步,心中默默祈祷着能有好消息传来。

  此时,楚国边境的战斗愈发激烈。大皇子楚桓和秦烈带领着楚军在血与火中坚守,但他们的处境也越来越艰难。

  在楚国边境的激烈战斗中,每一刻都充斥着死亡与挣扎。楚国士兵们的鲜血不断地洒在这片土地上,染红了青草,洇透了泥土。大皇子楚桓身先士卒,已经数不清砍杀了多少敌人,他的战甲上溅满了鲜血,分不清是敌人的还是自己的。

  “殿下,您受伤了,快退下休息,这里交给我们!” 一名士兵看到楚桓手臂上的伤口,焦急地喊道。

  楚桓却一把将他推开,怒吼道:“我是楚国的皇子,此时不冲锋陷阵,更待何时!跟我一起杀,杀退这些侵略者!”

  与此同时,秦烈在另一处防线指挥战斗。他手持长枪,犹如战神下凡,每一次挥舞都能带走敌军数条性命。但敌军如潮水般涌来,一波接着一波,似乎无穷无尽。

  “弟兄们,我们身后就是楚国的土地和百姓,我们退无可退!为了楚国,死战到底!” 秦烈的声音在战场上回荡,激励着每一位楚国士兵。

  而在战场之外,二皇子楚渊派去各国的使者纷纷传回消息。有的诸侯国表示愿意提供一些粮草援助,但对于出兵相助却犹豫不决;有的则直接拒绝了楚国的请求,生怕卷入这场战争给自己带来麻烦。

  “二皇子,如今各国态度不一,愿意出兵相助的寥寥无几,这可如何是好?” 一位使者满脸沮丧地向楚渊汇报。

  楚渊心中一阵绝望,但他很快又振作起来:“继续努力,再去劝说那些犹豫不决的诸侯国。告诉他们,楚国若亡,唇亡齿寒,他们也将面临危险。”

  就在这时,苏逸匆匆赶来:“二皇子,有一个好消息。燕国表示愿意出兵支援楚国,但他们的军队需要几日才能赶到。”

  楚渊大喜:“这真是雪中送炭!立刻派人去联络燕国军队,告知他们战场形势,让他们尽快赶来。同时,我们也要想办法拖延时间,等待燕国援军的到来。”

  在楚国边境,大皇子楚桓和秦烈得知燕国愿意出兵的消息后,精神为之一振。

  “弟兄们,燕国的援军马上就到了,我们再坚持一下!” 楚桓大声喊道,士兵们听后,士气再次高涨起来。

  然而,联军似乎也察觉到了楚国的意图,他们加大了进攻力度,试图在燕国援军到来之前突破楚国防线。

  “敌军攻势又加强了,看来他们想速战速决。我们一定要守住!” 秦烈一边抵挡着敌军的进攻,一边对身边的将领说道。

  战场上,楚国军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士兵们已经疲惫不堪,伤亡惨重,但他们依然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在坚守。

  “将军,我们的箭矢快用完了!” 一名士兵焦急地报告。

  秦烈眉头紧皱,说道:“用石头砸,拿起你们的刀剑,与敌军近身搏斗!我们不能让他们前进一步!”

  楚国士兵们纷纷拿起身边能当作武器的东西,与敌军展开了近身肉搏。一时间,战场上喊杀声、惨叫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场面惨烈至极。

  而在楚国朝堂,楚尘密切关注着边境战事。他深知,楚国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

  “传令下去,将国内所有可用的兵力全部调往边境支援。同时,准备好粮草和物资,确保前线的供应。” 楚尘面色凝重地对大臣们说道。

  大臣们纷纷领命而去,楚国国内一片忙碌景象。百姓们也自发地组织起来,为前线的将士们准备食物和衣物,他们心中都怀着一个共同的信念:保卫楚国,楚国不能亡!

  楚国在这场生死之战中苦苦挣扎,一边是联军的疯狂进攻,一边是对援军的翘首以盼。

  随着时间的推移,楚国边境的战斗愈发惨烈。楚国士兵们在联军的猛烈攻击下,防线逐渐收缩。大皇子楚桓和秦烈拼尽全力,带领着残余的部队苦苦支撑,但每一次敌军的冲锋,都让他们的防线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殿下,敌军又一次突破了左翼防线,我们该怎么办?” 一名浑身是血的将领向楚桓报告,他的声音中带着疲惫与绝望。

  楚桓看着混乱的战场,心中明白局势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传令下去,所有部队向中军靠拢,集中力量防守。我们要形成一个坚不可摧的壁垒,等待燕国援军。”

  秦烈也在混乱中奋力拼杀,他看到楚桓的部署后,立刻率领自己身边的士兵前去支援左翼,试图重新稳住防线。“弟兄们,跟我来,不能让敌军突破我们的中军!”

  此时,战场上尸横遍野,鲜血汇聚成小溪,顺着地势缓缓流淌。楚国士兵们的尸体与联军的尸体交错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气。

  在楚国朝堂,二皇子楚渊心急如焚。他不断地派人催促燕国援军加快行军速度,同时也在思考着如何进一步稳定国内局势,鼓舞士气。

  “如今前线战事不利,国内百姓人心惶惶。我们必须想办法让百姓看到希望,坚定他们保卫楚国的决心。” 楚渊对身边的谋士说道。

  谋士思索片刻后说道:“殿下,我们可以在都城举行盛大的誓师大会,由王爷亲自出席,向百姓们宣告楚国的决心,同时展示我们的实力和应对策略。这样或许能稳定民心,也能激励前线将士的士气。”

  楚渊觉得此计可行,立刻进宫向楚尘建议。楚尘听后,认为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办法,于是下令筹备誓师大会。

  很快,楚国都城张灯结彩,大街小巷都张贴着鼓舞士气的标语。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参加誓师大会。

  “楚国的百姓们!我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但我们楚国上下一心,绝不畏惧!我们有英勇的将士在前线浴血奋战,有各位百姓的支持,楚国必将战胜敌人!” 楚尘站在高台上,慷慨激昂地说道。

  台下的百姓们齐声高呼:“楚国必胜!楚国必胜!” 声音响彻云霄,仿佛给前线的将士们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力量。

  而在边境,燕国的援军正在日夜兼程地赶来。燕国将领深知楚国的危急处境,不断催促士兵加快行军速度。

  “弟兄们,楚国的兄弟们正在前线流血牺牲,我们必须尽快赶到,帮助他们击退敌军!” 燕国将领大声喊道。

  然而,联军似乎也察觉到了燕国援军的威胁。他们决定孤注一掷,发动一场总攻,试图在燕国援军到达之前彻底击败楚国。

  “传我命令,所有部队全力进攻,务必在天黑之前攻破楚国防线!” 联军统帅下达了最后的死命令。

  顿时,联军如疯了一般冲向楚国阵地。楚国士兵们面对这排山倒海般的攻势,没有丝毫退缩。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钢铁长城。

  “为了楚国!” 楚国士兵们喊着口号,与敌军展开了最后的殊死搏斗。大皇子楚桓和秦烈也亲自上阵,他们的身影在敌阵中穿梭,斩杀着一个又一个敌人。

  在联军孤注一掷的总攻下,楚国边境防线陷入了最艰难的时刻。每一寸土地都成为了生死争夺的焦点,楚国士兵们的鲜血如同暴雨般洒落。

  大皇子楚桓挥舞着已经卷刃的长剑,身上多处受伤,却依然顽强地战斗着。“弟兄们,我们不能退!退一步,楚国的土地就会被敌人践踏!” 他的声音因为疲惫和嘶吼变得沙哑,但眼神中依然透着坚定的光芒。

  秦烈则手持长枪,枪尖上挑着敌人的血肉,他身边堆满了敌军的尸体。“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楚国的勇士们,跟他们拼了!” 秦烈的吼声激励着身边每一个士兵,尽管他们已经疲惫不堪,但依然咬着牙坚持着。

  战场上,楚国军队的防线摇摇欲坠,多处被联军突破。但楚国士兵们没有丝毫慌乱,他们迅速组织起小规模的反击,试图夺回失地。

  “快,堵住那个缺口!不能让敌军冲进来!” 一名楚国将领大声呼喊着,带领着身边的士兵冲向被突破的防线。他们用身体挡住敌人的进攻,用手中的兵器与敌人展开近身格斗。

  而在远方,燕国援军的先头部队终于出现在了视野中。燕国将领看到楚国边境惨烈的战斗场面,心急如焚。

  “快,加快速度!楚国的兄弟们坚持住,我们来了!” 燕国将领挥舞着手中的旗帜,催促着士兵们加速前进。

  楚国的侦察兵发现了燕国援军,立刻向大皇子楚桓和秦烈报告。“殿下,将军,燕国援军到了!就在前方!”

  楚桓和秦烈听后,心中大喜。“弟兄们,燕国援军到了,我们再坚持一会儿!胜利就在眼前!” 楚桓大声呼喊着,士兵们听到这个消息,仿佛重新获得了力量,士气大振。

  他们更加奋力地抵抗着联军的进攻,为燕国援军的到来争取时间。

  联军统帅看到燕国援军赶来,心中暗叫不好。“不好,燕国援军来了!加快进攻,一定要在他们赶到之前攻破楚国防线!”

  然而,楚国军队在得知援军即将到来后,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他们不顾伤亡,拼死抵抗联军的进攻。一时间,联军的总攻势头竟然被遏制住了。

  “杀啊!为楚国而战!” 楚国士兵们喊着口号,向着联军发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反击。

  燕国援军迅速加入了战斗,他们从联军的侧翼发起攻击,犹如一把利刃插入了联军的心脏。

  “冲啊!与楚国的兄弟们并肩作战!” 燕国将领带领着士兵们勇猛杀敌,联军在楚国和燕国军队的夹击下,顿时大乱。

  “敌军乱了,我们反击!” 秦烈看准时机,一声令下。楚国军队与燕国援军前后夹击,对联军展开了全面反攻。

  联军在慌乱中开始节节败退,战场上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联军统帅见势不妙,试图组织撤退,但已经来不及了。

  “追!不要放过一个敌人!” 大皇子楚桓带领着楚国军队乘胜追击,联军被打得落花流水,四处逃窜。

  这场激烈的战斗终于以楚国和燕国的胜利而告终。楚国边境的战场上,联军留下了无数具尸体,狼狈地逃离了楚国边境。

  楚国士兵们欢呼雀跃,庆祝着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我们赢了!楚国万岁!” 士兵们的欢呼声在边境回荡。

  而在楚国朝堂,当胜利的消息传来时,整个朝堂都沸腾了。大臣们纷纷向楚尘道贺,百姓们也在都城的大街小巷欢呼庆祝。

  “王爷英明,楚国在王爷的领导下,必将越来越强大!” 大臣们齐声说道。

  楚尘看着满朝文武,心中感慨万千。这场胜利来之不易,楚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他也明白,这只是暂时的胜利,楚国面临的危机并没有完全解除。

  而在这场生死之战后,楚国朝堂上的局势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大皇子楚桓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让他在军中威望大增;二皇子楚渊在外交和稳定国内局势方面也立下了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