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京城巍峨的城墙出现在地平线上。
"到了。"林一宁骑马来到马车旁,轻叩窗棂。
上官琰掀开车帘,眼中满是欣喜:"终于回来了。"
城门处,旌旗招展,仪仗森严。
女帝竟亲率文武百官前来迎接。
她身着明黄色龙袍,头戴九龙金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恭迎三位殿下凯旋!"百官齐声高呼。
林一宁翻身下马,与两位皇姐一同上前行礼:"儿臣参见母皇。"
女帝亲自扶起三人,目光慈爱:"你们三个辛苦了。"
她的视线在三人身上扫过,在看到林一宁时微微停顿,"尤其是小七,朕听闻你在山顶火场中表现英勇,生擒了逆贼林一玥。"
林一宁垂首:"儿臣不敢居功,全赖三皇姐正面牵制,六皇姐火攻妙计,方能平定叛乱。"
女帝满意地点头,又看向被押解的二皇女和四皇女,脸色骤然转冷:"将这两个逆贼押入天牢,严加看管!"
禁军立刻上前,将林一玥和林一珊拖了下去。
"你们三个,"女帝重新换上笑容,"随朕入宫,详细禀报平叛经过。今晚朕在紫宸殿设宴,为你们庆功!"
"谢母皇!"三人齐声道。
林一宁趁机请示:"母皇,儿臣可否先送正君回府?他随军奔波多日,甚是疲惫。"
女帝看了眼站在不远处恭敬等候的上官琰,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去吧,申时前入宫即可。"
林一宁谢恩后,快步走向上官琰。
在百官注视下,她毫不避讳地牵起他的手:"我们先回府。"
上官琰羞得不敢抬头,却也没有挣脱。
两人在众人或羡慕或调侃的目光中登上马车,向七皇女府驶去。
马车内,林一宁终于卸下伪装,疲惫地靠在上官琰肩上:"总算回来了。"
上官琰轻轻为她按摩太阳穴:"殿下这些天太辛苦了。"
"值得。"林一宁闭目享受他的服侍,"叛乱平定,二姐四姐伏诛,朝堂能安稳一阵子了。"
上官琰犹豫片刻,还是问道:"殿下,二皇女她...会怎样?"
林一宁睁开眼,眸中闪过一丝冷意:"谋逆大罪,按律当诛九族。不过母皇念及骨肉亲情,可能会赐她一杯毒酒,留个全尸。"
她握住上官琰的手,"别想这些了,今晚宫宴你好好休息,不必参加。"
上官琰乖巧点头,马车缓缓驶入七皇女府。
府中下人早已列队相迎,见两人下车,齐刷刷跪地行礼:"恭迎殿下、正君回府!"
林一宁挥手示意众人起身,牵着上官琰直奔内院。
她迫不及待想洗去一身风尘,换上舒适的常服,在自家榻上好好休息几个时辰。
然而刚踏入寝殿,她的脚步就顿住了——案几上放着一封火漆密信,漆印是北境莫寒将军特有的狼头标记。
林一宁心头涌上一丝不安。
叛乱已平,莫寒此时来信,绝非寻常。
"殿下?"上官琰察觉到她的异样。
林一宁勉强一笑:"没事,你先去沐浴更衣,我处理点事情就来。"
待上官琰离开,她迅速拆开密信。
信中只有寥寥数语:
「北狄异动,边境告急。拓跋宏集结十万大军,声称要为王子讨公道。七日内必至雁门关。肯请速决京中事,北上驰援。」
林一宁指尖一颤,信纸飘落在地。
她早该想到的——二皇女与北狄勾结多年,岂会没有后手?
北狄十万大军压境,绝非儿戏。
"小石头!"她沉声唤道。
"主人?"小石头推开房门走了进来。
林一宁从怀中取出一枚储物戒,递了过去:"这里面有三百瓶疗伤圣药、草药、粮食和物资。你带着犼桓,连夜赶往北境支援莫寒将军。"
小石头双手接过戒指:"北狄异动?"
林一宁点头:"拓跋宏借拓跋王子受辱之名,集结十万大军进犯雁门关。你先行一步,告诉莫寒,我随后就到。"
"属下明白。"小石头将戒指戴在手上,抱起犼桓。
林一宁起身,拍了拍小石头的肩膀,"此行凶险,你们务必小心。"
小石头点头:"主人放心,我和犼桓命硬着呢。"
林一宁目送他离去,又在案前处理了几件紧急军务,这才起身回寝殿。
推开门时,一股淡淡的花香扑面而来,上官琰刚沐浴完毕,正坐在梳妆台前由近侍擦拭长发。
"下去吧,我来。"林一宁接过近侍手中的帕子。
上官琰从铜镜中看到她,眉眼瞬间舒展:"殿下处理好了?"
"嗯。"林一宁站在他身后,轻柔地托起那一缕缕湿发。
上官琰想转身,却被她按住肩膀:"别动。"
她的手指穿梭在他发间,动作轻柔得像在对待稀世珍宝。
林一宁不自觉地放慢动作,享受这难得的宁静时刻。
"殿下有心事?"上官琰敏锐地察觉到她的异常。
林一宁的手顿了顿,继续擦拭:"北境告急,拓跋宏率十万大军进犯雁门关。"
上官琰猛地转身:"什么?"
林一宁叹了口气,将密信内容简要告知。
上官琰的脸色随着她的叙述越来越凝重。
"所以宁一连夜出发了?"他问。
"带着犼桓一起。"林一宁放下帕子,"明日早朝,母皇必定会商议出兵事宜。"
上官琰握住她的手:"殿下要请战?"
"必须去。"林一宁点头,"北狄此次来势汹汹,又与二皇女残部有勾结。若不及时镇压,后果不堪设想。"
上官琰沉默片刻,突然起身:"我去准备行装。"
林一宁拉住他:"不急。今晚..."她指尖轻抚他的脸颊,"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
烛火被夜风吹熄,帷帐无声落下。
翌日天未亮,林一宁便起身更衣。
上官琰仍在熟睡,她轻吻他的额头,悄然离去。
紫宸殿上,文武百官分列两侧。
果然,女帝刚坐上龙椅,便提起北境急报。
"众卿以为,该派何人领兵抵御?"女帝环视群臣,目光在三位皇女身上停留。
喜欢绑定生子系统后,人生开挂了
"到了。"林一宁骑马来到马车旁,轻叩窗棂。
上官琰掀开车帘,眼中满是欣喜:"终于回来了。"
城门处,旌旗招展,仪仗森严。
女帝竟亲率文武百官前来迎接。
她身着明黄色龙袍,头戴九龙金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恭迎三位殿下凯旋!"百官齐声高呼。
林一宁翻身下马,与两位皇姐一同上前行礼:"儿臣参见母皇。"
女帝亲自扶起三人,目光慈爱:"你们三个辛苦了。"
她的视线在三人身上扫过,在看到林一宁时微微停顿,"尤其是小七,朕听闻你在山顶火场中表现英勇,生擒了逆贼林一玥。"
林一宁垂首:"儿臣不敢居功,全赖三皇姐正面牵制,六皇姐火攻妙计,方能平定叛乱。"
女帝满意地点头,又看向被押解的二皇女和四皇女,脸色骤然转冷:"将这两个逆贼押入天牢,严加看管!"
禁军立刻上前,将林一玥和林一珊拖了下去。
"你们三个,"女帝重新换上笑容,"随朕入宫,详细禀报平叛经过。今晚朕在紫宸殿设宴,为你们庆功!"
"谢母皇!"三人齐声道。
林一宁趁机请示:"母皇,儿臣可否先送正君回府?他随军奔波多日,甚是疲惫。"
女帝看了眼站在不远处恭敬等候的上官琰,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去吧,申时前入宫即可。"
林一宁谢恩后,快步走向上官琰。
在百官注视下,她毫不避讳地牵起他的手:"我们先回府。"
上官琰羞得不敢抬头,却也没有挣脱。
两人在众人或羡慕或调侃的目光中登上马车,向七皇女府驶去。
马车内,林一宁终于卸下伪装,疲惫地靠在上官琰肩上:"总算回来了。"
上官琰轻轻为她按摩太阳穴:"殿下这些天太辛苦了。"
"值得。"林一宁闭目享受他的服侍,"叛乱平定,二姐四姐伏诛,朝堂能安稳一阵子了。"
上官琰犹豫片刻,还是问道:"殿下,二皇女她...会怎样?"
林一宁睁开眼,眸中闪过一丝冷意:"谋逆大罪,按律当诛九族。不过母皇念及骨肉亲情,可能会赐她一杯毒酒,留个全尸。"
她握住上官琰的手,"别想这些了,今晚宫宴你好好休息,不必参加。"
上官琰乖巧点头,马车缓缓驶入七皇女府。
府中下人早已列队相迎,见两人下车,齐刷刷跪地行礼:"恭迎殿下、正君回府!"
林一宁挥手示意众人起身,牵着上官琰直奔内院。
她迫不及待想洗去一身风尘,换上舒适的常服,在自家榻上好好休息几个时辰。
然而刚踏入寝殿,她的脚步就顿住了——案几上放着一封火漆密信,漆印是北境莫寒将军特有的狼头标记。
林一宁心头涌上一丝不安。
叛乱已平,莫寒此时来信,绝非寻常。
"殿下?"上官琰察觉到她的异样。
林一宁勉强一笑:"没事,你先去沐浴更衣,我处理点事情就来。"
待上官琰离开,她迅速拆开密信。
信中只有寥寥数语:
「北狄异动,边境告急。拓跋宏集结十万大军,声称要为王子讨公道。七日内必至雁门关。肯请速决京中事,北上驰援。」
林一宁指尖一颤,信纸飘落在地。
她早该想到的——二皇女与北狄勾结多年,岂会没有后手?
北狄十万大军压境,绝非儿戏。
"小石头!"她沉声唤道。
"主人?"小石头推开房门走了进来。
林一宁从怀中取出一枚储物戒,递了过去:"这里面有三百瓶疗伤圣药、草药、粮食和物资。你带着犼桓,连夜赶往北境支援莫寒将军。"
小石头双手接过戒指:"北狄异动?"
林一宁点头:"拓跋宏借拓跋王子受辱之名,集结十万大军进犯雁门关。你先行一步,告诉莫寒,我随后就到。"
"属下明白。"小石头将戒指戴在手上,抱起犼桓。
林一宁起身,拍了拍小石头的肩膀,"此行凶险,你们务必小心。"
小石头点头:"主人放心,我和犼桓命硬着呢。"
林一宁目送他离去,又在案前处理了几件紧急军务,这才起身回寝殿。
推开门时,一股淡淡的花香扑面而来,上官琰刚沐浴完毕,正坐在梳妆台前由近侍擦拭长发。
"下去吧,我来。"林一宁接过近侍手中的帕子。
上官琰从铜镜中看到她,眉眼瞬间舒展:"殿下处理好了?"
"嗯。"林一宁站在他身后,轻柔地托起那一缕缕湿发。
上官琰想转身,却被她按住肩膀:"别动。"
她的手指穿梭在他发间,动作轻柔得像在对待稀世珍宝。
林一宁不自觉地放慢动作,享受这难得的宁静时刻。
"殿下有心事?"上官琰敏锐地察觉到她的异常。
林一宁的手顿了顿,继续擦拭:"北境告急,拓跋宏率十万大军进犯雁门关。"
上官琰猛地转身:"什么?"
林一宁叹了口气,将密信内容简要告知。
上官琰的脸色随着她的叙述越来越凝重。
"所以宁一连夜出发了?"他问。
"带着犼桓一起。"林一宁放下帕子,"明日早朝,母皇必定会商议出兵事宜。"
上官琰握住她的手:"殿下要请战?"
"必须去。"林一宁点头,"北狄此次来势汹汹,又与二皇女残部有勾结。若不及时镇压,后果不堪设想。"
上官琰沉默片刻,突然起身:"我去准备行装。"
林一宁拉住他:"不急。今晚..."她指尖轻抚他的脸颊,"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
烛火被夜风吹熄,帷帐无声落下。
翌日天未亮,林一宁便起身更衣。
上官琰仍在熟睡,她轻吻他的额头,悄然离去。
紫宸殿上,文武百官分列两侧。
果然,女帝刚坐上龙椅,便提起北境急报。
"众卿以为,该派何人领兵抵御?"女帝环视群臣,目光在三位皇女身上停留。
喜欢绑定生子系统后,人生开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