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都城改造计划-《我用充电宝给千年雷法女魔修充电》

  米小粒真正要做,不光是改造一下皇城,而是打算把整个都城全都改了。不说别的,想让大家都能享受到自来水、抽水马桶与独立的下水管道。这就已经是超级巨大的进步了。

  倘若再有集体供暖,那冬天就不会再有人挨冻了。

  至于电灯,这玩意儿暂时还是奢侈品,毕竟在没普及橡胶之前,电缆电线造价还是有点高。

  顺带提议,橡胶这东西不是没发现,而是没普及。

  说起来这还是米小花的功劳。

  她待在一个电力无比充沛的地方,却苦于没有十分安全的方法来传输电力——铜排包木头盒的做法倒是姑且可以满足主线路需求,可到户的那些细线呢?都用木头盒这么装着,实在是又重又不安全。

  于是米小花亲自带人出去找橡胶树去了,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终于在西界山里发现了橡胶树的影子。

  发现了自然得安排人去种。为此她甚至召开了一个全体魔修动员大会,发挥大家的主观能动性,集思广益解决橡胶产量问题。

  可惜的是,这玩意儿是树,不能跟甘蔗一样七八个月就长成。

  更可惜的是,就算是米小花想尽一切办法增产,三年内估计也只够她自己用,三年后有剩余的也只能先供应新封,等仙帝都城这边用上,那真得是猴年马月的事情了。

  不过新封那边已经开始研发替代品了,比如带着电池的电灯,个头跟个大箱子似的,能亮一晚上的那种——充电?随便有个金灵修士就可以了。

  虽然这玩意儿现在也是奢侈品,但好在个头小,方便携带,起码比直接铺设电缆方便多了。

  米小粒随身携带机关工具,又有各种材料——石头木头铜铁铝,甚至还有从新封带来的玻璃,盖一间窗明几净的花园洋房问题不大。

  关键是上下水,目前还有点问题。

  上水倒是好解决——可以先建个水塔,然后请水灵修士定期续水,或者靠机关从水井里往上运水也行。

  可下水就不好办了。直接往河道里排脏水肯定是不行的,而且也没有管道。目前唯一可行的办法是修化粪池,然后请人来定期清理,但这等于是干了个半成品工程,依旧没有把问题彻底解决好。

  更何况将来不管是皇城的办公区,还是后续兴建的居民区,人都不会少,如果靠人力来清理化粪池,那可就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能解决的问题了。

  于是米小粒决定在这一带地势最低的地方建一个污水处理站,厌氧发酵,好氧发酵,沉淀澄清,最后撒上生石灰消毒后排放,就算是污水无害化处理了。

  他的这份远见,连闻天音都看不懂。因为那个年代,人的排泄物也是农业肥料的来源之一,属于有价值的商品,会有专门的人收集,甚至有人会以此为营生手段——既然有人干这活儿,何必非得花费精力去处理呢?

  米小粒摆摆手,告诉闻天音,都城一带很快就不缺粮食了,也不会有人愿意在都城附近的土地种地。没人种地自然这些肥料就没了市场,到那时这些东西就变成了棘手的玩意儿,难以处理了。如今这么做算是未雨绸缪,避免那时候难看。

  “不缺粮食?都城以后人口会越来越多的吧?这么多人呆在这里,会不缺粮食吗?”

  “火云她可不止种甘蔗!”米小粒解释道,“南州那大片大片的无主荒地,现在不都被她种上妖谷了么?”

  南州实在是太过凋敝了,尽管已经开始想办法移民,但总归是杯水车薪。而且就算是移民,目前也只是安排了靠着大河的某些地方——方便水运交通,也方便军舰保障安全。

  往里一些的土地就实在是没人去耕耘了。于是洛火云安排人坐着热气球漫山遍野地播撒妖谷种子,将荒山姑且变成农田。

  妖谷在异界里生长的那叫一个旺盛,除非气候不合适,否则甚少有能跟它抢土地的植物。

  对此闻天音就曾实验过,哪怕是新封城附近那片到处是石头的丘陵地带,种上妖谷米之后,短短半年就把整片异界给布满了,如今居然成了个粮仓一样的地方。

  至于土地环境稍微好的一点的地方那就更不用说了,只要有妖谷米生长,连竹子都难以抗衡。

  后来为了维持异界的生态平衡,闻天音不得不终止了这项实验。

  现世这边灵力不够充足,妖谷的生长就不像异界那么疯狂了,但它终归是“异界妖物”的一种,生命力跟它的“祖先”——狗尾草有的一拼,反正不挑土地,给点阳光就灿烂。

  这么大的种植量,而且毫无成本,粮食价格不下来才怪。

  当粮食价格下跌到一定程度之后,农民耕种土地的意愿就下来了,要么换成其他农作物,要么直接抛荒算了。而这些农村劳动力就会被吸纳进手工业,或者直接就是工业生产之中,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如果我们把蒸汽机跟纺纱机一起弄到这里来,很快种粮食就不如种棉花,甚至不如养绵羊了。”米小粒笑着问闻天音,“到时候你觉得还会有人卖这些所谓的肥料么?”

  “呵呵,你这想法还挺宏大哦!纺纱机啥的带了吗?我们俩要不要开个纺织厂?”

  “啊?”米小粒当时就惊呆了。

  “这有什么好惊讶的?咱俩干的事儿也不少了,唯独没经过商呢!你不想体验一下做富家翁的感觉吗?”

  闻天音既然有想法,米小粒当然得全力支持了——于是在米小粒的操持下,“闻家纺织厂”轰轰烈烈地建设了起来。

  可惜的是,他们俩确实不是干这个的料,纺出来的线跟织出来的布质量比封州卖过来的那些差远了,价格还没有优势,要不是奉离动用行政力量“批条子”买了一大批,这厂没几天就得倒闭。

  为此米如星专程跑到都城来嘲笑了米小粒一顿,然后派来了几个技术人员接管了他们俩的纺织厂,这才堪堪扭亏为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