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小学同学-《惊!现代进货在九零年代卖爆了》

  抬头看见有个熟悉的身影,正在翻着垃圾桶,是那个黑面大爷。

  黑面大爷明显早就看到了她,一边快速的捡着废品一边抬头看她,捡完一个垃圾桶,快速的来到另一个垃圾桶旁,生怕家音抢了她的垃圾。

  殊不知她根本没有想和他抢垃圾桶的兴趣。

  “小姑娘又来了。”摊煎饼的大娘招呼道。

  “大娘今天生意怎么样?”家音来到煎饼前。

  大娘笑着回:“不好也不坏,就那样。”

  家音本想问大娘一天收入,见她回答的很保守,笑了笑,没有继续问。

  这时旁边一个女孩手里拿着许多气球从身边走过,家音以为又是像那天一样扫码就可以领取的,喊住女孩。

  女孩以为是顾客热情的介绍:“要气球吗,冰淇淋的20,小猪15,其他的10块。”

  这气球也太贵了,家音摇摇头:“不好意思,我以为是扫码领的。”

  “没事。”女孩也不生气,拿着气球走开。

  “这气球一天随便卖卖也有一百多收入。”卖煎饼的大娘说。

  “这么贵,真的有人买吗?”家音好奇,20块钱大米都可以买十斤了,谁会花这么多钱买一个气球呢。

  煎饼大娘点点头:“有人买,现在的父母对孩子都比较舍得。你看他们卖的贵,做起来其实也麻烦。”

  那些气球的造型确实比较复杂,做起来确实需要时间。

  卖气球好的一点是不需要太多成本,并且不需要小摊。唯一的要求是会制作。

  捡废品不但利润低,还有恶意竞争。

  还是想办法开拓其他项目比较好。

  她骑车回到废弃小屋,将里面的废品清理一遍,能卖的全部打包,纸板和饮料瓶上次卖掉了,剩下的都是一些废铁等。

  还有一堆啤酒瓶,这些啤酒瓶李涛不收,只能先放着,下次可以带回她们那边卖。

  打包好依然装了两大包,绑在车上,骑车来到废品站。

  两大包废品,有一部分是不能卖的,剔除不能卖的剩余的卖了十六块钱。

  卖完废品,她拿出手机搜索如何办理手机卡。

  两个条件,身份证和本人。

  这真的是难倒她了,她是83年出生的,按现在的年龄算她应该35岁,她长着15岁的样子怎么去法办法手机号。

  如果能找到自己……35岁的自己,正在做什么呢。

  想到这里一种怪异感油然而生。

  来到这个世界后见到唯一认识的人就是李奶奶,原来住在这片的人全部搬走。

  家音看向一边整理废品的李涛,问:“原来王家村拆迁那一片的人都搬到哪里去了,你知道吗?”

  “王家村那一片我认识的不多。”李涛想了想,“王家村的王喜你认识吗?”

  王喜?是她小学同学那个王喜吗?

  “他就在前面那条街开了一家沙县小吃,你去问问他。”

  沙县小吃,是小吃店吗?

  20年后的王喜在开饭店,她认识的那个王喜胆小木讷,没想到20年可以让人改变这么多。

  骑着车沿马路围绕王家村转了一圈,好几个小区楼下都有摆摊卖菜的小贩,也就是说以后每天早上可以卖一波,下午还可以到其他小区卖一波。

  随后她找到王喜开的沙县小吃,灯光有些暗,里面没有客人。

  她刚想进去,抬眼看到玻璃门上的倒影。

  穿着臃肿的棉服,一头乱糟糟的头发。就算过了20年,自己这样出现很难不让他认出自己。

  思索片刻,她转身离开。

  回到家,她烧了些热水,洗好头,又翻出之前捡到的粉底口红。

  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她长相是漂亮的,清秀的面颊,协调的五官,只是嘴唇干裂,面颊上还有一点轻微皴裂。

  虽然经过面霜的滋养已经好很多,但剩下的几道皴绉在白皮肤上特别明显,脸颊上也带着些高原红。

  她打开粉底,挤了一点涂在手背上,粉底居然比肤色暗了一个度。

  回忆她在视频里看到的化妆手法将粉底涂在脸上,拍均,镜子里的人就完全换了一种风格,肤色暗了几个度看着跟她有些不太像。

  “姐,你涂这个干吗,好丑。”家豪说。

  家音白了他一眼,“敢说我丑,小心我抽你。”

  “姐姐好看,姐姐好看着嘞!”家怡在一旁蹦蹦跳跳拍着手说。

  家音拿起口红给家怡眉心画了个圆点,家怡好奇的往镜子旁凑,看起来像个瘦版的年画娃娃。

  家怡长得和家音很像,五官甚至是发际线的形状都一模一样,是家音的缩小版。

  她们两个长的都像妈妈。

  看家音往地窖去,他有些不解,捡垃圾要化妆吗?

  “姐,你还要出去吗?”

  “嗯,我这次走不远,你们在家等我回来做饭。”

  “嗯。”家豪心中疑虑仍未打消,这些天他姐买菜花的钱他看在眼里,捡破烂有这么赚钱吗?

  家音来到沙县小吃店门前,此时天有些黑,店里亮堂许多,但客人依旧不多。

  走进去,厨房在用一个玻璃搁出来的小房间里,可以看的很清楚。

  后厨里一男一女正在忙碌,家音抬头看了看菜单,道:“老板,我要一份鲜肉小馄饨。”

  “好,在这吃还是打包?”

  “在这吃。”

  “你先找个位置坐。”

  家音找个位置坐下,该如何开口问关于自己的事情,如何挑起话题呢。

  有点头疼,她揉了揉额头。

  不一会老板娘端着碗走过来,将馄饨放在她面前。

  原来馄饨是这个样子啊,薄薄的面皮,这个很适合给家怡吃,她心里想着要不要打包,这时头顶一暗,她抬起头。

  “太像了。”中年男人感慨地看着她说。

  中年男人和她记忆中的王喜差距很大,但能看出王喜的影子。

  “像什么?”正在愁如何打开话题呢,家音赶紧顺着他的话问。

  “你长得很像我认识的一个人。”

  王喜记性还真好,自己化成这样,时间过了20年他还能认出自己。

  家音故作淡定道:“谁呀,叫什么名字我看看认不认识?”

  “你肯定不会认识。”王喜摇摇头。

  “王喜,有外卖,你处理一下。”后厨老板娘喊。

  “好,来了。”王喜转身离开。

  这个外卖来的太不是时候了,家音吃了口馄饨,真好吃,汤底中带着一股葱油味又香又鲜。

  她有意吃的很慢,眼睛不时看向后厨,好不容易等到王喜忙完。

  她才站起身慢吞吞的结账。

  “老板,你刚刚说我像的那个人是谁?”

  “是我小时候认识的一个人。”

  总算到正题了她迫不及待的问:“哦,她跟我有这么像吗?那她人在哪呢?”

  王喜皱眉思索了一番,道:“她早就死了,有将近二十年了吧。”

  家音一瞬间大脑空白,她努力让自己回到现实,问:“那她是因为什么死的呢?”

  王喜叹了口气,“听说是为了去捉冰

  “是什么时候死的?”

  “应该是……98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