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第背灯和月就花阴(2)-《彘仇》

  “既然你这般胸怀大义,不循私情,如此的忠心可嘉。不如,本宫让御史王朗带你前去“三法司”与成王对质,以便让他心服口服,无可辩驳。”王婉放下茶盅,缓缓地站起身来,清冷的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沉静如水的目光冷冷扫过媚娘跪伏在地上的身姿。屋外的天气早已黯淡下来,檐下依次点亮的宫灯,在清爽的夜风中微微的晃动着,引得无数飞蛾随着光晕四处追逐……

  偏殿中明亮的琉璃灯倒映在光滑如镜,金砖铺成的地面上,刺的媚娘有些睁不开眼睛。膝上一阵紧似一阵的刺痛,和手臂的难言的酸麻,让她的身体不由的轻轻地颤动了一下。身上的冷汗,湿了里衣,紧紧的贴在肌肤上腻腻的难受。猛的听见头顶传来皇后那漠然的,有些飘渺的声音,不禁心中一颤,差点儿委顿在地上。这么说来,成王如今已沦落为阶下囚了,若是皇后让自己去“三法司”和他当场对证,且不说那李晋之该会如何的恼羞成怒,伤心欲绝;单就对自己而言,就不能逃脱律法所规定的一家同谋的嫌疑,那些主审此案的官员,定然会把自己作为同案犯收监。那就再也没有丝毫的希望可以回到宫里来了,岂不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还能祈求得到皇上的眷顾吗?可自己若是推辞,岂非又显得做贼心虚?她鬓角额上的汗珠一粒粒的滚落下来,砸落到金砖上,发出轻不可闻的“啪嗒”声。

  虽不敢抬头,可依旧能感受到皇后那冰冷的目光刺的自己脊背一阵发寒。只得轻咳了一声以掩饰心里的慌乱,慢慢的思忖着道:“皇后娘娘,非是媚娘不愿与成王当面对质,实在是情非得已。当日,媚娘已向皇上求的恩典,“此生与成王不复相见”,成王之罪,全凭圣意裁决。媚娘与他毕竟也算的夫妻一场,不愿再落井下石,况且,那本小册子已经详细的记录了成王谋逆的罪状。想来,无需媚娘再多此一举了,还请皇后娘娘恕罪!”她含涕带泪,一字一句的说道。

  王婉的眸光幽静,在灯下晦暗不明。这媚娘真是好算计,不惜搬出皇上为自己谋求退路,可见心计之深沉。倘若自己遣了她去“三法司,”那岂不是有悖圣意?这个女人果然精明奸诈,她以退为进,步步为营,处处以柔弱示人,以博取怜惜。如此来看,她自是不会束手就擒,那么就只能一层层的撕下她的伪装了。忙了一日,王婉顿觉得有些疲累,便挥手道:“你既不愿与成王当面,可身为人证,你且回去,如实记录下你所知道的关于成王谋逆的一切背逆之事,交由“三法司”呈堂证供。”

  “妾武氏,谨遵皇后娘娘之令!”媚娘忙磕头谢恩,慢慢地站起身来,正要随着一个小宫女往门外走去。却看见一个满脸英武之气的女子正疾步走进屋来,“皇后娘娘,且慢让武氏离去,奴婢有事要禀……”

  她脸上的薄汗在灯下闪着盈润的水光,略微有些急促的呼吸,和她面上的倦容,显出刚刚从宫外归来,风尘仆仆的模样。那双明亮的眸光在划过媚娘垂首肃立的身影时,透出毫不掩饰的厌恶之色。她“扑通”一声跪下说道:“皇后娘娘,奴婢已经查明,这武氏媚娘就是诬陷和毒杀成王妃的幕后之人。”她指着媚娘看上去十分恭顺的身影说道。

  此语犹如一颗石子投进了平静的湖面,皇后王婉冷然的目光中,隐隐闪过一抹惊愕。虽说心中早有怀疑,但当真相真的被证实的时候,她仍感到一阵心惊胆战。成王妃的遭遇与前世的自己何其相似,无非都是引狼入室,养虎为患的罢了,她的脸上陡然笼罩上了一层寒霜。礼仪廉耻,仁义道德,三纲五常,在这什么规矩都不讲的媚娘的面前,通通都可以被踩在脚下,对这样心病狂,不择手段之人,恐怕是只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了。

  媚娘的脑袋“嗡”的一下,身子一颤,膝盖上的疼痛仿佛灯扎一般,刚刚止住的汗水又不住的滴落下来。她抬眸,偷偷地窥视了一眼这个来者不善的女子,“屋漏偏逢连阴雨”,成王妃死去都快一年了,本以为此事早已烟消云散。谁知,竟然在这个节骨眼上,被眼前的这个女子骤然的翻了出来,这对自己真是大大不妙。思潮涌动之间,不由得想到此事原本就是自己的丫鬟花枝所为,眼下,花枝已死,又有何为证呢?实在不行,也可推到那花枝身上,死无对证,就算是皇后,她又能奈何了自己?

  她指着秋菊尖声说道:“皇后娘娘明鉴,王妃之死,与妾毫无关系!当时,王妃在“云际寺”清修,妾身处王府,又如何能与王妃下毒?妾只知王妃是暴病而亡,这位是何人?竟敢如此信口开河,含血喷人,还请皇后娘娘能为妾身主持公道!”她又磕了一个头,言辞恳切的说道。

  王婉瞟了一眼她那虚张声势的模样,沉声秋菊道:“你说来与此好好听听,莫非是时间久了,这位武氏已经忘了此等人命大事?”冰冷的语气骤然使这夏夜的空气中仿佛也带着无尽的凉意。

  秋菊点头,缓缓道:“皇后娘娘,这个武氏因觊觎王妃之位,先是假意王妃交好,又利用王妃的贴身丫鬟秀梅,给身怀有孕的自己和肖侧妃下毒,使得两人滑胎。指使丫鬟花枝缢死了秀梅灭口,以嫁祸给崔氏王妃。”他的声音不高,却震的媚娘心中有些发麻,“后来,王妃因此祸而去了“云际寺”清修,而这个武氏不甘她占着王奸的名份。指使花枝买了毒药“断肠散”,以给亡母做法事超度的名义,在寺中寻了一位毫不知情的小尼姑,许以重金,使之打着主持的名号,把有毒的茶叶送往王妃所居的“明月堂”,使的王妃身中剧毒而亡。此种种种,她的丫鬟花枝一清二楚,而她为了杀人灭口,在偷偷潜入朝阳公主府后,指使人把打晕的丫鬟花枝放在马车上,与自己一起造成坠崖而亡的假象。可惜,那个花枝命大,竟被她捡回一条命,机缘巧合的偶遇尚义县主,这才使的真相大白……”

  喜欢彘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