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龙盘蛇绕锁阴关-《淘汰749局,午夜当冥界奸商》

  九星盘,难道是古代遗留的电子产品?

  在马豆豆的认知里,

  在古代,根本不可能,有如此先进的高科技。

  又或是,外星人遗留在地球上,外星产物?

  这种想法,听起来荒诞不经。

  但眼前的一切,却又让人不得不,往这方面去猜测。

  下意识地,看向了其他人,

  却惊愕地发现,

  每个人的表情包,都大不相同,

  他们置身于恐怖梦境,各自截然不同。

  彪哥,好像在跟个三头六臂的罗汉搏斗。

  金老黑,却被团头发似的黑雾,裹成了茧子。

  最瘴气的是杜岗,正抱着柱子狂舔,

  嘴里还嘟囔着,“王母娘娘的蟠桃”。

  像是被“阴司勾了魂”。

  江湖上,管这叫“走阴症”。

  多半是撞见了,不该看的,脏东西。

  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在这紫色光影中,每个人所看见的景象,都不相同吗?

  这他娘的,是什么邪门路子?

  “血引灵媒”,本是一脉相承。

  所有人看见的情景,都应该一样啊。

  怎么,别人瞧见的,和他见着的游龙彩凤,差了十万八千里?

  紫色光影里,难道是个“千人千相”局?

  怪不得,刚才彪哥,

  一脸严肃地提醒,

  不要将这些事情,透露出去。

  原来这背后,

  隐藏着,如此惊人的秘密。

  半两钱,在他这间小小的店里,算得上是,最古老的物件,

  也是他收来的,

  为数不多的,“大件”宝贝。

  寻宝的经历,极为巧妙诡异。

  民国初期,兵荒马乱,

  北京城里的黄带子们,急着脱壳,把祖上传的宝贝,成箱往当车上塞。

  为了躲避战火,从京城四散奔逃。

  其中有些满清遗贵,慌不择路,逃到了青龙镇,寻求庇护。

  青龙镇,在风水局里,有个响当当的名号,

  叫“龙盘蛇绕锁阴关”。

  懂行的老阴阳先生都说,

  这地界,是“三才聚顶,五行不泄”的宝穴。

  后山起伏的山脉,在罗盘上,属“廉贞星位”,

  山脊走势,暗合“玄武垂头”之势,

  活像条蛰伏的苍龙,

  把北边来的兵戈煞气,阴邪祟物,挡得严严实实。

  山崖上,立着七根,不知哪个朝代,留下的“镇山柱”,

  柱身刻满了天蓬咒,

  每逢子时,会渗出暗红色的水珠,

  老辈人,管这叫“龙涎辟邪”。

  镇前,那片沃野,更是了不得。

  庄稼汉们都说,这是“吃阴阳饭”的地。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石粮,

  连野兔子,都比别处肥三圈。

  走南闯北的药材贩子,赌咒发誓,

  在这儿的林子里,见过脸盆大的太岁,须子长得跟龙须似的。

  镇东头,那棵老槐树,

  树洞里,供着尊“五通神”,

  每逢初一十五,就有商贾,偷偷来烧阴钞,求个买卖兴隆。

  要说最玄乎的,得数镇中央,那口“龙眼井”。

  井台,是用整块泰山石雕的,上面密密麻麻,刻着“锁龙纹”。

  井水冬暖夏凉,

  三伏天打上来,能看见水面浮着层白雾。

  老辈人说,这是“地脉龙气”。

  井底沉着三枚压井钱,

  分别是秦半两、汉五铢和开元通宝,

  据说,是某位云游道人,布的三才镇物。

  更奇的是,每逢甲子年中秋,

  月光照进井里,会现出条龙影,

  镇上老人管这叫“井底观龙”。

  逃难来的八旗贵胄,个个都带着,祖传的护命符。

  镶黄旗的爷们,腰里别着“萨满铜镜”,

  镜背的雷云纹,会随月相变化。

  正蓝旗的福晋,贴身藏着骨珠串,

  108颗珠子,都是用高僧舍利磨的。

  最阔气的,世袭罔替的王爷,

  马车里供着尊“鎏金黑煞神”,

  说是从雍和宫密殿,请出来的,镇宅之宝。

  他们白日里吃斋念佛,

  夜里,却偷偷在宅院四角,埋“压胜钱”。

  指望着,借青龙镇的风水龙气,给自家衰败的运势,借阴补阳。

  常言说得好,“乱世黄金,盛世古董”。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地之后,

  戴河古镇的古玩市场,就像被泼了油的干柴,“呼啦”一下,烧得红火起来。

  摊位上,摆的都不是寻常玩意儿。

  有“阴皮”的青铜爵,

  带“血沁”的玉佩,

  刻着“鬼工符”的铜镜,

  甚至,还有从坟里刨出来的“冥器”。

  懂行的老江湖都知道,

  这些宝贝,十有八九,都是从神秘的青龙镇,流出来的。

  不过,满清遗贵的后代,如今早已败落。

  有的甚至沦落到,给人扛活、种地,成了彻头彻尾的“泥腿子”。

  祖上留下的宝贝,在他们眼里,不过是些“破铜烂铁”,

  随手丢在墙角,

  甚至拿来垫桌脚、喂鸡食。

  可谁能想到,

  这些“破烂”里,随便一件,搁在潘家园,都能让那些“吃土”的藏家,抢破头?

  七八十年代,古玩行当刚兴起,

  一群“铲地皮”的贩子,闻着味儿就来了。

  这帮贩子,个个都是油嘴子,

  专挑乡下老赶下手,

  进行坑蒙拐骗。

  先装成,走街串巷的货郎,

  或者假扮成收破烂的,

  跟村民套近乎,

  递根烟、唠唠家常,

  等混熟了,再踩盘子。

  看见谁家堂屋里,摆着个青花瓷瓶,

  或者炕头,搁着块老铜镜,

  立马就下套。

  “哎哟,老哥,这瓶子不错啊,可惜这儿有道裂纹,釉色也走样了,搁现在不值钱喽!”

  贩子一边摇头叹气,一边掏出,几张皱巴巴的票子。

  “这样吧,我看您也是个实在人,五十块,我拿回去当个摆设,咋样?”

  老实巴交的村民,哪懂这些门道?

  被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还真以为,自家祖传的宝贝,是“破烂”,

  稀里糊涂就卖了。

  更狠的贩子,还会玩“调虎离山”。

  先找同伙,在村里闹点动静,

  比如喊“着火了”,

  或者“谁家孩子掉井里了”,

  趁乱低价捡漏,

  甚至直接顺走。

  马豆豆,就认识个叫老王的,“铲地皮”高手,

  江湖人称“鬼眼王”。

  这厮最擅长“踩阴宅”,专门收陪葬品。

  有一回,听说某村有户人家,祖上出过官,

  家里,藏了个老木箱,

  据说,还是从墓里带出来的“棺箱子”。

  老王,立马扮成,收山货的商人,

  拎着两瓶劣质白酒,

  上门假意讨水喝。

  那户人家心善,让他进屋歇脚。

  一进门,眼珠子转得,跟夜猫子似的,

  “唰”地盯上,墙角那个木箱,

  箱面虽斑驳,但木纹细密如流水,四角包铜,雕着“螭龙纹”,

  隐隐还泛着一层“尸光”。

  心里咯噔一下:

  “好家伙,这特么是‘阴沉木’做的,里头肯定有‘硬货’!”

  喜欢淘汰749局,午夜当冥界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