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崔兰姈 天幕篇(2)-《综影视:昭昭姒兰》

  没嫁人自然有没嫁人的原因,要么是不想嫁,要么是嫁不了。

  若是崔兰姈这样的身份,多半,是筹码不够。

  武周女帝时期

  武则天苍老的面容此刻显示出一丝动容,是弘儿登基?

  竟是弘儿!

  【“提起李弘,咱们就不得不科普一下这位皇子的强大魅力。就像李世民只将文德皇后长孙氏和他生的孩子当成亲生的一样,李治也只将自己和武媚娘生的孩子当成是亲生的孩子。”】

  【“李弘是武则天在感业寺时怀上的孩子,由于临近生产,王皇后才把武则天接回宫中。这也就意味着武则天怀孕期间一直生活在条件艰苦的感业寺。”】

  【“李弘出生时先天不足,体质虚弱,免疫力非常的差。”】

  【“从龙朔二年开始,年仅十岁的李弘担任监国,龙朔三年,朝廷下诏让十一岁的李弘每五天在光顺门处理各部门奏章,小事都由他决断。”】

  【“乾封二年,十五岁的李弘因为父亲久病不愈再次监国。咸亨二年,十九岁时,他又在李治巡视洛阳时坐镇长安。此后的二十岁、二十一岁时,他又奉命两次监国。”】

  【“上元二年,李弘在合璧宫去世,年仅二十三岁。”】

  【“从原本的历史轨迹上,年仅二十三岁的李弘就有六次监国的经历,怎么不能算作是李治的宠爱呢?”】

  [丽你的花:总感觉这个太子是累死的。]

  大唐高宗时期

  李治笑不出来了,他的太子竟是早逝?

  他知道后来的媚娘登基为帝了,只是他想不到,自己的太子竟然薨逝的如此之早。

  若是弘儿还在,媚娘会冒天下之大不韪改朝换代吗?

  李治又想起曾经的一句谶语,唐三代而亡,女主武氏代之。

  若是这么算起来,媚娘登基,大唐断绝,如何不算是一种大唐三世而亡呢?

  李治按下心中的焦急,传令太子速速赶来。

  【“其实,大清的‘朕之第一子’也不是历史上头一回发生了,只是清朝的口号比较响亮,距离后世又近,所以才让我们记忆深刻。”】

  【“但事实上,这种戏码在唐朝的时候就已经上演过了。若说放权给儿子看不出这宠爱有多离谱,那么这桩古今奇闻的父亲追封儿子为天子呢?”】

  【“古往今来都是儿子追封父亲,但李治其实一点都不理智,儿子死后他万分痛苦,不顾反对,打破传统认知,将自己的儿子李弘追封成了皇帝。”】

  【“不仅如此,他还亲自下场为儿子写神道碑,一口一个‘元子’,排在李弘前面的李忠,李素节等皇子,李治视若无睹。”】

  【“当然了,这是原本的历史时空,在昭成顺圣皇后所在的世界,李弘十五岁便登上了皇位,再也不是父亲追封的皇帝。”】

  【“李弘是武媚娘的长子,但他却拥有两个母亲,一位是自己的生母,一位是自己的姨母,十五岁的李弘登基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崔氏兰姈尊封为太上皇后,在李治驾崩以后,她成了和武媚娘相同地位的太后,李弘退位后,崔兰姈又和武媚娘双双成为了太皇太后。”】

  【“为什么李治不亲自册封兰姈为皇后呢?”】

  还能是因为什么,娶不上呗。

  如今这年头,连皇帝想要娶一个合心意的媳妇也不容易。

  当然了普通百姓的合心意与权贵之间的合心意可不一样。

  百姓们不懂贵人们的弯弯绕绕,但是这高宗皇帝嘛。

  咱们中原大地就他家出了个女帝,多半是个耙耳朵。

  掌权的女子不是没有,但是一旦跨出了那一步就是不一样。

  大明洪武朝

  朱元璋嗤笑一声。

  “这男人管不住女人就是如此。这高宗啊,前半辈子栽在武氏手里,后世栽在崔氏手里,不如太宗远矣。”

  “这宋人瞧不起李唐皇室,混乱无序,不守礼法,乱伦逆礼,如今,我大明也绝不能出现这种皇室丑闻。”

  他得要留点祖训了。

  大明永乐朝

  “当初你们皇爷爷那么喜欢你们大伯,也没有动念头要将他追封为皇帝。”朱棣感慨道,他爹对大哥爱是爱,可爱的也不纯粹。

  朱棣如今看透了不少东西,对着自己的胖儿子也越发的怜惜了。

  朱高炽欲言又止,但又害怕提起老爷子的伤心事。

  皇爷爷不追封大伯,一是因为礼法,二是因为人家知道朱允炆一定会当皇帝啊,建文登基能不追封自己的亲父嘛。

  武周女帝时期

  女帝的嘴角翕动,看着天幕上熟悉的面孔,她的眼眶已经开始泛红。

  多年未见,孩子……

  上官婉儿将仆从全部遣散,只留下自己和太平公主陪伴在女帝的身边。

  “阿娘,这么多年过去,我都快忘记大哥的模样了。”

  太平的大哥不是跟着李治的皇子序列来,李弘是武媚娘的长子,是太平真正的大哥。

  【“李治和武媚娘对李弘的宠爱并不如李世民和李承乾、朱元璋和朱标等皇帝和太子那么知名,但有时候,最完美的太子朱标获得的宠爱是比不上李弘的。”】

  【“李弘生前逾制的待遇就很多,比如给他立西明寺祈福,许诺等他病好了就给他皇位,而且李治和武则天把皇权看的这么重的人都能把所有权利给这个大儿子,自己俩人跑洛阳去玩。”】

  【“李弘身体特别不好,十多岁就咳血,夫妻俩都没想过换太子,李治还哭着要他身体早日好起来,好了就传位给他。”】

  【“李治爱儿子的模样是从自己的阿耶那里学到的,因为当过一个被父亲宠爱的孩子,所以他知道怎么去爱自己的孩子。”】

  【“但是不好意思,高宗陛下,女帝陛下,你们的好大儿现在归咱们昭成顺圣皇后啦!”】

  梧州女帝时期

  武则天伸出手,隔着虚空描摹着自己爱子的面容,见他笑得灿烂,她便也眼含泪水的笑了出来。

  听到天幕的调侃,武则天淡然一笑。

  “给她,我儿开心且平安,便是成了她的儿子又能如何?”

  她们既然是亲姐妹,她的孩子……有何区别。

  天幕上的李弘,从五岁,到十五岁,从稚嫩到青涩,再到成熟。

  她又看着她的孩子长大了一次,活了一次。

  这一次,弘儿再也不是被稚奴追封的孝敬皇帝,她没想到,自己有生之年能够亲眼看着弘儿登基。

  她心中隐藏已久的柔软陡然舒展。

  【“李弘,可是他和媚娘的长子,他怎么会不爱他。”】

  【“说什么不如别的皇帝疼爱自己的孩子,说什么李治对弘儿的疼爱不比旁人有名。”】

  【“自古以来,有几个能够做到给早逝的儿子追封皇帝的呢?”】

  【“世人都说大唐高宗皇帝懦弱,可他只是懂得闷声发大财,再加上自己的父母,妻妾,儿女,甚至孙子都远远比他更出名,所以显得他的存在感比较低罢了。”】

  [李元吉活该:他懦弱?一个懦弱的人敢在父亲还在世的时候,就和庶母私通?

  一个懦弱的人,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娶庶母为后吗?

  一个懦弱的人,敢不到三十岁,就将舅舅长孙无忌与关陇集团一网打尽,并提拔一批自己的人,将皇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吗?]

  [言之有理:李治是外柔内刚,李承乾和李泰争太子位的时候,他不站队,俩哥哥倒霉之后,他也不落井下石,所以二凤觉得他仁厚。长孙无忌觉得自己和李治是利益共同体,所以帮他解决了吴王。

  李治要立武氏为后,发现朝政被长孙无忌控制,于是提拔许敬宗、李义府等人,自立门户,再利用吴王旧案逐步拿下长孙无忌和褚遂良,提升了皇权,人家是个合格的政治生物。]

  [虽然有一件事不明白:那可不,唐高宗李治,对内轻徭薄赋,低调俭朴,他在位期间,人丁户口稳步增长,经济繁荣。对外,他采取蚕食政策,吞并高句丽,人家可不是懦弱,他只是能忍。]

  [苏堪刀兼:对,他们一大家子都太有名了,让本就低调的日子更加的透明人,不过还是比他爷爷好得多,直到现在,有多少人还不知道大唐的开国皇帝不是二凤,而是他爹李渊呐。]

  [生而无畏:那可不,老爹是千古一帝李二凤,母亲是千古贤后长孙氏,大哥是大唐最意难平的太子李承乾,二哥是着名胖子魏王,小名青雀,就连妹妹们也都是各有各的故事。

  媳妇是千古第一女帝,与阿武的长子李弘是父亲追封皇帝第一人,序齿六皇子,和阿武的次子李贤——章怀太子,三子李显是唐中宗,四子李旦是唐睿宗,孙子李隆基又是千古半帝。

  所以,真的不能怪李治有些小透明啊,这一大家子都是传奇人物。]

  大唐武德时期

  李渊:……

  够了,真的够了!

  他们家二郎还真是一朝龙在天,凡土脚下泥啊。

  他这个开国皇帝当的还有什么意思,倒不如洗手与他做个太上皇,老老实实当个背景板吧。

  李渊被弹幕单拎出来嘻唰唰,他的心,那叫一个疼啊。

  李建成脸都扭曲了一瞬间。

  行了行了,知道你们后世人喜欢李世民了。

  但是那又怎样。

  只要阿耶不废了他,他就依旧还是这大唐的第一位太子。

  就算李世民吧大唐治理的成为天下第一王朝,史书也不会记载他是靠正经手段上位的。

  李建成摆烂了,如何呢?又能怎?

  哎,他就是要膈应这群不尊礼法的后世人,他就是要成为李世民和阿耶之间横亘的那一根刺。

  他李世民有本事,再冒着天下之大不韪杀他一次啊!

  就让史书再次记载上,李世民弑兄杀弟,这辈子,还是无论哪个世界,李世民都不能清清白白的上位,必定手染血腥,受万人唾骂。

  说什么李治的亲人都非常传奇,可在他看来,这都是李世民的报应。

  李承乾和李泰相争是报应。

  李治和武媚娘私通是报应。

  武氏篡国也是报应。

  李世民啊李世民,世人爱你,敬你,视你为神,可你这些污点,一辈子也别想抹掉。

  李建成知道,李世民会被这个污点困住一生,他好过不了的。

  李渊此刻终于想要再几个儿子之间转圜,只是如今,这几兄弟之间的关系哪里还有转换的余地呢?

  【“其实世人口中的传奇大多都是命途不顺的人,例如崔皇后。”】

  【“崔皇后之名在外邦如雷贯耳,几十年后,他们可以不知道大唐的皇帝是谁,但一定知道崔皇后是谁,而崔皇后,一个没落世家的哑巴庶女,又是怎么一步步得到如今的地位的呢?其中的艰辛无法言说。”】

  【“崔皇后在李弘,及其子孙后代的眼中,一直都是一个温柔美丽慈爱的长辈,这位长辈细致,耐心,懂很多的大道理,小孩子们都很喜欢她,只是她身体弱,在外修养,所以很难见她一面。”】

  【“但是只有武媚娘和李治见过崔兰姈最霸气的一刻。崔兰姈在皇宫来去自如,如入无人之境,她曾亲手处决的无数罪大恶极之人。当时民间还有一个传闻,说是地狱的大门敞开了,许多死的不明不白的坏人,都说是因为作恶多端,被阎王收了去。”】

  【“崔皇后杀人,会将此人的罪状一一写明,绝不会放过一个恶人,也不会冤枉了一个好人,所以在民间,许多走投无路的人甚至开始供奉虚构的阎王神像,希望阎王能够主持公道。”】

  【“很显然,早期的崔皇后嗜血成性,想法是有些偏激的,法律管得到的地方她要管,法律惩罚不到的人,他更要管。”】

  【“毕竟,比起让罪人被关在牢狱之中,或流放,或充军,或其他惩罚,哪有崔皇后一刀切,直接了当的用命赔罪干脆利落,解人的心头之恨呢。”】

  【“那么,崔皇后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是温柔的带着神性的慈母,还是来自地狱的阎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