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帝心如铁惩舞弊,雷霆一击肃朝纲-《穿越倚天:唯一真神镇压诸天》

  陆晨的声音在奉天殿内回荡,带着金石之音,掷地有声。

  “这‘蛀虫’二字,朕说得够不够明白?”

  他目光如电,缓缓扫过阶下群臣。

  官员们噤若寒蝉,不少人额头已经见了汗,后背也有些发凉。

  皇帝这话,杀气太重。

  尤其是那些自问不太干净的,更是心头发虚,两股战战。

  “朕视天下人为子民。”陆晨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开国至今,俸禄一再提升,赏赐也从未吝啬。”

  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按理说,无论大小官员,家中妻儿老小,锦衣玉食,总不成问题吧?”

  陆晨冷笑一声:“天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白水变酒卖,还嫌猪无糟。”

  “这话,糙是糙了点,理却不糙。”

  “有些人,给他千两白银,他还想着万两金山。给他一座金山,他还想着天下财富尽归己有。”

  “这贪欲,就像地里的野草,一场雨后,就疯长起来,怎么除都除不尽。”

  他踱了几个来回,龙袍下摆在地面上拖曳出细微的沙沙声。

  “诸位,都是我大明的栋梁,饱读诗书,深明事理。”

  “你们说说,这贪欲,如何克制?这蛀虫,如何清除?”

  殿内一片死寂。

  谁敢先开口?说轻了,是糊弄圣上。说重了,万一陛下真照此办理,那可是要掉脑袋的。

  杨逍身为左相,百官之首,此刻不能不言。

  他硬着头皮出列:“启禀陛下,臣以为,当严明法纪,设巡察御史,加大惩处力度。一旦查实贪腐,绝不姑息!”

  “严刑峻法?”陆晨不置可否,“杨左相,我大明律,对于贪腐的惩处,可算轻了?”

  杨逍心中一凛:“回陛下,大明律严苛,贪墨五千文以上,便入刑。”

  “那为何,还有人敢以身试法?”陆晨追问。

  杨逍一时语塞,张了张嘴,却不知如何回答。

  右相范遥见状,出列解围:“陛下,臣以为,除了严法,亦当加强教化。令官员修身养性,知廉耻,明荣辱,方能从根本上杜绝贪腐。”

  “教化,严法,都是老调重弹。”陆晨的声音再次响起,打破了死寂,“朕今日,想说点新鲜的。”

  他微微坐直了身子,眼神骤然锐利起来,像两道寒光,刺向下方。

  “科考!”

  此言一出,不少官员身躯微不可察地一颤。

  “大明立国三年,朕才举行了首次恩科,广纳贤才。”

  “朕以为,国家之根基,人才为先。这科考,便是为国选才的独木桥,千军万马,只取精英。”

  陆晨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丝冰冷的怒意:“可偏偏,有人想在这独木桥上,搭旁门左道,走歪门邪道!”

  他猛地一拍扶手,声若惊雷。

  “这次科考,居然有人舞弊!”

  “哗——”

  殿内顿时一片低低的惊呼,如同冷水泼入热油,瞬间炸开。

  官员们纷纷抬头,脸上写满了震惊与不安。

  杨逍与范遥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

  科考舞弊,历朝历代都是大案,一旦查实,牵连甚广,足以掀起官场地震。

  陆晨冷眼看着他们的反应,从龙椅上站起。

  “高进。”

  侍立在旁的太监高进立刻躬身:“奴婢在。”

  “把东西,给诸位爱卿传阅一番。”陆晨语气平淡。

  “遵旨。”

  高进快步走到御案前,双手捧起一卷厚厚的卷宗,转身走下丹陛。

  卷宗最先递到了左相杨逍手中。

  杨逍展开一看,只扫了几行,脸色便唰地一下变得苍白。

  他握着卷宗的手,微微颤抖。

  那上面,不仅有涉事考生的名字,更有背后运作官员的名录,时间、地点、手段、银钱往来,一桩桩,一件件,事无巨细,清清楚楚。

  卷宗在群臣手中传递。

  奉天殿内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陆晨踱到丹陛边缘,俯视着下方一张张惊惶失措的脸。

  “朕说过,朕视天下人为子民。这科考,是寒门学子一步登天的阶梯,是他们用十数年寒窗苦读换来的机会。”

  “舞弊,不仅仅是毁了几个考生的前程,更是动摇我大明的国本!”

  他声音不大,却字字千钧。

  “这份名单,是南镇抚司丁敏君,北镇抚司朱元璋,各自独立办案,交叉印证得来。”

  此言一出,群臣更是心惊。

  南镇抚司、北镇抚司,那是什么地方?

  那是陛下的耳目,是悬在所有官员头顶的利剑!

  这两个煞神衙门同时出手,查出来的东西,谁敢质疑?

  “物必先腐,而后生虫。”陆晨缓缓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更多的却是冷冽。

  “大明立国不过三年,首次恩科,就有人敢伸出贪婪的爪子,将我大明的选贤大典,当成了自家的后花园!”

  他的目光在几位面如死灰的官员脸上一扫而过。

  “所有涉案人员,无论职位高低,无论功劳大小,一律,依大明律论罪!”

  “陛下开恩!陛下饶命啊!”

  人群中,终于有人承受不住,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哭喊起来。

  紧接着,又是几人跪下,磕头如捣蒜。

  陆晨不为所动,声音依旧平静:

  “朕今日,不是来听你们哭诉求饶的。”

  “朕是想让你们明白一件事。”

  他伸出一根手指,指向殿中百官。

  “你们,无论举人、进士,还是朝中大员,你们的官身,是谁给的?”

  无人敢答。

  “是朕!”陆晨一字一顿,“是大明朝廷给的!”

  “没有朕的旨意,就没有人能动你们的官帽,没有人能夺了你们的官身!”

  “朕给你们体面,给你们俸禄,给你们权力,是要你们为国为民,鞠躬尽瘁!”

  他话锋一转,厉声道:“而不是让你们结党营私,徇私舞弊,荼毒朝纲!”

  “看看你们,有些人,为了巴结上司,为了给自家子侄铺路,竟然主动参与舞弊,将国之重器视为儿戏!”

  陆晨猛地一甩袖袍,怒喝道:“这等行径,与叛国何异?其心可诛!”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如刀,扫视全场。

  “朕再问你们一句,你们的官身是朕给的,朕要你们对上不谄媚,对下不霸凌,挺直了腰杆做人做事!”

  “你们,怕什么?”

  “怕得罪同僚?怕断了前程?”

  “还是怕,朕这把椅子,坐得太安稳?”

  最后一句,杀气凛然。

  殿中官员们噤若寒蝉,连呼吸都放轻了。

  陆晨眼神一凝,吐出两个字:“拿——下!”

  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话音未落,殿外甲胄铿锵之声骤然响起。

  数十名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的锦衣卫,如狼似虎般冲入奉天殿。

  他们面无表情,眼神冰冷,直扑向人群中几位早已被锁定的官员。

  “陛下!臣为大明流过血,为陛下立过功啊!”

  一位老臣,被两名锦衣卫左右架住,兀自挣扎呼喊。

  “拖下去!”锦衣卫指挥使朱元璋,亲自督阵,面沉如水,大手一挥。

  整个奉天殿,安静得可怕。

  阳光从殿外照进来,切割出明暗的光影,落在御座上年轻帝王冷峻的侧脸上。

  朱元璋上前一步,单膝跪地:“启禀陛下,所有涉案人员,尽数拿下,无一错漏。”

  陆晨“嗯”了一声,端起御案上的茶盏,轻轻拨了拨茶叶。

  “今日之事,诸位都看清楚了?”

  众人垂首,齐声应道:“臣等,看清楚了。”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颤抖。

  “很好。”陆晨点了点头,“杨左相,范右相。”

  杨逍和范遥连忙出列,躬身道:“臣在。”

  “科考舞弊案,交由三法司会审,南、北镇抚司协同审判,所有涉案人员,无论牵扯到谁,一律严惩不贷。”陆晨的语气不带丝毫感情。

  “臣,遵旨!”杨逍和范遥齐声应道,心中却是一片冰凉。

  陛下这是要大开杀戒了。

  “至于空出来的位子,”陆晨手指在扶手上点了点,“宋学士。”

  宋濂出列:“臣在。”

  “由你牵头,吏部协同,从新进才子中选拔,尽快拟定一份名单上来,填补空缺。朕的要求只有一个,德才兼备,不拘一格。”

  “臣,遵旨。”宋濂声音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