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章 轨道轰炸-《蓝星倾覆:我不玩游戏全球恐慌》

  共享者联盟舰队距离蓝星尚且还有0.3光年。

  这个距离上,电磁波一来一回,需要半年多。

  但距离舰队真正展开登陆,时间已经不远。

  最迟一年之后。

  虽然还相隔着0.3光年,但舰队与蓝星的速度差依然极大,半年内将缩短至0.1光年。

  而后随着舰队调整姿态,才逐渐与蓝星保持一致速度。

  最终,进入数百亿公里的范围内,才有可能真正开始登陆,乃至是交战。

  在此之前的各种攻击都很难见效。

  比如人类发射的万枚导弹,虽然有着图像识别等各种追踪手段,可受限于本身速度,漫长的距离,稀少的燃料,若非挡在其舰队最佳加速轨道上,都不必启动拦截系统。

  这些导弹和一阵陨石雨没什么区别。

  进行电磁干扰,让它们导航失效即可。

  不过先锋舰队舰长决定,用有效的人类可见的手段进行拦截。

  并且向蓝星发射主炮,进行威慑。

  蓝星目标远比一支舰队大得多。

  ……

  “警告!撞击警告!”

  “预计直接碰撞概率1.94%,对流层通过率3.1%,平流层通过率9.2%,中间层通过率23%,热层通过率16%……”

  行星防御系统检测到外太空极高速物体,向指挥中心发出警告。

  刺耳的避难警报随之响起,机械音高声的播报,使人心生惶惶,不知所措,只能跟随指引开始避难。

  这又是一次全球性质的警报。

  早在半个月前,人类就检测到了共享者文明舰队的反击。

  应该是对方主炮发射的炮弹。

  速度极高,为磁轨道动能武器,其速度逼近传统材料的极限,接近0.006c,一旦其命中蓝星,能摧毁一座城市,引起7-8级地震。

  当然准确命中的概率不大。

  毕竟,按照该枚弹丸速度,与先头舰队距离计算,是在当初人类发射导弹后不久,便发射了。

  隔着0.3光年打击一颗星球,其难度堪比用针尖在撒哈拉沙漠刺中一只蚊子,并且从月球投出这根针。

  人类是绝对不可能做到的。

  这是一次威力展示。

  警报响起的两个小时后,李前从沉睡中睁眼,超感瞬间笼罩住整颗星球。

  行星防御指挥中心,联盟军事委员会,航天局等部门,同时向他汇报了当前状况。

  共享者文明主力舰队出现在0.3光年以内,其活动轨迹与塔尔人预测基本一致,准备引动蓝星引力统一速度。

  而先头舰队已抵近0.1光年内,双方的谈判进入到了最为紧张的时刻。

  共享者在等待主炮到达蓝星,完成最后威慑。

  人类也在等待,等待一个结果,然后同意共享者的所有条件,又时刻准备着反击。

  过去十多年中,李前的精神属性一直在增加。

  并非他在加点,而是蜃景世界中,林宇源源不断献祭小黑石。

  林宇已经登神的信息可以欺骗塔尔人,却瞒不住人类,尤其是李前,属性面板显示的明明白白。

  其已经突破精神上限,从而摆脱了属性面板的部分限制。

  他自己获得的属性点不再会被扣留在面板,自动增加到体魄或者精神之上。

  而蜃景世界中,在塔尔人帮助下,小黑石源源不断的产出。

  血海生灵代替其付出代价。

  因此,林宇可以一直献祭小黑石,增长属性。

  李前则坐享其成。

  除了体魄,精神的增长依旧同步。

  目前他的精神数值膨胀到十分恐怖的地步。

  超感在精神力推动下,无远弗届的扩散,对于人类而言冰冷漆黑的宇宙,在他面前毫无躲藏可能。

  就像走进一间空置的房间,角角落落眨眼纳入视野,无有遗漏,老鼠虫豸无可遁形。

  人类的卫星、探测器,星际残骸等,静静漂浮在空间中。

  一个急速物体闯入李前的感知。

  形态呈现出圆柱椎体,温度较高,急速向着蓝星奔行而来。

  正是那颗炮弹。

  其携带的恐怖动能,足以造成天灾般的毁灭。

  李前的精神力锁定炮弹,根据自身位置,炮弹飞行轨迹,大致估算,又开启通天祗感应,才道:

  “不会直接落地。”

  指挥中心、军事委员会等重要部门,听到李前的声音,方才重重吐出一口气,相视而笑,整个人轻松起来。

  相比于人类自己的监测手段,他们更相信李前。

  如果这样的一颗炮弹落在大地上,即便没有击中城市,堡垒抵御住次生灾害,也会造成巨大动静,是对战争前士气的打击。

  “倒数十秒,目标即将接触益散层!”

  指挥中心,智辅的声音响起。

  大屏幕上,一个高速光点来到蓝星上空。

  “10、9、8……”

  随着倒计时响,指挥中心所有人不觉站起,死死盯着屏幕,屏息以待。

  “1号,4号,9号,17号……靶标失联,目标进入大气热层……”

  人类提前计算炮弹轨迹,撤离相应区域卫星、飞船等轨道设施,留下一些探测器收集数据。

  此刻这些靶标失联,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直接被目标摧毁。

  其速度极高,动能极大,接触到大气层,哪怕只是最外层的益散层,也会掀起恐怖风暴,探测器等直接被冲击波撕碎。

  第二种情况,目标速度太快,摩擦空气,产生电离效应,形成类似emp效果的电磁屏蔽。

  至于益散层、热层等和平时代人类对于大气层的描述名词,如今已经并不适用。

  没了恒星,大气温度下降,大气层高度等收缩,对流、平流层等亦不复往昔。

  原本轨道高度的空气更加稀薄。

  因此这里的益散层、热层等都只是指代原本的高度。

  益散层:600km以上。

  热层:85-600km。

  中间层、平流层、对流层,分别对应85-50,50-12,12-0km范围。

  清泉市,航天大学某间天文观测楼,两道人影蹑手蹑脚靠近,钻进大门,小心上楼,没有发出丝毫声音。

  他们来到一间房间前。

  前头那人悄悄打开房门,内里黑漆漆,但密集的绿色和红色的led灯光交替闪烁着。

  这里是机房。

  “章程,我们还是回去吧……”

  看到房门真的被打开,昏暗中,宋琦眼睛圆睁。

  上次的事情之后,章程居然还有这样的权限!

  “放心吧,一点事儿都没有,我以前就经常来这里。”

  章程打开机房的灯光,伴着散热系统嗡嗡声,两人进入其中。

  房间中陈列一排排服务器,约莫十二排,插满光纤,指示灯交替闪烁,海量数据汇总,分流,无比的繁忙。

  “航天大学负责部分跟踪我爸的任务,教授们不同意我参与进去,所以只能偶尔来这里瞅瞅。”

  章程换上一身专门的服装,表示无奈,

  一边跟宋琦介绍情况,一边熟门熟路打开机房角落的几块显示器。

  这几个显示器乃是维护服务器的工程师才能登陆。

  但是章程却也可以。

  他在大学的权限极高,并且本身也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