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人类文明,你们好!
鉴于我们之间交流的难度,以及展示诚意的需要,现按照联盟建立时的宣言,向你们免费共享以下技术……”
一份长长的技术目录。
章廖东还在整理,并未第一时间全部发送过来。
单从名称上看,涉及能源、信息技术、航天引擎、生物科技等等数百个细分类目,比上次的资源包技术更加先进一些。
但是比不上光子计算机这类。
甚至部分技术人类已经攻克,或者取得不小进展。
“他们确实很有诚意。”
看完目录,一名科学家由衷说道。
共享者文明联盟共两次免费向人类分享技术,且都基本高于人类,对人类文明发展有着巨大作用。
不过在真正接触,了解他们之前,除了理论方面无可辩驳的知识,技术层面,实际应用的部分,人类不会轻易照搬使用。
比如基因技术。
如果全面铺开,运用到全人类身上,一旦这些技术存在隐患,后果不堪设想。
比如只需一颗精心雕刻的病毒炸弹,可能正好与某项基因改造技术的隐秘缺陷嵌合,会对人类社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
又比如信息技术,如果使用共享者文明的通讯技术,对方可能轻易截获破解机密信息。
通信技术方面,人类有着自己独道的加密手段。
量子加密。
“我们诚邀人类文明加入我们的文明联盟,组成更加强大,繁荣的集体,共同去征服冰冷的宇宙。”
共享者文明的信息最后,再一次邀请人类文明加入联盟。
两个文明之间间隔数光年,如果沟通只是回合制的你来我往,信息交换效率就太低了。
因而即使一时半刻得不到回应,不管人类还是共享者文明,都在不间断向对方传递信息。
由此,接收到共享者文明后续信息,人类对这片星空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也多了不少了解。
昔日,一个流浪文明经过这里。
共享者文明向其分享大量技术资料,换取资源,建立了良好关系。
该文明愿意分出一支舰队,加入共享者联盟。
然而那却是一个陷阱。
共享者联盟免费共享知识的行为,被该文明解读为资源紧缺下的软弱,其舰队处境堪忧。
于是该文明假意同意加入联盟,拉近关系,获取到大量技术资料。
并同时邀请共享者联盟登上其母星。
离开母星的漫长岁月中,共享者文明联盟中,好奇的思潮涌动,部分新生代想要前往母星流浪的终点,去那片蜃景世界。
因此共享者文明消耗大量资源,派遣出一艘飞船,搭载那些想要继续流浪,或者说远航,探索未知的联盟公民,准备登陆那颗流浪母星,前往蜃景世界。
结果该艘飞船进入行星轨道后,遭遇伏击,死伤惨重,即便有着较大技术代差,最后还是被击落坠毁。
飞船上全部联盟公民丧生。
共享者联盟愤怒,却对该文明没有任何办法,眼睁睁看着对方远去,进入高维航行中。
流浪的行星速度太快。
章廖东后续传递的资料中,就有共享者联盟对该文明的详细描述。
警示人类,如果遇到,一定要警惕这个狡诈又卑劣的文明。
人类陆续在当前宇宙空间,发现更多的人造物残骸,多是飞船残片。
“喔,这么说共享者文明联盟其实对我们也非常警惕,害怕事故重演。”
“如果他们提出搭乘蓝星,前往蜃景世界,我们该怎么办?”
“这……不能同意。”
“没有可能!”
“他们也大概不会再提出吧?毕竟教训在前,很难信任我们。”
“一面之词而已,谁知真假黑白?”
时间在忙碌中飞快流过。
风筝号离开蓝星的第八个年头,章廖东逐渐疑惑起来。
按照最开始计算的速度,风筝号将在第十年,抵达3.3光年外,共享者文明的舰队位置。
但其实,在此之前,哨骑兵探测组就应该可以观测到舰队。
并非依靠自引力探测,而是常规的观测手段观察。
然而奇怪的是,无论透镜组,还是热辐射,亦或者其他的探测方法,竟都没在3.3光年外的p点有任何发现。
这不应该,因为自引力探测始终显示,在风筝号前方,1-2光年内,存在明显时空扰动。
扰动痕迹远不及行星,却也不算微弱,并且可以通过质点的分布,推断外星舰队规模,总质量将近3000万亿吨!
哪怕是纯铁疙瘩,飘在太空中,探测器组在掌握较为准确方向的前提下,都应该有所发现才对。
何况一支舰队,内部必然有着大量可供活动的空间,势必体积庞大。
且大量联盟公民生活,设备运转,热辐射是在所难免。
现在却什么都没观测到。
那片宇宙空间空空如也。
自引力探测器,能够探测微小时空扰动,进而推算出质量这个基本信息。
但对于距离、体积、形状等其他方面却是非常模糊的。
难道探测到的巨大质量,并非共享者文明舰队?
又或者说,共享者文明的舰队,其实在更远些的地方,p点只有个广播站?
这倒也可以理解……
万一蓝星怀有恶意,抢先攻击p点,舰队真要停在那里,可能遭遇静默状态高速摸过来的炸弹。
要知道,蓝星可是24.6%c的超高速,从蓝星上发射的炸弹基础速度极高。
体积小型化,做好防探测,保持静默,恐怕共享者舰队都难提前预警拦截。
章廖东将发现传回蓝星。
蓝星方面的推测和他差不多。
不过共享者文明舰队距离广播站,应该在0.1-0.3光年的范围内。
这非常好判断。
蓝星出现在o点,到被共享者文明发现,并接收到第一封信,经历的时间是6.8年左右。
计划赶不上变化,章廖东开始主动修正哨骑兵探测组飞行计划。
原本的计划中,这时候哨骑兵探测器组将开启全部调姿发动机,分散开来,随时准备解体,制造出大量星际垃圾,掩护风筝号调整姿态,接近和飞越舰队。
第九年。
章廖东即将到达p点。
比风筝号稍快些的哨骑兵探测组,已经快要越过p点。
在接近到不足0.1光年的范围内,再加上准确的方位,探测器终于有所收获。
一艘体长不到500米的小型飞船,静静悬浮在太空,孜孜不倦向蓝星方向发送广播。
这艘飞船深灰色,远远看去,像一个火柴盒。
其外形绝对不允许在大气环境中航行。
探测器组进行拍照,检测热辐射,收集各方面信息,然后传回蓝星。
半途风筝号截获,经由火种,直接传递到蓝星。
“注意你的燃料剩余,注意隐秘。”
蓝星方面做出提醒。
共享者文明舰队不在p点,这在人类的预案中,风筝号携带的燃料有着冗余。
但也不能拖太久,以免触及极限,失去返航机会。
风筝号也启动了部分探测设备。
此外,章廖东修正哨骑兵探测器组的飞行计划,发射出去的电磁波,有可能被共享者文明接收到。
当然,这些信号经过量子加密。
接近第十年。
蓝星方面和章廖东神经都高度紧张起来。
此时,哨骑兵探测器组已完全飞越p点,风筝号也来到了p点。
章廖东虽不能用肉眼看到那艘广播飞船,却能在飞船上的探测器上看到。
但除了这艘广播飞船。
无论是风筝号,还是哨骑兵探测器组,都没捕捉到共享者文明舰队的踪迹!
“这不合常理!他们凭空消失了不成?!”
“还是我们之间的技术差距太大,常规的探测,都发现不了他们?”
鉴于我们之间交流的难度,以及展示诚意的需要,现按照联盟建立时的宣言,向你们免费共享以下技术……”
一份长长的技术目录。
章廖东还在整理,并未第一时间全部发送过来。
单从名称上看,涉及能源、信息技术、航天引擎、生物科技等等数百个细分类目,比上次的资源包技术更加先进一些。
但是比不上光子计算机这类。
甚至部分技术人类已经攻克,或者取得不小进展。
“他们确实很有诚意。”
看完目录,一名科学家由衷说道。
共享者文明联盟共两次免费向人类分享技术,且都基本高于人类,对人类文明发展有着巨大作用。
不过在真正接触,了解他们之前,除了理论方面无可辩驳的知识,技术层面,实际应用的部分,人类不会轻易照搬使用。
比如基因技术。
如果全面铺开,运用到全人类身上,一旦这些技术存在隐患,后果不堪设想。
比如只需一颗精心雕刻的病毒炸弹,可能正好与某项基因改造技术的隐秘缺陷嵌合,会对人类社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
又比如信息技术,如果使用共享者文明的通讯技术,对方可能轻易截获破解机密信息。
通信技术方面,人类有着自己独道的加密手段。
量子加密。
“我们诚邀人类文明加入我们的文明联盟,组成更加强大,繁荣的集体,共同去征服冰冷的宇宙。”
共享者文明的信息最后,再一次邀请人类文明加入联盟。
两个文明之间间隔数光年,如果沟通只是回合制的你来我往,信息交换效率就太低了。
因而即使一时半刻得不到回应,不管人类还是共享者文明,都在不间断向对方传递信息。
由此,接收到共享者文明后续信息,人类对这片星空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也多了不少了解。
昔日,一个流浪文明经过这里。
共享者文明向其分享大量技术资料,换取资源,建立了良好关系。
该文明愿意分出一支舰队,加入共享者联盟。
然而那却是一个陷阱。
共享者联盟免费共享知识的行为,被该文明解读为资源紧缺下的软弱,其舰队处境堪忧。
于是该文明假意同意加入联盟,拉近关系,获取到大量技术资料。
并同时邀请共享者联盟登上其母星。
离开母星的漫长岁月中,共享者文明联盟中,好奇的思潮涌动,部分新生代想要前往母星流浪的终点,去那片蜃景世界。
因此共享者文明消耗大量资源,派遣出一艘飞船,搭载那些想要继续流浪,或者说远航,探索未知的联盟公民,准备登陆那颗流浪母星,前往蜃景世界。
结果该艘飞船进入行星轨道后,遭遇伏击,死伤惨重,即便有着较大技术代差,最后还是被击落坠毁。
飞船上全部联盟公民丧生。
共享者联盟愤怒,却对该文明没有任何办法,眼睁睁看着对方远去,进入高维航行中。
流浪的行星速度太快。
章廖东后续传递的资料中,就有共享者联盟对该文明的详细描述。
警示人类,如果遇到,一定要警惕这个狡诈又卑劣的文明。
人类陆续在当前宇宙空间,发现更多的人造物残骸,多是飞船残片。
“喔,这么说共享者文明联盟其实对我们也非常警惕,害怕事故重演。”
“如果他们提出搭乘蓝星,前往蜃景世界,我们该怎么办?”
“这……不能同意。”
“没有可能!”
“他们也大概不会再提出吧?毕竟教训在前,很难信任我们。”
“一面之词而已,谁知真假黑白?”
时间在忙碌中飞快流过。
风筝号离开蓝星的第八个年头,章廖东逐渐疑惑起来。
按照最开始计算的速度,风筝号将在第十年,抵达3.3光年外,共享者文明的舰队位置。
但其实,在此之前,哨骑兵探测组就应该可以观测到舰队。
并非依靠自引力探测,而是常规的观测手段观察。
然而奇怪的是,无论透镜组,还是热辐射,亦或者其他的探测方法,竟都没在3.3光年外的p点有任何发现。
这不应该,因为自引力探测始终显示,在风筝号前方,1-2光年内,存在明显时空扰动。
扰动痕迹远不及行星,却也不算微弱,并且可以通过质点的分布,推断外星舰队规模,总质量将近3000万亿吨!
哪怕是纯铁疙瘩,飘在太空中,探测器组在掌握较为准确方向的前提下,都应该有所发现才对。
何况一支舰队,内部必然有着大量可供活动的空间,势必体积庞大。
且大量联盟公民生活,设备运转,热辐射是在所难免。
现在却什么都没观测到。
那片宇宙空间空空如也。
自引力探测器,能够探测微小时空扰动,进而推算出质量这个基本信息。
但对于距离、体积、形状等其他方面却是非常模糊的。
难道探测到的巨大质量,并非共享者文明舰队?
又或者说,共享者文明的舰队,其实在更远些的地方,p点只有个广播站?
这倒也可以理解……
万一蓝星怀有恶意,抢先攻击p点,舰队真要停在那里,可能遭遇静默状态高速摸过来的炸弹。
要知道,蓝星可是24.6%c的超高速,从蓝星上发射的炸弹基础速度极高。
体积小型化,做好防探测,保持静默,恐怕共享者舰队都难提前预警拦截。
章廖东将发现传回蓝星。
蓝星方面的推测和他差不多。
不过共享者文明舰队距离广播站,应该在0.1-0.3光年的范围内。
这非常好判断。
蓝星出现在o点,到被共享者文明发现,并接收到第一封信,经历的时间是6.8年左右。
计划赶不上变化,章廖东开始主动修正哨骑兵探测组飞行计划。
原本的计划中,这时候哨骑兵探测器组将开启全部调姿发动机,分散开来,随时准备解体,制造出大量星际垃圾,掩护风筝号调整姿态,接近和飞越舰队。
第九年。
章廖东即将到达p点。
比风筝号稍快些的哨骑兵探测组,已经快要越过p点。
在接近到不足0.1光年的范围内,再加上准确的方位,探测器终于有所收获。
一艘体长不到500米的小型飞船,静静悬浮在太空,孜孜不倦向蓝星方向发送广播。
这艘飞船深灰色,远远看去,像一个火柴盒。
其外形绝对不允许在大气环境中航行。
探测器组进行拍照,检测热辐射,收集各方面信息,然后传回蓝星。
半途风筝号截获,经由火种,直接传递到蓝星。
“注意你的燃料剩余,注意隐秘。”
蓝星方面做出提醒。
共享者文明舰队不在p点,这在人类的预案中,风筝号携带的燃料有着冗余。
但也不能拖太久,以免触及极限,失去返航机会。
风筝号也启动了部分探测设备。
此外,章廖东修正哨骑兵探测器组的飞行计划,发射出去的电磁波,有可能被共享者文明接收到。
当然,这些信号经过量子加密。
接近第十年。
蓝星方面和章廖东神经都高度紧张起来。
此时,哨骑兵探测器组已完全飞越p点,风筝号也来到了p点。
章廖东虽不能用肉眼看到那艘广播飞船,却能在飞船上的探测器上看到。
但除了这艘广播飞船。
无论是风筝号,还是哨骑兵探测器组,都没捕捉到共享者文明舰队的踪迹!
“这不合常理!他们凭空消失了不成?!”
“还是我们之间的技术差距太大,常规的探测,都发现不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