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我的一些朋友-《蓝星倾覆:我不玩游戏全球恐慌》

  天气冷,受冻,人类可以躲在地窖里,生存很长时间。

  因纽特人,世世代代生活在北极圈内。

  可见,人可以战胜恶劣的自然条件。

  但人必须要吃东西。

  将来地表的环境绝对比北极圈还要恶劣,没有阳光,庄稼种不出来,动物也死绝。

  赵钱孙在网上了解到,无土栽培、室内栽培,国家正在大力推动这些技术发展,还有人工合成淀粉的技术。

  然而,他心里依旧难安,和网上一些人看法相同。

  无土栽培、室内栽培,这些技术人类早已掌握,并且实现规模化。

  大棚蔬菜、水果什么的。

  但放在每人每天都需要的粮食面前,这些大棚数量显然是不够的。

  要养活十几亿人,华国规定十亿亩耕地红线。

  十亿亩地啊,33座堡垒城市加起来,面积有这么大吗?

  无土栽培、室内栽培,就算层层叠叠,集成度再高,种出的粮食够所有人吃吗?

  还有淀粉合成技术,赵钱孙虽然不是科研工作者。

  但他知道实验室技术,和工业生产间存在着巨大障碍。

  此外,

  要合成出淀粉,就要消耗更多的能量转化。

  赵钱孙不懂技术,但经受九年义务教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太阳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葡萄糖。

  淀粉是多个葡萄糖连接而成。

  而植物光合作用,经过复杂循环制造出的糖类能量,还不到吸收的太阳能5%。

  放在之前,这颗星球上有着许多溢出的能源,太阳能、风能等等。

  合成淀粉能量转化效率低点无妨,

  但失去太阳后,还有足够能源挥霍吗?

  很难说!

  何况合成淀粉要多久才能实现工业化,产量如何,犹未可知。

  或许等到实现了,人类也所剩无几,不需要这项技术了。

  赵钱孙得到同学的保证,立刻跟父母说了这件事。

  他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不懂技术,不懂网络,但赵钱孙没费多少口舌,就让他们拿出全部积蓄,加上自己的积蓄,准备给全家人购买入住券。

  ……

  滨海市。

  这座华国经济最为繁荣的城市,如今变得十分萧条。

  街道不见往日车流,连排的店铺大门紧闭,台阶落满尘灰,

  昔日灯火辉煌,日夜不歇的商场,到了晚上只亮着孤零零几盏灯。

  蜃景降临,游戏出现,超级地震威胁之下,海上航运路线断绝大半,全球化商业受到沉重打击。

  随后滨海市居民开始撤出这里。

  大部分人选择参加建设军团,投身建筑行业,相应的衣食住行等产业,也都转移离开。

  更多的工厂转移,也带走了绝大部分工人、家属。

  根据科学家的推演,虽然蓝星远离太阳,受到辐射的总量下降,但南极将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

  千万年冰川势必融化,海平面上升。

  此外,未来的超级地震、极端天气极、甚至天外陨石,都可能掀起巨大海啸、台风,沿海地区城市必须向内陆迁移。

  不只是华国,其他大国也都在迁移。

  滨海市最高的大楼之上。

  柳如烟坐在落地窗前,身着德福般丝滑的黑色长裙,手边放着一瓶红酒。

  高脚杯中酒液宛如鲜血琥珀。

  葱段般灵秀双手手指在手机屏幕划划点点,嘴角渐渐浮起微笑。

  最近几天,大学、高中,甚至初中同学找到她,请她帮忙购买入住券。

  柳如烟不知道什么是入住券,上网查了下,一种可以提前进入堡垒城市居住的凭证。

  对此,她并不在意,并不觉得多珍贵,随口便应了下来。

  随后联系她的人越来越多,开价10万块一张,还有开价20万,30万的。

  柳如烟微微讶异,心中一闪而逝赚钱的念头,打消掉了。

  区区几十万而已。

  即使老公执掌的集团因为蜃景影响,亏损严重。

  但也多亏了他够果断,第一时间放弃海外利益,目光转向国内,预见到超级地震后国家需要重建。

  李煜操纵集团转向,大力投资水泥、钢铁等行业。

  如今堡垒城市开始建造,集团重新焕发生机。

  “我不会忘了老同学的,等着吧。”

  又回复一位初中老同学的请求,柳如烟看了眼时间,放下手机,站起来缓缓舒展腰肢。

  咔哒!

  门锁转动,房门推开,一道西装革履的男子走入房间。

  李煜回家了。

  “回来了。”

  柳如烟第一时间露出惊喜之色,迎了过去,自然而然帮他脱下西装外套,换上拖鞋。

  看到貌美贤惠的妻子,李煜揉揉眉心,压住疲惫,朝她露出一抹微笑。

  走到餐厅,又看到一桌丰盛菜肴,这份微笑便发自真心。

  “辛苦你了。”

  李煜搂着柳如烟坐下,在她额头轻轻碰触。

  “先吃饭吧,待会菜凉了。”

  柳如烟矫笑着躲开。

  饭桌上你侬我侬,饭后两人到阳台,一起看夕阳西下,才回到房间。

  云收雨歇,柳如烟依偎在李煜怀里,道:

  “老公,我们什么时候去堡垒里住啊?”

  李煜下巴放在柳如烟肩头,嗅着妻子发间清淡自然的香气,回道:

  “想去的话,一期工程之后吧。”

  柳如烟扭动身子转向李煜,两人的脸极近,她皱眉,道:

  “我听说有入住券啊,一期工程没完,就能住进去。”

  李煜点点头,入住券确实存在,但他奇怪道:

  “堡垒里空间狭小,住外面大房子不好吗?”

  柳如烟:“我的一些朋友……”

  柳如烟告诉他,这几天许多人求到她的事。

  堡垒里空间狭小,听李煜说,每人只有几个平米的空间,怎么可能有外面舒服。

  实际上李煜已经在筹备修建私人庇护所,容纳几十人那种,内部空间足够充裕。

  入住券,他们用不到。

  “你都答应了?”

  “嗯。”

  “唔……事情和你想的不太一样,入住券审查比较严格。”

  李煜为难地道。

  他虽然只是个商人,但官商间自古难说清,何况他现在身处的位置,平时也接触不少。

  入住券的含金量,凭关系根本拿不到。

  而且分好几个等级,对应堡垒中不同的待遇。

  最高级的入住券,个人可支配空间达到50平米!

  除了直接发给科研工作者等特殊人才之外,另外一种入住券,提供给其家人、朋友,都是最普通的标准。

  这部分入住券,审核也很十分严格,即使李煜搞起来都麻烦。

  要冒不小风险。

  “真不好弄?你……是不是腻了,烦我了?”

  柳如烟望着李煜的眼睛,鼻子忽地一抽,声音也似哽咽。

  然后使劲扭动身体,要从他怀里挣脱出去。

  “好好好,行行行,别生气,我明天就找人给你弄几张。”

  李煜赶忙抛弃杂念,安慰妻子,而后房间里又是一番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