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希的表达如此的生动,带着属于小孩子特有的想象。
沈老师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笑容也更深了:“哦~”
“原来是听了电视里的小姐姐单签,然后自己就想学了,真是一个有想法的小姑娘。”
“那你喜欢听什么样的声音呢?”
“喜欢星星掉下来的声音。”
小希毫不犹豫的说道,小手也兴奋的比划了起来。
“‘叮叮咚咚’的,亮亮的!”
“还喜欢......唔......小猫咪打呼噜的声音,呼噜噜......软软的。”
“还有还有,蜜蜂的声音我也很喜欢!”
小家伙努力的模仿着,小脸鼓起来的样子可爱极了。
窗户旁的江若雪听到这些,刚才还有些紧张的声音瞬间放松下来,嘴角的笑意抑制不住地扩散开来。
小希的形容瞬间引起了网友们的喜欢,大家认为一个小孩子有这样的表达能力已经很厉害的。
【小家伙真棒,这表达力,逻辑清晰还带比喻。】
【看到没有?小姨全程没有开口,都是孩子自己说的、】
【星星掉下来的声音......我挺想知道星星掉落下来是什么声音。】
【我家孩子什么时候能这么会说话就好了,要是他在那儿肯定哼哼唧唧的,不好意思说自己心里是怎么想的。】
【为什么这样的小孩不能人手一个......】
......
沈老师显然也被小希的回答打动了。
“小希形容的太美了,而且钢琴真的可以弹出星星掉下来的声音哦。”
“不仅如此,还可以弹出软软的小猫呼噜声。”
“只要你认真的学习,以后自己就能把它们变出来。”
然后,她又接着问了好几个小问题。
“觉得钢琴键按下去是什么感觉?”
“刚才自己尝试敲节奏好玩吗”
“......”
小希都一一认真回答。
虽然满脸稚气,但表达清晰流畅。
那份自然流露出的那种,对声音的好奇和喜爱,让整个琴房都带洋溢着快乐的气息。
试听课的后半段,沈老师让小希尝试了用双手大拇指交替弹奏简单的上行音阶,像是在爬一座小小的声音山坡。
小家伙的双手还不够协调,有时候会两个指头一起按下去发出不和谐的声音。
但是她毫不气馁,一遍遍的尝试。
专注的小脸上没有丝毫烦躁,当冬雨能连贯的‘爬’完一小段时。
小希兴奋的扭过头,冲着江若雪的方向看去,似乎是在无声的炫耀自己的‘小成就’。
在她转头的时候,江若雪瞬间睁开了眼睛,再次对小希竖起了大拇指。
一小时的试听课很快,仿佛一眨眼就过去了。
沈老师合上琴盖,笑着对小希说道:“小希今天表现得太棒了。”
“不仅很聪明,乐感也很不错呢。”
她转身看向江若雪,语气真诚的说道:“孩子对音乐的感觉很敏锐,表达能力和专注能力也非常好。”
“这个年纪开始启蒙正合适,而且小希完全是出于自己的兴趣,这非常难得。”
江若雪笑了笑,轻轻揉了揉小希的头发对沈老师点头致谢。
“谢谢周老师,主要是您引导得好,小希也玩的很开心,学琴的事我会考虑的。”
离开琴房的时候,沈老师送给了小希一张印着卡通钢琴的贴纸作为奖励,小家伙开心的把它贴在裙子上。
“我觉得小希真的特别适合学钢琴,你在考虑考虑。”
“今天体验课的时间也不多,并不能决定什么。”
“还是要让孩子多接触几次比较好,我们的这个课程你可以多看一下。”
“......”
沈老师自顾自的继续说着。
本来这种体验课的意义,就是教培机构想要更多的学生。
所以在上完体验课的时候,老师多少会宣传一下自己的课程。
“沈老师。”
江若雪温和的打断了她的介绍。
声音不高,但却带着一股不容忽视的沉稳。
“谢谢您的介绍,小希确实比较喜欢。”
“这是她学钢琴的第一步,开始最重要的一步。”
江若雪顿了顿,目光落在小希仰起的小脸上,带着暖意。
随即又平静的转向沈老师:“不过,兴趣只是一颗种子。”
“能不能长成大树,还得看土壤、阳光和持续的浇灌。”
她向前走了几步,回到了钢琴旁边。
并没有坐下,只是伸出手指在钢琴上有节奏的敲了几下。
“不过呢,我还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
江若雪缓缓开口,语气平和却直指核心。
“首先呢,关于您刚才提到的课程,具体的学习目标是如何制定的?”
“比如,一年后孩子能达到怎样的识谱和演奏水平。”
“是否有明确的、可量化的阶段性评估标准?”
江若雪目光平静的看着沈老师,想得到一个超越华丽宣传词的实际答案。
她刚才抽空恶补了一下‘功课’,并不是随便几句好听的恭维话就能忽悠过去的。
可是沈老师也见过不少这种情况,马上就有了应对的方法。
她听到江若雪的问题后先愣了一下,但却很好的收敛了起来。
然后十分专业的说道:“有的有的,我们对孩子的课程的安排有数十种方案可以选择。”
“我们采用的是国际通用的幼儿钢琴启蒙体系,当然了,不同的老师自然也有不同的教学方式。”
“通过刚才的体验课,我觉得针对小希可以分阶段设置小目标。”
“第一阶段主要是培训兴趣,这方面就不用说了,小希对钢琴很感兴趣。”
“我觉得接下来更重要的是,怎样让她把这份喜爱和热情继续保持下去。”
“在这个过程中会教她建立正确的手型、基础节奏感,能完成简单的单手视奏......”
“......”
沈老师的回答开始具象化。
虽然仍带着包装的成分,但江若雪也在耐心的听着,捕捉着其中的有效信息。
她点了点头没有评价,但紧接着抛出第二个问题。
“其次就是关于练习了,弹钢琴嘛,这是必不可少的事情。”
“不过......像小希这样的孩子每天要在家保持多长时间的练习?”
“还有这个练习的过程,又需要我们家长以何种程度介入和督促呢?”
......
沈老师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笑容也更深了:“哦~”
“原来是听了电视里的小姐姐单签,然后自己就想学了,真是一个有想法的小姑娘。”
“那你喜欢听什么样的声音呢?”
“喜欢星星掉下来的声音。”
小希毫不犹豫的说道,小手也兴奋的比划了起来。
“‘叮叮咚咚’的,亮亮的!”
“还喜欢......唔......小猫咪打呼噜的声音,呼噜噜......软软的。”
“还有还有,蜜蜂的声音我也很喜欢!”
小家伙努力的模仿着,小脸鼓起来的样子可爱极了。
窗户旁的江若雪听到这些,刚才还有些紧张的声音瞬间放松下来,嘴角的笑意抑制不住地扩散开来。
小希的形容瞬间引起了网友们的喜欢,大家认为一个小孩子有这样的表达能力已经很厉害的。
【小家伙真棒,这表达力,逻辑清晰还带比喻。】
【看到没有?小姨全程没有开口,都是孩子自己说的、】
【星星掉下来的声音......我挺想知道星星掉落下来是什么声音。】
【我家孩子什么时候能这么会说话就好了,要是他在那儿肯定哼哼唧唧的,不好意思说自己心里是怎么想的。】
【为什么这样的小孩不能人手一个......】
......
沈老师显然也被小希的回答打动了。
“小希形容的太美了,而且钢琴真的可以弹出星星掉下来的声音哦。”
“不仅如此,还可以弹出软软的小猫呼噜声。”
“只要你认真的学习,以后自己就能把它们变出来。”
然后,她又接着问了好几个小问题。
“觉得钢琴键按下去是什么感觉?”
“刚才自己尝试敲节奏好玩吗”
“......”
小希都一一认真回答。
虽然满脸稚气,但表达清晰流畅。
那份自然流露出的那种,对声音的好奇和喜爱,让整个琴房都带洋溢着快乐的气息。
试听课的后半段,沈老师让小希尝试了用双手大拇指交替弹奏简单的上行音阶,像是在爬一座小小的声音山坡。
小家伙的双手还不够协调,有时候会两个指头一起按下去发出不和谐的声音。
但是她毫不气馁,一遍遍的尝试。
专注的小脸上没有丝毫烦躁,当冬雨能连贯的‘爬’完一小段时。
小希兴奋的扭过头,冲着江若雪的方向看去,似乎是在无声的炫耀自己的‘小成就’。
在她转头的时候,江若雪瞬间睁开了眼睛,再次对小希竖起了大拇指。
一小时的试听课很快,仿佛一眨眼就过去了。
沈老师合上琴盖,笑着对小希说道:“小希今天表现得太棒了。”
“不仅很聪明,乐感也很不错呢。”
她转身看向江若雪,语气真诚的说道:“孩子对音乐的感觉很敏锐,表达能力和专注能力也非常好。”
“这个年纪开始启蒙正合适,而且小希完全是出于自己的兴趣,这非常难得。”
江若雪笑了笑,轻轻揉了揉小希的头发对沈老师点头致谢。
“谢谢周老师,主要是您引导得好,小希也玩的很开心,学琴的事我会考虑的。”
离开琴房的时候,沈老师送给了小希一张印着卡通钢琴的贴纸作为奖励,小家伙开心的把它贴在裙子上。
“我觉得小希真的特别适合学钢琴,你在考虑考虑。”
“今天体验课的时间也不多,并不能决定什么。”
“还是要让孩子多接触几次比较好,我们的这个课程你可以多看一下。”
“......”
沈老师自顾自的继续说着。
本来这种体验课的意义,就是教培机构想要更多的学生。
所以在上完体验课的时候,老师多少会宣传一下自己的课程。
“沈老师。”
江若雪温和的打断了她的介绍。
声音不高,但却带着一股不容忽视的沉稳。
“谢谢您的介绍,小希确实比较喜欢。”
“这是她学钢琴的第一步,开始最重要的一步。”
江若雪顿了顿,目光落在小希仰起的小脸上,带着暖意。
随即又平静的转向沈老师:“不过,兴趣只是一颗种子。”
“能不能长成大树,还得看土壤、阳光和持续的浇灌。”
她向前走了几步,回到了钢琴旁边。
并没有坐下,只是伸出手指在钢琴上有节奏的敲了几下。
“不过呢,我还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
江若雪缓缓开口,语气平和却直指核心。
“首先呢,关于您刚才提到的课程,具体的学习目标是如何制定的?”
“比如,一年后孩子能达到怎样的识谱和演奏水平。”
“是否有明确的、可量化的阶段性评估标准?”
江若雪目光平静的看着沈老师,想得到一个超越华丽宣传词的实际答案。
她刚才抽空恶补了一下‘功课’,并不是随便几句好听的恭维话就能忽悠过去的。
可是沈老师也见过不少这种情况,马上就有了应对的方法。
她听到江若雪的问题后先愣了一下,但却很好的收敛了起来。
然后十分专业的说道:“有的有的,我们对孩子的课程的安排有数十种方案可以选择。”
“我们采用的是国际通用的幼儿钢琴启蒙体系,当然了,不同的老师自然也有不同的教学方式。”
“通过刚才的体验课,我觉得针对小希可以分阶段设置小目标。”
“第一阶段主要是培训兴趣,这方面就不用说了,小希对钢琴很感兴趣。”
“我觉得接下来更重要的是,怎样让她把这份喜爱和热情继续保持下去。”
“在这个过程中会教她建立正确的手型、基础节奏感,能完成简单的单手视奏......”
“......”
沈老师的回答开始具象化。
虽然仍带着包装的成分,但江若雪也在耐心的听着,捕捉着其中的有效信息。
她点了点头没有评价,但紧接着抛出第二个问题。
“其次就是关于练习了,弹钢琴嘛,这是必不可少的事情。”
“不过......像小希这样的孩子每天要在家保持多长时间的练习?”
“还有这个练习的过程,又需要我们家长以何种程度介入和督促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