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9章 魏征:敢问陛下是何居心!-《大唐:开局碰瓷长乐公主》

  翌日,天蒙蒙亮。

  太仆寺、户部官吏驱赶三十头东突厥草原肥牛,载着二十几车麻袋装好的生石灰出长安城西门。

  昨日苏尘未向老李交待,三十头牛具体作何安排,只能由太仆寺将牛驱至小赵庄。

  运送粮食及其他物资的队伍,浩浩荡荡五百余人每个人都戴了口罩。

  左威卫三千府兵,已于昨晚在小赵庄外围三里防守一夜。

  生石灰用于瘟疫消毒由来已久,若恰逢其时,人们还会点燃艾草烟熏祛邪。

  辰时未至,太极殿文武百官齐聚。

  许久不曾朝堂露面的翼国公、如今的右威卫大将军秦琼赫然在列。

  昨夜亥时,秦琼从武功县接令回到长安城。

  众臣三五成群讨论着小赵庄虏疮疫情,脸上无不显露一丝警惕与严肃。

  谈及虏疮,像是有着某种禁忌一般。

  “参见太子殿下!”

  “参见太子殿下……”

  声音由近及远,殿内大臣纷纷向踏入太极殿的李承乾见礼。

  “诸位有礼了!”李承乾步履轻盈,边走边拱手向两侧朝臣致意。

  李承乾待人谦逊有礼,从未自恃太子身份而自傲目中无人,朝中不少大臣以往仅质疑李承乾储君的能力,行为礼数从不使人诟病。

  对昔时秦王府几位元老,私下更是以伯父相称。

  李承乾来到御座前文官首位,向对面立于武将之首的秦琼拱手一礼。

  秦琼恭敬还礼。

  “陛下驾到!”

  不多时,随着李德一声吆喝,李世民虎步生风来到太极殿。

  太极殿顿时安静下来,群臣纷纷侧身揖礼拜道:

  “臣等拜见陛下,恭请圣安!”

  李世民径直走向御座,未踏陛阶转身面向群臣,挥袖喊出:“众爱卿免礼!”

  “谢陛下!”众臣道谢起身。

  李世民立于御座前方,看样子不打算正式上朝,扫视群臣,目光终于落在刘政会身上。

  “户部刘爱卿!小赵庄抗疫粮食以及民需物资等,可曾筹备妥善?”

  刘政会迈前一步,深揖一礼恭敬答道:“回禀陛下!户部备足可供五千人十日所需粮草物资,已于卯时两刻发往渭城小赵庄!”

  不单封村的小赵庄三百多人,还有负责设岗立哨的三千府兵也需要粮食和生活物资。

  村民家中或多或少应有存粮,特殊时期由官府免费发放粮食,更加能稳定民心!

  渭城距离长安太仓不远,返回不足八十里,随时可以调派粮食等民用物资。

  “嗯,如此甚好!”李世民点点头,随即看向另一名刘姓官员,“太仆寺刘爱卿!”

  太仆寺听上去像打杂部门,事实正是如此。

  大到军队战马的养护,小到皇宫灯油的统一管理,都是太仆寺的主职。

  刘弘基出列恭敬应答,“臣在!”

  太仆寺卿从三品衔,六部尚书皆为正三品。

  “启禀陛下!”不等李世民再次发问,刘弘基自行汇报,“三百帐营帐、三十头草原肉牛、二十车生石灰、一车艾草皆已运往小赵庄!”

  “好,好!两位爱卿办事神速,朕心甚慰!”

  李世民满意的点点头,而后看向众臣肃穆戒勉:“此次虏疮来犯不知何时休退,卿等仍需做好万全准备以期共渡难关,不使百姓徒增死伤!”

  “臣等谨遵圣谕,定当齐心协力共治恶疾!”众臣齐声喝道。

  李世民微微点头,目光看向李承乾思量几息,凛然开口:“太子上前听旨!”

  李承乾向前跨出一步,深揖一礼:“儿臣接旨!”

  “时下渭城西郊虏疮肆起,敕命太子承乾总领防疫事,指挥前线安抚疫区百姓,勿使虏疮之疾出西郊半寸!”

  “不得有误!”

  李世民声音沉如闷雷在太极殿回响。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

  “请陛下三思!”

  “……”

  李承乾躬身一拜尚未作答,立即遭到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魏征等人的强烈反对。

  其他人还好,不失君臣礼节上前劝谏。

  魏征上前几步,腰杆挺直拱手说道:“臣反对!太子乃东宫之首,一君储君,岂能以身犯险轻涉疫区?”

  “防疫之事,陛下大可派遣朝中大臣即可!臣虽不通岐黄之术,亦可前往小赵庄派发民需物资,以稳民心!”魏征忽然向前迈出一步,指着李世民:

  “陛下罔顾国本,贸然使太子涉险,敢问陛下是何居心!”

  魏征最后一句话不可谓不重,言下之意无异于指责李世民借虏疮除太子!

  李承乾好不容易一改往年龟缩之象,每每展现优秀储君应有的建树,使得朝臣寄以厚望。

  魏征哪能容得李世民加害太子。

  “玄成,陛下面前不得无礼!”房玄龄大惊,立即上前阻止魏征继续开口。

  “放肆!魏……魏,你……你……”

  李世民双眼冒火,颤颤巍巍指着魏征气得说不出话来,气冲冲迈步向魏征走去,看上去好像要动手一般。

  “陛下息怒,息怒!”杜如晦见状立即挡在李世民身前。

  “哼~!”李世民气急冷哼一声,推开杜如晦却也没有上前揍魏征。

  紧接着魏征被房玄龄和杜如晦架回原位,毕竟皇帝当朝动手揍大臣,传出去不太好听。

  风波平息后,李承乾躬身行礼:“儿臣遵旨!”

  曾几何时,魏征在朝堂指名道姓与皇帝叫阵,也不见李世民有过动手揍人的表现。

  今日看来是真生气了!

  “哼~!”李世民怒瞪魏征整理衣冠,余气未消沉声道:“~诸位可还有事要奏!”

  群臣不答,谁还敢奏?

  “臣……有奏!”

  文臣之列末尾的长安日报主编王子谕,上前几步躬身一礼,内心忐忑不已,“臣,斗胆请示陛下,长安日报可否刊登此次虏疮之疫?”

  王子谕此话一出,房玄龄、杜如晦几位宰相,略带赞许的目光看向那位年纪轻轻的报社主编。

  虏疮非同小可,消息一经传出稍有不慎恐将满城风雨,令关中百姓人人自危!

  况且帝皇此时怒气未消,王子谕此时却敢上前请奏,勇气实在可嘉!

  李世民思索几许,与房玄龄几人交换眼神后当即答复:“报!务尽其详专版专栏,每日一报!”

  “臣,遵旨!”王子谕深揖一礼后退归位。

  李世民看了下手表,带有针对性的目光依次扫过下方几位大臣。

  “诸位爱卿可有本要奏?”

  几息无人回应,李世民向李德递去一眼色,而后挥袖转身走向御书房。

  “退朝!”李德喊完退朝,没有跟随李世民前往御书房。

  “臣等恭送陛下!”

  众臣依次离开太极殿,此前被李世民‘眼神点名’的几位大臣原地不动。

  待众人散去后,李德微微躬身伸手做请姿,“太子殿下、诸位大臣,请!”

  大理寺、刑、工、礼、兵、吏、户六部尚书以及御书房常客房杜几位宰相,秦琼也在列。

  贞观元年戴胄为大理寺卿,司法严明公正,后来戴胄升任六部之一户部尚书,便由崔善为接任大理寺卿一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