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2章 天花现-《大唐:开局碰瓷长乐公主》

  “侯爷!”

  “侯爷!”

  两人一路走走停停,悠然自得欣赏沿途‘春意盎然’景色。

  申时一刻许回到庄园,百二十里地花费将近四小时。

  长乐公主头上戴着枝条编成发圈,看上去给人一种说不出清新脱俗之感。

  “张龙他们俩还没回来?”苏尘随口问道。

  今天轮到张龙赵虎,前往炼铁厂装运铁器工具和火药,王朝马汉留守庄园。

  “回侯爷,兴许再过两个小时,张龙赵虎便可归来!”自从有了手表,王朝他们很少再以时辰表达时间。

  “嗯!”苏尘点点头,抬起手腕看了下时间,和长乐公主走进大厅。

  殿内罗有福默默行礼。

  正当苏尘欲往书房走去,长乐公主拽着他胳膊小声细语,“烧水沐浴!”

  苏尘打量身上的服饰一点都不显脏,“现在洗什么澡,晚点再说!”

  长乐公主不依紧拽不放,瘪着嘴‘可怜兮兮’望着苏尘。

  “行,行,行!”苏尘看向罗有福吩咐道,“安排人起锅烧水!”

  提高嗓门郑重交待,“烧开!”

  “喏~!”罗有福躬身一礼退下,去往后院锅炉房烧水。

  长乐公主轻轻‘呸’了一口,拖着苏尘往卧房那边走去,轻哼道:“烧开水,等会将你烫熟!”

  苏尘无所谓的表情摇了摇头,看向长乐公主好心好意提醒,“切~我昨天才洗过澡,你自己小心烫破皮才是!”

  “哼~哼~你敢不洗澡,今晚本小姐定叫你……”

  长乐公主一路哼哼唧唧,始终说不出一句能对苏尘产生威胁的话语。

  就在长乐公主翻箱倒柜,挑拣两人换洗的衣物时。

  渭城县城西方氏医馆正发生一件大事。

  一架牛车停在医馆侧旁,医馆内接诊的是一名年近六旬医者,此时医者面容稍显一丝惊惧。

  两天前,方姓医者曾接诊过坐在对面的一家三口。

  患病的是那名六岁孩童,症状高热、寒战、头痛、体乏无力,并伴随些许呕吐食欲不振。

  医者细心问诊过后,以孩童寒热论断,对症开具退热药方并搭配感冒灵颗粒一瓶。

  但,今日孩童体表发生了变化。

  高热渐退,其脸部及颈部出现了红色斑疹,胸腹无恙。

  医者面容冷竣,根据多年行医经验以及孩童上次高热发生的时间,心中已有判断。

  默默走到门口关上医馆的大门,转身沉思几许:

  “此乃……虏疮!”

  妇人闻之强忍着的泪水,终于如决堤般涌出,此前来时路途中她心里已有不好的预感。

  此刻终于应验。

  虏疮,几百年后称作——天花。

  虏疮远比蝗虫过境更可怕,逆痘虏疮致死率极高且传染性极强,丝毫不亚于其它瘟疫。

  逆痘与顺痘最为明显的区别便是出疹的部位。

  顺痘先从面颈长疹,而后发至腹胸身体四肢,疱疹较为稀疏。

  逆痘则反之,染患者死亡率三成以上。

  “还请神医妙手救治小儿!”中年男子当场跪在方姓医者面前,带着哭腔诉求。

  “小儿乃家中独子,若遇不测,吾……”

  那名妇人跟着她丈夫双膝跪地,不停抽泣着。

  若非患儿在场,恐怕妇人早已嚎啕大哭。

  方姓医者伸手去扶中年男子,扭头看向双眼满是惊恐,又带着无以言表的乞求眼神的孩童。

  孩童名叫赵景行,今年刚满六周岁。

  去年开学季,他眼睁睁看着昔日玩伴开心走进校园,赵景行因一岁之差被拒之校门外。

  若能安然渡过此劫,待九月开学,他也能像其他孩童一样报名上学。

  “两位请起!眼下绝非悲泣之时,虏疮有凶吉之分,吾既为医者见病岂有不治之理?”

  “且,吾观令郎多半为顺痘!”

  “然,朝廷有严律,凡遇此症务需上报!此事关乎一城乃至一州百姓之危,容不得有丝毫延误,瘾疫不报乃大罪!”

  “故此,吾即刻前往县衙医曹上报此件医案,两位切莫离开医馆,且与令郎保持三步距离为好!”

  方姓医者郑重做出安排。

  中年夫妇一听医者要上报官府,顿时慌了神。

  但凡发生疫情,朝廷为了防止疫病扩散,往往便会发生难以预料之事。

  “两位切莫悲观,上报并非放弃,当今圣人布施仁政,断无可能……”方姓医者看出中年夫妇的慌乱,急忙劝说。

  却也不敢说得太多,言多易招惹是非。

  “两位,切莫离开此地,切记!”方姓医者最后交待一句,离开医馆并从外面将大门落锁。

  医者离开后,双眼含泪的妇人欲上前安抚赵景行。

  刚满六岁的赵景行起身后退,衣袍捂住口鼻摆手阻止,强颜展露一丝微笑,“阿娘莫靠近,孩儿尚好!”

  进城求医的中年夫妇来自西郊小赵庄,夫妇两人年纪相仿约四十岁上下。

  算是老来得子,赵景行自幼便乖巧,深得夫妇俩疼爱。

  天不遂人愿,独子却遭此劫。

  虏疮有轻症和重症之分,轻症患者多数可自愈,痘疮留疤无其它后遗之症。

  若为重症预后不佳,致死率达三成或以上。

  赵景行目前处于出疹期,暂时无法定性轻症亦或重症,需要根据疱症的形态以及脓疱确定。

  方姓者推断赵景行属于轻症概率极大。

  顺痘为轻症,逆痘为重症,若为紫黑色血痘则十死无生!

  夫妇俩竭力隐藏心中的忐忑,宽慰着赵景行,心中犹如悬着千斤巨重。

  即使顺痘,也有恶变成逆痘的可能!

  ……

  李世民一行离开渭城县衙将近两小时。

  魏征事无巨细询问渭城近年人口数变化赋税,以及近期兴起的食盐、书纸、蜂窝煤、生铁物价。

  周叔通皆能对答如流,令得李世民满意而归。

  “县君,大事不好了!”

  县丞慌慌张张提袍冲进正堂,就连基本的礼数也忘了。

  “杨县丞何事惊慌,且慢慢道来!”周叔通没有计较礼节,起身迎向冲进正堂的县丞。

  皇帝刚离开不到一个时辰,周叔通下意识以为县丞所报之事与李世民有关。

  杨县丞并未作答,转身看向门外。

  医馆方姓医者年近六旬慢了几步,匆忙踏至。

  “嗯~方先生?”

  方姓医者在渭城享有盛誉,周叔通自然认得其人。

  “老朽有紧要医案禀报县君!”

  “方先生坐下话事!”周叔通认为只要不是与李世民有关之事,其他皆无大事。

  “来人,看茶!”

  “多谢县君!”方姓医者拱手一礼,急切上前一步,“禀县君,老朽今日接诊一病患,十有八九乃患……虏疮!”

  “嗯,虏疮……”周叔通点头附和,无意间感觉到一旁杨县丞脸色不对。

  随即反应过来,伸手颤颤巍巍指向医者,面带一丝惊恐,“甚?方先生,虏…………虏……虏疮?”

  天花在当下无异于瘟疫,无不令人闻之色变!

  方姓医者作揖一礼,进言道:“回禀县君,老朽七成把握断言虏疮无疑,病患雉童来自西郊小赵庄,现于老朽医馆内。”

  周叔通无需向方姓医者确认,此人医德仁心早已传遍渭城。

  “杨县丞,速速带上衙差与方先生同去,将医馆四周十丈戒严不得任何人进出!胆敢强闯者,拿入县牢从重治罪!”

  “来人,备马!”不等县丞做出回应,周叔通疾步迈出。

  医馆遇到天花要上报,县衙同样要向上级汇报。

  渭城县属于京兆府,因此可以直接上报门下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