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2章 东突厥的未来-《大唐:开局碰瓷长乐公主》

  日复一日,三月的最后一天。

  金色的阳光普照草原,阴山北部阿史那社尔营地,约两百步开外多出了百十余新起毡房。

  三千远征军奉命驻扎在此近半个月。

  执失思力奉命领兵两万,看押薛延陀五万余俘虏入长安。

  目前尚未跨越黄河还在绛州境内,数万‘大军’沿着龙腾国道缓慢行军,队伍延绵数里地。

  过往商旅见之无不称奇,好在朝廷发下布告告知原委。

  阴山和定襄各得两千俘虏,届时与牧民开山修路。朔方、阴山之间有着三百多里地,大致与定襄至云中路程相等。

  阿史那社尔营帐,康苏密面色复杂望向颉利,忧心忡忡道:

  “可汗,天下大势轮转,中土称雄已现端倪!前有朔方后有西域伊吾,几近兵不血刃尽归唐土!”

  “或许……自今往后数百年,天向唐皇!”

  “我部何去何从……可汗当尽早决断!”

  执失思力去了长安,康苏密奉命前来接收两千俘虏,于数日前抵达阴山与颉利可汗会合。

  颉利可汗至今不曾回牙帐定襄。

  朔方的归依,八万大军死伤不过四千余人,真正殒命士兵仅八十余人。

  对于见惯战场血腥的东突厥将领而言,确实可谓兵不血刃。

  伊吾自不说,乃帕堤尼格主动献城归依,并获封归义郡王掌刺史职,地位与以往基本无异。

  “倘若本汗举国投献大唐,唐皇当封本汗归义王,两位以为如何啊?”

  颉利可汗不置可否笑了笑,看不出其内心真实想法。

  归义郡王和归义王一字之差,却是天壤之别!

  归义王当属嗣王范畴,在其之上便是一字亲王,如:魏王、燕王。

  康苏密沉默不答,阿史那社尔心中无太大波澜。

  颉利大口灌下一盏热乎奶酒,摆了摆手,“此事为时尚早!为今要务尽快修通定襄至云州水泥路!”

  看向康苏密吩咐道:“康苏密!明日一早领两千俘虏启程返回牙帐吧,想必汉人春耕已近尾声!”

  康苏密抚胸颔首,“谨遵可汗之令!”

  草原牧民无法擅自动工,没有大唐派来的工头和道路勘探,也没有开挖修路的铁器工具。

  阴山至朔方的工程同样如此。

  颉利可汗以为归附大唐为时尚早,按正常历史轨迹,贞观四年三月李靖已彻底击灭东突厥,并将颉利俘虏。

  无形中,是苏尘帮东突厥续了命。

  颉利可汗看向帐外,起身道:“随我去对面营帐走一遭!”

  ……

  夕阳的余晖,将地头间一男一女身影拖得老长。

  近千亩麦田被金色阳光笼罩,玻璃大棚折射出闪闪金光。

  几只麻雀在麦梢扑棱着翅膀,叽叽喳喳叫唤着,好像是在巡视地里麦子是否成熟。

  与同伴探讨过后,一致认为麦子还需一个月长生才能采收,便结伴嬉戏飞走了。

  雀鸟偷食地的麦子亦或是晾晒场的麦粒,百十只以下百姓从不驱赶。

  鸟无食必死,届时虫害少了天敌必然成灾。

  地头间劳作的村民收拾好农具,牵着牛返回家中。

  “美女,去大棚看看?”苏尘不知道冬麦何时收割,根据以前的‘狗尾巴’收获时节估算,应该是在五月下旬至六月初。

  冬麦生长周期八个月以上!

  “好啊~!”

  “走,听说阿塔那带回的外来作物,差不多都发芽出苗,看看有没有我认识的!”

  此前苏尘找来阿塔那询问,种子状态的作物,苏尘一样都没认出来。

  就连御花园几株移栽的果树,苏尘也不认得。

  两个玻璃大棚加在一起,面积不到一亩地。

  “去那边!”苏尘隐约看到其中一个大棚内有几人,牵着长乐公主的手走了过去。

  长乐公主在校期间从不穿另类的红色卫衣,也不穿襦裙,只穿苏尘设计的长裙。

  “姐夫,你来啦~!”

  大棚内有十几个孩童,其中两人是阿塔那的一双儿女,褐发浅蓝色眼睛格外与众不同。

  阿塔那的儿子八岁女儿六岁,都达到了入学年龄。

  由于返回长安的时间不凑巧,错过新学期报名,只能下次新生入校期在万年县报名上学。

  庄园位于长安城正南偏东,属万年县地界。

  苏尘和长乐公主不是第一次见到阿塔那的儿子和女儿,兄妹俩如今还无法用汉语与人正常交流。

  在适当场景下能听懂一些,但不妨碍他们与同龄孩童交友玩耍。

  阿塔那和红砖厂厂长张八哥是邻居,现在阿塔那一家也姓张。

  “见过庄主!”

  “学生见过李老师~!”

  长乐公主终于找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感觉。平时在庄园众人只向苏尘见礼,自动忽略了她这位大唐嫡长公主。

  “你们在此做甚?”

  “这还用问,除草浇水!”苏尘指向提着水桶的李治和另一个男童。

  小兕子和几名女童手里攥着一小把杂草。

  长乐公主娇嗔怒视苏尘一眼,手肘怼向他腰间。

  大棚里的辣椒、茄子苗已长至半尺高,过几天便可以移栽。

  长乐公主将苏尘拽至垄间,指着刚破土不久,只有两片嫩叶的秧苗问道:“此三垄秧苗很像,是何作物?”

  “这个……现在我也看不出来,要等叶子长开了才知道!”苏尘摇头答道。

  大部分结果类作物,种子发芽破土而出时,都是两片叶子。

  冬瓜、西瓜、南瓜、丝瓜种子发芽后的幼苗长得都差不多。

  “噢~!”长乐公主点点头。

  “庄主……这是西瓜,这是冬瓜!”一名七岁村子里孩童小声向苏尘指认幼苗,播种时他有在场。

  另外一垄幼苗是阿塔那带回的作物,无人认得。

  今年气温低,很多果蔬只能在大棚内催芽育苗。开花结果类品种在大棚种植很麻烦,需要人工授粉。

  苏尘环视大棚一圈,笑呵呵看着一群孩童提醒道:“小朋友们!太阳下山就回家吃饭哈,别跑远了!”

  “好的姐夫!”

  “是,庄主!”

  “庄主再见、李老师再见!”十几名孩童同时向苏尘和长乐公主作揖一礼。

  苏尘还想在大棚内逛两圈,奈何小朋友已经‘送客’,只能向他们挥挥手,和长乐公主离开了大棚。

  “李老师,那些小朋友都是你们班的?”

  长乐公主摇摇头,金色阳光照在她脸上,额头前几缕秀如同金丝一般。

  “除了明达、雉奴,只有三人!”

  “哦~看来李老师在学校名气很大啊!小朋友都认识你,佩服!”

  “嘁~!“长乐公主贴近苏尘轻轻吐了一口气,“你为何不说,尚未入学的二丫也认得本小姐!”

  村子里但凡三岁以上的孩童,对长乐公主都以‘李老师’相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