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服软,曹操带领大军往青州和兖州赶路的时候,已经是秋天,秋天的中段了,他们有他们的问题,我们也有我们的问题。
我们的问题和青州和兖州的暴乱起因是一样的,干旱,严重的干旱。
今年到现在一直都没有任何降雨,小雨都没有过,旱情蔓延的很严重,已经严重到影响人的饮水安全了,建宁郡饮水大多是靠河水和湖水,只有少量的依靠井水,随着河水和湖水水面的降低(有的完全干枯了),饮水就愈发困难了,甚至于许多的水井也干枯了(这里的水井大多很浅),村庄和城镇的饮水都有了困难,没有水比没有粮食更加恐怖!
我不得不下令府衙出面给每个村庄和城镇、庄园打井,打井人不够,还从外地雇佣了不少人手,打井的花费也不都有官府承担,官府每口水井出三百大钱,多出的部分有居民承担,他们凑不齐的则记账,在未来的税赋里支出。府衙派出大量的人手去监督挖井工程。
挖井不仅是一个技术活和劳力活,还是要靠很多运气,有的村庄一次就打出了水井,有的打到第三口井才出水,这个府衙和村民造成了巨大的负担。不过其中有两个村是非常幸运,简直就是幸运的难以置信,他们打出了水井,这两口水井非同寻常,别的水井都是比较深的井,水面也很低,这两口井完全不同,这两口井简直就是喷泉,水不断涌出来,也许是打在了地下河的动脉上,具体的话也不清楚,连打井的都说从未见过如此的情况。有了这么好的水源,不仅可以解决居民的吃水问题,还给他们带来了灌溉的水源,他们修筑了沟渠,把水引向农田,就这么简单的拥有了好多邻水的上田!
还有一个特别的情况,有个小吏报告说他监督的村落也是运气很差打到第三口井才出水,而且他报告说那个村子打井非常困难,挖到下面都是黄白色硬土,密度很高,非常难以挖掘,甚至比那些富含石块的地区还难以挖掘!他还带回来了一大坨硬土,来验证他的说法,后来这块硬土交到了我的手里,这玩意确实韧性十足,呈现出米白色。好像是前世的我小时候玩的胶泥比较干的时候的状态,不过颜色却是非常的浅。
晚上吃饭的时候,我看着桌子上盛装着调味料的陶制小碗,想这如果是后世那一定用的是瓷碗,瓷碗比陶碗好看多了。瓷碗!他娘的,那块胶泥怕不会是高岭土吧!云南贵州当然有高岭土,只是储量不多,质量也不好罢了!
我饭也不吃了,赶紧去取了那坨浅色硬土,拿给蒲元,问他认识不认识,结果他不认识,也没听说过任何瓷器的消息,看来这个时代还完全没有瓷器一说。我把这块硬土交给蒲元让他用它去替代普通的胶泥试着烧制几个“陶器”,要烧小型的,要不这块土太小,还要秘密实验,别泄露消息出去,任何人都不能知道,只能由我俩知道这个事情。
他应承下来,他还告诉我一个重要的消息,工坊在很早以前曾混入了浅色的胶泥,做出了混色的陶器,当时他也见了,那些色浅的部分要光滑一些,他以为是杂质,就把那几个当做残次品给丢弃了。这更坚定了我的认定——这很可能是高岭土!
严重的干旱造成了更加严峻的粮食问题,雪上加霜的是去往工布(林芝地区)的商队在采购肉干上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这更加重了我们的粮食问题,因为工布干肉已经成为我们的重要食物来源,这条线路收购的肉干比其他所有线路加起来的还要多!
我们的问题和青州和兖州的暴乱起因是一样的,干旱,严重的干旱。
今年到现在一直都没有任何降雨,小雨都没有过,旱情蔓延的很严重,已经严重到影响人的饮水安全了,建宁郡饮水大多是靠河水和湖水,只有少量的依靠井水,随着河水和湖水水面的降低(有的完全干枯了),饮水就愈发困难了,甚至于许多的水井也干枯了(这里的水井大多很浅),村庄和城镇的饮水都有了困难,没有水比没有粮食更加恐怖!
我不得不下令府衙出面给每个村庄和城镇、庄园打井,打井人不够,还从外地雇佣了不少人手,打井的花费也不都有官府承担,官府每口水井出三百大钱,多出的部分有居民承担,他们凑不齐的则记账,在未来的税赋里支出。府衙派出大量的人手去监督挖井工程。
挖井不仅是一个技术活和劳力活,还是要靠很多运气,有的村庄一次就打出了水井,有的打到第三口井才出水,这个府衙和村民造成了巨大的负担。不过其中有两个村是非常幸运,简直就是幸运的难以置信,他们打出了水井,这两口水井非同寻常,别的水井都是比较深的井,水面也很低,这两口井完全不同,这两口井简直就是喷泉,水不断涌出来,也许是打在了地下河的动脉上,具体的话也不清楚,连打井的都说从未见过如此的情况。有了这么好的水源,不仅可以解决居民的吃水问题,还给他们带来了灌溉的水源,他们修筑了沟渠,把水引向农田,就这么简单的拥有了好多邻水的上田!
还有一个特别的情况,有个小吏报告说他监督的村落也是运气很差打到第三口井才出水,而且他报告说那个村子打井非常困难,挖到下面都是黄白色硬土,密度很高,非常难以挖掘,甚至比那些富含石块的地区还难以挖掘!他还带回来了一大坨硬土,来验证他的说法,后来这块硬土交到了我的手里,这玩意确实韧性十足,呈现出米白色。好像是前世的我小时候玩的胶泥比较干的时候的状态,不过颜色却是非常的浅。
晚上吃饭的时候,我看着桌子上盛装着调味料的陶制小碗,想这如果是后世那一定用的是瓷碗,瓷碗比陶碗好看多了。瓷碗!他娘的,那块胶泥怕不会是高岭土吧!云南贵州当然有高岭土,只是储量不多,质量也不好罢了!
我饭也不吃了,赶紧去取了那坨浅色硬土,拿给蒲元,问他认识不认识,结果他不认识,也没听说过任何瓷器的消息,看来这个时代还完全没有瓷器一说。我把这块硬土交给蒲元让他用它去替代普通的胶泥试着烧制几个“陶器”,要烧小型的,要不这块土太小,还要秘密实验,别泄露消息出去,任何人都不能知道,只能由我俩知道这个事情。
他应承下来,他还告诉我一个重要的消息,工坊在很早以前曾混入了浅色的胶泥,做出了混色的陶器,当时他也见了,那些色浅的部分要光滑一些,他以为是杂质,就把那几个当做残次品给丢弃了。这更坚定了我的认定——这很可能是高岭土!
严重的干旱造成了更加严峻的粮食问题,雪上加霜的是去往工布(林芝地区)的商队在采购肉干上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这更加重了我们的粮食问题,因为工布干肉已经成为我们的重要食物来源,这条线路收购的肉干比其他所有线路加起来的还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