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随着马速渐快,长矛也被高高举起。-《综武:婴儿逆袭,从拜师桃花岛》

  随着马速渐快,长矛也被高高举起。

  距王也军阵百米,马速已至极。

  骑兵咆哮,长矛前指。

  马蹄轰鸣,震撼大地。

  威压如洪,令人窒息。

  “坚守!”

  王也双拳紧握,心悬一线。

  张合、袁熙亦凝神注视,眼见骑兵疾冲而去。

  “拔刀!”

  赵云见机,猛然高呼。

  “斩!”

  二百重甲陌刀兵齐立,高举陌刀,如墙矗立,阳光映刀,耀眼夺目。

  霎时,钢铁壁垒横于骑兵之前。

  前排骑兵望刀色变,惊骇不已。

  与之相较,枪甲皆显脆弱。

  生死一线,战马亦感杀意,欲停难止,继续狂奔。

  “斩!”

  双方怒吼,壮胆助威。

  瞬间,刀光如电,带风而落。

  “咔嚓!”

  两军相接,碰撞骨裂声交杂。

  首排陌刀兵虽中敌,亦受战马撞击,口吐鲜血。

  然队伍不乱,后排士兵死撑,敌骑则被钢刀劈翻,鲜血横飞。

  战马头颅落地,颓然倒下。

  此次冲锋未果,后续骑兵拥堵践踏。

  张合、袁熙惊愕万分。

  此乃何等步兵,强悍如斯?

  大刀锋利,铠甲如纸,一刀即溃。

  张合暗将此队与大戟士相较,心生寒意。

  人数相当,胜负难测。

  王也何来如此劲旅?

  五六千人,简直可怕。

  短时间内,有此规模已属奇迹。

  毕竟,袁绍造五千大戟士,耗时三年,耗资巨万,且有宫廷匠助。

  王也离家不足半年。

  眼前这些,恐已是其全部。

  张合沉思间,赵云指挥重甲陌刀兵,随鼓点坚定推进。

  他们挥刀、劈砍、踏步、再挥……自随王也至甄家庄园,陌刀兵日日苦练,右臂已粗壮许多,形成肌肉记忆。

  鼓声中,他们如杀戮机器,向骑兵横扫而去。

  陌刀阵初露锋芒

  骑兵失去冲锋之力,在这无坚不摧的刀阵面前气势全无。

  重甲陌刀兵坚如磐石,势不可挡,所碰敌骑,无一生还。

  王也目睹此景,热血沸腾,拳头紧握,满脸自豪:“陌刀营,成功了!”

  战场上血肉横飞,断肢残骸四处散落。

  敌军六百骑兵惊恐万分,纷纷逃遁。

  张合目睹此景,心中忧虑,不解王也的重甲步兵所持之刀何以如此犀利。

  再三思量后,他未令余下骑兵上前,而是下令撤退。

  此刻,六百骑兵已折损大半。

  王也见敌军撤退,立刻命令陌刀兵原地休整。

  陌刀兵的重甲太过沉重,急需休憩。

  清点之后,陌刀兵伤亡五十余人。

  王也尚能接受此损失,望着敌军战马与骑兵的惨烈景象,深知陌刀威力无穷。

  不久,王也等人边战边退,张合等人穷追不舍。

  但张辽、李元霸率三千骑兵前来支援,张合等人只能在嘲笑声中撤走。

  袁熙心中暗誓,誓要将王也千刀万剐。

  见追兵退去,王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此行甄家庄园,惊心动魄。

  张辽接应时,带来一个噩耗:南匈奴即将南下抢粮。

  这些匈奴凶狠残暴,百姓闻风丧胆,与黑山贼、白波贼并称并州三大祸患。

  此番,南匈奴单于於夫罗闻王也称并州牧,且占据并州南部,心生愤懑,欲挫其威风,彰显自己为并州真正霸主。

  探子来报,南匈奴大军由於夫罗亲自率领,兵力近十万,分三路直逼太原郡晋阳城。

  王也闻讯,心情沉重。

  南匈奴终于按捺不住。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眠。

  与於夫罗之战,迟早要来,只是此番提前爆发。

  “禹王城之行,只怕是去不成了!”

  王也叹息,转而对张辽说:“禹王城之事,就拜托你了。另外,告知两位夫人,我往晋阳城去了,不必挂念,待胜利归来再相见!”

  “两位夫人?”

  张辽不解。

  王也之妻,仅有貂蝉一人。

  但他忽然想起,禹王城中尚有张宁,亦是未来的夫人。

  “遵命!”

  张辽应声,即刻去准备。

  甄宓听闻王也欲往晋阳城,心中暗喜。

  她正愁如何面对貂蝉等人。

  往昔与貂蝉、蔡琰共娱牌桌,情谊深厚,今却同为一人之妻妾,内心难免窘迫。

  加之自身处境特别,近乎私奔之举。

  此行晋阳,意在避开这份尴尬。

  且能与王也独处,甚是欢喜。

  大军原向西进发,现改道北行。

  沿途军报连连,汇合兵力日益壮大。

  临近晋阳,王也麾下已聚四万大军。

  张辽返禹王城防御袁绍,李元霸、赵云、徐晃、郭淮、李乐及王家三子皆随至晋阳。

  文臣方面,除郭嘉、徐庶,又添辛评、辛毗二兄弟,二人原为袁绍部属,却未受重用,其言亦不被采纳。

  特别是袁绍囚禁王也家眷一事,二人屡谏无果,反遭忽视。

  袁绍对二人之谏置若罔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郭嘉闲居时结识辛氏兄弟,经其引荐,二人投身王也麾下。

  另有太史慈,亦投王也,尚在途中。

  王也发榜招贤,甄尧助之,广纳天下英才。

  然来访者众,才俊鲜少。

  王也从中挑选才智之士,分派郡县,以解文官之缺。

  得知太史慈尚避难未投孙策,王也即刻遣人相邀。

  太史慈接讯即启程,但路途遥远,恐难及时参与南匈奴之战。

  王也率军赴晋阳途中,遇南匈奴先锋,由依克那大将率领两万兵马,正攻晋阳城外小城。

  小城兵力薄弱,若非王也援军及时,恐遭屠城。

  见王也兵力倍于己,且有小城为依托,依克那退兵数里,待后续大军。

  王也趁机安营扎寨,定计诱敌深入,决战于此,以保护乡村和军屯免受侵扰。

  计划既定,众将皆赞同。

  如何将十万匈奴逐出并州,赢得战争,成为讨论焦点。

  此时,王也麾下已有六百重甲陌刀兵、五千骑兵、一千多弓箭手及三万步卒。

  正当众人策划战略之时,南匈奴大军逼近。

  敌军十万,如波涛汹涌,战马无数,估测超过两万。他们骑术高超,自幼在马背上生活。

  南匈奴并未即刻发起攻击,长途跋涉与掠夺使他们疲惫,因此先扎营休息,计划择机再战。

  苍茫东海之滨,洪荒天地辽阔无垠,浩瀚海面中央,有一岛屿巍然矗立。岛中灵气蒸腾,仙鸟翱翔,道音回响,此乃截教总部所在,乃洪荒三教之一。

  此教由通天教主执掌,乃六圣之一,威震寰宇,统摄众生。自古有言,“圣人之下皆为草芥”,而在诸圣之中,通天尤显尊贵权威,无人敢违逆。

  此刻,

  怒喝震响整个岛屿——

  “你竟如此悖逆!”

  声如雷霆自碧游宫深处爆开,震动群仙。

  宫中两道人对峙,气息交锋,已有对峙之势。

  通天面色铁青,周身气息激荡难平,眼中有雷霆怒火翻涌。

  他目光直指面前之人怒斥道:

  “陈远,你为我截教首徒,总掌教务,身居高位,怎敢生此叛道念头!误入歧途,可知道错?”

  青年一身白袍如雪,风姿卓然,眸中清明无瑕,周身道韵流转,竟隐隐有准圣之势。

  面对责问,他语气平和却坚定如山,只道:

  “正是因身处此位,才窥见弊端之深。教门积重已久,若再放任不理,必遭大祸。若不舍弃旧势,终将万劫不复。”

  闻言,群仙皆惊。

  这等言语,堪称叛道,几乎难以接受。

  斥骂之声几乎当场爆开——

  但被通天一手按压,止于无形。

  他看着眼前这个曾最为倚重的弟子,语气稍缓,道:

  “你是本座最信任的人之一,功劳不小。此次虽擅断门中诸事、逐出数位同门,但看在过往之份上,只要你愿收手,之前一切皆可不予追究。”

  此言一出,满座震撼。

  要知道,前番陈远掌控教务,裁汰众多长老,引动众怒,最后随侍七仙请出教主,才将局势稳住。

  如今如此大过,教主竟有意宽容?

  只等他低头一句悔言。

  却听得——

  “弟子,不能从命。”

  话语落地,全场静默,群仙骇然,皆抬头望着这青年,眼中只剩震惊、不可信。

  而陈远神情不变,迎视师尊,眼神澄澈无波,语气毫不动摇:

  “弟子无错,所行皆是为了教门存亡。”

  通天气息陡然爆涌,威压如洪流冲天而降,仿佛苍天压顶,天地色变。

  整座碧游宫都仿佛承受不住这股气势而颤抖,众弟子皆跪伏颤栗,难以动弹。

  仅二人屹立未动。

  陈远傲然不屈,直视前方那至高的身影,缓缓道:

  “不除此辈,日后祸必临头。今日若不斩尽蠹虫,来日截教必覆灭于此辈之手!”

  接二连三,威压之下,有人已然难撑,纷纷跪拜,唯有林恒依旧站立,如怒浪中的坚韧小草。

  圣人之威无可匹敌!

  片刻,那股威压骤然收回,殿中早已瘫倒众人,横七竖八,毫无章法。

  “若你错了呢?”

  “弟子愿听师尊裁定。”

  “好,果然够硬气。”

  通天望了林恒许久,忽然开口:

  “既然你执意前行,我便准你再开一脉教派,但余下之事,截教不得干涉、亦不得援助。十二万九千六百个日月轮回后,我会再观你之道,能否行通。”

  语毕,那伟岸之躯已挥袖离去。

  “事务交予大师兄多宝,辅者随行共理之。”

  “多谢师尊(教主)!”

  多宝真人与诸修躬身应诺。

  林恒微微躬身低声道:

  “多谢师尊。”

  身边,多宝轻声道:

  “大师兄,此举是否值得?”

  言语未完,已转身离宫而去。

  一众师兄弟依次散场,各怀心思,有人怜叹,有人冷观,更有几人含笑旁看。人间百态,在此刻显露无遗。

  林恒缓缓合眼,不愿再看这场境况,终了时,碧游宫内仅剩空庭寂寥。

  “大师兄啊,真要感谢你!”

  长耳定光悄然走近,眼中掩饰不住欢喜之意。

  “若非你的决断,哪有机会让咱几个接手事务?说来,也是意外福缘呐!”

  他笑得舒畅,毕竟被清除的人之中,大多本就不肯听命于他们。

  林恒仅仅看了他一眼,平淡如风。

  可就是这一眼,竟让那笑容在脸上凝固,脚步也随之停滞。

  他未再多语,缓缓跨出宫门。

  未归洞府,不带法器,也未驾驭仙兽,只孤身前行,似微风掠影般离开了截教,渡海穿云而去。

  ……

  【按约定选定教址,任务系统立即启动!】

  一道机械声回响脑海,林恒却未因此展颜半分。

  百万年前他便已是大罗金仙,即便多一系统助力,想跨越至圣人境界,谈何容易?

  自蓝星转生至此,岁月难计,可第一次拜见通天教主的那一日,记忆仍旧如刻骨分明。

  无人愿容他入门之时,惟有那身玄衣之人一笑:“此子与我投缘,从此归我门下。我这教席空闲已久,便收你为亲传弟子。”

  喜欢综武:婴儿逆袭,从拜师桃花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