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小撒娇,“就别跟主人计较了,他现在可是病人呢!”
“对啊!”
貂蝉附和,“宁妹妹,夫君偶尔顽皮,还望担待。”
“你们!”
张宁气急,一脸无奈:“就由着他吧,迟早有你们后悔的时候!”
见王也对她挤眉弄眼,那无赖模样,张宁更是怒火冲天,恨不得再刺一剑。
“房间太憋闷,我出去透透气。”说完,她怒气冲冲地走了。
自胡轸被杀后,手下人纷纷逃窜。王也因连续作战疲惫至极,晕了过去。随后,大家先把蔡琰送回了蔡府,再回到王家。
实际上,张宁那一剑并未伤及要害。经过两天的休养和张宁提供的金疮药,王已基本恢复。期间,蔡某亲自登门致谢,誓言要报答,并带来了贵重的补品和礼物。
李元霸、徐庶、莫石头都只是受了轻伤,只有小翠在照顾他们,没有像王也那样得到专门看护。
走进院子,张宁坐在葡萄树下,用剑柄戳着地上的蚂蚁窝,嘴里嘀咕:“讨厌的王也!”“这王也总是惹我生气!”
王也受伤后,张宁没好意思要回张小小的卖身契。但她感觉妹妹和王也之间似乎有秘密。等王也完全好了,她就带妹妹离开。但一想到自己还要刺杀皇甫嵩父子,可能会连累妹妹,张宁就烦躁起来。
王也和蔡琰在地牢中的画面突然涌入脑海,张宁的脸红了。虽然当时两人被下药,但她确定他们的关系没那么简单。
中午,周轩和几位官员来找王也,传达了上级的命令,两天后要举行禅让大典,所有官员必须参加。王也不想错过诛杀董卓的大戏,想亲眼见证这一刻。
禅让大典的前一天,城里气氛更加紧张。大典毫无喜庆气氛。
明天王也要当值,伤势竟奇迹般地好了。
在葡萄架下的庭院里,王也悠闲地坐在特制的摇椅上,享受着阳光。
这时,貂蝉和张小小去蔡府看望蔡琰。王也本想亲自去,但为了避免嫌疑,只能派貂蝉代为探望。于是,院子里只剩下他和张宁。
正当王也享受阳光时,一个身影挡住了光线。
“王也,我妹妹的卖身契呢?”张宁伸手向王也,脸上满是不悦。
王也斜睨张宁一眼,装腔作势道:“卖身契藏我衣襟内呢,我刚病愈,虚弱得很,连胳膊都抬不动,你自己来拿吧。”
张宁识破他的诡计,不为所动,俯身欲从王也怀中夺回卖身契。王也敏捷地捉住她的手腕,用力一拽,张宁失去平衡,惊呼一声,跌入王也怀中。
“你这个坏蛋!”
“快放开!”
张宁脸颊泛红,挣扎着要起身,却被王也紧紧抱住腰不放。
“你不是说虚弱无力吗,怎么力气如此之大?”
张宁喘息着,略带羞愤地说。
王也无视她的抱怨,心里明白张宁见他们与貂蝉、小小亲近,心生被冷落之感。
行动胜于言语,他以右手轻抚张宁脑后,温柔承诺:“别怕,我永远不让你孤单,无论前路多坎坷,我们并肩作战,共享一切,好吗?”
言罢,王也深情凝视张宁。
张宁心头一暖,眼眶微润。
“哼,甜言蜜语,专哄人开心!”张宁嘴上埋怨,脸上却带着羞涩的笑意。
王也轻笑,轻挑张宁下巴,邪魅诱惑:“来,亲一口。”
“你走开!”张宁脸色骤变,奋力推开王也。
挣扎间,瓦罐落地破碎,两人皆惊。
此时,小翠红着脸,慌忙拾起打碎的陶罐,边跑边喊:“我什么也没看见!”逃向内院。内院为女子居所,男子禁入,王也一时疏忽,忘了小翠的存在。
“别管她,继续!”王也坏笑道。
“太羞耻了!”
“都怪你!”
张宁双臂护胸,羞涩埋怨。王也调侃她方才很是享受,张宁羞赧反驳是在配合他,坚决赶走了王也。这一插曲,让张宁忘了索要卖身契。
正当王也沉浸在柔情蜜意中时,司徒府内却是一片紧张肃杀。
司徒王允、中郎将吕布、光禄大夫黄琬、尚书仆射士孙瑞、郡骑都尉李肃等人,在司徒府大厅召开最后一次会议。明日便是诛杀董卓之日,众人再次推演计划,力求万无一失。董卓残暴,计划一旦失败,众人皆将命丧黄泉。
计划的成败系于吕布与李肃。
王允与众人对二人恭敬施礼:“国家与百姓的命运,皆仰仗二位英雄!”
吕布和李肃连忙回敬:“誓为国家除害,诛杀奸贼!”
此刻,董卓不在长安,栖身于附近的郿坞。
次日黎明未明,郡骑都尉李肃率数骑疾驰至郿坞,假传天子欲将皇位禅让于董卓,请他至未央殿受礼。
与此同时,王允早早起身,准备入宫守卫。自张宁入住后,张小小未曾再来,王允心中倍感孤寂。
用餐时,王允面色忧郁,张小小耸肩表示无奈,张宁则怒目而视。餐后,王允踏上前往宫门的路,街景依旧,但他预感到风暴将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路上,李智从豪华马车中探出头来,与他寒暄。自拍卖会分别后,两人未曾谋面。
“李兄别来无恙?”王允躬身行礼。
李智轻笑:“听闻王兄升任郎官,真是可喜可贺啊!”话虽夸赞,眼神却充满轻蔑。
王允不愿多言,拱手欲别。但李智并不打算轻易放过他。
“今日禅让大典,董太师将登基,家父辅佐有功,必将加官进爵。到时,我定在父亲面前为王兄美言。”李智笑道,“辽东尚未开化,野蛮众多。王兄才华横溢,去了定能一展抱负!”
此乃潜在的威胁。董卓登位,李儒必将升迁,李智亦可能平步青云。届时,王允等人将失势,王允也将受制于他。
王允冷笑:“多谢好意!其实,我对辽东颇为向往,听说那里的人参极好!”说完,他不再理会李智,匆匆赶往值房。
李智怒瞪王允背影:“王也,你走着瞧,我要让你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在值房更衣后,王允与同僚急忙赶往宫门。不久,各级官员陆续入宫,前往未央殿。今日官员们神色严肃,无一丝往日的客套。
尤为奇特的是,今日禅让大典,李儒竟未出席。
“王也,此事岂不诡异!”周轩低声对王允说,“名为禅让大典,却毫无大典的氛围!”
见王允沉默,他又道:“真是奇怪,前去迎接董太师的不是吕将军,而是郡骑都尉李肃。”
王也神色凝重,终忍不住低语:“慎言,隔墙或有耳。”
周轩闻言,神色一变,环顾周遭,随即缄默。
官员入宫后不久,街上传来隆隆车马声。
遥见旌旗招展,车马轰鸣,董卓的仪仗赫然而至。
护卫董卓的西凉精骑,皆为精选勇士,装备精良,战马雄峻,威风凛凛,令人心悸。
车马渐近,董卓仪仗止于宫门。
王也心潮澎湃,即将目睹历史转折,呼吸不由急促。
董卓或许过于自信,仅携二十余护卫随李肃入宫,数百铁骑留于宫外。
王也暗思,董卓之败,或许源于这份自大。
不久,左都侯召王也等人入宫,宫门紧闭,无天子令不得启。
众人入宫,大门轰闭,随即加锁。
这显然是个诱敌之计。
宫外西凉铁骑心生疑惑,白日宫门从不关闭,除非非常时刻。
今日乃大典,何来紧急?
必定是首领遇险。
百余铁骑哗然,纷纷下马,高呼开门。
与此同时,董卓在护卫簇拥下,已近未央宫百米。
远见王允、士孙瑞、黄琬等大臣立于殿门,董卓以为是迎接,正欲致意,却见众人手持利刃。
剑光耀眼。
董卓满心狐疑。
禅让大典?
这岂非鸿门宴!
他惊慌失措,问李肃:“他们持剑何为?”
李肃只顾催行,不作应答。
此时,王允高呼:“甲士何在?”
宫殿两侧,百余披甲武士瞬间现身。
董卓大惊,慌忙呼救:“吾儿救我!”
吕布身披重甲,执戟而出,直指董卓,厉声道:“奉诏,诛逆贼董卓!”
言罢,吕布戟指董卓咽喉。
董卓惊恐至极,未料吕布竟反。昔日策反吕布除丁原,今朝吕布反欲取其命。事发突然,二十余护卫措手不及。
王允、士孙瑞、黄琬等数十位大臣目瞪口呆,凝视着戟尖闪烁的寒光。
“铛!”
吕布一戟刺出,却因力度不足,仅穿透董卓前胸的铠甲,未中要害。董卓虽未受伤,却被冲击力震得跌坐在车内。
吕布欲再刺,却已错失机会。
王允等人惊恐万分,官员们心绪大乱。
“莫让他逃走,否则我等皆命不久矣!”
王允怒睁双眼,手持宝剑追了上去,士孙瑞等人亦紧随其后,咬牙切齿。董卓之残暴,他们一清二楚,若逃脱,必将引来灭顶之灾。
“速护我撤离!”
董卓见群臣如狼似虎般追来,脸色苍白,急令车夫掉头。其二十侍卫皆是西凉勇士,忠心耿耿。
宫中伏兵虽多,但多为缺乏实战经验的护卫,岂是这二十勇士的对手。若非装备与吕布之勇,恐已被董卓反击。
“快!再快点!”
董卓拔剑催促,在侍卫保护下,边战边向宫门逃窜。
喜欢综武:婴儿逆袭,从拜师桃花岛
“对啊!”
貂蝉附和,“宁妹妹,夫君偶尔顽皮,还望担待。”
“你们!”
张宁气急,一脸无奈:“就由着他吧,迟早有你们后悔的时候!”
见王也对她挤眉弄眼,那无赖模样,张宁更是怒火冲天,恨不得再刺一剑。
“房间太憋闷,我出去透透气。”说完,她怒气冲冲地走了。
自胡轸被杀后,手下人纷纷逃窜。王也因连续作战疲惫至极,晕了过去。随后,大家先把蔡琰送回了蔡府,再回到王家。
实际上,张宁那一剑并未伤及要害。经过两天的休养和张宁提供的金疮药,王已基本恢复。期间,蔡某亲自登门致谢,誓言要报答,并带来了贵重的补品和礼物。
李元霸、徐庶、莫石头都只是受了轻伤,只有小翠在照顾他们,没有像王也那样得到专门看护。
走进院子,张宁坐在葡萄树下,用剑柄戳着地上的蚂蚁窝,嘴里嘀咕:“讨厌的王也!”“这王也总是惹我生气!”
王也受伤后,张宁没好意思要回张小小的卖身契。但她感觉妹妹和王也之间似乎有秘密。等王也完全好了,她就带妹妹离开。但一想到自己还要刺杀皇甫嵩父子,可能会连累妹妹,张宁就烦躁起来。
王也和蔡琰在地牢中的画面突然涌入脑海,张宁的脸红了。虽然当时两人被下药,但她确定他们的关系没那么简单。
中午,周轩和几位官员来找王也,传达了上级的命令,两天后要举行禅让大典,所有官员必须参加。王也不想错过诛杀董卓的大戏,想亲眼见证这一刻。
禅让大典的前一天,城里气氛更加紧张。大典毫无喜庆气氛。
明天王也要当值,伤势竟奇迹般地好了。
在葡萄架下的庭院里,王也悠闲地坐在特制的摇椅上,享受着阳光。
这时,貂蝉和张小小去蔡府看望蔡琰。王也本想亲自去,但为了避免嫌疑,只能派貂蝉代为探望。于是,院子里只剩下他和张宁。
正当王也享受阳光时,一个身影挡住了光线。
“王也,我妹妹的卖身契呢?”张宁伸手向王也,脸上满是不悦。
王也斜睨张宁一眼,装腔作势道:“卖身契藏我衣襟内呢,我刚病愈,虚弱得很,连胳膊都抬不动,你自己来拿吧。”
张宁识破他的诡计,不为所动,俯身欲从王也怀中夺回卖身契。王也敏捷地捉住她的手腕,用力一拽,张宁失去平衡,惊呼一声,跌入王也怀中。
“你这个坏蛋!”
“快放开!”
张宁脸颊泛红,挣扎着要起身,却被王也紧紧抱住腰不放。
“你不是说虚弱无力吗,怎么力气如此之大?”
张宁喘息着,略带羞愤地说。
王也无视她的抱怨,心里明白张宁见他们与貂蝉、小小亲近,心生被冷落之感。
行动胜于言语,他以右手轻抚张宁脑后,温柔承诺:“别怕,我永远不让你孤单,无论前路多坎坷,我们并肩作战,共享一切,好吗?”
言罢,王也深情凝视张宁。
张宁心头一暖,眼眶微润。
“哼,甜言蜜语,专哄人开心!”张宁嘴上埋怨,脸上却带着羞涩的笑意。
王也轻笑,轻挑张宁下巴,邪魅诱惑:“来,亲一口。”
“你走开!”张宁脸色骤变,奋力推开王也。
挣扎间,瓦罐落地破碎,两人皆惊。
此时,小翠红着脸,慌忙拾起打碎的陶罐,边跑边喊:“我什么也没看见!”逃向内院。内院为女子居所,男子禁入,王也一时疏忽,忘了小翠的存在。
“别管她,继续!”王也坏笑道。
“太羞耻了!”
“都怪你!”
张宁双臂护胸,羞涩埋怨。王也调侃她方才很是享受,张宁羞赧反驳是在配合他,坚决赶走了王也。这一插曲,让张宁忘了索要卖身契。
正当王也沉浸在柔情蜜意中时,司徒府内却是一片紧张肃杀。
司徒王允、中郎将吕布、光禄大夫黄琬、尚书仆射士孙瑞、郡骑都尉李肃等人,在司徒府大厅召开最后一次会议。明日便是诛杀董卓之日,众人再次推演计划,力求万无一失。董卓残暴,计划一旦失败,众人皆将命丧黄泉。
计划的成败系于吕布与李肃。
王允与众人对二人恭敬施礼:“国家与百姓的命运,皆仰仗二位英雄!”
吕布和李肃连忙回敬:“誓为国家除害,诛杀奸贼!”
此刻,董卓不在长安,栖身于附近的郿坞。
次日黎明未明,郡骑都尉李肃率数骑疾驰至郿坞,假传天子欲将皇位禅让于董卓,请他至未央殿受礼。
与此同时,王允早早起身,准备入宫守卫。自张宁入住后,张小小未曾再来,王允心中倍感孤寂。
用餐时,王允面色忧郁,张小小耸肩表示无奈,张宁则怒目而视。餐后,王允踏上前往宫门的路,街景依旧,但他预感到风暴将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路上,李智从豪华马车中探出头来,与他寒暄。自拍卖会分别后,两人未曾谋面。
“李兄别来无恙?”王允躬身行礼。
李智轻笑:“听闻王兄升任郎官,真是可喜可贺啊!”话虽夸赞,眼神却充满轻蔑。
王允不愿多言,拱手欲别。但李智并不打算轻易放过他。
“今日禅让大典,董太师将登基,家父辅佐有功,必将加官进爵。到时,我定在父亲面前为王兄美言。”李智笑道,“辽东尚未开化,野蛮众多。王兄才华横溢,去了定能一展抱负!”
此乃潜在的威胁。董卓登位,李儒必将升迁,李智亦可能平步青云。届时,王允等人将失势,王允也将受制于他。
王允冷笑:“多谢好意!其实,我对辽东颇为向往,听说那里的人参极好!”说完,他不再理会李智,匆匆赶往值房。
李智怒瞪王允背影:“王也,你走着瞧,我要让你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在值房更衣后,王允与同僚急忙赶往宫门。不久,各级官员陆续入宫,前往未央殿。今日官员们神色严肃,无一丝往日的客套。
尤为奇特的是,今日禅让大典,李儒竟未出席。
“王也,此事岂不诡异!”周轩低声对王允说,“名为禅让大典,却毫无大典的氛围!”
见王允沉默,他又道:“真是奇怪,前去迎接董太师的不是吕将军,而是郡骑都尉李肃。”
王也神色凝重,终忍不住低语:“慎言,隔墙或有耳。”
周轩闻言,神色一变,环顾周遭,随即缄默。
官员入宫后不久,街上传来隆隆车马声。
遥见旌旗招展,车马轰鸣,董卓的仪仗赫然而至。
护卫董卓的西凉精骑,皆为精选勇士,装备精良,战马雄峻,威风凛凛,令人心悸。
车马渐近,董卓仪仗止于宫门。
王也心潮澎湃,即将目睹历史转折,呼吸不由急促。
董卓或许过于自信,仅携二十余护卫随李肃入宫,数百铁骑留于宫外。
王也暗思,董卓之败,或许源于这份自大。
不久,左都侯召王也等人入宫,宫门紧闭,无天子令不得启。
众人入宫,大门轰闭,随即加锁。
这显然是个诱敌之计。
宫外西凉铁骑心生疑惑,白日宫门从不关闭,除非非常时刻。
今日乃大典,何来紧急?
必定是首领遇险。
百余铁骑哗然,纷纷下马,高呼开门。
与此同时,董卓在护卫簇拥下,已近未央宫百米。
远见王允、士孙瑞、黄琬等大臣立于殿门,董卓以为是迎接,正欲致意,却见众人手持利刃。
剑光耀眼。
董卓满心狐疑。
禅让大典?
这岂非鸿门宴!
他惊慌失措,问李肃:“他们持剑何为?”
李肃只顾催行,不作应答。
此时,王允高呼:“甲士何在?”
宫殿两侧,百余披甲武士瞬间现身。
董卓大惊,慌忙呼救:“吾儿救我!”
吕布身披重甲,执戟而出,直指董卓,厉声道:“奉诏,诛逆贼董卓!”
言罢,吕布戟指董卓咽喉。
董卓惊恐至极,未料吕布竟反。昔日策反吕布除丁原,今朝吕布反欲取其命。事发突然,二十余护卫措手不及。
王允、士孙瑞、黄琬等数十位大臣目瞪口呆,凝视着戟尖闪烁的寒光。
“铛!”
吕布一戟刺出,却因力度不足,仅穿透董卓前胸的铠甲,未中要害。董卓虽未受伤,却被冲击力震得跌坐在车内。
吕布欲再刺,却已错失机会。
王允等人惊恐万分,官员们心绪大乱。
“莫让他逃走,否则我等皆命不久矣!”
王允怒睁双眼,手持宝剑追了上去,士孙瑞等人亦紧随其后,咬牙切齿。董卓之残暴,他们一清二楚,若逃脱,必将引来灭顶之灾。
“速护我撤离!”
董卓见群臣如狼似虎般追来,脸色苍白,急令车夫掉头。其二十侍卫皆是西凉勇士,忠心耿耿。
宫中伏兵虽多,但多为缺乏实战经验的护卫,岂是这二十勇士的对手。若非装备与吕布之勇,恐已被董卓反击。
“快!再快点!”
董卓拔剑催促,在侍卫保护下,边战边向宫门逃窜。
喜欢综武:婴儿逆袭,从拜师桃花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