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蔡琰轻轻颤抖,已然醒来-《综武:婴儿逆袭,从拜师桃花岛》

  蔡琰轻轻颤抖,已然醒来。

  她头倚在王也肩上,王也虽看不见她的表情,但从她身体的微小动作中已洞察一切。

  蔡琰先前出于求生的本能紧紧抱住王也,此刻清醒,却陷入纠结。放手则意味着沉入水底,不放手又感到失了贞洁,呼救又怕被仆人发现,此事一旦传扬,后果不堪设想。

  加之她初次落水,对王也究竟是救她还是趁机占便宜,一时难以分辨,内心纷乱如麻。

  蔡琰暗自懊悔今日与王也的相见,认为这是她生平最错误的决定。羞耻感涌上心头,不知日后如何面对世人。突然,她感觉到王也的手放置的位置不太合适,羞得咬紧了嘴唇,想要扭身避开,不料这一动作差点让王也失去平衡。

  王也本想将她托向岸边,却被她这一动弄得气氛微妙起来。他并非圣人,手开始不自觉地有了动作。之前还算得上是救人时的无奈之举,此刻却成了有意为之。蔡琰再迟钝也能感觉到这是占便宜,而非救人。其实,王也的相貌才情都深得蔡琰之心。自上次诗会屏风后一睹其风采,她便已心生倾慕。

  然而,得知王也已有家室,她心痛难眠。再喜欢王也,也绝不甘愿为妾。即便自己愿意,父亲也绝不会答应。

  “别!别这样!”蔡琰呼吸急促,想要挣扎却力不从心。

  “这两人究竟在做什么?”吕玲绮站在岸边,大眼睛闪烁着好奇的光芒,轻咬着纤细的手指,满脸困惑。她对水中救人的场景感到惊讶,从未想过会如此紧张刺激。

  吕玲绮在心中暗暗称赞,王大哥真是个好心人。他不顾个人安危,毅然跳水救人,体力消耗巨大。事后,她决定请蔡姐姐拿出府中最好的补品,好好给王大哥滋补身体。

  蔡琰的啜泣声让王也心头一震。他反问自己,究竟在做什么。察觉到蔡琰对他的微妙情感,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近乎趁人之危,实在不妥。加之吕玲绮在一旁看着,他更不能如此轻率。

  该如何收场呢?总不能说是误会一场就此罢休。他思考着蔡琰可能会有的反应,担心她会告诉蔡公。若蔡公知晓,后果不堪设想。

  唉!怎会走到这一步?蔡公一直待他不薄,他却如此对待他的女儿。然而,他并非有意为之。蔡琰的容貌气质超凡脱俗,令他难以自持。但他并未真的对她怎样。

  王也一时无言。

  猛然间,他想到了系统,迅速激活了好感度检测功能。

  叮!蔡琰的好感度显示为80(亲密)。王也惊讶万分。

  蔡琰非但未责怪他,反而对他的好感度攀升至80。

  难道这就是瞬间的心动?美貌即是真理?

  古人的智慧果然深刻,那首诗句正是触动文艺女子心扉的法宝。

  有了好感度的支撑,王也温柔地轻抚蔡琰的背脊,柔声细语:“琰妹,初见你时,你便已深深吸引了我。”

  “云想衣裳花想容,正是为你而吟。”

  蔡琰身躯轻颤,啜泣渐渐平息。王也心中暗喜,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果然,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女子都爱听赞美之辞。

  尤其是如此高雅的诗句。

  连杨贵妃都为之倾倒,更何况这位闺阁中的少女。

  王也继续深情表白:“我曾以为你是高不可攀的瑶台仙子,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但当你回望我的那一刻,我明白了,你非冷傲的仙子,而是行走于世的女神。”

  请原谅我言辞的冒犯,实在是情感难以抑制。

  王也心中暗誓,此生从未吐露过如此缠绵悱恻的话语。

  但显然,这些话对蔡琰很受用,她的泪水已然止住。

  她的呼吸变得急促,身体重新回暖。

  王也惊讶于自己的言辞竟有如此魔力。

  文艺的女青年,总是这般容易被打动。

  “王大哥,你们没事吧?水冷,快上来吧!”吕玲绮呼唤道。

  她见王也举动异常,起初以为是在救援蔡琰,但随后察觉到事情似乎并不简单。

  两人已安全,王也仍立于水中,为何迟迟不上岸?

  她虽年幼,但对男女间的微妙情感也能略知一二,正如上次在石缝中的经历。

  两人之间定有问题,水下定有蹊跷。

  莫非王大哥趁机对蔡姐姐无礼?

  但蔡姐姐为何不反抗,不呼救?

  哎呀,我怎能如此猜疑王大哥!

  定是自己多虑了,救人或许本该如此。

  王也不敢久留水中,一来担心两人受寒,在这个时代,感冒足以致命;二来他急于去见蔡邕。

  于是,他横抱起蔡琰,缓缓向岸边行去。

  蔡琰羞涩难当,不敢见人,如同鸵鸟般将头埋进王也的胸膛,身体紧紧蜷缩。

  微风拂过,她感到一丝寒意,不由自主地更加贴近王也,那里温暖如春。

  王也上岸后,向吕玲绮问道:“何处可换衣,且不为人所见?”

  他上身赤裸,蔡琰亦衣衫不整,若被人撞见,必生风波。

  吕玲绮望着王也怀中的蔡琰,心中既生羡慕,又觉酸涩。她说道:“随我来!”吕玲绮对蔡府极为熟稔,抱着王也的衣物,引领他直奔蔡琰闺房。

  至闺房,吕玲绮遣散婢女后,王才将蔡琰抱入内室。蔡琰全身湿透,急需换衣。王也自觉回避,至隔壁房间擦拭身体,穿上衣物。

  蔡琰更衣后,王也前来探望,轻声问道:“琐妹,身体可好?”蔡琰羞涩垂首,低语:“王大哥,我无碍,多亏你及时相救。”

  王也沉默片刻,靠近蔡琰低声道:“琐妹,我对你情深似海,相信我,我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

  吕玲绮见状,心生好奇,侧耳倾听。蔡琰欲言又止,心中的误会难以说出口。她从未见过能即兴吟出千古佳句的男子,即便是她的父亲,当世大儒,在诗词上的造诣也不及王也。然而,王也已有家室。

  蔡琰没有回应,缩进被窝。王也微微一笑,向吕玲绮点头示意后离去。蔡琰探出头,望着王也的背影,心中复杂难言。

  吕玲绮满心困惑,追问蔡琰,蔡琰笑言她还小,不懂其中深意。吕玲绮不服,挑衅道:“谁说的小,比比看!”

  蔡府书房内,蔡邕刚完成奏章,正仔细审阅。尽管朝政由傀儡天子掌控,但朝廷仍在运作。蔡邕身为文人,无力改变朝局,只能尽心尽职,因此他工作极为认真。

  王也沉默不语,在一旁沉思。他与蔡琰的遭遇如梦似幻。他内心愧疚,觉得对蔡琰极为不公。或许是长期压抑,才在无意中发泄在蔡琰身上。

  至于休掉貂蝉娶蔡琰,王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貂蝉与蔡琰各有千秋,他都心生向往。他暗自思量,说服蔡琰或许不难,但要说服蔡邕,却是难上加难。至于生米煮成熟饭,王也心中更是清楚,这条路同样行不通。

  不可,一来蔡琰尚在孝期,二来此举对她伤害甚重。

  如何让蔡邕乐意将爱女许配于我?

  蔡邕审阅结束,抬眼望向王也,见他正出神。

  “咳咳!”

  蔡邕轻咳两声,对王也说道:“贤侄,你才智过人,我本有意助你。但作为太学生,理应通过明经考试步入仕途。”

  他稍停了下,接着说:“未曾想到,你竟通过征辟成了郎官。”

  王也回过神来,诚恳行礼:“多谢蔡中郎挂心!”

  蔡邕所言确为实情,太学生理应通过明经考试入朝为官。而征辟之路,常被视为花钱买官,难免受人非议。

  王也明白蔡邕的好意,但考试尚有半年多,时间紧迫。

  况且乱世即将来临,何种出身皆可为官,谁还在乎入仕途径。

  “贤侄,可是天太热?”

  蔡邕见王也满头大汗,误以为他是紧张所致。

  “多谢蔡中郎关心。”

  王也假装擦汗,略显窘态:“走得急了些,出了不少汗。”

  蔡邕笑着捋了捋胡须:“年轻人走几步就出汗,身子骨太弱。需强健体魄,方能报效国家。”

  说着,蔡邕命人取来滋补品,让王也带回。

  王也推辞不掉,只好收下。

  蔡邕看过征辟文书,没有继续考验,爽快地盖上印章。

  王也提着滋补品,怀揣文书,心中五味杂陈。

  唉!

  这事真是。

  既占了人家姑娘的便宜,又白得数千钱的滋补品,真是不好意思。

  恐怕天下难找如此好的便宜岳父。

  王也回想起前世初入职场的经历。

  他满怀憧憬前往大公司应聘销售。

  喜欢综武:婴儿逆袭,从拜师桃花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