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1章 纠结与另一个项目-《重生74:我在东北当队长》

  不过不管此时这位高总是真的心大,还是什么其他,

  但这些都不是田向南关心的了。

  田向南真正关心的是,手上这份关于永成化工外贸公司资料里面所记录的那些对外的交易事项。

  这年月刚改开没多久,对外的贸易,一般都还是比较严谨的,需要向上级报备。

  就比如他们青山大队,往外出售水果和各种产品的时候都会时常报备。

  这位高总可能也是延续了在单位里的习惯,公司的一些涉外业务,在这份轻工局的文件上面同样有记录。

  比如,去年下半年某月份,帮鑫源化工出售了一批化工产品,大致数量是多少。

  虽然更详细的数据没有记录,比如交易额啊,毛利润等等。

  但大体的化工产品的数量还是有的。

  上面虽然只有寥寥的十几条记录,有帮忙出售的,有帮忙采购的,甚至还有他们永成外贸公司采购后对外出售的。

  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上面的交易次数还是挺不错的。

  但田向南细数下来,除去各个化工厂的生产成本,再除去双方交易之间的运输等等费用,贸易差,总体算下来,永成公司在其中所承担的,无非就是一个中间商的身份。

  也就是从去年年底开始,他们才转而对其他化工厂下单,生产产品出售给国外商家。

  但明显因为资金问题,后面的这几笔订单都不算大。

  哪怕在他对化工产品不算太了解的情况下,田向南简单给他算了一下利润,从永成外贸公司成立到现在,这个公司的总利润,估计也就在一两百万之间。

  说起来,已经相当不错了。

  甚至退一步来说,哪怕这位高总有能力跟各个化工厂合作,低价进高价出,利润再给他翻上两三倍,那总盈利最多也就是500万左右,这还是撑死了算的。

  小几百万的利润,现在一张嘴就要上马滑雪场项目?

  是不是怎么听,怎么感觉不靠谱?

  就哪怕给他按一年500万的利润算,他也得有10年的利润,才能够得上滑雪场项目的边。

  是,先前那位高总在丁书记的办公室里也说了,他们现在资金不足,可能会从银行拆借一笔资金。

  但这里得着重提到一点,那就是这位高总包括他手下的永成外贸公司,眼下是个体企业。

  放在这年月,就叫做个体户。

  啥叫个体户啊,说难听点,那就是没有庙的和尚,出了事就能跑得无影无踪的那种。

  银行的人,怎么可能把几千万的巨款借给这种没有保障的客户?

  就哪怕当初他们青山大队一穷二白的时候跟银行拆借资金,那也是因为他们是集体产业,还是考察了好几回,确保他们是真的拿钱买设备,才能把这些钱借给他们。

  甚至当初买设备付款的时候,都是银行直接转付的。

  那意思就是,这笔钱还不上的话,有青山大队的人在,还有那批买过来的设备在。

  有人和设备在,银行就算亏,最起码也有个保底的保障。

  可这位高总有什么?就凭他一张嘴?

  其实把这些数据稍微一串联,明眼人就能看出,那位高总,压根就没有那个实力去搞滑雪场的项目。

  现在你要说他不是冲着那个赃款去的,田向南自己都不相信。

  别管你再有什么样的关系,别管你一年接待多少外国团队,给化工厂介绍多少销售渠道?

  但经济数据摆在这里,这玩意,是掺不了假的吧?

  兜里就揣着那两个子儿,冒充大款。

  田向南先前还真有点被那家伙给唬住了,什么一年接待多少国外团队?

  就哪怕说,他今年上半年接待了三个外国团队,却没有谈成一笔交易的情况下,田向南也能理解。

  毕竟跟老外做生意,引进国外设备技术啥的,那是最磨叽的事,一回两回谈不成也正常。

  可眼下数据做不了假。

  搞清楚了那位高总的身家之后,田向南就开始再回头琢磨滑雪场的事。

  他在想着,要不干脆就让这位高总先接手滑雪场项目算了,真等对方要是抱着别的心思,把那笔项目款给挖空了,到时候这个项目建黄了以后,他们青山大队再接手没人要的。

  这样一来,对方也等于是把滑雪场的雷给挖走了,他们接手也没有了后患。

  可仔细想想,这样又有些不妥。

  真要等到那时候,他们再接手这个烂摊子,到时候,这2,000万的前期投资的名头,他们还是不一定能摆脱掉。

  哪怕真到那时候,他们青山大队把滑雪场给建好了,在外界的人看来,或者在上级某些领导看来,他们青山大队依旧是捡了个大便宜。

  不了解情况的人会以为,这个滑雪场都已经花了2,000万建的差不多了,然后青山大队才去接手,摘了这个前期建设的桃子。

  这真不是瞎说,到时候百分之一万的有人会这么想。

  想到这儿,田向南都有些意兴阑珊了,现在想着干脆撒手不管了,爱他妈谁弄谁弄,这个滑雪场项目,他们不要了。

  可心里都这么一想,却着实又有些舍不得。

  主要是那里的地形太好了,好几条几公里的缓坡滑道,这么天然的地形,天生就是为滑雪场准备的。

  再加上距离哈城市区就10来公里,位置也挺好。

  真要是放弃的话,那以后家乡哈城这边无疑要少一个,非常具有亮点的特色风景区。

  田向南跟大嫂陆凤霞告辞,出了轻工局,脑子里都还在纠结这个事。

  “田书记,接下来咱们去哪?”

  在街上走了一会儿,见田向南一直有些走神,周海洋不由得询问了一声。

  “呃,去.......”

  田向南想了想,看到旁边有一辆出租车驶过,干脆招手让对方停了下来。

  “去江边吧,我带你去看看另外一个新项目.......”

  两人坐着出租车出了市区,很快就来到了偏僻的江边。

  此时江边这里,随处能见到很多工人在忙碌着。

  那些人当然不是在盖房子,而是在沿着江边的堤坝上修建着一条条石子小路。

  小路的两旁,尤其是靠着江边的这一面,还种着很多花草树木。

  田向南上次来这里还是半个多月之前,雪刚化没多久的时候,短短的时间再次过来,江边这里已经大变了样。

  河堤岸边的地方,一排排一溜溜种着新鲜移植过来的花草,每隔几步就有一棵小树苗。

  一路走来,原本光溜溜满是荒寂江滩,此时已经变成了满是红花绿叶,春意盎然的景象。

  “田书记,这里是.......在修公园?”

  周海洋一路走来,眼中也忍不住透着好奇。

  此时因为春雪刚化没多久,下面松花江的水位还是挺高的,距离江堤也就是二三十米。

  下面是涛涛奔腾的江水,上面却是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看的人心中有种莫名的心旷神怡之感。

  “对,是在修公园,江边公园.......”

  周海洋闻言点点头,一脸感慨的道。

  “没想到,哈城这边的领导还真挺有先见之明,在江边搞出这样的沿江公园,不仅能防洪防汛,还能点缀出一副这么好的景色.......”

  田向南闻言斜眼瞅了瞅他。

  “什么领导,你想多了,这是我修的.......”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