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

  王宫里。

  嬴政看着一份情报陷入了沉思。

  李缘则看着扶苏练着剑术,心里想着要不要自己也学一下。

  “别看了,你学不会的。”

  嬴政知道他在想什么,直接打击道:“一者你已经错过了最佳年纪,二者以你天天待在国师府里的习惯,你学成后顶多两个月就又会废掉。”

  “与其多吃一段时间的苦,你还不如不学。”

  “看这个。”

  他将情报放到了李缘怀里。

  李缘叹着气看了过去。

  经过三年多的摸鱼式学习,他已经能看懂一些文字了。

  大约一两百个吧……

  主要是小篆和简体字的差别太大了,加上他又没怎么认真学过,所以进度一直不大。

  虽然这远不足以让他看懂这份文件,但没关系。

  “扶苏,来,念念这个。”

  嬴政:“……”

  这要是寡人的孩子,寡人早就一剑劈过去了……

  但他依旧是宠这两个人的。

  而且让扶苏早点见识一下那些官僚的手段也不错。

  “关于诸多家族与官员释放名下佃农之事……”

  表面上看,许多官员好像是被整怕了,主动释放了一些佃农和土地出来。

  但这些人在拿到土地之后,紧接着就有商人找上门来了,说服了大部分农人与他们合作种植经济作物;但一切都要等到收成之后,在这之前,商人们提供极低的贷款给农户们日常开销。

  “这……”

  扶苏已经十岁了,在后世,这个年纪的小孩很少有关心大事的,但此刻的他一眼就感觉这情报有问题。

  “父王,如此一来,这些农人岂不是还是在给他们种地?”

  嬴政看向李缘。

  李缘摊了摊手:“别看我啊,这不是明摆着吗?”

  “那些贵族前脚把这些佃农放了,后脚就以商业手段再次把他们捆绑在自己麾下,无非就是多给了一些钱、不能再随意打杀这些人而已。”

  “难道就如此看着吗?不管他们了?”嬴政问道。

  “怎么管?”

  “用什么管?”

  “管了之后能干什么?”

  李缘的一问三连让嬴政一时语塞。

  是啊,现在的秦国社会,经济发展才是主旋律了,其中自然也包括那些经济作物。

  如果没了那些贵族的参与,那些东西怎么来?还和刚开始一样让李缘从后世买来吗?现在需要的量和当初的量已经不是一个等级了,他也不想让李缘如此劳累。

  现在大部分经济作物,都是由五国那边提供的,余下的就是由那些贵族用隐匿的田地种出来的。

  自耕农们种植经济作物的……可以忽略不计。

  而在这种情况下,那些田里种植的是什么,确实无伤大雅。

  那些农人……

  相比于之前的佃农身份,现在的生活确实好多了,有了他们自己的田地,还拥有了百姓的权益,而不是仅仅只有最基本的人身安全保证——放在以前,佃农被主家打死了,大不了赔点钱给死者的亲人了事、让他们撤销告官就行;而如果是没有在官府那登记的隐户,那兴许连钱都不用,因为那些人没身份,当地朝廷也不会来管。

  可嬴政总觉得不应该是这样。

  他们不再是贵族家中的佃农了,有自己的土地了,却依旧要为别人种地来换钱。

  虽然说相比于之前确实多了人身自由和安全上的保障,可他们不还是要听那些人的吗?

  贵族以前用来捆绑他们的,是户口、土地。

  现在则变成了金钱。

  归根结底,那些人还是没办法用那一点点土地来获得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依旧要被捆绑在贵族麾下挣扎活命。

  “这种用金钱使唤的方式,岂不是与用草使唤牛马无异?”嬴政发出了灵魂之问。

  李缘一时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是啊,这和牛马有什么区别?

  看到李缘的表情,嬴政忽然有些不好的预感。

  “你别告诉寡人,以后经济发展到最后,包括商人、地主在内的所有有权有势的人,都会把百姓以这种牛马方式来使唤。”

  李缘:“……”

  怎么说?

  不愧是嬴政?

  “虽然我很不想承认,但这是事实。”

  “现在秦国之所以没变成那样,是因为秦法严苛、以及你和我对保护工人与百姓权益上的努力;但就如同这些贵族会换一种方式来压榨佃农一样,他们压榨的方式也会与时俱进的。”

  “这点无法改,你只能不断的教导后代去防备他们。”

  而且李缘说得不好听点,相比于后世牛马,那些被贵族用金钱捆绑的农人们反倒显得还有未来一些。

  农忙时节一过,他们可以想办法出去赚钱,等到作物收成或者赚钱还了那些贵族的债,明年兴许就可以获得真正的自由。

  但后世牛马们,面对的是一个彻底资本化的社会。

  跳槽,无非是从一个压榨的环境换到另一个环境罢了,哪怕是想回去躺平种地,也会遭到世俗眼光的针对。

  这一刻,李缘忽然就理解了为什么有些年轻人会无比怀念父辈的那个艰苦时代了。

  因为那个时代虽穷,但幸福感高。

  而他们大部分人努力半生却连房都买不起……

  嬴政忽然起身,朝着外面走去。

  “父王?”

  “你跟着国师学,寡人有事。”

  ……

  “爹,何必呢?”

  “要是那些人还是我们家的佃农,我们连这笔钱都不需要出,现在倒好,还要平白无故给他们一笔钱,还给了他们身份。”

  一座大宅里。

  一个青年正对着自家老爹抱怨道。

  家里现在还剩下七百多户佃农,其中在官府那登记在册的只有两百多,其余的都是隐匿下来的。

  但原本,家中佃农有九百多户的,上个月被自家老爹不知道抽了什么风放出了一百多户。

  “这又无妨。”

  中年男人说:“就我们给的那点地,他们种粮食根本活不下去,不还是得替我们种吗?无非是多给一点养活他们的钱而已,却能向大王表示忠心嘛,你不怕哪天也……”

  他忽然停下了,似乎不想提起那些事。

  “再说了,他们只是有了身份,生活不还是得靠我们吗?”

  “他们要是出去做工赚钱还债了,或者出去当专职工人了怎么办?爹,别忘了你放出去一百多户,有十七户人就没答应我们的商行。”

  “跑了几条鱼而已,无所谓。”

  中年男人笑了笑:“再说了,谁告诉你他们就一定能获得自由了?那不是还有债务吗?”

  是低息贷款,但这低息只是和其他放贷的相比,价格依旧很高。

  而且谁说到时候就一定能还的?

  商行负责人不在,财务很忙,账房失火……

  这不是一堆的借口吗?

  等时间一长,到时候这低息到底还低不低,可就不是他们说了算了。

  “爹,你太厉害了!”

  青年露出了笑容,看来论如何压榨他人,自己还得多跟老爹学啊!

  “老爷!老爷!不好了!”

  这时,门口传来的声音让父子俩都脸色一变。

  看到是管家跑了进来,男人才稍微收敛了一下怒容。

  “大呼小叫的干什么?”

  “刚刚得到消息,陇西郡有人敲了鸣冤鼓,好像是一个被商人放贷坑害的农人,那人去年借了债,但今年想还时商人却找了许多理由说还不了,到现在要还的钱是当初他借款的十倍,那人气不过敲了郡守府的鸣冤鼓,这事现在已经传到咸阳了,据说大王正下令彻查此事,还要刑部制定新的法律解决这方面的空白呢!”

  屋子里忽然寂静了。

  父子俩对视了一眼,随即都愤怒了。

  “哪来的家伙坏我们的事!”青年骂道。

  男人也想骂,但他感觉此事不应该骂那个敲鼓的人。

  怎么会这么巧呢?

  算上他在内,国内有许多人刚刚放了一些佃农出来,本质上是想探究一种新的压榨方式,其中就包括用金钱和土地的捆绑。

  然后现在,就有人因这事敲了鸣冤鼓……

  “大王这是要绝我们的路啊!”男人感到一阵气急。

  三个月之内,鸣冤鼓被敲响两次,上一次死了那么多贵族,这一次呢?难不成要死一些商人?

  大王还真是为了这帮贱民而深思熟虑啊!

  “爹,大王这是要,杜绝民间借贷?”青年试探问道。

  “不,应该是想限制,至少不会让我们以此等方式去要挟他人。”男人冷哼一声:“秦国放贷最多的不就是朝廷、不就是大王吗?大王这是只准朝廷干,不准我们干啊!”

  青年纠结了一下:“我们,要反抗吗?”

  他心里有点发怵。

  上个月本郡里死的那些贵族的血,现在都还能在城门口的墙壁上找到痕迹呢。

  男人思考了一会,摇了摇头。

  “只是断了一条财路而已,我们还可以找别的。”

  ……

  “你看,这帮人就是这样。”

  “只要没有碰到他们的底线,在强权之下,他们都会选择退让;他们习惯了高高在上,于是当寡人把一些人打入泥土里给他们当例子后,他们只会更怕死。”

  王宫。

  嬴政拿着最近的情报对着扶苏说着。

  自从陇西郡的事发生后,那些放债的商行和他们背后的贵族都选择了沉默,只有少数一些沉不住气的人骂了陇西郡那个放贷的商人几句——但他知道,那些人是在指桑骂槐。

  “父王,这是不是就是国师说过的,温水煮青蛙?”

  “也可以这么理解。”

  嬴政看着他:“你要知道,你是太子,日后会是君王,你掌握着天底下最大的权力,你可以对臣子宽容、但不能放纵,你给他们的才是他们能拿的!那些你没同意的,你拿回来是天经地义!”

  以前的秦国,最主要的是攻略六国。

  那时候,主要矛盾是秦国与六国的矛盾。

  而现在的秦国,主要矛盾已经变成了想解放民力的秦王、与想攫取私利的传统贵族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间寒门、商人等力量的崛起而愈发激烈。

  相比之下,与五国的矛盾反倒成了次要矛盾。

  虽然李缘没有明说过,但嬴政心里大概猜得到。

  等社会继续发展下去,那时候的主要矛盾就会变成百姓与商人、地主等既得利益阶级之间的矛盾。

  君王若想保证国家安定,就必须稳住大多数人——也就是最多的底层百姓。

  所以嬴政知道,恐怕从此以后,王族与其他传统贵族之间的矛盾永远不可调和。

  因为一方是国家之主,他们在乎国家安定。

  另一方不在乎,大不了改朝换代他们继续过日子。

  “寡人现在说的这些你可能理解不了。”嬴政说:“但是你要永远牢记,身为君王,维持住秦国才是你最大的任务,而维持住了百姓安定就是维持住了秦国。”

  扶苏思考了一下:“所以,现在这些人是在迫害百姓?父王才要对付他们?”

  “不错。”

  扶苏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他现在的见识和阅历还无法让他理解这些。

  又教了扶苏一些东西,嬴政便让他去王后那了;作为秦国的继承人,扶苏的功课其实是极重的,很少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而一直以来,华夏的精英阶层都对教育极其看重,古时的贵族子弟们或许个人性格有缺陷,但要学的着实不少。

  到了后来,红色王朝将教育普及,让更多的百姓见识到了教育需要吃多少苦。

  但吃学习的苦,总比吃社会的苦要值得些。

  没多久,韩非来了。

  “大王,法律已制定好。”

  嬴政接了过来,虽然知道韩非制定的法绝对是这个时代最为完整的,但他还是一条条的仔细查看。

  这是一部关于民间借贷的法律,不仅规定了最高利息不能超过朝廷利率的一倍,更规定了利息金额上限不能大于本金,以及到期必须结清不得延误等等一系列防范措施,最大程度的保证了公平——这些是韩非带着刑部官员和吕不韦讨论了好几天后才写出来的,甚至还去民间实地考察了一些案例,如果有人还能找到漏洞,那韩非估计要亲自上门‘请人’了。

  或许让李缘来看,这部法显得有些宽松了。

  但嬴政知道,这对于当下的秦国来说,已经是一种进步了。

  只是当看到处罚条例时,嬴政觉得有些不合适。

  喜欢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