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小娥坐在一侧,双手抱在胸前,眼神有些冷。她知道自己该忍,可看到这锅热腾腾的汤,她的心里又堵又馋——堵的是心头那口气还在,馋的是这香味实在勾人。
许大茂坐在另一侧,整个人僵得像石头,眼神飘忽不定。他看着这锅汤,心里打鼓——这味道他平时都舍不得闻,今天却要在一堆人面前喝,怕是这每一口都要咽得发苦。
何雨柱看着两人,心里把他们的神情收得清清楚楚。他知道,这场局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头——香味勾住了人,席面留住了人,接下来,就是让话自己往深处走。
他端起碗,慢悠悠地舀了一勺汤,吹了吹才送到嘴里。那股辣劲瞬间又冲上来,让他眼角泛红,可这一次,他没有立刻咽下,而是含在嘴里慢慢体会——这味道真是好,甚至让他有种久违的满足感。可与此同时,他的心里涌上一股复杂的滋味——要是没这事,他真想安安稳稳坐下,把这锅汤吃个干净。可惜啊,今天的鱼汤,是用来逼话的,不是用来享受的。
“柱子哥,大家都到齐了。”娄小娥的声音把他的思绪拉了回来。
他放下碗,扫了一圈院子——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好奇,有的夹杂着点幸灾乐祸,有的带着一丝紧张。何雨柱心里明白,这锅鱼汤现在不仅仅是食物,更是一张桌上的秤——秤的两头,一个是娄小娥的委屈,一个是许大茂的脸面,而他,就是那个压秤的人。
“行,那我就说正事。”他缓缓起身,声音不大,却让四周安静下来,“今天把大家叫来,不是为了给你们喝汤,是有件事,必须当着你们的面说清楚。”
他停了一下,目光缓缓掠过在场的每一个人,直到落在许大茂身上。许大茂的手指不安地捏着馒头边缘,像是在掐一块救命的东西。
院子深处传来鞋底摩擦青砖的声音,低沉而有节奏。果不其然,易中海的身影晃进门来。他一手提着小陶罐,一手拄着腰,眼神深邃,嘴角挂着似笑非笑的神情。风吹过,吹动他鬓角的几缕白发,那一瞬间的老态与倔强同时刻在脸上。
“雨柱啊,瞧你这手艺,远远就能闻见香气。”易中海放下陶罐,抬起鼻子轻嗅,眉宇间露出满意的神情,却又故作随意,“小子,你这一手,比你师傅可强多了。”
何雨柱哈哈一笑,拍了拍手,甩去掌心的油渍,拎出一只小木桌,搁在院中空地,桌上已经摆着凉拌花生和一盘拍黄瓜。火光映照下,桌面显得温润,透着一股子烟火气。
“老易啊,你这嘴巴就是抹了蜜,夸得我心里痒痒的。”何雨柱一边说,一边倒出温水,把陶罐里的酒轻轻兑开,顿时一股浓烈的麦香混合着酒气在夜色里弥散开来。他端起小瓷碗,眼神闪过一丝狡黠,“来,咱爷俩先走一个,暖暖身子。”
易中海微微眯眼,伸手接过,碗沿刚碰到嘴唇,他的手腕微抖,酒液闪着光滑过唇齿,流入喉咙。那种火辣的劲道直冲胸腔,他呼出一口气,目光缓缓落在何雨柱脸上,神色复杂。
夜风徐徐,院子里的影子摇曳,油灯的火苗随着风颤抖。两人对坐,气氛一时间沉静,只有酒碗轻轻碰撞的声音。
“雨柱啊,”易中海放下酒碗,眯起眼,声音低沉,“你说,这一辈子啊,人活着是为了啥?”
何雨柱愣了愣,他没想到易中海会突然冒出这样一句。他低头看着手中酒碗,酒色清亮,仿佛一面小小的镜子,把他粗犷的脸映得模糊。他沉默片刻,抬起头,咧嘴一笑,笑里带着几分无奈:“人活着,还不就是图个痛快?吃得好,喝得好,能逗上两句嘴,打心眼里舒坦。要说别的,咱老百姓哪顾得上那么多。”
易中海眸光深邃,似乎在思索,又似乎早有答案。他点点头,却不言语,只是伸手夹起一块酥肉,细细咀嚼。嚼到一半,他皱起眉头,酒意微醺下,声音忽然提高:“可你小子,心气太盛,总想着冲一冲,拼一拼。雨柱啊,光痛快不行,你得长个心眼。”
这话像一根钉子,直直钉进何雨柱心里。他盯着易中海,眼中闪烁着一丝倔强与不服。他猛地端起碗,一饮而尽,酒液滚烫,烫得他喉咙发热,胸膛微微起伏。放下碗,他声音带着几分火气:“老易,你别老拿话敲打我。我何雨柱做事,凭的是良心。有人说我傻柱,可我认了。可要让我学着心眼多、算计多,那就不是我了。”
易中海盯着他,沉默良久,忽然笑了,笑里有几分苦涩:“傻柱,傻柱,你可真是个倔驴。你不懂,有些时候,人心不比酒淡,它比酒烈,比刀子还锋利。你若不多想一步,迟早要吃亏。”
风声卷起桌上的纸巾,飘荡在院中。远处的狗叫声时断时续,像是给这对话添了几分荒凉。酒意渐浓,何雨柱脸上泛起红晕,眼神却越发亮堂。他盯着易中海,心中忽然升起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受——敬重、戒备、亲近、疏远,像是一团乱麻,缠绕在心头。
易中海倒满了酒,两人再度碰碗。酒液晃动间,火光照出他们脸上的线条,一个带着倔强与热血,一个藏着深沉与算计。院子在夜色中愈加幽深,像是静静看着这一场酒局,一场既是推心置腹,又是暗暗较劲的较量。
酒渐渐下肚,言语也开始散漫。何雨柱说起小时候的趣事,说起饭桌上的小聪明,眉飞色舞,手舞足蹈。易中海偶尔点头,偶尔笑声低沉,更多的时候却在静静凝视,像是在他的话语间寻找某些破绽,又像是借着酒气感叹人生。
夜越来越深,风声越发冷冽,吹得屋檐下的风铃发出清脆的声响。桌上的菜剩下不多,酒罐也只余半罐。何雨柱的声音仍旧洪亮,偶尔一句大笑震得院墙回音。而易中海的神情,已渐渐沉入一种无法言说的深意中。
许大茂坐在另一侧,整个人僵得像石头,眼神飘忽不定。他看着这锅汤,心里打鼓——这味道他平时都舍不得闻,今天却要在一堆人面前喝,怕是这每一口都要咽得发苦。
何雨柱看着两人,心里把他们的神情收得清清楚楚。他知道,这场局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头——香味勾住了人,席面留住了人,接下来,就是让话自己往深处走。
他端起碗,慢悠悠地舀了一勺汤,吹了吹才送到嘴里。那股辣劲瞬间又冲上来,让他眼角泛红,可这一次,他没有立刻咽下,而是含在嘴里慢慢体会——这味道真是好,甚至让他有种久违的满足感。可与此同时,他的心里涌上一股复杂的滋味——要是没这事,他真想安安稳稳坐下,把这锅汤吃个干净。可惜啊,今天的鱼汤,是用来逼话的,不是用来享受的。
“柱子哥,大家都到齐了。”娄小娥的声音把他的思绪拉了回来。
他放下碗,扫了一圈院子——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好奇,有的夹杂着点幸灾乐祸,有的带着一丝紧张。何雨柱心里明白,这锅鱼汤现在不仅仅是食物,更是一张桌上的秤——秤的两头,一个是娄小娥的委屈,一个是许大茂的脸面,而他,就是那个压秤的人。
“行,那我就说正事。”他缓缓起身,声音不大,却让四周安静下来,“今天把大家叫来,不是为了给你们喝汤,是有件事,必须当着你们的面说清楚。”
他停了一下,目光缓缓掠过在场的每一个人,直到落在许大茂身上。许大茂的手指不安地捏着馒头边缘,像是在掐一块救命的东西。
院子深处传来鞋底摩擦青砖的声音,低沉而有节奏。果不其然,易中海的身影晃进门来。他一手提着小陶罐,一手拄着腰,眼神深邃,嘴角挂着似笑非笑的神情。风吹过,吹动他鬓角的几缕白发,那一瞬间的老态与倔强同时刻在脸上。
“雨柱啊,瞧你这手艺,远远就能闻见香气。”易中海放下陶罐,抬起鼻子轻嗅,眉宇间露出满意的神情,却又故作随意,“小子,你这一手,比你师傅可强多了。”
何雨柱哈哈一笑,拍了拍手,甩去掌心的油渍,拎出一只小木桌,搁在院中空地,桌上已经摆着凉拌花生和一盘拍黄瓜。火光映照下,桌面显得温润,透着一股子烟火气。
“老易啊,你这嘴巴就是抹了蜜,夸得我心里痒痒的。”何雨柱一边说,一边倒出温水,把陶罐里的酒轻轻兑开,顿时一股浓烈的麦香混合着酒气在夜色里弥散开来。他端起小瓷碗,眼神闪过一丝狡黠,“来,咱爷俩先走一个,暖暖身子。”
易中海微微眯眼,伸手接过,碗沿刚碰到嘴唇,他的手腕微抖,酒液闪着光滑过唇齿,流入喉咙。那种火辣的劲道直冲胸腔,他呼出一口气,目光缓缓落在何雨柱脸上,神色复杂。
夜风徐徐,院子里的影子摇曳,油灯的火苗随着风颤抖。两人对坐,气氛一时间沉静,只有酒碗轻轻碰撞的声音。
“雨柱啊,”易中海放下酒碗,眯起眼,声音低沉,“你说,这一辈子啊,人活着是为了啥?”
何雨柱愣了愣,他没想到易中海会突然冒出这样一句。他低头看着手中酒碗,酒色清亮,仿佛一面小小的镜子,把他粗犷的脸映得模糊。他沉默片刻,抬起头,咧嘴一笑,笑里带着几分无奈:“人活着,还不就是图个痛快?吃得好,喝得好,能逗上两句嘴,打心眼里舒坦。要说别的,咱老百姓哪顾得上那么多。”
易中海眸光深邃,似乎在思索,又似乎早有答案。他点点头,却不言语,只是伸手夹起一块酥肉,细细咀嚼。嚼到一半,他皱起眉头,酒意微醺下,声音忽然提高:“可你小子,心气太盛,总想着冲一冲,拼一拼。雨柱啊,光痛快不行,你得长个心眼。”
这话像一根钉子,直直钉进何雨柱心里。他盯着易中海,眼中闪烁着一丝倔强与不服。他猛地端起碗,一饮而尽,酒液滚烫,烫得他喉咙发热,胸膛微微起伏。放下碗,他声音带着几分火气:“老易,你别老拿话敲打我。我何雨柱做事,凭的是良心。有人说我傻柱,可我认了。可要让我学着心眼多、算计多,那就不是我了。”
易中海盯着他,沉默良久,忽然笑了,笑里有几分苦涩:“傻柱,傻柱,你可真是个倔驴。你不懂,有些时候,人心不比酒淡,它比酒烈,比刀子还锋利。你若不多想一步,迟早要吃亏。”
风声卷起桌上的纸巾,飘荡在院中。远处的狗叫声时断时续,像是给这对话添了几分荒凉。酒意渐浓,何雨柱脸上泛起红晕,眼神却越发亮堂。他盯着易中海,心中忽然升起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受——敬重、戒备、亲近、疏远,像是一团乱麻,缠绕在心头。
易中海倒满了酒,两人再度碰碗。酒液晃动间,火光照出他们脸上的线条,一个带着倔强与热血,一个藏着深沉与算计。院子在夜色中愈加幽深,像是静静看着这一场酒局,一场既是推心置腹,又是暗暗较劲的较量。
酒渐渐下肚,言语也开始散漫。何雨柱说起小时候的趣事,说起饭桌上的小聪明,眉飞色舞,手舞足蹈。易中海偶尔点头,偶尔笑声低沉,更多的时候却在静静凝视,像是在他的话语间寻找某些破绽,又像是借着酒气感叹人生。
夜越来越深,风声越发冷冽,吹得屋檐下的风铃发出清脆的声响。桌上的菜剩下不多,酒罐也只余半罐。何雨柱的声音仍旧洪亮,偶尔一句大笑震得院墙回音。而易中海的神情,已渐渐沉入一种无法言说的深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