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站在门口,犹豫了一下,轻轻敲了敲门框:“淮如。”
“哟,你来了?”秦淮如的声音顿时欢快了几分,屋里传出脚步声,然后门被拉开,她穿着家常布衣,头发松松地盘着,脸上带着刚哄完孩子的柔和余韵。
“我就知道你舍不得不给我送。”她一边接过点心盘,一边打趣,“你看你,嘴上说得凶,手上却最实诚。”
何雨柱没说话,只是抬手挠了挠后脖子,有点不自然地移开了目光。
“屋里坐坐?”她往里一让。
“不坐了。”他顿了顿,“点心趁热吃,等凉了口感就差了。”
“哟,还知道讲究口感。”她笑着凑近他几分,“柱子哥,你这越来越不像以前那个只会烧大锅饭的傻小子了。”
“谁傻?”他瞪了她一眼,声音里却没多少怒意,“你倒是越来越精了,一张嘴把人绕得团团转。”
“那我绕得是别人,还是你?”她低声问,眼里笑意盈盈,却又藏着点紧张的期待。
何雨柱没有回答,只是往后一退:“你吃吧,我那狗还等着我回去给它添饭呢。”
“你家那小狗啊……”她眼神一转,轻声笑着,“听说前几天还跑我窗底下转了几圈,是不是也想吃你做的甜点了?”
“它嘴可没你挑。”何雨柱留下一句,转身快步走了。
身后传来她一声轻轻的笑。
他走远了,背影被阳光拉得老长。可心头那份不明不白的情绪,却越拉越近,像那只围着他转的狗,也像那只老在他耳边转的女人——秦淮如那声轻笑还在耳边回荡,像羽毛似的,软软地挠着他心头最敏感的地方。他其实明白自己已经不是旁观者了,从那碗粉开始,从那道点心开始,甚至……从她第一次唤他“柱子哥”的时候,他就已经不再是个“邻居”那么简单。
但他仍旧在抵抗,在犹豫。不是不动心,也不是不想靠近,只是这段关系太绕太缠,他怕的是一旦跨过某条线,就再也收不回来。
他脑子里乱得很,越想越烦,眼看快走到自己门口,却没进门,而是一拐弯,径直朝东屋那边去了。
他想找个人说说话。
也就易中海,能听听他的心里话。
老易是个有分寸的人,心细嘴严,又老道。虽然平时嘴上絮叨,可真碰上事儿,分析得比谁都透。再者,这老家伙虽然退休了,可一颗脑子还亮堂着,见过的事多,说的话总有点道理。
他走到东屋门口,敲了敲门。
屋里响起轻微的咳嗽声,然后是拖鞋踩地的声音,一阵脚步后,门开了,易中海戴着老花镜,一手拿着热毛巾,一边擦着脖子上的汗,一边看着门口的何雨柱。
“哟,是柱子啊,怎么了?这大下午的不上班,往我这儿钻?”
“今儿早下了。”何雨柱扯了个笑,“回来闲着,想找你聊两句。”
易中海往旁边一让:“那正好,我屋里有水喝,有瓜子,有凳子,进来坐。”
何雨柱也不客气,踏步进屋,屋子里窗子开着,风从老槐树那边吹过来,带着些干草和阳光的味道。他坐下之后,抓了一把瓜子,放在手里慢慢剥着,头低着,许久不说话。
易中海倒是看出点苗头来,眯着眼,靠在靠椅上,慢悠悠道:“你这模样,不是为饭愁,也不是为钱愁,怕是为人愁吧?”
何雨柱没笑,只是低低哼了一声:“你说,人哪,要是觉得自己一脚踩进去了,还来得及抽回来吗?”
易中海闻言一顿,眼皮抬了抬,没急着接话,而是捋了捋胡子,像是在斟酌这话背后的意思。
“你说得是哪个人?”
“还能是谁。”何雨柱苦笑一声,“院里那位,孩子三个,嘴又甜,心眼还多的那位。”
“秦淮如?”易中海微微一笑,“你终于说出口了。”
何雨柱叹了口气,瓜子壳堆了一小把,却没吃几个。
“我吧,也不瞒你,老易,我这人脾气你知道,不爱多话,不爱绕弯。以前吧,觉得她那点小伎俩,不过是日子逼的,讨生活罢了。我也不是铁石心肠,看着她带仨孩子,孤儿寡母的,难。”
“但现在她越来越不遮掩了,一日三回地来我这边绕,孩子饿了找我,油盐没了找我,连锅都要借着用。”
“我本以为是帮忙,谁知道帮着帮着……我就陷进去了。”
他声音低沉,语气里带着一股难以言说的疲惫,像是终于撑不住了,要把积在心里的水倒出来。
“你说……我该怎么办?”
易中海听完这话,没立马接话,而是轻轻把茶杯往桌上一放,眼神沉静。
“柱子,我问你一句话,你老实回答。”
“你说。”
“你,是不是心里已经认了她,只是不敢承认?”
何雨柱喉咙一紧,手指无意识地捏碎了一颗瓜子壳,半晌才低声道:“我……可能是认了。”
“那你怕什么?”
“我怕她不是认我。”何雨柱抬头,那双眼里终于露出一点压抑了许久的情绪,“她认的是我这人现在有手艺,有工资,有点本事。她有的是手段,她知道怎么对我好,怎么说话让我舒坦。可我要是真把心掏出来,她转头要是换了个人,我……”
“你怕她耍你。”易中海点点头,“怕你是真心,她是算计。”
“对。”何雨柱咬牙,“我怕我真心错付。”
屋子里一时静了。
窗外有麻雀飞过,落在院子里老槐树上,唧唧喳喳地叫着,好像也在凑热闹。
易中海缓缓靠近桌边,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才沉声说道:“你这个人,讲义气,重感情,但你也太把人性想复杂了。”
“秦淮如那女人,我看得清。她是有算盘,没错,可她也是有情。她要是真想靠你养活孩子,早就哭得死去活来,求你成亲了。可她没有。”
“她是在试你,也是在赌。她用她自己的方式,一点点挤进你生活,是要你习惯她,认定她。”
“哟,你来了?”秦淮如的声音顿时欢快了几分,屋里传出脚步声,然后门被拉开,她穿着家常布衣,头发松松地盘着,脸上带着刚哄完孩子的柔和余韵。
“我就知道你舍不得不给我送。”她一边接过点心盘,一边打趣,“你看你,嘴上说得凶,手上却最实诚。”
何雨柱没说话,只是抬手挠了挠后脖子,有点不自然地移开了目光。
“屋里坐坐?”她往里一让。
“不坐了。”他顿了顿,“点心趁热吃,等凉了口感就差了。”
“哟,还知道讲究口感。”她笑着凑近他几分,“柱子哥,你这越来越不像以前那个只会烧大锅饭的傻小子了。”
“谁傻?”他瞪了她一眼,声音里却没多少怒意,“你倒是越来越精了,一张嘴把人绕得团团转。”
“那我绕得是别人,还是你?”她低声问,眼里笑意盈盈,却又藏着点紧张的期待。
何雨柱没有回答,只是往后一退:“你吃吧,我那狗还等着我回去给它添饭呢。”
“你家那小狗啊……”她眼神一转,轻声笑着,“听说前几天还跑我窗底下转了几圈,是不是也想吃你做的甜点了?”
“它嘴可没你挑。”何雨柱留下一句,转身快步走了。
身后传来她一声轻轻的笑。
他走远了,背影被阳光拉得老长。可心头那份不明不白的情绪,却越拉越近,像那只围着他转的狗,也像那只老在他耳边转的女人——秦淮如那声轻笑还在耳边回荡,像羽毛似的,软软地挠着他心头最敏感的地方。他其实明白自己已经不是旁观者了,从那碗粉开始,从那道点心开始,甚至……从她第一次唤他“柱子哥”的时候,他就已经不再是个“邻居”那么简单。
但他仍旧在抵抗,在犹豫。不是不动心,也不是不想靠近,只是这段关系太绕太缠,他怕的是一旦跨过某条线,就再也收不回来。
他脑子里乱得很,越想越烦,眼看快走到自己门口,却没进门,而是一拐弯,径直朝东屋那边去了。
他想找个人说说话。
也就易中海,能听听他的心里话。
老易是个有分寸的人,心细嘴严,又老道。虽然平时嘴上絮叨,可真碰上事儿,分析得比谁都透。再者,这老家伙虽然退休了,可一颗脑子还亮堂着,见过的事多,说的话总有点道理。
他走到东屋门口,敲了敲门。
屋里响起轻微的咳嗽声,然后是拖鞋踩地的声音,一阵脚步后,门开了,易中海戴着老花镜,一手拿着热毛巾,一边擦着脖子上的汗,一边看着门口的何雨柱。
“哟,是柱子啊,怎么了?这大下午的不上班,往我这儿钻?”
“今儿早下了。”何雨柱扯了个笑,“回来闲着,想找你聊两句。”
易中海往旁边一让:“那正好,我屋里有水喝,有瓜子,有凳子,进来坐。”
何雨柱也不客气,踏步进屋,屋子里窗子开着,风从老槐树那边吹过来,带着些干草和阳光的味道。他坐下之后,抓了一把瓜子,放在手里慢慢剥着,头低着,许久不说话。
易中海倒是看出点苗头来,眯着眼,靠在靠椅上,慢悠悠道:“你这模样,不是为饭愁,也不是为钱愁,怕是为人愁吧?”
何雨柱没笑,只是低低哼了一声:“你说,人哪,要是觉得自己一脚踩进去了,还来得及抽回来吗?”
易中海闻言一顿,眼皮抬了抬,没急着接话,而是捋了捋胡子,像是在斟酌这话背后的意思。
“你说得是哪个人?”
“还能是谁。”何雨柱苦笑一声,“院里那位,孩子三个,嘴又甜,心眼还多的那位。”
“秦淮如?”易中海微微一笑,“你终于说出口了。”
何雨柱叹了口气,瓜子壳堆了一小把,却没吃几个。
“我吧,也不瞒你,老易,我这人脾气你知道,不爱多话,不爱绕弯。以前吧,觉得她那点小伎俩,不过是日子逼的,讨生活罢了。我也不是铁石心肠,看着她带仨孩子,孤儿寡母的,难。”
“但现在她越来越不遮掩了,一日三回地来我这边绕,孩子饿了找我,油盐没了找我,连锅都要借着用。”
“我本以为是帮忙,谁知道帮着帮着……我就陷进去了。”
他声音低沉,语气里带着一股难以言说的疲惫,像是终于撑不住了,要把积在心里的水倒出来。
“你说……我该怎么办?”
易中海听完这话,没立马接话,而是轻轻把茶杯往桌上一放,眼神沉静。
“柱子,我问你一句话,你老实回答。”
“你说。”
“你,是不是心里已经认了她,只是不敢承认?”
何雨柱喉咙一紧,手指无意识地捏碎了一颗瓜子壳,半晌才低声道:“我……可能是认了。”
“那你怕什么?”
“我怕她不是认我。”何雨柱抬头,那双眼里终于露出一点压抑了许久的情绪,“她认的是我这人现在有手艺,有工资,有点本事。她有的是手段,她知道怎么对我好,怎么说话让我舒坦。可我要是真把心掏出来,她转头要是换了个人,我……”
“你怕她耍你。”易中海点点头,“怕你是真心,她是算计。”
“对。”何雨柱咬牙,“我怕我真心错付。”
屋子里一时静了。
窗外有麻雀飞过,落在院子里老槐树上,唧唧喳喳地叫着,好像也在凑热闹。
易中海缓缓靠近桌边,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才沉声说道:“你这个人,讲义气,重感情,但你也太把人性想复杂了。”
“秦淮如那女人,我看得清。她是有算盘,没错,可她也是有情。她要是真想靠你养活孩子,早就哭得死去活来,求你成亲了。可她没有。”
“她是在试你,也是在赌。她用她自己的方式,一点点挤进你生活,是要你习惯她,认定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