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当正坐在门槛边,抱着膝盖,看着她的方向,眼里透着明显的不安与担忧。她心里一动,终于接过瓶子,拧开盖子,含了一颗,嘴角勾起一丝笑意:“这味儿还真不错,凉得正好。”
“那就多含几颗。”何雨柱也坐了回去,这才放松了点,目光落在她身上,依旧带着那种深深的担心,“淮如,你真的要多照顾自己点。你是这家的梁柱,一倒,全塌。”
这话重了些,也狠了些,但正因为狠,才更让人听得真切。
秦淮如的眼角又软了几分。她看着他那双粗糙的大手,那是劳作多年才磨出来的老茧,指甲缝里永远带着洗不掉的炭灰和面粉味道。可就是这双手,今天几乎是从鬼门关里,把她捞了出来。
她突然发现,这些年她身边其实一直有人,只不过她一直把他挡在门外。
“你为什么不问我那时候怎么会噎住?”她忽然轻声问。
“问了又能怎样?”何雨柱平静地看着她,“是我不在你身边,是我没来得早。如果我那时候早一步,你也不至于吃得那么急。”
“不是你的错。”她摇头,“是我自己太心急。你刚进来我就想着怎么把早餐弄好,你带回来的豆浆热着,锅里还有粥,我心里想着三件事,手上却只顾着喂孩子,一口咬太大,没咬几下就咽下去了……”
她说到这里,眼神闪了闪,仿佛那一幕再次在脑海里重演。她不自觉地攥紧了手,呼吸也跟着重了些。
“所以说你该慢点。”何雨柱语气终于缓和了些,“这家啊,不靠你急,也靠不住你急。你得稳。”
秦淮如轻轻点头,神色带着几分懊悔。
屋外忽然响起几声麻雀扑翅的声音,搅动了屋里这段沉静的时光。孩子们依旧围在院里,有的拿着树枝追猫,有的跑到水缸边照镜子。那个场景,如同前些日子无数次重演的早晨,只是今天,秦淮如的心境已经悄然不同。
“你今天还得去厂里干活?”她忽然问,语气柔和。
何雨柱点了点头:“下午得去一趟,上午我先去铺子,把那炉子里的面糊收拾一下,昨天忙到晚上,也没清理干净。”
“你现在一个人做全活,确实不容易。”秦淮如轻轻一叹,“这面包也是你一个人烤的?”
“嗯,趁晚上没事做,试了两种新味道。你喜欢的话,我再多做点。”
她忽然笑了,那种浅浅的、带着点儿无奈又感动的笑:“你这是……明摆着诱我把你留下来啊?”
“我没那本事诱你。”他也笑,眼角眉梢全是温意,“不过你要是舍不得,我也不走。”
她红了脸,却没再说话,只低头继续喝粥。那喉咙里本还有些不适的地方,此刻也仿佛在那句“我也不走”里,被温柔熨平了。
何雨柱看着她缓缓吃着东西,心里总算踏实些了。可那股担心却像根刺一样扎在心头,一直没有完全拔出。
他知道她嘴硬,性子又强,不会轻易向人示弱。可她的身体终归不是铁打的。她一直用尽全力照顾孩子,照顾家,仿佛自己就是天生的操劳命。可哪有谁天生愿意苦呢?只是没人撑,就只能咬牙顶着。
他心里盘算着,今晚回去就得腾出点时间,把那几样补身子的东西熬成汤,明天一早送来她这边。她不说不代表不需要,他不能什么都等她张口。以前他总觉得保持距离才是尊重,可现在他明白了,有些事,不能再犹豫了。
“我明天给你煲点汤来,你喝几口润润嗓子。”他语气平常地说,像是谈天气一般随意。
秦淮如看了他一眼,眼里多了一抹复杂:“你自己都瘦得不成样了,还想着给我熬汤?”
“我瘦是瘦了点,但我耐熬。”他慢条斯理地说,眼神却分外认真,“你不是说我笨嘛,我要真是笨人,那就做点踏实事,也能补回来。”
“你一点都不笨。”她轻轻说,声音像是掠过心头的一阵风,“要是你真笨,今天我也就……”
他在灶房收拾着,手里还拿着抹布,把铁锅和台面一块一块擦得干干净净。她看着那背影,心里泛起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不是感激,不是愧疚,而是一种多年未曾拥有的安全感,一种让她可以放心闭眼休息片刻的安定。
可何雨柱心里却不是那么平静。他擦着锅,眼里却总浮现出秦淮如刚才低声咳嗽的模样——那细细的一声,像是一根细针扎在他心头,疼得不厉害,但一动就触。她喉咙虽说没大碍,可他知道,不能光靠润喉糖顶着。人是铁饭是钢,她这些年营养早亏得厉害,几个孩子也没一个结实的,一家人吃得清汤寡水,日子像打着光脚走石子路,一不留神就血肉模糊。
得补一补。
他想了想,脑子里忽然跳出一个人名——许大茂。
这许大茂养了几只鸡,是全院出了名的。他没事就拿着自家那几只母鸡在院子里显摆,说是下的蛋个个顶瓜,营养顶用。平日里谁家孩子生了病,他还大方地提着一颗鸡蛋送上门,说是“不能让孩子饿着”,可谁都知道那人最是精细,分明心疼的是自己那点出镜露脸的机会。
何雨柱擦干净手,在门口对秦淮如交代了一句:“你歇着,我出去一趟,一会儿就回来。”
“去哪儿?”秦淮如下意识问。
“去拿点东西。”他笑着应了句,“不是偷的,是借的,回头一定还。”
秦淮如皱了皱眉,嘴张了张想说什么,终究还是没问出口,只是点了点头:“那你小心点。”
他嗯了一声,转身出了院子。
这一去,他直奔许大茂的屋后。那几只母鸡就养在后院一个木头围着的小圈里,旁边堆着几把干草和一口水缸,阳光正照着圈里那几只蹦蹦哒哒的白鸡,羽毛在光下发着淡金色的光。
何雨柱翻过篱笆,脚落地时还特意压低了声音。
“那就多含几颗。”何雨柱也坐了回去,这才放松了点,目光落在她身上,依旧带着那种深深的担心,“淮如,你真的要多照顾自己点。你是这家的梁柱,一倒,全塌。”
这话重了些,也狠了些,但正因为狠,才更让人听得真切。
秦淮如的眼角又软了几分。她看着他那双粗糙的大手,那是劳作多年才磨出来的老茧,指甲缝里永远带着洗不掉的炭灰和面粉味道。可就是这双手,今天几乎是从鬼门关里,把她捞了出来。
她突然发现,这些年她身边其实一直有人,只不过她一直把他挡在门外。
“你为什么不问我那时候怎么会噎住?”她忽然轻声问。
“问了又能怎样?”何雨柱平静地看着她,“是我不在你身边,是我没来得早。如果我那时候早一步,你也不至于吃得那么急。”
“不是你的错。”她摇头,“是我自己太心急。你刚进来我就想着怎么把早餐弄好,你带回来的豆浆热着,锅里还有粥,我心里想着三件事,手上却只顾着喂孩子,一口咬太大,没咬几下就咽下去了……”
她说到这里,眼神闪了闪,仿佛那一幕再次在脑海里重演。她不自觉地攥紧了手,呼吸也跟着重了些。
“所以说你该慢点。”何雨柱语气终于缓和了些,“这家啊,不靠你急,也靠不住你急。你得稳。”
秦淮如轻轻点头,神色带着几分懊悔。
屋外忽然响起几声麻雀扑翅的声音,搅动了屋里这段沉静的时光。孩子们依旧围在院里,有的拿着树枝追猫,有的跑到水缸边照镜子。那个场景,如同前些日子无数次重演的早晨,只是今天,秦淮如的心境已经悄然不同。
“你今天还得去厂里干活?”她忽然问,语气柔和。
何雨柱点了点头:“下午得去一趟,上午我先去铺子,把那炉子里的面糊收拾一下,昨天忙到晚上,也没清理干净。”
“你现在一个人做全活,确实不容易。”秦淮如轻轻一叹,“这面包也是你一个人烤的?”
“嗯,趁晚上没事做,试了两种新味道。你喜欢的话,我再多做点。”
她忽然笑了,那种浅浅的、带着点儿无奈又感动的笑:“你这是……明摆着诱我把你留下来啊?”
“我没那本事诱你。”他也笑,眼角眉梢全是温意,“不过你要是舍不得,我也不走。”
她红了脸,却没再说话,只低头继续喝粥。那喉咙里本还有些不适的地方,此刻也仿佛在那句“我也不走”里,被温柔熨平了。
何雨柱看着她缓缓吃着东西,心里总算踏实些了。可那股担心却像根刺一样扎在心头,一直没有完全拔出。
他知道她嘴硬,性子又强,不会轻易向人示弱。可她的身体终归不是铁打的。她一直用尽全力照顾孩子,照顾家,仿佛自己就是天生的操劳命。可哪有谁天生愿意苦呢?只是没人撑,就只能咬牙顶着。
他心里盘算着,今晚回去就得腾出点时间,把那几样补身子的东西熬成汤,明天一早送来她这边。她不说不代表不需要,他不能什么都等她张口。以前他总觉得保持距离才是尊重,可现在他明白了,有些事,不能再犹豫了。
“我明天给你煲点汤来,你喝几口润润嗓子。”他语气平常地说,像是谈天气一般随意。
秦淮如看了他一眼,眼里多了一抹复杂:“你自己都瘦得不成样了,还想着给我熬汤?”
“我瘦是瘦了点,但我耐熬。”他慢条斯理地说,眼神却分外认真,“你不是说我笨嘛,我要真是笨人,那就做点踏实事,也能补回来。”
“你一点都不笨。”她轻轻说,声音像是掠过心头的一阵风,“要是你真笨,今天我也就……”
他在灶房收拾着,手里还拿着抹布,把铁锅和台面一块一块擦得干干净净。她看着那背影,心里泛起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不是感激,不是愧疚,而是一种多年未曾拥有的安全感,一种让她可以放心闭眼休息片刻的安定。
可何雨柱心里却不是那么平静。他擦着锅,眼里却总浮现出秦淮如刚才低声咳嗽的模样——那细细的一声,像是一根细针扎在他心头,疼得不厉害,但一动就触。她喉咙虽说没大碍,可他知道,不能光靠润喉糖顶着。人是铁饭是钢,她这些年营养早亏得厉害,几个孩子也没一个结实的,一家人吃得清汤寡水,日子像打着光脚走石子路,一不留神就血肉模糊。
得补一补。
他想了想,脑子里忽然跳出一个人名——许大茂。
这许大茂养了几只鸡,是全院出了名的。他没事就拿着自家那几只母鸡在院子里显摆,说是下的蛋个个顶瓜,营养顶用。平日里谁家孩子生了病,他还大方地提着一颗鸡蛋送上门,说是“不能让孩子饿着”,可谁都知道那人最是精细,分明心疼的是自己那点出镜露脸的机会。
何雨柱擦干净手,在门口对秦淮如交代了一句:“你歇着,我出去一趟,一会儿就回来。”
“去哪儿?”秦淮如下意识问。
“去拿点东西。”他笑着应了句,“不是偷的,是借的,回头一定还。”
秦淮如皱了皱眉,嘴张了张想说什么,终究还是没问出口,只是点了点头:“那你小心点。”
他嗯了一声,转身出了院子。
这一去,他直奔许大茂的屋后。那几只母鸡就养在后院一个木头围着的小圈里,旁边堆着几把干草和一口水缸,阳光正照着圈里那几只蹦蹦哒哒的白鸡,羽毛在光下发着淡金色的光。
何雨柱翻过篱笆,脚落地时还特意压低了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