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雾》片尾彩蛋,O5议会出现。
依旧是正片里那个熟悉的会议室。
SCP基金会最高议会。
这是一个由基金会最高等级主管组成的委员会。
可以接触有关收容中异常的一切信息。
O5议会监督基金会在全世界的一切行动并指导长期战略计划。
所有O5议会成员的身份都是机密。
相关称呼只有他们的数字代号,从O5-1到O5-13。
同时由于他们职位的敏感性。
O5议会成员不得直接接触任何异常项目。
无论实体,还是现象。
“【破晓之矛】小队队长,我记得他当初是全球最强大的那几个纯种人类之一,对吧。”
“有点奇怪,这样的人才,为什么不收纳进机动特遣队?”
“不知道自已去查资料吗?O5-9,你最近有点懈怠啊,明明1999年的大灾祸近在眼前。”
“O5-13,你就是这么和前辈说话的吗?”
“好了,别吵了,破晓队长如果他自已不同意,记忆清除程序很难起效,所以他提出了归隐的条件。”
“那可有意思了,O5-13选择在破晓队长归隐小镇做‘裂隙共振’异常实验,是不是有着什么目的呢?”
会议室内,一阵良久的沉默。
大家都没有说话。
很明显,这是查资料去了。
虽然O5议会可以获得有关收容中异常的一切信息。
但他们各自并不能知晓对方的具体想法。
只能从蛛丝马迹中寻找真相。
“现在O5-13的想法已经不重要了,他违反了O5守则,接下来半年内不允许再接触基金会相关事务。”这时,镜头转到O5-2身上,只有一片虚影看不清具体身形。
“O5-2先生,那我们应该怎么做?”
“很简单,启动记忆清除程序,反正也不是第一次了。”
说完,O5-2抬手一轻轻挥动,一份档案投影在大家眼中。
而这份档案的封面名为——《科洛弗档案》。
……
【迷雾其实蕴含着双重隐喻,既是具象的怪物威胁,也象征人类对未知的恐惧与内心的迷茫。】
【影片通过封闭空间和视觉模糊感,强化了窒息般的压抑氛围。】
【颠覆传统英雄叙事,强调命运的无常与人类的渺小。】
【导演通过紧凑的叙事和克制的镜头语言,将史蒂芬·金原著中“人性实验室”的主题视觉化,避免了廉价恐怖片的套路……】
评分网站最高点赞影评,对《迷雾》这部影片进行详细解析。
不仅仅包含对人性的极致挖掘,还有对白与细节的匠心,赋予角色更深的悲剧性。
《迷雾》原著是恐怖大师斯蒂芬·金的小说。
方元早已收购其版权,并进行改编。
而公司导演科甘-迈克尔·凯也没有让他失望。
今年暑期档三部SCU影片,《迷雾》票房表现最好。
之前首日票房4398万美元,几乎追平华纳今年大作《哈利·波特与凤凰社》。
不过很多时候,首日票房不是由电影质量决定的,而是宣发和排片。
所以,首日票房不能说明什么。
严格来说,首周票房才能决定一部电影的真正潜力。
而《迷雾》的首周末三天票房,很快出炉。
7524万美元,位列当周票房冠军!
预计再过两天,北美票房破亿不成问题。
妥妥的爆款。
最关键的是,其余两部电影,单日票房开始逆增。
“多少?你说多少?”凯文·辻原露出不可思议的神色,盯着自已手下的员工。
自从那天看完《迷雾》,他便回到公司开始调整宣传策略。
尽量避开《迷雾》带来的压力。
反正市场容量很大。
你赚你的,我赚的我,咱们谁也别来捣乱。
然而现在有人告诉他,事情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员工小心翼翼道:“《电锯惊魂3》和《林中小屋》的单日票房现在出现逆增,特别是《电锯惊魂3》,单日票房再次破千万美元。”
凯文·辻原:“……”
如果他的记忆没出错,《电锯惊魂3》应该已经上映两个月了吧?
现在竟然还能单日票房破千万?
还讲不讲道理了!
凯文·辻原顿时感到一阵索然无味,他有些想念故乡的樱花了。
谁能想到,分别上映两个月和一个月的电影,还会来跟他们华纳的新片抢夺市场?
这还怎么打?
干脆直接举手投降算了。
然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电锯惊魂3》北美票房顺利破3亿,《林中小屋》紧随其后。
第二周,《迷雾》本土票房破2亿美元。
三部影片北美累积票房,8亿美元!
预计加起来,最后总票房破10亿不算问题。
不过这也就是极限了。
剩下的,就要看全球票房了。
但无论怎么看,仅仅只是北美本土票房,聚光灯影业已经赚得盆满钵满。
看得好莱坞六大眼热不已。
现在已经没人关心在暑期档末尾8月份上映的《谍影重重3》。
环球:“所以,是不爱了吗?”
好莱坞五大:“环环对不起,我们EMO啦!真没空关心你。”
或许,聚光灯影业单部电影票房,不如好莱坞巨头的顶级商业巨制。
但有些时候,相比质量,还是数量更加重要。
聚光灯影业如今说一句“称霸暑期档”,绝对不算自大。
毕竟北美本土票房,三部影片单独拿出来,其实和《蜘蛛侠3》、《加勒比海盗3》、《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差距并不大。
特别是华纳的《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因为正好碰上SCU三部电影联动,票房集中爆发。
北美总票房想要破3亿美元,现在难度很大。
凯文·辻原都要吐血了。
迪斯尼、索尼影业、派拉蒙三家则是心有余悸。
“太恐怖了,幸好没给华纳提醒,让他们测试出了电影宇宙联动的真实威力。”
“是啊,这下子也能让公司那些老头认清现实,传统IP开发需要改变一下了。”
“不过之前确实没想到,还能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票房逆增。”
“话说,聚光灯影业这次脚踩我们登顶,扬名好莱坞,你们难道没什么意见吗?”
“先让他得意一会儿,我们的底蕴岂是他能比的?”
“也对,等我们各家的电影宇宙展开,随便一根手指就能碾死他。”
线上视频平台,画面里三家负责人脸上都露出笑容。
其实,SCU表现越好,他们越开心。
因为这能说明,电影宇宙确实大有可为。
虽然之前已经有证明。
但好莱坞六大船大难调头,所以还在持续观望。
观望到现在,时机似乎已经成熟。
毕竟,聚光灯影业已经把观众习惯培养起来。
现在就该轮到他们好莱坞六大,来抢夺这个香甜无比的大蛋糕了。
从IP数量上来说,聚光灯影业给他们提携都不配。
特别是迪斯尼,奥伦·艾维夫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大致想法。
而此时的方元还不知道。
他提前开创的电影宇宙,让世界线发生部分偏转。
那么方元如今在做什么呢?
“《大空头》的后期剪辑交给我。”公司剪辑室里,方元对导演亚当·麦凯说道。
现在必须要抓紧时间才行。
不然他怕蹭不上热度。
亚当·麦凯则有些担心:“方导,素材这么多,你一个人来做剪辑工作,会不会有点太困难了?要不我来帮帮你?”
方元想了想,点头道:“也行,那你就帮我整理素材吧,剪辑还是交给我。”
说完,方元直接开干。
亚当·麦凯人都麻了。
他不是不相信方元的水平,而是之前方元说过,《大空头》要尽快上映。
可现在,方元却选择亲自上阵。
虽然剧本是你写的,但你对拍摄素材完全不熟悉啊。
这不是反而会拖累后期进度吗?
亚当·麦凯暗自摇摇头,心中叹息一声。
算了,就这样吧。
大不了自已这个导演最后背锅。
聚光灯影业的环境还是很好的,从来不少他们工资。
不像好莱坞其他制片厂,票房分账都要拖拖拉拉。
最后给你一句不好意思,电影没能盈利,宣发成本超支了。
但宣传成本具体多少。
那就是一问三不知。
……
今年暑期档造成的影响很大。
无论是业内人士,还是影迷粉丝,亦或者路人观众,都没想到聚光灯影业说到做到。
竟然真把好莱坞五大踩在脚下!
刚开始聚光灯影业宣战的时候,大家都觉得他们是异想天开。
说你是“好莱坞七大”,真把自已当成新巨头了?
结果,人家还真做到了。
互联网各大平台讨论热度直接爆炸。
【现在不管全球票房多少,光是本土票房,聚光灯影业就已经赢麻了。】
【其他不说,我觉得《迷雾》全球票房至少能破5亿美元,主角大卫恢复记忆之后化身杀神真是太帅了!】
【也不知道好莱坞六大以前在做什么,就知道拍一些不痛不痒的电影,一点意思都没有。】
【对了,我听说今年聚光灯影业还有《疾速追杀2》要上映,看起来也有点意思。】
【还有漫威的MCU,明年《钢铁侠》也该出了吧……】
现在,已经没人再说聚光灯影业异想天开。
在大多数人眼中,聚光灯影业已经有了和好莱坞六大相提并论的资格。
《电锯惊魂3》、《林中小屋》、《迷雾》的北美票房加起来,如今成功突破10亿美元。
而这三部的制作成本才多少?
不到3亿美元!
相比好莱坞六大的顶级商业巨制,几乎处于同一水准。
最关键的是宣发上能有很大便利,自带热度。
导致现在好莱坞六大内部,无比重视电影宇宙。
像是华纳影业,8月初展开了一场闭门会议。
掌门人阿兰·霍恩又感到头疼。
因为大家又开始吵起来了。
凯文·辻原说道:“虽然这次《哈利·波特与凤凰社》本土票房没能突破3亿美元,但全球票房已经破5亿,预计最后总票房8、9亿不成问题,你们怪不到我头上。”
杰夫·罗宾诺夫面无表情道:“如果不是你制定档期失误,《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原本有希望全球破10亿美元票房。”
“不是我档期制定失误,而是聚光灯影业的老板故意针对我。”凯文·辻原没说出那个人是谁,但在座的华纳高层都很清楚。
凯文·辻原说的就是方元!
这位来自东方大国的导演,实在有点非人哉。
每一次出手,从未有过失败。
今年暑期档更是将他们好莱坞巨头踩在脚下。
虽说单部影片成绩比不过华纳的顶级商业巨制,但以后呢?
等聚光灯影业继续发展下去,必定会更加恐怖。
这点从那部破10亿美元的动画电影就能看出。
聚光灯影业潜力巨大!
“反正我还是那句话。”凯文·辻原淡淡道,“不能请他来帮我们设计DC电影宇宙。”
杰夫·罗宾诺夫眉头微皱:“我们和方导此前合作一直很愉快,蝙蝠侠重启三部曲就是方导帮助我们打造的系列,从人选上来说,他是最合适的。”
“不,并不合适。”凯文·辻原眼神锐利,“你能保证,他不会故意搞砸我们的DC电影宇宙吗?”
“你凭什么这么说?”
“很简单,他现在和漫威深度合作,而DC和漫威向来是竞争关系。”
“可笑,你这种话压根没任何根据。”
“反正我不同意,大不了大家举手投票。”
凯文·辻原态度坚定。
杰夫·罗宾诺夫也看出来了。
凯文·辻原这是打死不愿意让方元参与DC电影宇宙的设计,更别提主导了。
而这时,华纳影业掌门人阿兰·霍恩开口道:“DC电影宇宙确实不能交给方元导演,关于这件事,我们再继续讨论一下吧。”
闻言,杰夫·罗宾诺夫看向自已的老朋友,眼中透露出不解的神色。
凯文·辻原则是心中窃喜。
DC自带热度,要是开发电影宇宙,绝对比聚光灯影业的SCU更加受欢迎。
而主导该项目的机会,他其实想要争取到自已身上。
如此,他必定能距离华纳影业掌门人的位置,更进一步。
依旧是正片里那个熟悉的会议室。
SCP基金会最高议会。
这是一个由基金会最高等级主管组成的委员会。
可以接触有关收容中异常的一切信息。
O5议会监督基金会在全世界的一切行动并指导长期战略计划。
所有O5议会成员的身份都是机密。
相关称呼只有他们的数字代号,从O5-1到O5-13。
同时由于他们职位的敏感性。
O5议会成员不得直接接触任何异常项目。
无论实体,还是现象。
“【破晓之矛】小队队长,我记得他当初是全球最强大的那几个纯种人类之一,对吧。”
“有点奇怪,这样的人才,为什么不收纳进机动特遣队?”
“不知道自已去查资料吗?O5-9,你最近有点懈怠啊,明明1999年的大灾祸近在眼前。”
“O5-13,你就是这么和前辈说话的吗?”
“好了,别吵了,破晓队长如果他自已不同意,记忆清除程序很难起效,所以他提出了归隐的条件。”
“那可有意思了,O5-13选择在破晓队长归隐小镇做‘裂隙共振’异常实验,是不是有着什么目的呢?”
会议室内,一阵良久的沉默。
大家都没有说话。
很明显,这是查资料去了。
虽然O5议会可以获得有关收容中异常的一切信息。
但他们各自并不能知晓对方的具体想法。
只能从蛛丝马迹中寻找真相。
“现在O5-13的想法已经不重要了,他违反了O5守则,接下来半年内不允许再接触基金会相关事务。”这时,镜头转到O5-2身上,只有一片虚影看不清具体身形。
“O5-2先生,那我们应该怎么做?”
“很简单,启动记忆清除程序,反正也不是第一次了。”
说完,O5-2抬手一轻轻挥动,一份档案投影在大家眼中。
而这份档案的封面名为——《科洛弗档案》。
……
【迷雾其实蕴含着双重隐喻,既是具象的怪物威胁,也象征人类对未知的恐惧与内心的迷茫。】
【影片通过封闭空间和视觉模糊感,强化了窒息般的压抑氛围。】
【颠覆传统英雄叙事,强调命运的无常与人类的渺小。】
【导演通过紧凑的叙事和克制的镜头语言,将史蒂芬·金原著中“人性实验室”的主题视觉化,避免了廉价恐怖片的套路……】
评分网站最高点赞影评,对《迷雾》这部影片进行详细解析。
不仅仅包含对人性的极致挖掘,还有对白与细节的匠心,赋予角色更深的悲剧性。
《迷雾》原著是恐怖大师斯蒂芬·金的小说。
方元早已收购其版权,并进行改编。
而公司导演科甘-迈克尔·凯也没有让他失望。
今年暑期档三部SCU影片,《迷雾》票房表现最好。
之前首日票房4398万美元,几乎追平华纳今年大作《哈利·波特与凤凰社》。
不过很多时候,首日票房不是由电影质量决定的,而是宣发和排片。
所以,首日票房不能说明什么。
严格来说,首周票房才能决定一部电影的真正潜力。
而《迷雾》的首周末三天票房,很快出炉。
7524万美元,位列当周票房冠军!
预计再过两天,北美票房破亿不成问题。
妥妥的爆款。
最关键的是,其余两部电影,单日票房开始逆增。
“多少?你说多少?”凯文·辻原露出不可思议的神色,盯着自已手下的员工。
自从那天看完《迷雾》,他便回到公司开始调整宣传策略。
尽量避开《迷雾》带来的压力。
反正市场容量很大。
你赚你的,我赚的我,咱们谁也别来捣乱。
然而现在有人告诉他,事情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员工小心翼翼道:“《电锯惊魂3》和《林中小屋》的单日票房现在出现逆增,特别是《电锯惊魂3》,单日票房再次破千万美元。”
凯文·辻原:“……”
如果他的记忆没出错,《电锯惊魂3》应该已经上映两个月了吧?
现在竟然还能单日票房破千万?
还讲不讲道理了!
凯文·辻原顿时感到一阵索然无味,他有些想念故乡的樱花了。
谁能想到,分别上映两个月和一个月的电影,还会来跟他们华纳的新片抢夺市场?
这还怎么打?
干脆直接举手投降算了。
然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电锯惊魂3》北美票房顺利破3亿,《林中小屋》紧随其后。
第二周,《迷雾》本土票房破2亿美元。
三部影片北美累积票房,8亿美元!
预计加起来,最后总票房破10亿不算问题。
不过这也就是极限了。
剩下的,就要看全球票房了。
但无论怎么看,仅仅只是北美本土票房,聚光灯影业已经赚得盆满钵满。
看得好莱坞六大眼热不已。
现在已经没人关心在暑期档末尾8月份上映的《谍影重重3》。
环球:“所以,是不爱了吗?”
好莱坞五大:“环环对不起,我们EMO啦!真没空关心你。”
或许,聚光灯影业单部电影票房,不如好莱坞巨头的顶级商业巨制。
但有些时候,相比质量,还是数量更加重要。
聚光灯影业如今说一句“称霸暑期档”,绝对不算自大。
毕竟北美本土票房,三部影片单独拿出来,其实和《蜘蛛侠3》、《加勒比海盗3》、《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差距并不大。
特别是华纳的《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因为正好碰上SCU三部电影联动,票房集中爆发。
北美总票房想要破3亿美元,现在难度很大。
凯文·辻原都要吐血了。
迪斯尼、索尼影业、派拉蒙三家则是心有余悸。
“太恐怖了,幸好没给华纳提醒,让他们测试出了电影宇宙联动的真实威力。”
“是啊,这下子也能让公司那些老头认清现实,传统IP开发需要改变一下了。”
“不过之前确实没想到,还能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票房逆增。”
“话说,聚光灯影业这次脚踩我们登顶,扬名好莱坞,你们难道没什么意见吗?”
“先让他得意一会儿,我们的底蕴岂是他能比的?”
“也对,等我们各家的电影宇宙展开,随便一根手指就能碾死他。”
线上视频平台,画面里三家负责人脸上都露出笑容。
其实,SCU表现越好,他们越开心。
因为这能说明,电影宇宙确实大有可为。
虽然之前已经有证明。
但好莱坞六大船大难调头,所以还在持续观望。
观望到现在,时机似乎已经成熟。
毕竟,聚光灯影业已经把观众习惯培养起来。
现在就该轮到他们好莱坞六大,来抢夺这个香甜无比的大蛋糕了。
从IP数量上来说,聚光灯影业给他们提携都不配。
特别是迪斯尼,奥伦·艾维夫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大致想法。
而此时的方元还不知道。
他提前开创的电影宇宙,让世界线发生部分偏转。
那么方元如今在做什么呢?
“《大空头》的后期剪辑交给我。”公司剪辑室里,方元对导演亚当·麦凯说道。
现在必须要抓紧时间才行。
不然他怕蹭不上热度。
亚当·麦凯则有些担心:“方导,素材这么多,你一个人来做剪辑工作,会不会有点太困难了?要不我来帮帮你?”
方元想了想,点头道:“也行,那你就帮我整理素材吧,剪辑还是交给我。”
说完,方元直接开干。
亚当·麦凯人都麻了。
他不是不相信方元的水平,而是之前方元说过,《大空头》要尽快上映。
可现在,方元却选择亲自上阵。
虽然剧本是你写的,但你对拍摄素材完全不熟悉啊。
这不是反而会拖累后期进度吗?
亚当·麦凯暗自摇摇头,心中叹息一声。
算了,就这样吧。
大不了自已这个导演最后背锅。
聚光灯影业的环境还是很好的,从来不少他们工资。
不像好莱坞其他制片厂,票房分账都要拖拖拉拉。
最后给你一句不好意思,电影没能盈利,宣发成本超支了。
但宣传成本具体多少。
那就是一问三不知。
……
今年暑期档造成的影响很大。
无论是业内人士,还是影迷粉丝,亦或者路人观众,都没想到聚光灯影业说到做到。
竟然真把好莱坞五大踩在脚下!
刚开始聚光灯影业宣战的时候,大家都觉得他们是异想天开。
说你是“好莱坞七大”,真把自已当成新巨头了?
结果,人家还真做到了。
互联网各大平台讨论热度直接爆炸。
【现在不管全球票房多少,光是本土票房,聚光灯影业就已经赢麻了。】
【其他不说,我觉得《迷雾》全球票房至少能破5亿美元,主角大卫恢复记忆之后化身杀神真是太帅了!】
【也不知道好莱坞六大以前在做什么,就知道拍一些不痛不痒的电影,一点意思都没有。】
【对了,我听说今年聚光灯影业还有《疾速追杀2》要上映,看起来也有点意思。】
【还有漫威的MCU,明年《钢铁侠》也该出了吧……】
现在,已经没人再说聚光灯影业异想天开。
在大多数人眼中,聚光灯影业已经有了和好莱坞六大相提并论的资格。
《电锯惊魂3》、《林中小屋》、《迷雾》的北美票房加起来,如今成功突破10亿美元。
而这三部的制作成本才多少?
不到3亿美元!
相比好莱坞六大的顶级商业巨制,几乎处于同一水准。
最关键的是宣发上能有很大便利,自带热度。
导致现在好莱坞六大内部,无比重视电影宇宙。
像是华纳影业,8月初展开了一场闭门会议。
掌门人阿兰·霍恩又感到头疼。
因为大家又开始吵起来了。
凯文·辻原说道:“虽然这次《哈利·波特与凤凰社》本土票房没能突破3亿美元,但全球票房已经破5亿,预计最后总票房8、9亿不成问题,你们怪不到我头上。”
杰夫·罗宾诺夫面无表情道:“如果不是你制定档期失误,《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原本有希望全球破10亿美元票房。”
“不是我档期制定失误,而是聚光灯影业的老板故意针对我。”凯文·辻原没说出那个人是谁,但在座的华纳高层都很清楚。
凯文·辻原说的就是方元!
这位来自东方大国的导演,实在有点非人哉。
每一次出手,从未有过失败。
今年暑期档更是将他们好莱坞巨头踩在脚下。
虽说单部影片成绩比不过华纳的顶级商业巨制,但以后呢?
等聚光灯影业继续发展下去,必定会更加恐怖。
这点从那部破10亿美元的动画电影就能看出。
聚光灯影业潜力巨大!
“反正我还是那句话。”凯文·辻原淡淡道,“不能请他来帮我们设计DC电影宇宙。”
杰夫·罗宾诺夫眉头微皱:“我们和方导此前合作一直很愉快,蝙蝠侠重启三部曲就是方导帮助我们打造的系列,从人选上来说,他是最合适的。”
“不,并不合适。”凯文·辻原眼神锐利,“你能保证,他不会故意搞砸我们的DC电影宇宙吗?”
“你凭什么这么说?”
“很简单,他现在和漫威深度合作,而DC和漫威向来是竞争关系。”
“可笑,你这种话压根没任何根据。”
“反正我不同意,大不了大家举手投票。”
凯文·辻原态度坚定。
杰夫·罗宾诺夫也看出来了。
凯文·辻原这是打死不愿意让方元参与DC电影宇宙的设计,更别提主导了。
而这时,华纳影业掌门人阿兰·霍恩开口道:“DC电影宇宙确实不能交给方元导演,关于这件事,我们再继续讨论一下吧。”
闻言,杰夫·罗宾诺夫看向自已的老朋友,眼中透露出不解的神色。
凯文·辻原则是心中窃喜。
DC自带热度,要是开发电影宇宙,绝对比聚光灯影业的SCU更加受欢迎。
而主导该项目的机会,他其实想要争取到自已身上。
如此,他必定能距离华纳影业掌门人的位置,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