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3D电影!抢跑卡梅隆!-《被内娱封杀后,我成了好莱坞大导》

  “初次见面,方导。”

  卡梅隆低沉的声音从浓密的络腮胡后传来。

  他随意地靠在椅背上,看起来像一位硬核的探险家,而非仅仅是个导演。

  方元伸出手:“久仰大名,卡梅隆导演,没想到您比传闻中更……”

  “更什么?”卡梅隆挑眉。

  “更像个海盗。”方元半开玩笑地说道。

  卡梅隆大笑起来,笑声浑厚而短促:“我喜欢这个评价,至少比‘暴君’好听。”

  方元了然,卡梅隆是好莱坞著名的“暴君导演”,以完美主义和苛刻的工作态度闻名。

  他从不满足于现有的电影技术,总是逼迫团队突破极限。

  从《终结者》的机械特效开始就是如此。

  “那您觉得我该叫您‘船长’吗?”方元同样笑道。

  “随你,只要别耽误拍摄。”卡梅隆耸耸肩,眼神却瞬间认真起来,“我听说你想尝试拍摄3D电影?”

  “不。”方元摇摇头,“并非尝试,我的下一个项目,准备直接开始拍摄。”

  “有点意思。”

  卡梅隆前倾身体,手指在椅子上敲了敲:“很多人都说3D电影是噱头,但我不在乎,因为我坚信等他们看了《阿凡达》,就会乖乖闭嘴。”

  “不过我没想到,现在业界竟然还有一位导演跟我想法一样。”

  “不得不说,你的胆子比我想象中要大,你知道一部3D电影的制作成本要多少吗?”

  “我的聚光灯影业不缺钱。”方元淡定回道。

  “哈哈哈,那就随你吧。”卡梅隆大笑着提醒道,“接下来的半个月,你可以待在剧组片场,但不能打扰拍摄,能学到多少就看你自已了。”

  卡梅隆并不是太在意方元跟福克斯的合作。

  至于下一个项目直接开始制作3D电影,在他看来更像是个无知小孩在勇敢的朝大海发出自已的咆哮。

  要知道,就算是他,都是在经过多次技术实验之后,才真正有把握开始制作《阿凡达》。

  所以,他只给了方元半个月时间。

  不是认为方元真能学到什么,而是认为半个月,足以让其知难而退。

  就这样,接下来的半个月,方元一直都待在《阿凡达》剧组片场。

  这也是为何外界谁都无法联系上他的原因。

  而在这半个月里,方元显得很沉默,就静静地看着整个拍摄过程。

  卡梅隆也当他不存在,继续按照自已的节奏工作。

  不得不说,卡梅隆真的很特别。

  他身上混合着两种矛盾的气质,一种是工程师般的精确与严谨,另一种是狂想家式的激情与偏执。

  他说话时语速极快,手势果断,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感,仿佛在指挥一场千军万马的电影战争。

  有时候甚至会亲自示范动作,操作摄像机,只为捕捉到最完美的镜头。

  或许,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不断推动电影技术革新。

  最后到了《阿凡达》这部打磨多年的作品,给全球电影行业带来令人震撼的全新3D技术。

  从某种程度来说,卡梅隆甚至改变了全球电影史。

  “真厉害啊,不愧是未来影史票房前十,独占三斗的传奇导演。”方元颇为感慨。

  他记得很清楚,卡梅隆执导影片,是影史票房前十中的前四名。

  《阿凡达》、《阿凡达:水之道》、《泰坦尼克号》。

  如果第二名不是堪称超英巅峰的《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

  那么影史票房前三,都将被卡梅隆一人霸占。

  而且其中,《泰坦尼克号》还是1997年上映影片。

  也难怪福克斯不敢跟卡梅隆翻脸。

  就算卡梅隆多次要求增加预算,他们骂骂咧咧完了,依旧乖乖打钱。

  “大丈夫当如是。”方元眼中闪烁着不服输的火花。

  前世的他,并未拍摄过3D电影。

  但他的学习能力极强。

  过目不忘,让他可以如海绵一般,不断吸收营养。

  3D电影拍摄技术以及相关手法,他在半个月的时间里,几乎将其全部装进自已的脑海中。

  剩下的,只是还缺少实践。

  这天,方元主动告别卡梅隆。

  “这就走了?”卡梅隆坐在监视器前,双手抱胸,眉头微皱。

  “嗯,学完了,也该离开了。”方元点点头。

  其实现在距离半个月,还差两三天。

  卡梅隆转头凝视着他,道:“小孩子别说大话,那你讲讲深度控制和动态立体调度是怎么回事。”

  “前景突出,背景虚化,镜头运动斜向减少快速眩晕,可以比水平运动更具立体感。”方元没有半点思考脱口而出。

  卡梅隆挑眉,继续问道:“那平行双机系统呢?”

  方元依旧从容回答。

  接着,卡梅隆又接连询问分光镜系统、像素位移、动态模糊处理、Siulca技术原理。

  方元全都逐一进行阐释说明,而且回答得非常详细具体。

  卡梅隆颇为意外。

  这是什么?

  这是天生3D圣体啊!

  “要不要来我剧组当个副导演?”卡梅隆生出爱才之心,“我可以把《阿凡达》20%的镜头交给你来实践。”

  “不用,我有自已的项目。”方元礼貌拒绝。

  “那好吧。”卡梅隆有点遗憾。

  刚开始,他是真没想到,这位华人导演竟然如此具有天赋。

  也难怪来到好莱坞短短几年,便引发各种喧闹。

  “我很期待你拍摄的3D影片。”卡梅隆脸上露出笑容,“不过现在的话,我建议你最好从后门离开。”

  “为什……”方元刚想询问,随即瞬间反应过来。

  嗯,应该是记者已经打听到他的消息,知道他这些天都待在《阿凡达》剧组片场。

  所以方元自然是从善如流,偷偷从后门离开。

  而待在《阿凡达》片场门口等候的记者,直至第二天,才收到方导已经返回聚光灯影业的消息。

  记者们:“……”

  不是,方导,我们想采访一下你就这么困难吗?

  而且你离开了怎么不说一声?

  我们可是天天在外面搭帐篷,十几天没能睡个好觉了!

  ……

  “还要继续打压吗?”

  “怎么压?已经压不住了。”

  “呵,如果不是福克斯跟他合作,我们怎么可能压不住?”

  “那又如何?就算没有福克斯,说不准你们华纳也会偷偷跟他合作。”

  “切,你怕不是在说笑。”

  “那你说说《蝙蝠侠:黑暗骑士》这个项目怎么回事?”

  “我……”

  顿时间,华纳这边的人不说话了。

  不过大家心里都明白。

  如今福克斯背叛他们这个脆弱不堪的联盟,再加上《小黄人大眼萌》创下的各种纪录,聚光灯影业早已不是曾经那个软柿子。

  但要说究竟是谁犯下的错。

  估计华纳和环球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毕竟聚光灯影业刚成立那两年,这两家可是和方元好得蜜里调油。

  反而是福克斯影业,一开始就跟方元对上了。

  可无论怎么说,现在大家都不得不正视聚光灯影业。

  人家现在已经有实力上桌吃饭。

  虽然体量上还比不过,但也绝对算是和传奇、狮门、新线属于一个级别。

  所以时隔多年,好莱坞巨头的格局,又要再次发生改变了吗?

  黄金年代,从好莱坞八大变成如今的六大。

  那么接下来的十年,究竟是新增,还是减少?

  对此,迪斯尼那边什么动静也没有,只是一味埋头在全球疯狂捞金。

  《小黄人大眼萌》对他们确实有威胁,但威胁不大。

  迪斯尼旗下的IP数量,可是比聚光灯影业足足多出一个数量级。

  他们要不不出手,一旦出手的话,那便是绝杀。

  方元很清楚咬人的狗从来不叫。

  所以他对迪斯尼一直都很警惕。

  “啧,原本还准备了几个后手,看来现在用不上了。”方元回到公司,第一时间看了看最近好莱坞的各个情况。

  同时还有汤姆·罗斯曼打来的电话。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迪斯尼对于《小黄人大眼萌》的全球爆火,好像看不见似的。

  “是觉得我还威胁不到你们,还是在等待机会?”方元不太能想明白。

  不过迪斯尼作为全球最大的内容生产商,肯定不会无动于衷。

  像是前世,迪士尼一出手就大新闻,收购同为好莱坞六大的20世纪福克斯。

  甚至还将人家的名字都给改了,取消“福克斯”三个字,直接叫“20世纪影业”。

  同时,《阿凡达》系列自然也收入囊中。

  除此之外,还有漫威影业、卢卡斯影业、皮克斯等等。

  要不是后来流媒体亏损严重,估计迪斯尼早就想要一家独大了。

  众所周知,垄断才是最赚钱的生意。

  所以方元一直都很清楚,流媒体才是自已弯道超车的关键。

  传统好莱坞大厂,转型向来非常艰难,毕竟船大难掉头。

  “但是,就算要发展流媒体,也不能放弃院线。”方元靠在椅背上,若有所思地望着窗外的夜色。

  后世流媒体平台,如flix、亚马逊、苹果等虽然很强,几乎重塑行业规则。

  但会遭受到传统制片厂的反噬,院线窗口期缩短。

  所以,流媒体巨头选择像好莱坞传统大厂那般,主导IP开发。

  像是亚马逊影业,就收购了《007》《霍比特人》等IP。

  flix也是每年投入超170亿美元制作内容,冲击奥斯卡的同时挖墙角招募传统电影人。

  因此,无论线上还是线下,内容才是核心,才是关键。

  方元其实对于什么好莱坞七大,并不是很在意。

  但要是能让聚光灯影业成长到好莱坞巨头的层次,然后反哺国内市场,他还是很乐意的。

  “老板,门外有人想见你。”这时,员工敲门走进来汇报道。

  方元好奇道:“都这么晚了,门外是谁?”

  “狮门影业。”员工回道。

  “哦。”方元了然道,“那你让他去会客室吧。”

  随即,方元又打开电脑,看了看这段时间网上针对好莱坞六大的舆论,脸上浮现出一丝琢磨不透的笑意。

  他已经大概猜到对方是来做什么的。

  果然,当方元来到会客室,狮门影业负责人开门见山。

  “方导,合作吗?”乔恩·费勒梅直接道。

  方元不紧不慢,坐下泡了一杯茶,这才开口道:“合作也不是不行,但我记得你们狮门影业上次,似乎有点不太看得上我啊。”

  乔恩·费勒梅面色不改:“那是手下人的私自决定,我已经把他开除了。”

  作为狮门影业首席执行官,乔恩·费勒梅从2000年起担任狮门CEO,主导了公司的快速扩张。

  包括2005年收购独立电影公司Redb Fil Distribution,加强国际发行能力。

  同时还负责推动《撞车》项目制作,去年击败李桉的《断背山》,夺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大大提升了狮门影业的行业声势。

  可以说,狮门影业其实和聚光灯影业有点相似,都是制片发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不过从制片来看,聚光灯影业已经甩了狮门三条街。

  毕竟如今的狮门,已经没有《电锯惊魂》系列这座金矿。

  但人家也不是傻子,直接在发行渠道上发力。

  这方面的话,聚光灯影业还要差点。

  “直说吧,你们想让我做什么。”方元又给他泡了一杯茶。

  “接受采访。”乔恩·费勒梅简单说道。

  “抨击好莱坞六大的霸道行径?”

  “没错。”

  “嗯,很好的方案,虽然粗暴,但却有效。”

  “是的,而且除了我们,还会有其他几家在关键时刻共同出手。”

  “不好意思,我拒绝。”

  方元面色平静。

  他疯了才去故意针对好莱坞六大?

  这不是被人当靶子吗?

  更别提,他如今正在和福克斯影业合作。

  “是因为福克斯吗?”乔恩·费勒梅眼神闪烁,“方导,你好像准备拍摄一部3D电影。”

  “是啊。”方元也没隐瞒,“3D电影是未来,我当然要抢占先机。”

  乔恩·费勒梅不置可否。

  他和大多数人一样,认为卡梅隆提出的3D电影概念,更多只是噱头。

  毕竟全球这么多影院,总不可能全都换上3D电影播放设备吧?

  而且,这得花多少钱?

  卡梅隆虽然是全球影史票房排名前三的导演,但乔恩·费勒梅不相信所有影院都会为他的3D电影买账。

  没错,卡梅隆并非第一。

  从个人累积票房来看,斯皮尔伯格才是真正的影史第一导演。

  虽然斯皮尔伯格的单部影片从未进过影史票房前十。

  但他拍摄的作品,从来是叫好又叫座,而且数量很多。

  这和方元有点相似。

  只不过方元如今还不像斯皮尔伯格那般在行业里沉浸几十年。

  “方导,你难道不想让聚光灯影业发展得更好吗?”乔恩·费勒梅循循善诱,“只要你加入到我们这个联盟中,我们会帮助你对抗好莱坞六大。”

  “你是不是有点太瞧不起我?”方元似笑非笑,“我需要你们帮忙才能抗衡好莱坞六大?我一个人足以!”

  “你……”乔恩·费勒梅没想到方元变脸这么快,感觉跟个神经病似的。

  不过,方元确实是故意的。

  他原本以为对方能有点什么新东西。

  结果就这?

  所以他已经不想再跟乔恩·费勒梅多聊了。

  两人话不投机半句多。

  很快,乔恩·费勒梅气愤地离开聚光灯影业,临走扔下一句话,你会后悔的!

  接着“嘭”的一声,关上房门。

  方元撇撇嘴,只觉得这人没什么眼光。

  3D电影都瞧不上?

  难怪你们狮门影业后来一直混得不咋地,就只知道在小成本电影里面打转。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虽然聚光灯影业也是从小成本电影起家,但可不能像狮门影业那样被束缚了……”

  方元决定与福克斯影业合作开始,就已经打算在今年,开始制作一部成本上亿美元的大片。

  而且还是3D大片!

  “《瞬息全宇宙》也该正式立项了。”方元心中隐隐生出期待。

  这还是他第一次拍摄3D电影。

  难度自然有,但他有信心能够解决。

  而且这部影片的特效,也不像《阿凡达》那般离谱。

  《阿凡达》90%的画面都是CG生成,光是后期制作就耗时近2年,渲染超2000个镜头。

  《瞬息全宇宙》肯定没这么多,大概50%左右。

  因为原版没能展现的多元宇宙风景,这次方元要玩个痛快。

  而且还会和聚光灯影业曾经出品的影片进行联动。

  这是票房和宣传方面的保证。

  看看《蜘蛛侠3:英雄无归》里三蛛同框就能知道,就算剧情拉垮,光是情怀就值10亿票房。

  而且,《瞬息全宇宙》本来讲的就是多元宇宙概念,所以绝对没有丝毫违和感。

  另外前世这部影片,可是在奥斯卡上大放异彩,斩获7项大奖。

  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剪辑。

  绝对算是赢麻了。

  甚至比方元之前扬名奥斯卡的《无间行者》还要恐怖。

  从主题内核来说,以“无序多义”的后现代风格呈现叙事,这样的影片,在当下绝对属于降维打击。

  而在《瞬息全宇宙》立项的几天后。

  杨梓琼在好莱坞的经纪人无比兴奋地找到她。

  “Michelle Yeoh!你要出名了!”经纪人手舞足蹈,高兴得不成样子。

  杨梓琼面露疑惑,她不是本来就很出名吗?

  所以,到底发生了什么,能让自已的经纪人如此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