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能和解吗?你怕不是在说笑-《被内娱封杀后,我成了好莱坞大导》

  【史诗级诈骗电影也有人喜欢?我笑了。】

  【1978版的精神续作?确实有点搞笑,正片质量远不及经典,也敢说是续作?】

  【华纳试图复刻古典英雄主义,然而节奏缓慢,显得过于迂腐,与同期《蝙蝠侠:侠影之谜》的暗黑革新形成鲜明对比。】

  【预告片噱头太多,走进电影院才发现,全是CGI堆砌的体操表演,反派卢瑟也成了个疯子……】

  互联网上拥有千万用户的各大平台,评论里充斥着对《超人归来》这部影片的谩骂。

  《超人归来》上映前,华纳故意放出

  "新版超人会战死

  "的谣言制造话题,结果正片仅是模仿《耶稣受难记》的悬浮濒死镜头。

  还有预告片刻意突出超人举起氪石岛屿的镜头,宣传

  "史上最强超人

  ",但成片却是足足5分钟的超慢镜头!

  这种营销与实际割裂太过严重。

  粉丝信任早已被消耗殆尽。

  之前没开骂,只是看在超人情怀的面子上。

  然而,华纳还在宣发中反复强调“向里夫导演致敬”,暗示本片是1978版的精神续作。

  这种情感绑架更加引发观众反感。

  尤其当正片质量远不及经典时,反而放大了对比伤害。

  用情怀掩盖剧本创新不足?

  不好意思,我们又不是傻子。

  观众完全不买账。

  现在,互联网上又是铺天盖地《超人归来》宣传,甚至连营销策略都没变过,还是那一套东西。

  网友感觉太过恶心,自然不会再惯着华纳。

  该喷就喷,该骂就骂。

  即便评论区里有一些真心喜欢《超人归来》的粉丝出言反驳,但却只是螳臂当车,完全无法阻挡煌煌大势。

  “不对,很不对!”凯文·辻原心中生出警惕。

  线上和线下的宣传,完全是两个不同部门。

  虽然有合作,但哪有营销策略都照抄的?

  凯文·辻原也不是傻子,自然清楚不同渠道的营销策略,要有相应变化,以及考虑到平台特性。

  所以很快,他开始在内部调查。

  营销公关部门的员工,都是满脸懵逼。

  什么?

  网上全是《超人归来》的宣传?

  可我们没做过这件事啊。

  只是进行了一些简单工作。

  毕竟互联网营销,现在还是太过冷门。

  大家想先观望观望。

  并且,公司压根没批多少资金。

  “八嘎!究竟是谁在背后搞鬼!?”凯文·辻原忍不住爆出家乡话。

  他终于能够确定,互联网充斥着的《超人归来》营销,压根不是华纳滴在干活。

  所以,到底是谁滴在干活?

  ……

  聚光灯影业。

  方元坐在电脑前,看着评分网站上,《超人归来》观众的爆米花指数只有67%,差点笑出声。

  特别是在评论区里,吵得那叫一个乌烟瘴气。

  有人大骂“这也能叫超人?”

  也有人力挺“这才是真正的英雄主义!”

  两派人马唇枪舌战,连几十年前的旧账都翻出来了。

  有人吐槽特效太假,有人嫌弃剧情老套,还有人争论超人的内裤到底该穿里面还是外面?

  各种奇葩观点层出不穷。

  并且两极分化严重,一边是“史上最佳超人电影”的五星好评,一边是“浪费票钱”的一星差评,中间评分几乎不存在。

  其实,如果只是所有人都不满,那还没什么。

  关键就在于,口碑分化。

  有人满意,有人不满意。

  这种情况在互联网上,很容易吵起来。

  方元深谙此道。

  简而言之就两个字,引战!

  “不知道我送上的这份大礼,凯文·辻原先生满不满意。”

  “不过我也没加油添醋,只是将他的营销策略,搬到线上而已。”

  方元很清楚,用虚假的“史诗感”包装空洞叙事,这种策略在社交媒体时代更容易引发反噬。

  并且不仅仅是现在,后世华纳的《闪电侠》、《黑亚当》等DC影片,一直在重复类似的错误。

  华纳并未从《超人归来》中吸取教训。

  他们将超级英雄当作理财产品,可最终能看到的只有一连串亏损的数字。

  这样的结果就是,重启、重启、还是重启。

  所以,《超人归来》仅仅只是开始。

  但在当下,方元可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踏着超人这个大IP,铸就KCU的崛起之路。”方元想得很明白。

  凡事最怕对比。

  《疾速追杀》从一开始就没被谁真正看好。

  而《超人归来》是大家眼中的大热门。

  超人IP重启系列,多大的噱头。

  再加上之前蝙蝠侠系列同样重启,口碑绝对没得说。

  可谁知,最后端出来这么一坨玩意?

  虽然现在票房《疾速追杀》还比不上《超人归来》。

  但,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

  转眼,第二周。

  《超人归来》和前世没有太大差别,首周北美票房没能破亿,加上全球票房才勉强破亿。

  《疾速追杀》的首周票房则是有点夸张。

  首周末两天,5392万美元!

  没错,就是两天!

  《超人归来》大概是在《疾速追杀》首映三天前上映。

  然而,《疾速追杀》两天的北美首周票房,差点追平《超人归来》五天首周票房!

  虽然这两天都是周末,但这也太夸张了吧?

  “不对劲啊,该不会是作假吧?开画影院数量,两部电影完全不是一个量级啊。”业内有人提出质疑。

  “嘿嘿,这你就不知道了,《疾速追杀》的上座率可是非常恐怖啊。”

  “上座率?能有多少?80%?”

  “呵,你说的80%不会是指《超人归来》吧?人家《疾速追杀》的平均上座率,马上都要突破95%了。”

  “什么!95%的平均上座率?这,这可是大爆之姿啊!”

  当消息传出,整个好莱坞都被吓到了。

  要知道,这可是方元第一次拍摄商业动作片。

  之前的恐怖片,虽然也很不错,但票房潜力有限。

  《疾速追杀》这么恐怖的上座率,肯定会被各家院线看在眼里。

  相比之下,《超人归来》就显得像是个扑街货。

  口碑口碑不行,上座率上座率不行。

  院线可不管跟谁关系更好。

  我们是要赚钱的!

  Money!

  US刀乐!

  所以在首周末票房出炉之后,整个电影市场情形瞬间一变。

  《超人归来》的排片开始极速下降。

  《疾速追杀》排片则是飞速追上《超人归来》的开画影院数量。

  凯文·辻原见状不禁开始紧张起来。

  不会吧?

  真要被反超了?

  没道理啊。

  我这可是超人呀!

  大IP!

  然而,院线经理管你什么IP不IP的。

  要是能像星球大战、哈利波特那样赚钱,你就是好IP。

  要不能赚钱,哪来的滚哪里去。

  超人?

  扑得跟条狗一样!

  不如改名叫超狗吧。

  于是在《疾速追杀》上映第二周,北美本土票房短短几天,成功破亿。

  《超人归来》紧随其后,勉强破亿。

  但业内专业人士通过票房曲线,都能看出《超人归来》已经不复开画时的骁勇之姿。

  甚至称得上是软脚虾。

  超人IP的知名度,无法再发挥作用。

  不过互联网上各大平台,相关营销还在继续。

  【1978年《超人》的精神续作!《超人归来》!史上最强超人!】

  【超人已死!让我们一起走进电影院,纪念克里斯托弗·里夫导演的逝世!】

  【超人徒手接飞机!影史最震撼的超人时刻!】

  网友看到这些层出不穷的宣传,都无语了。

  上一条还是“史上最强超人”,下一条就是“超人已死”。

  不是,华纳的宣传部门如此精分吗?

  你们能看懂自已在说什么吗?

  更别提,走进影院之后,大家才知道这部影片的CGI质感有多么塑料,远不如宣传时震撼。

  简单来说,预告片比正片好看多了。

  现在,各大评论区下,已经有好心人开始科普起来。

  千万不要因为预告片走进电影院。

  不然你们将看到史上最无聊的超人!

  特别是年轻观众,他们不知道谁是史上最强超人,但肯定知道什么叫无聊透顶。

  对了,说是“史上最强超人”估计也没什么问题。

  毕竟这一坨确实很shi!

  “是谁!到底是谁!”凯文·辻原怒不可遏。

  他知道这背后肯定有人在搞鬼。

  可能是好莱坞六大其他竞争对手,也有可能是对巨头位置虎视眈眈的那些知名公司。

  但无论是谁,你最好祈祷别被我逮到。

  不然没你好果子吃!

  “哎,还是找找关系,跟Facebook和YouTube这些互联网平台的高管聊聊吧。”

  凯文·辻原并非只会一味死磕。

  他曾经在互联网行业混过。

  所以很快便找到关系,通过中间人联系上这几家互联网平台的高管。

  不就是给点钱嘛。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用钱谈不拢的事。

  然而,事情有点超出凯文·辻原预料。

  因为对方义正言辞表示,自家压根没有主动“宣传”《超人归来》。

  这都是网友的自发行为。

  凯文·辻原面露不屑,你觉得我会信你吗?

  鬼才信!

  于是,凯文·辻原直接加钱。

  也就是这时,他发现事情很不对劲。

  因为他加钱对方也没有改口。

  “等等,难道说……”凯文·辻原脑海中忽然蹦出一个离谱的猜测,脸色猛变。

  随即他开始调查Facebook和YouTube背后的老板。

  果然,不出所料。

  “方!元!”凯文·辻原咬牙切齿。

  同时,心里还有按捺不住的震惊。

  他完全没有想到,一个好莱坞导演,竟然还插手互联网。

  并且做得如此好!

  无论是Facebook,还是YouTube,用户量都早已突破千万量级。

  这是什么概念?

  凯文·辻原眼中闪过羡慕嫉妒恨。

  互联网蕴含着无尽可能。

  想要成为资本,这条道路无疑是弯道超车的最快方式。

  现在,方元正在这条信息高速公路上疾驰向前。

  凯文·辻原心中骤然生出一股无力感。

  当天,他沉思良久,默默做出一个决定,拨通方元的电话。

  “方总,能和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