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黑暗骑士》IMDB评分前三!史上最好的超英电影!-《被内娱封杀后,我成了好莱坞大导》

  凯文·辻原用的是阳谋。

  一举三得。

  逼迫杰夫·罗宾诺夫踢走自已的好朋友克里斯托弗·诺兰。

  顺便再邀请方元执导《蝙蝠侠:黑暗骑士》。

  最后,使其在DC和漫威之间,二选一!

  不得不说,这家伙搞权利斗争很有一套。

  “凯文·辻原想破坏你和杰夫之间的关系。”方元对诺兰说道。

  此刻,他已然将凯文·辻原的打算,猜了个七七八八。

  同时方元心中倍感无语。

  华纳高层之间的争斗,真是愈演愈烈。

  从某种层面来说,他自已也只是一根导火索罢了。

  诺兰听到这话,很快反应过来。

  “你是说……我被凯文·辻原当成棋子?”诺兰脸色难看。

  方元点点头:“没错,这家伙用的方法,在我们老家一千年前就有人用过,叫做离间计……”

  方元和诺兰介绍了一下“离间计”。

  诺兰心中明悟。

  确实,很形象的计谋。

  可,他又能怎么办?

  就像方元说的那样,这件事本质上是华纳高层之间的斗争。

  诺兰在好莱坞虽然也算是一个知名导演。

  可依旧无法插足这样的斗争。

  不过,他没办法,不代表方元没有。

  “诺兰导演,我这里倒是有个想法,你可以回去后和杰夫一起聊聊。”方元脸上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

  “什么办法?”诺兰赶忙问道。

  蝙蝠侠重启系列项目,他为此付出很多心力和准备。

  要有机会的话,他当然不愿意轻易放弃。

  ……

  转眼,半个小时后。

  诺兰离开聚光灯影业,方元心中略感激动。

  有句老话说得好: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华纳高层之间的斗争,对方元来说是个大好机会!

  华纳出品项目预算,现在是凯文·辻原在负责。

  但电影拍摄制作,依旧是杰夫·罗宾诺夫这位电影部门负责人决定。

  所以,他给诺兰提出的办法,很简单。

  《蝙蝠侠:黑暗骑士》缺少的资金,由聚光灯影业来解决!

  “只要杰夫答应,那我可真是捡到大便宜了……”

  方元心里很清楚。

  这部影片票房和影史地位,堪称无双之姿。

  最重要的是,《蝙蝠侠:黑暗骑士》给整个好莱坞,乃至电影界带来了一场革新。

  简单来说,《蝙蝠侠:黑暗骑士》展示了一套全新的剧作工具。

  整个电影史能做到这件事的人,没有几个。

  上一个做到类似壮举的人,叫做昆汀·塔伦蒂诺。

  他的《低俗小说》引起全世界电影“非线性叙事”风潮。

  不过《蝙蝠侠:黑暗骑士》的地位还要更高,更加颠覆。

  电影领域,剧作工具创新,往往比视觉表达创新更加困难。

  因为电影从诞生开始到现在,仅有一百多岁,视觉镜头表达上还有很多东西可以挖掘。

  像是希区柯特变焦,还有《黑客帝国》的子弹时间,都能算是视觉镜头的创新。

  但戏剧这玩意,都已经好几千年了。

  而《蝙蝠侠:黑暗骑士》在这方面的创新,其实要从好莱坞使用最为广泛的三幕式说起。

  传统好莱坞电影:第一幕“踏上征程”、第二幕“灵魂黑夜”、第三幕“结局高潮”。

  《蝙蝠侠:黑暗骑士》则是有“六幕”,或者说是一个“大三幕剧”,“小三幕”嵌套在“大三幕”里。

  第一幕“踏上征程”,同时也是第二幕的“灵魂黑夜”。

  比如影片里,蝙蝠侠对上小丑是“踏上征程”。

  而哥谭市政要被连环刺杀,构成正面角色的“灵魂黑夜”。

  主角把反派抓住,“小三幕”的结局高潮,观众看到这里感觉影片都要结束了。

  然而,很快进入到“六幕”的第四幕,小丑越狱……

  这就是《蝙蝠侠:黑暗骑士》给好莱坞带来的革新。

  这个模式想要成立,在影片里的前提是——小丑被警察抓住其实是他故意的。

  并且这个桥段的设计,经常被后世好莱坞各种类型电影借鉴。

  “《007:天幕》席尔瓦故意被抓,还有《复仇者联盟》洛基被故意抓住,《星际迷航》里可汗故意被抓……”

  “间谍片、超级英雄电影、太空科幻片,都纷纷借鉴《蝙蝠侠:黑暗骑士》,在反派故事线上的设计如出一辙。”

  方元想到这里都有点忍不住笑出声。

  虽然大家都是抄,都全部抄到一起了可还行。

  特别是《复仇者联盟》,作为MCU的收官之作,模仿对家DC。

  可见《蝙蝠侠:黑暗骑士》这套全新的故事模式,对业内究竟有多大的影响。

  当然,本质上“六幕剧”的概念,并非只是一个“反派故意被抓”。

  而是“假结局”的设计,给好莱坞传统“三幕式”带来了全新的玩法。

  就像原本是1 1的加法运算,变成了1×1的乘法运算。

  虽然结果好像都是1,但这其中却多出了更多变化与可能性。

  “不过【半部电影小三幕嵌套】这种玩法,这一世或许还是要由我来率先挑明了。”方元心里跃跃欲试。

  原本此前他还以为,这套剧作上的模式创新,自已只能在MCU里展现。

  没想到峰回路转,华纳高层的斗争,给了他一个全新的机会。

  不仅是《蝙蝠侠:黑暗骑士》的编剧,同时还是投资人!

  至于凯文·辻原提出想让他担任该片导演。

  方元不可能答应。

  因为就算成为导演,华纳也不可能给他太高的分成。

  但投资就大不一样了。

  直接按照投资比例,进行票房盈利分账。

  那么,《蝙蝠侠:黑暗骑士》前世票房究竟有多高?

  北美5.33亿美元,海外4.69亿美元。

  全球总票房,破10亿美元!

  同时也是首部全球票房突破10亿美元的超级英雄电影,成为超英电影里程碑之一。

  IMDB评分前三,堪称史上口碑最好的超英电影!

  如此一个美味的大蛋糕,方元当然不可能放过。

  这两年他辛辛苦苦打造的SCU,盈利上也只能勉强和《蝙蝠侠:黑暗骑士》媲美。

  如果成功吃下一大口,那可得赚翻天。

  所以,他现在只希望华纳的高层斗争,如暴风雨般来得更加猛烈。

  ……

  第三天,诺兰再次登门聚光灯影业。

  不过这次,他是和华纳电影部门主管杰夫·罗宾诺夫一起到来。

  “方导,我听诺兰说,你想投资《蝙蝠侠:黑暗骑士》?”杰夫·罗宾诺夫开门见山。

  “没错。”方元轻轻点头,“毕竟蝙蝠侠重启项目工作,也有我的一份,所以我不想看见这个项目半路夭折。”

  杰夫·罗宾诺夫闻言,看向方元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经历过凯文·辻原那恶心的阳谋。

  在杰夫眼中,方元完全就是他的救星啊!

  心中很是感动。

  而且他对《蝙蝠侠:黑暗骑士》的要求不高,只要稍微比第一部票房高点,他就能在斗争中彻底压过凯文·辻原一头!

  即便有董事长在这家伙背后撑腰。

  但这一行,终究是看成绩。

  谁能为公司赚钱,谁就有更多的话语权。

  就算董事长也不能在华纳董事会一手遮天。

  于是很快,杰夫·罗宾诺夫便在心中做出决定,看向方元说道:“凯文·辻原给的预算只有不到7000万美元,我们现在至少还有1亿美元缺口。”

  嘶!

  十亿美元票房项目,华纳只给7000万制作成本?

  不得不说,凯文·辻原真是太勇了。

  “没问题,剩下的1亿美元全部交给我来解决。”方元大手一挥,豪气无双。

  诺兰都惊了:“方导,你有这么多钱吗?”

  这可不是几百万,而是一个亿!

  但这话刚出口,诺兰就反应过来自已想太多了。

  方元并非一个人,还有聚光灯影业。

  区区1亿美元,还是能轻松拿出来的。

  当然,如果再多的话,比如2、3亿,聚光灯影业也会伤筋动骨。

  去年加上前年,公司出品电影总票房,大概在15亿美元左右。

  扣除院线分账还有制作、发行成本,最终盈利6亿美元多点。

  这里面还有DVD市场,以及周边衍生版权开发的盈利。

  不过6亿美元,大部分都要投入到聚光灯影业的新项目。

  特别是动画电影制作部门,没个大几亿,压根不可能成型。

  即便如此,方元还是选择拿出1个亿投资《蝙蝠侠:黑暗骑士》,杰夫·罗宾诺夫自然异常感动。

  作为好莱坞资深业内人士,他很清楚聚光灯影业的情况。

  “方导,不说多了,你以后就是我永远的朋友!”杰夫紧紧握着方元的双手。

  当天,双方愉快地签订投资合约。

  聚光灯影业占据《蝙蝠侠:黑暗骑士》60%投资份额。

  诺兰也很开心,因为他终于拿到蝙蝠侠重启系列第二部的剧本。

  迫不及待翻开一看。

  果然跟之前他和方元讨论的一样。

  主要讲述蝙蝠侠和小丑之间的故事。

  不过……

  “嗯?这个剧本结构……”诺兰眼中闪过一丝惊异。

  作为好莱坞新生代导演中,最具商业和艺术天赋的天才,诺兰自然看得出剧本里的革新。

  “竟然是六幕剧结构!”诺兰看明白后吓了一跳。

  之前说过,六幕剧并非简单的三幕加三幕。

  而是通过叠加嵌套,在同一阶段完成两种不同的处理。

  大结构的“踏上征程”、同时也是小结构的“灵魂黑夜”。

  彻底打破传统商业片叙事逻辑!

  “方导,你知道自已做了什么吗?”诺兰无比惊叹地看着方元。

  “当然。”方元随意笑道,“剧作工具上的改变,可以为如今的好莱坞电影带来更多变化,这正是我想做的。”

  诺兰深吸一口气,压住心中的激动,道:“不仅仅如此,就凭这套改变,你足以称之为大师!”

  商业片也是有大师级导演的,比如卡梅隆,比如斯皮尔伯格。

  从某种程度来说,商业片其实比文艺片更难。

  像是斯皮尔伯格,他的厉害之处,一言两语根本说不完。

  就这么说吧。

  斯皮尔伯格拍摄《头号玩家》这样的超级大制作,只花了三个月时间便成功杀青,制作成本只有1.5亿美元!

  可见其离谱程度。

  而剧作工具上的革新,代表方元朝着商业片大导的位置,迈出坚实一步。

  并且《蝙蝠侠:黑暗骑士》出世之后,必定会被许多业内人士争先学习。

  像是《复仇者联盟》中的第三部和第四部,同样运用了《蝙蝠侠:黑暗骑士》的“六幕剧”结构。

  只不过将其拆分成两部电影,并把“假结局”变成“真结局”。

  所以,超英电影黄金十年起点在哪?

  本质上来说并非《钢铁侠》,而是诺兰的《蝙蝠侠:黑暗骑士》。

  从《复仇者联盟》的模仿开始,再到《复仇者联盟4》的模仿结束。

  不过,现在方元也是MCU的主导者。

  所以模仿的话,也是他自已模仿自已。

  ……

  最近几天,凯文·辻原正在华纳影业,等待着方元的亲自登门。

  他已经将消息传播出去。

  打算让方元执导《蝙蝠侠:黑暗骑士》。

  如此,一箭三雕。

  “哈哈哈,我真是个天才!”凯文·辻原笑得很开心。

  他不信方元会放弃如日中天的华纳,反而跑去漫威那个破落户。

  更别提他们华纳,拥有DC所有版权。

  漫威现在还剩下什么?

  旗下人气角色版权卖出大半。

  帮助漫威搭建电影宇宙,吃力不讨好。

  然而,自信满满的凯文·辻原,很快收到一个消息。

  “什么!《蝙蝠侠:黑暗骑士》开机了?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不知道?”凯文·辻原满眼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