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数字生命业务落地-《我的尊魂幡里有十亿玩家》

  京城,虚天数字生命科技公司会议室内。

  穿着颇为正式的李浩宇与一名女记者握了握手。

  “李总,感谢您接受本次采访。”女记者笑着说道。

  “刘记者客气了,也要感谢你们替我们公司宣传,给大众科普数字生命的意义。”李浩宇笑容满面的说道。

  这次采访的记者乃是官方媒体的记者,属于官方给的免费资源。

  通过他们的宣传可以先给他们公司做一波预热和宣传。

  目前李浩宇和徐阳还不急于迅速打开市场,因为公司刚刚起步,所有工作和业务流程都需要磨合。

  而且他们并不急着盈利,按照陆泽的意思这家公司的公益性也大于商业性,赚钱只不过是捎带脚的事。

  公司起步之初,主要会与各大医院合作,专门针对那些符合条件的癌症晚期患者提供免费的服务。

  比如年轻、时日无多、家境贫穷,或者某些值得尊敬的职业者,及其直系家属。

  后续随着业务逐渐成熟起来,会扩大受众群体,甚至开展有偿服务。

  送走了刘记者后,李浩宇和徐阳也组织员工开了个小会,做了具体工作分工。

  他们接下来会寻找几个试点医院,暂时以京城几个著名的医院为主,开展合作,收集病人信息和资格审查等。

  “好了,具体任务大家都清楚了吧,开始执行吧。”徐阳正色道。

  “好的,徐总。”众人纷纷起身,一边交谈着,一边走出了会议室。

  “阳仔,我准备回家一趟,跟我当初治疗肿瘤的医院也谈一下,当初我在医院治疗时,认识几个病友,也不知道他们还在不在了。”李浩宇表情严肃的说道。

  “好啊。”徐阳能理解李浩宇的想法,毕竟对于癌症晚期患者来说,时间不等人。

  而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李浩宇想给自己的家乡,自己认识的人“谋福利”也属于人之常情。

  就是徐阳心里也计划将自己家乡的医院纳入第一批合作医院的想法一样。

  “等你回来后,我也准备回去一趟。”徐阳又说道。

  “好,那我一会就准备动身回去了。”李浩宇又说道,他迫不及待想要将这个福利带给自己家乡的医院。

  李浩宇让行政专员帮忙订了机票,毕竟他们现在所有开销都是走公司账的。

  从京城回峦城飞机只需一个半小时,此时刚刚中午。

  下了飞机后,李浩宇在机场吃了午饭,便带着他们公司的材料,打车去了肿瘤医院。

  但是来到医院后,当真是经历了好大一番波折,才见到院长。

  如果不是李浩宇公司有国资背景,加上他曾在这家医院治疗过癌症,更是奇迹般的完全康复,曾在院内会议上多次提及,李浩宇恐怕根本就见不到院长的面。

  他们在京城那几家合作试点医院,基本都是上头帮忙提前打过招呼的。

  事实上,李浩宇完全可以等待官方新闻报导出来,等他们公司在业内有一定知名度,甚至是直接托关系,拿着介绍信过来拜访的。

  但那样可能还要等上几天,可是有些病人可能等不了,曾经得过癌症的他太清楚时间对于这些人的珍贵。

  好在虽然费了一些力气和口舌,最终还是顺利的达成了目的,见到了周院长。

  简单的寒暄过后,李浩宇先做了一下自我介绍,然后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资料,开始给周院长详细的讲述数字生命科技。

  “简单来说,我们可以让这些生命已无法挽回的病人,将其意识的核心,比如人格、记忆、情感模式等等,安全地迁移到一个精心构建的虚拟数字环境中。”

  周院长眉头紧锁,看着手里的材料,甚至还有些难以置信。

  “我知道这听起来很颠覆,仿佛科幻电影里才有的技术。但这项技术目前已经非常成熟,且已经通过了国家严格的伦理和技术审查,获得了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的入股背书。国家看中的,正是它在生命关怀领域巨大的社会价值。”李浩宇又补充道。

  周院长放下手里的材料,面色有些复杂,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了敲,说道:“意识迁移?数字生命?李总,这听起来非常前沿,也有点难以想象。但是这对病人和家属,真的有意义吗?还是说,这只是一个昂贵的心理安慰?”

  在他看来,从医学的角度上来说,死了就是死了,肉体死亡就是真正的死亡,虚拟的意识毫无意义。

  “我觉得是否有意义,应该交给病人和家属来决定,而不是我们。我们任何人都没有定义他人生命,决定他人命运的权力。”李浩宇表情严肃的说道。

  作为曾经的癌症患者,他深有体会患者和医生对于生命和死亡的不同态度。

  可能对于医学来说,生老病死人之常情。

  他们对生命和死亡的定义与普通人并不同。

  有时候也正是他们在生死这种大事上,表现的过于理性,

  会让病人家属觉得他们冷漠,甚至是觉得他们无情和残忍,这也是医患矛盾的根源之一。

  周院长沉默了,他知道李浩宇说的有道理,的确有些事情的意义并没有统一的答案和定义。

  就像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并没有准确的答案。

  “至于数字生命是否是一个昂贵的心理安慰,我觉得对于某些人来说,如果能用金钱买来自己跟逝去的至亲再见一面的机会,多少钱他们都愿意支付。”

  李浩宇话锋一转,“当然,我们公司目前在国家的支持下,正在开展晨曦之园公益计划。目标就是与像峦城肿瘤医院这样扎根基层、服务大量患者的医院合作。我们提供全程免费的服务,从病人评估、意识迁移、到为家属提供探视的设备和虚拟环境支持。而医院只需要协助筛选合适的病人,并提供必要的医疗信息用于安全评估即可。”

  “免费?”周院长眉头一挑,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

  在他认知里,如此“科幻”的技术,成本必然是天价,这种技术就是给富人的特权。

  “对,免费。”李浩宇斩钉截铁,“国家基金的投入就是为了确保它惠及最需要的群体,而不是成为富人的专属。”

  “周院长,您想象一下,那些在我们医院里,生命只剩下几周甚至几天的病人。他们可能还有未了的心愿,想看着年幼的孩子长大,想再和亲人们说说话,甚至是想读完一本还在连载的小说……但医学无法给他们更多时间,而我们可以。”

  办公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周院长靠在椅背上,手指交叉,目光深沉地看着身前的数字生命资料。

  脑海里想起病房里那些无助的面孔,无数撕心裂肺的画面。

  家属在走廊里崩溃大哭,病人拉着医生的手哀求“再想想办法”,孩子们茫然地看着病床上日渐虚弱的父母。

  甚至是那些天真烂漫,对未来充满美好向往的孩子,不得不面临生命在最好的年华里凋零。

  “我想这的确会是一项伟大的技术,虽然探索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付出一些代价,但我相信结局一定是圆满的。”周院长的脸上浮现一丝笑容,旋即起身个李浩宇握了握手:“李总,我院愿意全力配合你们这项计划,稍后我会安排一名医生与你对接这件事。”

  周院长很清楚,这对于大部分癌症患者来说,都是另一种活着的希望,至于它是否有意义,那就交给时间来给出答案吧。

  反正他们医院只需要协助筛选合适的病人,并提供必要的医疗信息用于安全评估即可。

  这费不了他们多少时间。

  而且有国家背书,且是免费的,他们也不用承担任何责任。

  只要给那些符合要求,且有需要的病人提供关于数字生命服务的信息就可以了。

  剩下的都会由虚天数字生命科技公司来完成。

  李浩宇握住周院长的手,笑着说道:“谢谢周院长愿意给我们这个机会,为了家乡的父老乡亲,我们一定竭尽全力。”

  随后,院长安排了肿瘤科室的主任与李浩宇进行了相关工作的对接,也给李浩宇提供了一部分患者资料。

  当李浩宇离开医院时,关于数字生命科技的事情,也迅速的在院内医护人员群体中传开,当真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毕竟这种技术原本只存在于科幻电影里,没想到竟然真的实现了。

  不仅如此,就个人欲望而言,其实很多人也都希望自己可以活的久一点,哪怕身体死亡,能够有个意识存活下来,跟家人交流,也是一种另类的生命延续。

  所以听说有这种技术,很多人内心都是充满了期待与喜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