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纵是响鼓,也需要重锤!-《晚唐:开局一条船》

  郭昕的身体剧烈地颤抖起来,他手中的茶杯“哐当”一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他终于明白了。

  彻底明白了!

  王爷要的,根本不是一群打完天下就等着封赏的功臣,而是一群能够支撑起新时代,并且愿意为之奉献的建设者!

  他们的价值,不在于过去的赫赫战功,而在于未来在这座“新西北”大厦中,能否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所谓“荣华富贵”,不再是掠夺性的占有,而是建设性的回报。

  你为这座大厦贡献了多少,这座大厦才会回馈你多少。就像今天发行的股份一样,你投入的越多,未来的收益才越大。

  这是一种全新的,他从未接触过的,却又无比公平、无比强大的逻辑!

  “王爷……”

  郭昕嘴唇哆嗦着,老泪纵横,“老臣……明白了!老臣知错了!”

  “明白就好。”

  李唐欣慰地点了点头,他知道,这位老将军的思想,总算是被自己强行扭转过来了。虽然过程痛苦,但这是必须的一步。

  “知错,更要改错。”

  李唐的语气重新变得严肃起来,“你的那几个侄子,还有那些犯了事的兵卒,一个都不能姑息。该抓的抓,该罚的罚,该赔偿的赔偿!

  必须在全军,乃至全西北,树立一个明确的信号:在王府的治下,没有任何人可以凭借功劳和身份,凌驾于法律之上!”

  “是!老臣明日一早,就亲自带人去抓!绝不徇私!”郭昕斩钉截铁地说道。

  “光抓人,只是治标,不是治本。”

  李唐摇了摇头,“思想上的病,还得用思想来治。堵不如疏。”

  他沉吟片刻,似乎在构思一个更加宏大的计划。

  “这样吧,老郭,我交给你一个新任务。”

  “请王爷吩咐!老臣万死不辞!”郭昕立刻挺直了腰杆。

  李唐走到书桌前,拿起一支笔,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了几个大字,然后递给了郭昕。

  郭昕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西北军政大学”。

  “王爷,西北军政大学不是还没有完全建好吗?”

  郭昕一脸困惑,“难不成老臣不在的这些日子,已经全面竣工了?”

  “如果光靠本王治下的子民,自然不可能这么快速完工。”

  李唐目光深幽地缓缓答道:“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建设者,谈何容易。本王原本以为我们有的是时间慢慢等。但是,本王还是小瞧了人心和人性。

  因此,本王不得不动用特殊手段,更进一步深化教育和学习的革新。西北军政大学,就是一个专门用来轮训我们所有军队干部和政府官员的地方。在那里,他们要学习的,不光是识字和兵法,更重要的是,要学习三样东西。”

  说着,李唐伸出三根手指,接着说道:

  “第一,学习‘世界观’。我要让他们知道,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只是一个巨大球体的一部分。在这个球体上,还有着无数的国家和文明。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守住西北,而是要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第二,学习‘历史观’。我要让他们明白,历朝历代为什么会兴衰更替。那些曾经强大的王朝,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腐朽和灭亡的。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学习‘价值观’!”李唐的眼神变得无比锐利,“我要让他们每一个人的脑子里,都牢牢刻上八个字——‘为人民服务,守土开疆’!”

  “为……为人民服务?”

  郭昕咀嚼着这个陌生的词汇,只觉得其中蕴含着一股他从未感受过的磅礴力量。

  “没错。”

  李唐斩钉截铁地点头说道:“官,不再是骑在人民头上的老爷,而是为人民办事的公仆。兵,不再是只知抢掠的武夫,而是保卫人民,开拓生存空间的战士。

  我们的权力,来自于人民的授予和拥护。我们的目标,是带领所有人民,过上富足、安宁、有尊严的生活!”

  “这个‘西北军政大学’,就由你来担任第一任校长。把你手下所有百夫长级以上的军官,还有裴度那边所有县令级以上的地方官,分批次,全部送进去接受思想改造!学期半年,考核不合格者,一律降职使用!考核优秀者,优先提拔!”

  “老郭,这个任务,比你镇守龟兹十年,比你打一百场胜仗,都更加重要!你,能不能办好?”

  郭昕手捧着那张写着“西北军政大学”的纸,只觉得重于泰山。

  他知道,王爷交到他手上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差事,而是一把能够重塑西北,乃至整个天下官僚和军队灵魂的钥匙!

  这是一个开天辟地般的创举!

  他心中的震撼,早已无以复加。他甚至觉得,自己过去的数十载人生,都白活了。

  直到今天,在王爷的指引下,他才第一次看清了前方的道路,一条通往真正不朽功业的康庄大道!

  “王爷……”

  郭昕的身体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他猛地站起身,对着李唐,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声音洪亮如钟。

  “请王爷放心!郭昕纵然粉身碎骨,也必将此事办成!”

  “很好。”

  李唐满意地点了点头,“具体的章程和教材,我会让李龙配合你拟定。记住,这件事,要快,要狠,要彻底。我不希望再看到第二个、第三个‘郭武’出现。”

  “遵命!”

  送走了心神激荡,仿佛重获新生的郭昕,李唐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一直站在旁边,如同雕塑般的裴度,此时才走上前来,躬身行礼道:“王爷深谋远虑,度,拜服之至。”

  他今晚一直都在,李唐并没有避讳他。

  要推行新政,单靠郭昕这个“枪杆子”还不够,必须要有裴度这样的“笔杆子”来理解和支持。

  “老裴,你也看出来了?”

  李唐摆手示意他坐下。

  裴度苦笑着摇了摇头,喟然长叹道:“王爷今夜与郭老将军的一番话,不啻于平地惊雷。什么‘时代原罪’,什么‘守护者与寄生虫’,

  什么‘为人民服务’……这些道理,看似浅显,却直指历代王朝之沉疴。度读了半辈子圣贤书,今日才知,治国安邦,竟还有如此一番天地。”

  “圣贤书没错,错的是后世解读和执行的人,把它变成了维护统治阶级特权的工具。”李唐淡淡地说道,“本王所做的,不过是返璞归真,把一些最根本的道理,重新摆到台面上来而已。”

  “王爷过于自谦了。”

  裴度正色道:“经此一事,安西军骄兵悍将之风可平,西北吏治之风可清。而‘军政大学’一旦功成,等于为王爷锻造出了一支思想统一,信念坚定的铁军和铁吏。到那时,王爷的政令,才能真正做到令行禁止,贯彻到底。此乃万世之基业!”

  说到这里,裴度眼中闪过一丝忧虑:“只是……王爷如此大刀阔斧,恐怕会触动太多人的利益。尤其是长安那边……”

  李唐的嘴角,重新勾起那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触动?这才哪到哪。”

  他走到窗前,看着窗外璀璨的星河,目光仿佛穿透了时空。

  “今天成立投资总公司,本王只是把‘蛋糕’画了出来,告诉大家跟着本王干有肉吃。今晚敲打郭昕,成立军政大学,本王是在明确‘分蛋糕’的规矩,想吃肉,就得守本王的规矩,按我的要求干活。”

  “接下来,等我们的工业体系初具规模,等我们的铁路交通网开始全面铺设,等我们的新思想深入人心,

  到那个时候,本王不仅要重新制定分蛋糕的规矩,本王还要亲手去决定,谁有资格坐上牌桌,谁又该被永远地踢下场去。”

  “至于长安……”

  李唐的眼中闪过一丝冷冽的光芒,轻声冷笑:“呵呵,呵呵呵!”

  裴度听着李唐平静却诡异的冷笑,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背脊升起,瞬间又化为无尽的狂热。

  他知道,自己跟对了人。

  这个年轻的王者,正在下一盘亘古未有的大棋。而他,有幸成为这盘棋局中的一颗棋子。

  窗外,夜凉如水。

  ……

  而在遥远的东方,长安大明宫内,唐宪宗李纯刚刚收到了从西北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奏报。

  看着奏报上描绘的“西北开发投资总公司”成立的盛况,以及那份令人心惊肉跳的五年计划,这位年轻的大唐王朝宪宗皇帝,脸上露出了和李唐预想中,截然不同的,一种极其复杂而玩味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