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换大旗的速度真快!-《清妖入关?莫怕,有我上帝之子》

  李自成退走京城,焚烧皇城。

  紫禁城内, 烟气升腾而起后,随着大顺天兵的逐渐远走,四九城内的各阶层百姓们,都跑出家门,看起来了热闹。

  “大顺这就走了。”

  “能不走嘛,他们打了败仗,损失惨重,听说是被平西伯所败的。”

  “我听说,好像打败大顺的是鞑子。”

  京城百姓,消息还是蛮灵通的,有许些人就知道,大顺天兵并不是败于吴三桂,而是败于多尔衮麾下的清兵。

  因为大顺入主北京这一个月里面,许多,成了开国元勋的新朝功臣们,娶了京城土着家的女子作妻妾。

  而一片石之战大顺天兵损失过半,这里面多少人的新女婿,就这么的一去不复返,回来的带回来了些关于一片石之战的消息。

  这就使得,京中百姓们,也不是说真的两眼一抹黑,啥都不知道。

  不过他们明显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些个首善之地,大明朝厚恩养了两百多年的正宗老北京们,还没有意识到,随着清兵压境,命运将无情的碾过他们每一个人。

  他们将失去一切。

  这里面包括着京城户口,二环内的四合院。

  还有世代积攒下来的家当。

  以及,他们为人的尊严,自由——入关后的八旗兵还要抓包衣奴才。

  总而言之,摆在他们面前的命运,是要多凄惨 ,有多凄惨。

  不过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这些!

  一个个正在议论着流言——就是传言吴三桂要拥立太子朱慈烺为义兴皇帝的流言。

  这几天,京城之内可是屡见此类告示出现。

  虽然告示很快就被巡街的大顺天兵给撕了。

  但还是流传甚广。

  普通百姓们正议论着这接下来的时局。

  北京城中的贰臣贼子们,在确定大顺天兵的撤走后,却是一个个长出口气……

  大顺总算是走了啊。

  倘若说,在大顺入主京城这一个多月内,谁的日子最不好过的话。

  那就是,京中的这群贰臣贼子们了。

  他们的日子,是真心难捱啊。

  大顺朝追赃拷饷,把他们折腾的是皮都掉了几层!

  这还不算完,他们还需要时刻担心着,自己的小命会丢了。

  如今,好不容易熬到了这群瘟神们的离开,他如何能不高兴?

  而高兴归高兴, 他们对于眼下的时局, 也有些迷茫——大顺走了。

  他们该怎么办?

  京中的传言,是真是假?

  他们也不知道。

  不过,吴三桂借了清兵,他们却是笃定的。

  所以他们大多数,决定观望一下局势。

  反正京城外面,兵荒马乱的,也不是离京归乡的时候。

  在一个多月前,大顺天兵破城而入的时候,他们这些个没能够殉国的贰臣贼子们,是已经抱着,改朝换代,效忠新主的想法了。

  可李自成的追赃助饷,却直接把他们搞的心凉,而李自成一片石之战的失败,更是让这群贰臣贼子们意识到,大顺朝并不是值得效忠的新朝。

  眼下,他们迫切的需要一个可供效忠的新主……

  这个新主,会是谁呢?

  崇祯皇帝的大明朝七卿之中,唯一的幸存者,也是唯一一个还活着的贰臣贼子,原兵部尚书张缙彦正在府上琢磨着这件事。

  “倘若传言属实,我等可以拥立太子为新君,联虏击窃!”

  “可我们毕竟……”

  一旁的光时亨有些忐忑不安,他们可都是投效过李自成的啊。

  张缙彦却显得淡定。

  “太子可不是先帝了,经此离乱,太子身边,更是缺人之际,就是不知,太子现在何落何处?是如传言,在平西伯军中呢,还是尚在流寇之后,又或者,离散,或是死于乱军……”

  张缙彦说着,不免有些头疼。

  一旁的众人,也是叹息不止——早知道李自成这么狠,这么坏,都打下北京城了,俨然新朝开创之主, 还搞追赃助饷那一套。

  他们当初,就不应该把大明朝给卖了。

  当这么一个贰臣贼子。

  这么对比一下,还是大明朝好,还是咱们的崇祯皇帝好啊!

  可惜,时光不能倒流,崇祯不能复生,他们也只能够后悔之余,商量着接下来的出路。

  书房内。

  张缙彦正跟几个,跟他一块开城迎李自成入京的同党们,在商量着接下来的事情的时候。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了过来。

  “老爷,老爷……”

  张缙彦从河南老家带过来的管家,在外面嚷嚷了起来。

  “慌慌张张的,出什么事情了?”

  张缙彦眉梢一扬,管家张六赶紧的推门进来,也顾不上作揖见礼,这个被张缙彦派出去,打听消息的管家, 匆匆禀报道。

  “老爷,大明朝的勤王之军到了!”

  “是平西伯的兵?”

  张缙彦腾的站起,当即惊问。

  “不是,不是平西伯的兵,认旗上写着的是直隶援剿总兵陈!”

  “小的之前没听说过。”

  管家也是有见识的,此时正抓耳挠腮,思考着哪冒出来的这么个陈总兵。

  “直隶援剿总兵?”

  张缙彦懵了——他的原职,可是大明朝兵部尚书啊,他怎么不记得自己手下,有一个姓陈的直隶援剿总兵?

  而且,最重要的是。

  这是直隶。

  大明朝的直隶京畿一带,除了远在三百里的山海关那边,有一支关宁军外。

  还有挂着大明朝的牌子的武装吗?

  “有问题。”

  张缙彦眉头一锁, 一旁的光时亨也皱眉。

  “哪冒出来了一个直隶援剿总兵?”

  “是啊,京城都被流寇荼毒了一个多月了,这位陈总兵,早不过来,晚不过来,偏偏赶在流寇刚走,就冒了头。”

  “他倒是真会挑时候!”

  “罢了,老夫去会会这个陈总兵。”

  张缙彦捋着胡须,朝左右道。

  一旁的众贰臣们,纷纷点头,丝毫没有怯意。

  他们哪怕是当了贰臣贼子,也是清贵的文臣,原先的部阁高官。

  一个不知道哪冒出来的总兵,见了他们,只有跪着的份!

  另一边,走永定门进入到北京城内的陈立勋,正经先农坛,还有天坛,直趋正阳门而去。

  他们走了一个上午,才赶在中午抵达北京的,一路上是有惊无险。

  入城之后,顿时便引起来了轰动。

  大顺天兵前脚刚走,大明朝的直隶援剿总兵就过来了。

  这城头变幻大旗的速度,可真够快的啊。